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简述
口腔技工考试第三套

第三套一、选择题(第1-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发育沟的描述正确的是()A、钙化不全的裂B、形态不规则C、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D、不规则的窝点隙2、上、下颌牙列中哪个牙的对位关系最重要()A、第一磨牙B、第一前磨牙C、第二前磨牙D、都不对3、牙科用铸造合金中,高熔合金是指熔点高于()A、900℃B、1000℃C、1100℃D、1200℃4、不易用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是()A、年轻恒牙B、锥形牙C、氟斑牙D、四环素染色牙5、牙萌出的时间是指()A、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B、牙冠萌出2/3的时间C、牙出龈的时间D、牙达到咬合的时间6、圈形卡环的适应证为()A、远中孤立的磨牙B、前后均有缺隙孤立的前磨牙C、后牙游离缺失,基牙为前磨牙或尖牙D、近缺隙区的松动基牙,而相邻牙稳固7、舌面隆突位于()A、切牙的舌面B、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C、前牙舌面颈1/3D、切牙与尖牙的颈1/38、嵌体覆盖牙冠的大部分或全部者称为()A、高嵌体B、单面嵌体C、钉嵌体D、嵌体冠9、牙体唇颊舌面突度的生理意义正确的是()A、稳定牙列B、保护牙龈C、咀嚼D、保持垂直距离10、方圆型人工牙的颈曲线应设计得()A、小而平直B、曲度加大C、明显的“波峰”和“波谷”D、以上都不对11、铸道的设计原则不正确的是()A、越多越好B、宜少不宜多C、储金球应在铸圈热中心区D、熔模应在铸圈的上2/5部位12、金瓷结合中最主要的结合力是()A、机械结合B、化学结合C、范德华力结合D、压缩结合13、覆盖的正常值是()A、4—5mmB、2—4mmC、5mm以上D、1mm14、比色时的最佳光源是()A、阴雨天B、高颜色性卤素灯C、太阳光(晴天时的白天)D、一般荧光灯15、涂布间隙材料过程中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代型颈缘线0.5—1.0mm以内不涂间隙材料B、整个代型都要均匀涂布间隙涂料C、涂布过程中要来回反复涂 D 、间隙涂料只能涂一次16、关于金属烤瓷冠中合金与瓷粉的要求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两者不能发生化学结合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C、合金的熔点小于瓷粉D、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瓷粉17、上下前磨牙描述正确的是()A、上颌牙体积大于下颌牙B、上颌前磨牙牙冠呈方圆形C、下颌前磨牙颊尖明显大于上颌D、下颌前磨牙舌尖为功能尖18、磨牙的共同点错误的是()A、上颌磨牙的牙合面呈斜方形B、下颌磨牙的牙合面呈长方形C、颊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D、牙根干粗、不分叉19、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有几条发育沟()A、3条B、4条C、5条D、2条20、基托蜡是临床常用的蜡,其商品名称是()A、红蜡片B、商品蜡C、医用蜡D、都可以21、适用于桩冠修复的是()A、18岁以下青少年B、根管弯曲C、严重根尖吸收D、前牙错位牙22、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A、3/4冠B、金属全冠C、套筒冠D、嵌体23、牙体缺损最常见的病因()A、楔状缺损B、龋病C、牙外伤D、发育畸形24、关于髓腔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牙冠颈1/3B、与牙冠外形相似C、朝向牙根一面称髓室底D、前牙的髓室和根管口界限明显25、侧腭杆距离龈缘应为()A、1—2mm B、2—3mm C、4—6mm D、7—9mm26、与全口义齿固位无关的是()A、咬合关系B、口腔粘膜的性质C、唾液的性质D、颌骨的解剖形态27、弯制牙合支托多选用直径为()的钢丝。
滨医成人教育《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1、动物在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过程中,牙的演化规律是怎样的?2、简述牙的功能和牙的分类方法。
3、牙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4、。
名词解释:接触区;外形高点;线角;点角;牙合面;舌面隆突;轴嵴;边缘嵴;三角嵴;斜嵴;颈嵴;5、什么是横嵴?什么是斜嵴?6、请描述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外形。
7、上颌中切牙与下颌中切牙的区别是怎样的?8、试述上颌尖牙的解剖外形。
9、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外形是怎样的?10、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11、试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外形。
12、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是怎样的?13、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区别是怎样的?14、请叙述髓腔各部的名称。
15、什么是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什么是纵牙合曲线?16、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有哪些?17、什么是牙尖交错位?什么是后退接触位?什么是下颌姿势位?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18、试述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9、颞下颌关节?关节盘?20、颞下颌关机的功能解剖特点有哪些?21、咀嚼肌的名称、起止点、功能是怎样的?22、试述舌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
