多糖制备工艺介绍
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医药体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茯苓多糖,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潜在的医疗价值,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茯苓的药理机制,同时也为开发新型药物或健康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酶解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新型技术。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包括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我们还将对茯苓多糖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茯苓多糖的窗口,为其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是茯苓多糖研究和应用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茯苓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也在持续发展。
目前,常见的茯苓多糖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等步骤。
提取是茯苓多糖制备的第一步,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醇提法、酶提法等。
其中,水提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参数,可以优化提取效果,提高茯苓多糖的得率。
分离步骤通常采用离心、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以获得较为纯净的茯苓多糖。
在这一步骤中,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操作条件,对于保证茯苓多糖的纯度至关重要。
纯化是茯苓多糖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茯苓多糖的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将其与其他杂质进行有效分离,进一步提高茯苓多糖的纯度。
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手段,对纯化后的茯苓多糖进行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等信息。
2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与常规提取法相 比,具有提取时间短, 产率高,无需加热等 优点. 因此,在提取细 胞内物质的过程中可 用超声波进行细胞破 壁.
第2章 章
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超声提取技术能避免高温高压对有效 成分的破坏,但它对容器壁的厚薄及容器 放置位置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药材浸出 效果.而且目前实验研究都是处于很小规 模,要用于大规模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 解决有关工程设备的放大问题.
第2章 章
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1,蜜环菌细胞壁壳聚糖的制备
(2)壳聚糖的制备: (2)壳聚糖的制备: 壳聚糖的制备 称取甲壳素粗品与45%的NaOH 溶液一起在灭菌锅中加 热(压力1.2-1.4Kgf/cm2,温度为121—126℃)脱乙酰基3 小时,用热水洗至中性. 然后,将产品用4%盐酸抽提(酸抽提两次),过滤除 去不溶物. 再用10%的NaOH溶液调pH至pH=10析出沉淀物,过滤洗 涤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壳聚糖产品.
第2章 章
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5,酶法: ,酶法 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以 较大幅度提高收率,故酶解不失为一种最 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 一.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酶水解提取法常用于除去各种与多糖 结合的蛋白质
第2章 章
多糖的提取和分离
福建师范大学林宇野采用酶法提取银 耳多糖:将银耳浆液pH调到6.3,加入1% 复合酶制剂(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 白酶食品级复合酶)50℃下酶促反应40分 钟,迅速升温至80℃灭活,并保温浸提1.5 小时,浓缩,透析,醇沉,真空干燥.
透析法多用于去除大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 物质,此称为脱盐,其次常用来对溶液中小 分子或分子进行缓慢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 透析平衡,如透析结晶等. 透析膜两边都是液体一边是供试样品液, 主要成分是生物大分子,是试验过程中需要 留下的部分,被称作"保留液";另一边是 "纯净"溶剂,即水或缓冲液,是供经薄膜 扩散出来的小分子物质逗留的空间场所,或 是提供平衡小分子物质的"仓库",透析完 成后往往是不要的,被称作"渗出液".
一种非乙醇沉淀的高分子量银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非乙醇沉淀的高分子量银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高分子量银耳多糖是一种非乙醇沉淀的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高分子量银耳多糖的方法。
首先,制备高分子量银耳多糖的原料是银耳菌丝体。
银耳是一种珍稀的食用真菌,其菌丝体富含多糖。
可以通过培养银耳菌丝体来获取菌丝体。
接下来,将获取的银耳菌丝体进行水提取。
将银耳菌丝体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和搅拌,提取其中的多糖。
水提取可以通过温泉提取法等方式进行。
提取得到的多糖溶液需要进行精制。
首先,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杂质和残渣。
然后,可以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不溶性物质。
离心可以使多糖溶液中的悬浮颗粒沉淀到底部,得到纯净的溶液。
