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

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

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方法多倍体育种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育种技术,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倍性来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和经济价值。

它在农业、园艺和畜牧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举例阐述多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目的、意义和方法。

让我们了解一下多倍体育种的应用目的。

多倍体育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倍性,实现对性状的改良和遗传多样性的增加。

通过增加基因组的倍性,可以使植物或动物拥有更多的染色体,从而增加其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这可以改善其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抗病性、耐逆性等特性。

多倍体育种还可以用于育种优良特性携带者的快速繁殖,以提高其商业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多倍体育种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个例子是小麦的多倍体育种。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主要品种往往存在某些缺陷,比如抗性差、耐旱性差等。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引入两性合子的制备和杂交等技术,生成多倍体小麦。

多倍体小麦的产量和抗性往往比常规小麦更高,同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和产量稳定。

这对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花卉育种中常常使用多倍体育种技术。

通过使花卉的倍性提高,可以增加花朵的大小、色彩的鲜艳度和耐旱性。

这使得花卉更具市场竞争力,更受消费者青睐。

另一个例子是葡萄栽培中的多倍体育种。

通过使葡萄的倍性增加,可以提高葡萄的糖度和果实的大小,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这对于葡萄酒产业和水果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自然倍性、化学处理和基因工程等技术。

其中,化学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向植物或动物处理特定的化学物质,如植物激素或化学诱变剂,可以诱发其细胞或组织的多倍化。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操作成本相对较低。

基因工程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倍体育种中。

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或突变体,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种倍性的调控。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 养殖上的应用
目录
01 一、中国鱼类远缘杂 交研究
03 三、总结
02 二、鱼类远缘杂交在 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04 参考内容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鱼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之一,一直在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其中,鱼类远 缘杂交作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技术,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本次演示将对中国鱼类 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4)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采用科学 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改善水质、合理投喂、定期免疫等。
三、总结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不同 品种鱼类的远缘杂交,成功培育出了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鲤草杂交鱼和鲫 鲤杂交鱼等。这些新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
谢谢观看
4、保护物种多样性:通过人工多倍体育种,可以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鱼类, 保护物种多样性。
参考内容二
引言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诱导鱼类染色体数目加倍, 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型鱼类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 水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1)养殖环境:与鲤草杂交鱼的养殖类似,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是养殖成 功的关键。应选择水质清澈、水位较深、水面积适宜的地方进行养殖。
(2)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缺氧和水质恶化等 问题。根据池塘条件和水质状况合理放养。
(3)饲料管理:选择合适的饲料,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和投喂量,根据鱼 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量进行合理投喂。同时注意饲料残渣的清理,保持水质清洁。

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金玥(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0812104)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三倍体是:♦定义1: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倍体是:♦定义1: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以2n表示。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1.外形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

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第五章 多倍体育种0226

第五章 多倍体育种0226

物理学方法
2、静水压处理 需用专门的水压机,处理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 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对胚胎的损伤小于温度休 克,是鱼类染色体操作的有效方法。 最初用静水压与乙醚结合产生二倍体雌核发育斑 马鱼,上水大用于诱导三倍体虹鳟,水生所用静 水压处理获得批量三倍体和少数四倍体水晶彩鲫, 日本用静水压处理成功诱导出批量四倍体牙鲆。
染色体计数
鉴定鱼类多倍体最准确的方法,必须有好 的染色体标本。 制备染色体标本主要是细胞培养法,包括 血液培养、肾细胞培养、鳞片培养、鳞培 养及胚胎培养等。 得到良好的染色体标本后,选择染色体数 目完整、收缩适中和形态清晰的中期分裂 相显微照相并放大,将照片上的染色体配 对,绘制染色体组型图。
花鱼骨染色体中期分裂相
蛋白质电泳
蛋白质电泳鉴定多倍体鱼。 实验结果:用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辨别二倍体与三 倍体亚马逊花鳉;关东系银鲫在血清蛋白上无明 显差异,用各种蛋白质和酶电泳分析,找出肌肉 肌浆蛋白和肌酸激酶是鉴别二倍体与三倍体的标 记;电泳筛选多倍体草鱼与鳙鱼杂种;二倍体与 三倍体关东系银鲫肌浆蛋白电泳发现不同谱带; 三倍体与二倍体鲢的多种同工酶表型无区别;根 据PGI-3谱带区分褐鳟二倍体和三倍体鱼苗。倍体鱼类的生活力 三倍体鱼类的诱导成功以及天然三倍体的存在,说 明三倍体鱼类具有良好的生活力。研究发现:人工 诱导的三倍体鱼类具有正常的生活力,也有的比二 倍体稍差些;三倍体杂种有较强的生活力,人工诱 导的三倍体导致种间杂种生活力提高。 四倍体鱼类的生活力预期比三倍体差。从得到四倍 体成活个体表明某些鱼类四倍体与二倍体一样具有 正常的生活力;但多数认为:不适宜的处理对胚胎 造成伤害,影响四倍体生存能力,不适宜的处理还 会导致非整倍体或嵌合体产生。 提高四倍体诱导率和存活率的关键是寻求最佳诱导 条件、改进诱导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育种技术与选育方法水产养殖是指人工繁殖和养殖各种水生生物,为了提高水生生物的生产性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育种技术和选育方法在水产养殖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育种技术和选育方法。