23、面动脉、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其分布是怎样的?24、试述颈外动脉的八大分支。
25、试述口腔颌面部静脉的回流途径。
26、试述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7、试述面神经的分支及其分布。
28、名词解释:翼丛、腮腺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切牙乳头、腭大孔、翼钩、腮腺床、翼腭间隙29、试述舌下区的内容、境界及其排列。
30、试述颌面部的分区。
31、试述腮腺浅叶上缘、前缘和下端传出的神经血管的排列顺序。
32、试述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内容及其毗邻。
33、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有哪些?34、什么是咀嚼效率?什么是磨耗?什么是磨损?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哪些?1、覆牙合牙尖交错颌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
2.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为下颌姿势位,又称MPP。
尖牙牙体解剖

尖牙的共同特点
1、牙冠组成 2、牙冠形态 3、邻面形态 4、牙尖 5、牙根
尖牙特点:
4面1尖 5边2轴嵴2窝2斜面 邻面三角形 牙尖偏远中 单根,长而粗壮
尖牙类解剖形态的临床意义
1 位于口角,颈嵴、轴嵴突出,对支撑口角维持 面部的丰满度有重要作用,不能轻易拔除。
2 牙冠表面光滑 ,自洁作用好,患龋率低 。 3 根长而粗壮,能承受较大咬合力,修复在修复、
牙根
粗,直,单根 根长≥冠长 根尖略偏远中
尖牙类
33
牙 冠
唇面
五边形
牙尖偏近中
近、远中斜缘成90°
唇轴嵴
外形高点
中1/3与颈1/3 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舌面
舌面隆突 近远中边缘嵴、牙尖嵴 舌轴嵴 近中舌窝 远中舌窝 外形高点:舌面隆突
邻面
三角形 近中面→大,平坦 远中面→小,突出 接触区
5、体积较大的尖牙是 上颌尖牙 。
5、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 单根,拔除时可 采用 力旋。转
6、判断:尖牙易发生龋坏。( × )
7、判断:上颌尖牙的颌 尖牙明显。(√ )
近中面:切1/3与中1/3的 交界处
远中面:中1/3的中间处
牙尖
牙尖顶略偏近中
偏向长轴的唇侧
牙根
粗壮单根 全口牙根最长者 根长>冠长(2倍) 根尖略向远中弯曲
总结:上颌尖牙的形态特征
唇面
1、五边形 2、牙尖偏近中 3、近、远中斜缘成90° 4、唇轴嵴 5、外形高点
舌面
1、舌面隆突 2、近远中边缘嵴、牙尖嵴 3、舌轴嵴 4、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5、外形高点
4、上颌尖牙舌面的外形高点在舌面隆突。
5、上颌尖牙的邻面为三角形, 远中面更 为突出且短小。接触区的位置,在近 中面为 切1/3和中1/3交界处 ,远中面 为中1/3的中间处 。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

一、名词解释1.轴嵴:在牙体的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位于牙唇面者称为唇轴嵴,位于后牙颊、舌面者分别称为颊、唇轴嵴。
2.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3.楔状隙:4.斜嵴:面上的两条三角嵴斜行相连,称为斜嵴。
此斜嵴是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解剖特征。
5.邻间隙:位于邻接点之下的龈外展隙,其两侧为邻牙邻面,上界为邻接点,下界为牙槽骨,正常情况下该间隙为龈乳头所充满6.覆: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颌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7.覆盖:是指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时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8.颈动脉体:系一棕色的椭圆形扁平小体,由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或其附近。
颈动脉体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属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
9.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10.面部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11.翼静脉丛:或称翼丛,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其血液主要是向后外经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向前也可经面深静脉通入面静脉,亦可向上通过卵圆孔网和破裂孔导血管等处的静脉,与海绵窦交通。
12.腮腺床:腮腺深叶深面的神经血管腮腺深叶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相毗邻,腮腺犹如侧卧其上,故称上述结构为“腮腺床”。
12(实验5上颌尖牙体蜡型雕刻)

3.如何使一颗切牙的牙冠看上去“更有生机”?