得到的多糖溶液可以进行浓缩。
可以通过真空浓缩法或喷雾干燥法对多糖溶液进行浓缩,得到高浓度的多糖。
浓缩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多糖的活性和稳定性。
浓缩得到的多糖溶液可以通过反渗透膜法进行分离纯化。
反渗透膜法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来,得到纯净的多糖溶液。
反渗透膜法需要选择适当的膜材和操作条件,以保证分离效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溶液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活性检测和鉴定。
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核磁共振法等,对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和质量评估。
最后,可以将高分子量银耳多糖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制剂。
可以制备成粉剂、胶囊、片剂、注射剂等,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制剂的制备需要考虑多糖的稳定性和活性,选择适当的辅料和工艺条件。
综上所述,制备高分子量银耳多糖的方法包括银耳菌丝体的水提取、溶液的精制、浓缩和纯化、多糖的活性检测和鉴定,以及制剂的制备等步骤。
这种非乙醇沉淀的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多糖铁复合物工艺

多糖铁复合物工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健康、天然、绿色的食品和保健品。
而多糖铁复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保健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以及其在保健品领域中的应用。
一、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多糖铁复合物是一种由多糖和铁离子组成的复合物,其制备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多糖的提取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多糖的提取方法可根据不同来源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水提法、酸提法、碱提法等。
其中,水提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安全、环保的多糖提取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来源的多糖提取。
2. 铁离子的加入在多糖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盐,如FeCl3、FeSO4等,使其与多糖形成络合物。
3. 沉淀和洗涤将多糖铁络合物沉淀下来,用水洗涤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铁盐。
洗涤次数和水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干燥和粉碎将洗涤后的多糖铁络合物晾干,然后进行粉碎处理,得到多糖铁复合物粉末。
二、多糖铁复合物的应用多糖铁复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保健品,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免疫力多糖铁复合物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2. 补血养颜多糖铁复合物中的铁离子成分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血液容量,改善贫血症状,同时还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3. 抗氧化多糖铁复合物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病、肿瘤等。
4. 改善肠道健康多糖铁复合物中的多糖成分能够增加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肠道健康,预防和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总之,多糖铁复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保健品,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不断优化制备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相信多糖铁复合物将会成为未来保健品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
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取植物材料:首先,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如绿藻、褐藻、菌类、甘蓝类等。
然后,将植物材料洗净、破碎、粉碎或切割成细小颗粒。
2. 提取多糖物质:将植物材料与适当溶剂(如水、醇等)混合,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如浸泡、浸提、催化酶解等)提取多糖物质。
多糖物质通常溶解在提取液中。
3. 过滤和脱色: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澄清的提取液。
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进行脱色处理,去除杂质以获得更纯净的多糖溶液。
4. 浓缩和纯化:使用适当的方法(如浓缩、沉淀、离心、逆流膜过滤、超滤等)将多糖溶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多糖的浓度。
然后,通过色谱、电泳、凝胶过滤等技术进行纯化,去除和分离其他杂质。
5. 干燥和粉碎:将纯化后的多糖溶液进行干燥,可以选择自然风干或低温烘干等方法。
干燥后的多糖物质会呈现出块状或粉末状。
最后,将干燥的多糖物质进行粉碎,以获得所需的颗粒大小。
总之,植物多糖的制备原理涉及植物材料的提取、过滤和脱色、浓缩和纯化,以及干燥和粉碎等步骤,旨在获取纯净的植物多糖物质。
具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会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多糖种类而有所变化。
实验六多糖的制备与检测

qtw-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记录: 1、实验原料质量:10.085g