一、育种技术1.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育种技术之一。

通过提取雄性和雌性水生生物的性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将其结合,以人工方式受精。

这种技术可以选择优良品种进行交配,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避免天然繁殖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天敌的捕食和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育种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可以直接修改水生生物的基因序列,以达到增强其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选择和编辑特定的基因,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育效率。

3. 多倍体育种技术多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诱导某些水生生物产生多倍体来进行选育的一种技术。

多倍体具有较大体型、耐环境逆境以及生长速度加快等优势,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水生生物的育种效果,并且在育种过程中避免了自然交配的不确定性。

二、选育方法1. 选择优良种原选育优良种原是进行水产养殖育种的首要工作。

通过评估候选种原的生长速度、体形特征、抗病能力等指标,筛选出优良的种原进行繁殖。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等手段对种原进行遗传背景的分析,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征的种原。

2. 亲本配对和交配制度设计亲本配对和交配制度的设计对于选育优良品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亲本进行交配,可以将有益基因进行组合和固定,增强和改良目标品系的遗传基础。

通过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可以达到提高产出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3. 选择后代筛选指标在繁殖后代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筛选指标来评估后代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生长速度、体型特征、抗病能力、繁殖力等。

通过全面评估后代的综合表现,可以筛选出优良的个体作为下一代育种的亲本,进一步提高种群的遗传质量。

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综述

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综述

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综述
于涵;郭贵良;牛小天;郑伟;王桂芹
【期刊名称】《中国水产》
【年(卷),期】2024()3
【摘要】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培育出高产、质优、抗病力强的苗种,是水产动物育种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进程、研究品种、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特征总结,以期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于涵;郭贵良;牛小天;郑伟;王桂芹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水产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及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2.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3.水产动物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4.养殖鱼类的三倍体育种技术与应用综述
5.荷兰汉德克动物育种集团公司扩张进入水产育种行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类育种ppt

鱼类育种ppt

• 6.2.2 成熟期 • 研究发现,在性成熟时,三倍体普遍比二倍体生长快。其 原因大概是由于三倍体的不育性,这样在二倍体中用来促 进性成熟的能量在三倍体中则用来促进体细胞的生长导致。 1994年,Kim等比较了二倍体与三倍体泥鳅的生长速率, 发现最初2个月,其生长速度是一样的,随后三倍体的平均 体重略有增加,到4~5月以后,两者的生长速度则有明显 差异,三倍体泥鳅比二倍体生长快。
• 5.2.2 静水压处理 • 静水压处理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诱导鱼类多倍体的方法。 1981年,Streisinger等成功用静水压阻止第二极体排除, 并用这种处理与乙醚相结合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而产生纯 合二倍体雌核发育斑马鱼。后来,楼允东等用静水压诱导 杂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与三倍体虹鳟也获得了成功。虽然应 用静水压处理比温度休克复杂,需要专门的设备,如水压 机,但处理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 且对胚胎的损伤比温度休克小。因此,静水压处理是进行 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有效方法。
• 四.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简史
1. 国外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关于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据文 献记载,1943年,Makino与Ojima就曾以鲤鱼为材料来了解人工诱导 动物多倍体的机制。他们将产卵后5~10min的鲤鱼受精卵在0.5~3℃低 温下放置10~30min。经过细胞学观察,这样处理后抑制了第二次成熟 分裂,结果导致本来要成为第二极体的单倍染色体组被保留了下来,促 使卵子染色体的加倍,从而导致二倍体卵核的产生。于是他们提出:如 果二倍体卵核与单倍体精核结合可能形成三倍体合子并进而产生三倍体 个体。这一实验为后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鱼类多倍体育种研究及方法
生物技术122 侯超文 1214300061