实施情况
及分析
教学内容全部完成。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上颌尖牙体蜡型雕刻
授课专业
班级
08级口本
授课方式
(理论、实验)
实验
授课学时
4
授课时间
2011.3.28
教案
完成时间
2011.3.31
基本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版付升旗
《实用口腔解剖学图谱》王美青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上颌尖牙的形态。
上颌尖牙牙体蜡型雕刻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示教、分组指导
辅助手段:
CAi课件、板图、模型
时间分配:
讲解:10'-15'
操作:130'-140'
总结:5'-8'
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牙体修复新技术
专业外语
词汇
The Permanent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课堂总结
牙体蜡型雕刻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
及作业题
熟悉:尖牙组其他牙的形态特点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上颌尖牙牙体蜡型雕刻方法
难点:上颌尖牙牙体蜡型雕刻方法
教研室
审阅意见
同意在本科教学中应用!
(主任签名):姚立杰
2011年3月30日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

萌出顺序
通常是最先萌出第二磨牙, 然后是第一磨牙,最后是 第三磨牙。
萌出特点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过程 相对缓慢,且萌出时通常 伴随着一定的不适感,如 牙龈肿痛、发热等。
替换特点
乳牙脱落
恒牙替换
上颌第一磨牙的萌出通常伴随着乳磨牙的 脱落,这是儿童换牙期的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颌第一磨牙逐渐替换 原有的乳磨牙,完成恒牙列的建立。
牙周膜
牙周膜是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连接牙齿与牙槽骨、传递牙齿负荷和 维持牙齿位置的作用。
牙周膜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缓冲牙齿受到的冲击,并维持牙齿的 稳定性。
牙周膜受到损伤或炎症影响时,会导致牙周膜变薄或增厚,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
牙槽骨
牙槽骨是包围和支撑牙齿的硬组 织,具有保护牙齿和维持口腔形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边缘 嵴,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 两者之间形成近远中间隙。
发育沟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有两条发育 沟,分别为颊发育沟和舌发育沟,两 者之间形成颊舌间隙。
03
牙根形态
单根形态
总结词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具有一个较长的单根,根尖呈圆锥形。
详细描述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只有一个主根,该根较长且较为粗壮,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咀 嚼力。根尖呈圆锥形,即根尖逐渐变细,这种形态有助于牙齿的稳固性。
舌窝
舌窝是上颌第一磨牙舌面的重要特征, 其深度和宽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边缘嵴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有两条边缘嵴, 分别为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两 者之间形成舌间隙。
颈缘线
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颈缘线呈弧形, 位于舌窝的近中边缘嵴处。
近远中面形态
近远中面形态
上颌尖牙知识点总结

上颌尖牙知识点总结一、上颌尖牙的解剖结构1. 牙冠:上颌尖牙的牙冠通常呈尖状,凸出于牙龈之上。
牙冠表面有着不规则的纵横纹理,用于咀嚼和咬合食物。
2. 牙根:上颌尖牙通常有一根牙根,但也有个例有两根牙根。
牙根将上颌尖牙稳固地植入牙槽骨中,起到支撑作用。
3. 牙髓:上颌尖牙内含有牙髓,一种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对牙齿的营养和感觉起着重要作用。
4. 牙釉质和牙本质:上颌尖牙的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牙根则由牙本质覆盖。
这两种组织是保护牙齿的重要屏障,起到了保护牙髓和牙齿的功能。
二、上颌尖牙的生长发育上颌尖牙的生长发育通常开始于6-7岁,伴随着儿童的长牙期。
通常情况下,上颌尖牙在10-12岁时开始萌出,直至青春期结束。
在上颌尖牙生长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牙齿是否正常生长,及时发现并纠正牙齿畸形问题。
三、上颌尖牙的功能1. 咀嚼:上颌尖牙是咀嚼食物的主要牙齿之一,通过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将食物咀嚼成小颗粒,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
2. 咬合:上颌尖牙在咬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与下颌尖牙紧密咬合,完成食物的切割和压碎。
3. 发音:上颌尖牙与舌尖、嘴唇等口腔器官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清晰的辅音和元音,对正常言语发音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上颌尖牙的保护与护理1. 日常刷牙:每天至少两次刷牙,同时使用牙线和漱口水进行全面口腔的清洁,特别是上颌尖牙的位置。
2. 饮食注意:避免过于粘稠和硬的食物,以免伤害上颌尖牙。
适量摄入含钙质食物,有利于牙齿的健康生长。
3. 定期检查:定期至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并处理上颌尖牙的问题。
五、上颌尖牙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1. 龋齿:上颌尖牙容易受到食物残渣的侵蚀,导致龋齿的发生。
应及时进行洗牙和填充。
2. 牙齿畸形:上颌尖牙畸形是常见的牙齿问题,包括地包牙、滞留牙、牙斑齿等,应及时到口腔正畸科进行治疗。
3. 牙齿移位:由于牙齿畸形或外伤,上颌尖牙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咀嚼和咬合功能受影响。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简述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五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唇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 思考:
• 1、哪侧是近中面?