实验 pH=6.0 - 6.5
2、提取固液比为:1:6
3、最后一次离心所得液体的体积:V=134ml
4、产品 OD 值测定:
稀释倍数 OD 值
100 0.885
1000 0.120
根据葡萄糖溶液标准曲线:
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y 0.249x 0.003 OD 值为 0.885 时, y 0.249x 0.003 0.249 0.885 0.003 0.2234(mg / ml) OD 值为 0.120 时, y 0.249x 0.003 0.249 0.120 0.003 0.0329(mg / ml) ① 根据稀释 100 被数据计算:
qtw-1
基本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灭内源酶活:将大麦磨成粉(40 目),85℃烘 30min。 2.除淀粉:按大麦粉:水等于 1∶6 加入水,90℃糊化 30 min,然后降温至 70℃, 调 pH=4.5 加 2ml 淀粉酶处理 2h。 3 去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在 37℃下 pH=7.5 处理上述溶液 2h。(1000ml 去淀 粉液加蛋白酶 0.5m) 4 去酶:在 90℃,水浴 10 min。 5 去纤维素:将上述溶液用 8000min 的离心速度离心 10min,(所得上清液 为含有β-葡聚多糖、氨基酸或寡肽、单糖、低聚糖、水溶性维生素的溶 液。) 6 浓缩、除杂:由于多糖属大分子物质,而氨基酸、寡肽、单糖、低聚糖等 属小分子物质,用超滤法除去,同时也可用作浓缩。将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 10000 的膜,压力 1.2~1.4 MPa,温度 30℃,浓缩。 7 分离纯化:用饱和硫酸铵溶液将多糖沉淀,然后用无水热乙醇洗涤,再离 心收集,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粗产品β-葡聚糖。 8 蒽酮法检测。(方法见第 5 页) 工艺流程图: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大分子多糖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处理、提取、精制和产品制备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处理。
多糖的原料可以是植物组织(如菌丝体、根茎、果皮等)或动物组织(如骨胶原、蚕丝等)。
原料一般需要经过洗净、破碎或切割等处理,以便提高提取效率。
接下来是提取步骤。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浸提、酶解提取和物理法提取等。
水浸提是将原料与适量的溶剂(通常是水)进行浸泡,通过温度、时间等条件调整提取效果。
酶解提取是利用特定酶对原料进行酶解,以释放多糖。
物理法提取包括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通过物理能量的作用来促进多糖的释放。
然后是精制步骤。
提取得到的多糖溶液往往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来去除杂质。
常见的精制方法包括过滤、脱蛋白、浓缩等。
过滤可以通过微孔膜、滤纸等进行,去除悬浮颗粒。
脱蛋白是通过添加盐类或酶来沉淀或水解蛋白质,以去除蛋白质杂质。
浓缩是将多糖溶液加热蒸发,使得溶液浓度提高。
最后是产品制备。
精制后的多糖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多糖产品。
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干燥、喷雾干燥、制粒等。
干燥是将多糖溶液在低温下加热蒸发,使其转化为固态。
喷雾干燥是将多糖溶液通过喷雾器雾化,并在高温下迅速脱水,形成微粒状的产品。
制粒是将多糖溶液制成颗粒状,方便存储和使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步骤外,多糖提取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
例如,可以采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等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可以根据多糖的特性和所需应用调整提取条件,如调整温度、酶种和酶解时间等。
总之,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不仅要考虑提取效果和工艺成本,还要兼顾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多糖的提纯化技术

多糖的提纯化技术
溶剂提取法
(1) 水提法:以水为溶剂,可采用热水浸提或冷水浸提(植物多糖多采用热水浸提,可直接或离心去除杂质),由于多糖不溶于乙醇,可通过沉淀将多糖提纯出来。
水提法的确缺点在于温度高、耗时长、提取率低。
(2) 酸提法:有些含酸性基团的多糖在酸性条件下不易溶解,可用盐酸或乙酸处理后,再用乙醇或不溶性络合物将多糖沉淀出来。
酸提法容易破坏多糖的空间结构,一般较少使用。
(3) 碱提法:一些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和酸性多糖在碱性条件下都比较稳定,可提高多糖的提取率,一般用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作为溶剂。
碱提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降解,而且容易影响成品的色泽和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根据色素与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 1.物理吸附:(吸附力是分子间力)
•
(1)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可去除亲水性
色素。
•
(2)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纸浆、滑石粉、硅
藻土。可去除亲脂性色素。
•
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它对色素、细菌、热原
等杂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其还有助滤作用。
• 3.半化学吸附:聚酰胺与大孔树脂。
• 吸附原理为氢键作用,大孔树脂还有 部分范德华力作用。
• 聚酰胺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 类、黄酮类的酚羟基形成氢键。也可以通 过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 上的羰基形成氢键。
方法
操作
优缺点
活性炭
把活性炭加入到制备的浸提液中, 可大量吸附色素,又能吸附多
•
其内部有大量的微孔和空隙,表面积可达200-