三倍体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三倍体技术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收稿 日期 :0 6— 9—1 20 0 O 作 者简介 : 谢湘筠 (9 5一) 女 , 16 , 助理 研究员 , 建福 州人 , 福 现从 事鱼类学 教学 和鱼类 繁殖生物学 的研 究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6
宁 德师 专学 报( 然科学版 ) 自
人工诱导鱼类三倍体 的方法很多 , 概括起来有物理学方法 、 化学方法 、 生物学方法等.
2 1 物理学方法 .
鱼类受精卵 的物理学处理方法 已被广泛地用来抑制第二次成熟分 裂而获得三倍体. 主要有温 度处
理、 静水压处理 、 电休克和高盐高碱法等, 温度处理 和静水压处理效果较好 , 目前人工诱导三倍体最常 是
2 12 静水压法 .. 即利用专门的静水压设备产生较 高的静水压 ( 一般 为 60 g m ) 5 k/c 施加于处理对
1mn结果获得三倍体成鱼 . 0 i, 尤锋 (93 曾进行单 因子梯度实验及正交试验 , 19 ) 并作方差分析获得了 黑鲷冷休克处理最佳诱导条件为受精后 5 i 用 4—  ̄水处理 1 5 i, mn 5 C 0—1mn 培育水温为 1 2  ̄ , 7 0( 若延 2
长处理时间, 则孵化率下降 . Pt 而 er e F等在诱 导溪鳟三倍体是 则采用 2 ̄ 8 C的休 克温度 在其受精后
20 年 1 月 06 1
为了加强刺激强度, 冷水性鱼类宜用热休克 , 温水性鱼类宜用冷休克 , 温度范围不可超过该鱼致死温度 ,
最好选用其亚致死温度进行短期处理. wmp 15 ) S a (99 报道 了采用受精 3 i 后 的三棘刺鱼卵 , ̄ 休克 mn 0C I5— h 结果获得三倍体 , . 3, 而且饲养至性成熟 . j a Joi 等报道对受精 1mn m 0 i 后的鲤鱼卵采用 0C  ̄ 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多倍体是指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含有超过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是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优良品种。

相对于同种的二倍体,多倍体具有个体大、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

多倍体诱导及其特性研究是水产养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在鱼类、贝类等水产动物的育种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多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几种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倍体;育种;水产动物;应用前景
1.多倍体产生的基本原理
多倍体是由于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即通过卵子第二极体的保留或受精卵早期有丝分裂的抑制而实现。

对于二倍体动物,成熟卵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当具有一组染色体的精子入卵后,刺激卵子继续完成第二次分裂,卵中原有的二组染色体中一组作为第二极体排出,受精卵成为正常的二倍体。

如果在精子入卵时,第二极体不能正常排出,则精卵原核结合成为三倍体受精卵。

如果卵子受精后正常排出第二极体,并与单倍体精子结合形成二倍体受精卵,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受到抑制,则产生四倍体。

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三种。

2.1物理学方法
2.1.1.温度休克法
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法(0- 5℃)和热休克法(30℃左右)两种,即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致死温度的冷休克或热休克来诱导三倍体或四倍体的方法。

进行温度处理最重要的必须确定处理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温度高低。

如果阻止第二极体外排,应该在受精后马上进行处理。

如果抑制第一次卵裂,应该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进行处理。

2.1.2静水压法
静水压法就是利用水压机产生较高的静水压来抑制第二极体的放出或第一次卵裂而产生多倍体。

它是进行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有效方法,休克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

静水压法的优点在于:①诱导率较高,一般能达到90%以上。

②处理时间短,一般为3-5分钟。

③对受精卵的损伤小,成活率高。

2.1.3 电休克法
贾方钧(2001)电休克法诱导多倍体的最佳条件为:受精卵分别在非电解质的甘露糖溶液和电解质的含5%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接受电激,细胞的融合效率差别不大,但融合后胚胎发育成活率有明显差别,细胞在非电解质溶液中损伤较小,得到的多倍体后代成活率高。

由于电休克法是近年来才开始采用的多倍体诱导方法,目前还没有很多研究与成熟工艺,故尚未被广泛采用。

2.2化学方法
应用某些化学药品,在适当的时候处理水产动物受精卵,可以抑制第二极体的排出或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从而达到产生三倍体或四倍体的目的。

例如,细胞松驰素 B 通过影响纺锤丝内微管的形成,抑制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正常收缩,使细胞分裂受阻,在贝类的多倍体诱导中应用较多。

诱导多倍体的其它化学试剂有聚乙二醇(PEG)、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咖啡因、
N 2O和CHClF
2
等麻醉剂。

2.3生物学方法
人工诱导的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异源精子通过远缘杂交诱发受精卵产生多倍体。

除此之外,还有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两种方法。

核移植是指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某一特定细胞的核转移和嵌入到另一细胞中的过程。

核移植技术精细、难度大,通过核移植获得多倍体的方法还处于初始阶段。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该方法主要诱导囊胚细胞与囊胚细胞,囊胚细胞与未受精卵,囊胚细胞与受精卵或受精卵与受精卵之间的细胞融合,但由于细胞内染色体发生重排,实际得到的是各种不同数量染色体的细胞群。