• 2、牙冠的外形?
• 3、牙尖偏向近中或 者远中?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 五边形
唇面观
牙冠的长、宽比例
牙冠长度> 牙冠宽度
唇面观
牙尖高度
能目测到1个牙尖 且偏向近中
唇面观
牙尖
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 处相交近似90°
唇面观
近远中邻接点的高度
近中接触点高 远中接触点低
唇面观
近远中根冠连接特征的对比
近中缘较平直略有凹陷 远中缘圆突凹陷较明显
唇面观
牙颈线
唇侧牙颈线较平
唇面观
唇轴嵴
唇面中部有唇轴嵴
唇面观
生长叶
两斜面上分别有一条发育 沟介于三个生长叶之间
近中面
远中面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三角形
邻面观Leabharlann 尖牙尖偏向唇侧邻面观
近、远中面比较
近中宽大平坦 远中狭小且圆突
邻面观
近、远中面牙颈线比较
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高
邻面观
切缘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侧近远中面积的对比
唇侧远中部分大于近中部分
切缘观
切缘的位置
切缘位置在中线附近
切缘观
牙根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 1、舌面大还是 唇面大?
• 2、你能在舌面 找到哪些解剖 标志?
牙冠外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唇面观
牙冠的长、宽比例
牙冠长度> 牙冠宽度
编辑ppt
唇面观
牙尖高度
能目测到1个牙尖 且偏向近中
编辑ppt
唇面观
近远中邻接点的高度
近中接触点高 远中接触点低
编辑ppt
唇面观
近远中根冠连接特征的对比
近中缘较平直略有凹陷 远中缘圆突凹陷较明显
编辑ppt
唇面观
牙颈部的宽度
牙颈部的近远中径 显著变窄
邻面观
近、远中面牙颈线比较
近中颈曲度比远中高
邻面观
编辑ppt
切缘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ppt
唇侧近远中轴面角的对比
• 唇侧近中轴面角: 锐角
• 唇侧远中轴面角: 钝角比
唇侧远中部分大于近中部分
切缘观
编辑ppt
边缘嵴的长度
舌侧远中边缘嵴短且圆突 近中边缘嵴长且直
远中副嵴比近中 副嵴显著
编辑ppt
舌面观
牙颈线
舌侧牙颈线较平
编辑ppt
舌面观
邻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编辑ppt
远中面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三角形
邻面观
编辑ppt
牙尖
牙尖偏向唇侧
邻面观
编辑ppt
近、远中面比较
近中宽大平坦 远中狭小且圆突
编辑ppt
邻面观
远中副嵴
从远中可以看到 远中副嵴
编辑ppt
切缘观
编辑ppt
切缘的位置
切缘位置在中线附近
切缘观
编辑ppt
唇舌侧外形高点的对比
• 唇侧外形高点略靠向近中 • 舌侧外形高点略靠向远中
切缘观
编辑ppt
近远邻接点比较
切缘观
远中邻接点比近中邻接点更靠向舌侧
编辑ppt
牙根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
舌面
近中面
编辑ppt
远中面
牙根面的纵行凹陷
牙根
近远中根面有浅的纵行凹陷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ppt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编辑ppt
五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唇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切缘观
编辑ppt
唇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ppt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 五边形
编辑ppt
唇面观
牙颈线
唇侧牙颈线较平
编辑ppt
唇面观
近远中轴面角
近中轴面角锐利 远中轴面角圆钝
编辑ppt
唇面观
唇轴嵴
唇面中部有唇轴嵴
编辑ppt
唇面观
生长叶
唇面有三个生长叶
编辑ppt
唇面观
生长叶
两斜面上分别有一条发育 沟介于三个生长叶之间
唇面观
编辑ppt
牙尖
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 处相交近似90°
唇面观
编辑ppt
舌面观
上颌尖牙牙体形态特征
编辑ppt
牙冠外形
牙冠外形为菱形
编辑ppt
舌面观
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窄且长 远中边缘嵴较宽且短
编辑ppt
舌面观
舌隆突
舌隆突显著
舌面观
编辑ppt
斜切嵴
边缘嵴与舌隆突 衔接处有斜切嵴
编辑ppt
舌面观
舌轴嵴
由牙尖至舌面隆突有 舌轴嵴
编辑ppt
舌面观
近远中副嵴
编辑ppt
牙根面的嵴隆起
牙根
近中面的中央 部有向根尖方 向的嵴隆起
编辑ppt
根尖的走向
根尖偏向远中
编辑ppt
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