500m2/g。
•
吸附原理:由于大多数色素具有共扼双键结构,易吸
附。
•
使用方法:冷吸附法,热吸附法,炭层助滤法,柱层
析吸附法
• 2.化学吸附:
• (1)例如可用碱性氧化铝去除一些黄 酮、蒽醌等酚酸性色素。
• (2)离子交换树脂法:例如黄酮、蒽 醌等酚酸性色素可以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除 去。
当溶液的pH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阳 离子形式存在,易于生物碱试剂作用,生成
不溶性盐沉淀,并伴随蛋白质变性
除蛋白效果较好,节省时间 和试剂,多糖损失相对较小, 得率较高,还能除去大量色 素
结合了有机溶剂的变性作用和三氯乙酸 简单有效,多糖损失率很低 的沉淀作用起来
同Sevage法
蛋白清除率高,但多糖损失 较大。
双糖系列组成,称为糖胺 聚糖 ,也叫粘多糖。
淀粉、糖原、纤维素 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
临床作用
• 免疫调节 • 抗病毒及抗癌 • 降血糖 • 治疗肝肾疾病及消炎镇痛 • 美容 • 乳化
-在水中溶解性好,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作为研 磨剂、乳化剂的稳定剂和增稠剂 ,应用很广。
• 植物的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降血 脂、抗凝血和免疫增强等作用
多糖制备工艺
• 介绍
-多糖定义、分类、临床应用
• 多糖制备流程
多糖的分类
• 多糖: • (polysaccharide)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
链,至少要超过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 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多糖的广义分类
均一性多糖
不均一性多糖
由不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 由一种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成,有的由含糖胺的重复
• 一、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进行除 去
• 二、根据色素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除 去
• 三、根据色素与有效成分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 四、沉淀法除去色素 • 五、絮凝剂法除去色素 • 六、膜分离去除色素
一、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进 行除去
• 属于最常用、最简单、也是效果比较 差的方法。
室温下振摇
膜结构
但费时费力
利用膜的筛分性质,以压差为传质推动 力,将高分子溶质与小分子溶质依据其 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离
价格较贵,有时对待测组分 有吸收,需要仔细选择;但 整体上节约了处理成本,设 备操作简便,极具工业应用 前景
蛋白质在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容易变性
操作复杂,需进行多次操作, 费时,且多糖损失大
华菇多糖的制备 鲨鱼软骨粘多糖
具有条件温和、杂质易除、 得率高的优点。
选择性强,无溶剂残留,萃 取剂易回收,但对设备要求 高,基建投资高。
方法
半透膜法
超滤法
Sevage法
三氯乙酸法 (TCA法 ) 三氯乙酸-正丁醇 法 冻融-Sevage联 合法
除蛋白质
原理
优缺点
是一种只允许离子和小分子自由通过的 最保险,不引入其他物质,
除小分子
方法
原理或应用
备注超滤膜过滤以压力源自为推动力的膜过 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
滤方法
连续过滤效果好
反渗透(RO)过滤 纳滤(NF)
渗透汽化(pv)
分离水中醇、胺、酚、有 机酸、酯等小分子有机物
分离难解离型小分子有机 物和解离型小分子有机物
利用料液膜上下游某组分 化学势差为驱动力实现传 质,利用膜对料液中不同 组分亲和性和传质阻力的
差异实现选择性。
节能、截留效果好
节能、截留效果好
膜材料是PV过程能否节 能,高效等特点的关键 。 应用于有机物水,水中回 收贵重有机物、有机-有 机体系分离三方面
膜蒸馏(MD)
以疏水微孔膜作介面的液 能耗大、 效率低、 费用
体蒸馏过程
高。用于水的蒸馏淡化,
对水溶液去除挥发性物质
脱色
• 目前用于脱色的方法及工艺很多,但大致可通过 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 除蛋白质的方法很多 ,但要注意加入的试剂会不会对分
• 析造成影响。如:加热、加入乙腈、加入三氯乙酸、加入
• 氯仿-辛醇。一般第一步可以盐析然后加热(如果对样品
• 没有破坏,但除蛋白效果较差),离心(如果样品和蛋白 没有结合),超滤(样品的分子量和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差
• 异),甚至还可以过凝胶柱(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 状进行分离) ,也可以用氯仿法、 等电点沉淀法、电泳、 絮凝剂絮凝、固相萃取、蛋白酶水解,然后膜分离或者透 析等。
微波萃取(微波辅助提取法) 当归多糖、茯苓多糖的制备
超声萃取 发酵醇沉法 稀碱浸提法
当归多糖的制备 茯苓多糖的制备 茯苓多糖
备注
操作较繁琐、杂质较多
操作较繁琐、杂质较多
省时,高效、节能在很多方面 优于传统的直接加热萃取法和 超声波萃取法 提取多糖含量不如水提法,但较 经济
酶解法 酶解结合水浸提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国内外学者对绿茶、人参、枸杞、黄芪、 麦冬、红景天、桑叶、木耳、冬虫夏草、 香菇、灵芝等近20种中药或天然药物多糖 进行了研究。
多糖制备流程
• 提取 • 纯化 • —除蛋白质 • —除小分子 • —脱色
提取方法如下:
方法
举例
水提法(直接加热浸提)
茶多糖的制备 当归多糖的制备
醇提法
茶多糖的制备
• 1.水提醇沉:可去除小部分水溶性色 素。
• 醇提水沉:可除去大部分脂溶性色素。 (也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 2.酸碱沉淀法: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 些黄酮、蒽醌等酚酸性成分时,可调节PH3 以下,令其析出。
• 二、根据色素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 进行除去
• 例如当杂质色素是一些黄酮、蒽醌等 酚酸性成分时,可采取调节PH到12以上, 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这时由于色素都 以解离形式存在,不宜被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