核移植和细胞融合到目前为止并未成功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多倍体。

3.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无论采用哪一种诱导方法,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诱导率,诱导结果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

多倍体鱼类的鉴定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包括染色体计数和DNA含量测定等,间接法包括核体积测量、蛋白质电泳、生化分析以及形态学检测等。

以上几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各有优缺点。

一般而言,间接法不够准确,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直接法。

其中,DNA含量测定法较为有效,测定快速准确,并能测出嵌合体,但是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费用昂贵。

而染色体计数法虽然费时,并且必须有好的染色体标本,但它是鉴定鱼类多倍体的最适合的方法,适合推广。

在实际育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

4.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4.1多倍体技术育种的优点
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多倍体育种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增加杂种后代的成活率,提高其生长速度;第二,延长水产动物的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性能;第三,培育出水产动物新品种,增加养殖动物种类;第四,有利于维持渔业生态环境的稳定。

4.2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4.2.1贝类多倍体育种
贝类多倍体育种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方法诱导产生三倍体, 对现有的养殖种类进行种质改良,以提高养殖群体的生长速度,改善养殖贝类经济性状、增强养殖生物的抗逆性。

三倍体的马氏珠母贝的生殖腺基本上不发育,在繁殖期呈透明状或怀有极少量的精卵。

消耗在生殖腺发育上的能量将转向体细胞的生长,导致三倍体个体比二倍体大。

三倍体组与二倍体组比较,其成珠率高3O.8%,留核率高35.4%,珍珠平均重量高14.3%。

由于三倍体生殖腺不发育或极少,可以延长插核期,减少插核过程中因损伤生殖腺而造成的污珠、尾珠和素珠。

三倍体合浦母贝比二倍体生长快,其珍珠质分泌速度也比二倍体快。

三倍体珠母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育珠优势,在珍珠养殖中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4.2.2鲍多倍体育种
鲍是中国传统的珍贵海珍品,价格昂贵,被誉为“软黄金”。

但因鲍的生长速度较慢、生长周期长及严重的病害,制约了其快速发展。

三倍体鲍具有增产和降低稚鲍剥离死亡率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4.2.3鱼类多倍体育种
鱼类性成熟会降低其商品价值,不仅死亡率提高,生长率降低,而且肉质和外观都很差。

而性腺不育的三倍体鱼类在抗寒、抗病、生长和改善鱼肉品质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诱导不育的鱼,把本来用于性腺发育的能量直接用于鱼类的生长, 可以提高饵料转化系数,从而提高产量。

与此同时,三倍体育种对于控制某些鱼类过度繁殖、防止基因混杂、改良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鱼类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研究中,三倍体是最常见的,并已取得实际成果。

多倍体往往具有个体大及生活力强等优良性状,而异源四倍体则有可能解决远缘杂交不育的问题。

4.3多倍体技术育种的现状
诱导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偏低,难以掌握其准确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缺少准确有效的倍数鉴定方法。

对水产动物三倍体、四倍体诱导的最佳参数还未完全弄清,多倍体的形成机制缺乏系统研究。

4.4多倍体技术育种的前景
多倍体技术育种对提高水产品产量、加快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延长水产动物寿命、控制过度繁殖、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合理开发渔业资源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日本应用静水压技术大规模诱导生产苏大马哈鱼全雌三倍体和牙鲆四倍体,俄罗斯已进行了工业化大规模培育鲤鱼三倍体;全雌三倍体虹鳟由于其不受性成熟影响而提高了商品规格,在加拿大已商品化生产;三倍体草鱼在美国天然水域中放养,既可以除草,又能阻止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虽然目前多倍体育种中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但是随着对多倍体生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走向成熟应用,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远东,谭立军,唐新科.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778-1779
【2】朱传忠,邹桂伟.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淡水渔业,2004,
34(3):53-56
【3】童芳,孙军,林小涛.鱼类多倍体育种及其在养殖中的应用.海洋与渔业,2006(5):18-19
【4】胡玲玲,李加儿.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回顾.水产科技,2009(5):7-10
【5】吴萍.我国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上海水产大学学
报,2005,14(1):72-78
【6】钱国英,朱秋华,汪财生.水生动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5):97-101
【7】宋保坤,王辉,叶富良.水产动物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北京水
产,2004(6):38-41
【8】陈昌生,严正凛,刘国柱.九孔鲍二倍体与三倍体核型的研
究.2003,8(4):291-294
【9】何毛贤.多倍体育种与珍珠养殖、研究.水产科技,2003(5)
【10】巩宁,阙华勇,张国范.贝类非整倍体研究进展.2001,5(3):68-72
【11】常亚青,王子臣,杨旦光.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水产科学,2002,21(1):3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