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语文高考试题
202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晏子答案:D2. 下列哪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与《水浒传》中的故事无关?A. 梁山伯与祝英台B. 三打祝家庄C.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D. 武松打虎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故事新编》答案:D5. 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乙】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夫礼义者,生于富足之中,而非生于贫乏之际也。
6. 以下对【甲】文“叟不远千里而来”一句中“叟”的解释,正确的是:A. 老人B. 老同C. 老翁D. 老伴答案:C7. 【乙】文中“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句中的“仓廪”指的是:A. 谷仓B. 官仓C. 仓库答案:D8. 以下对【甲】【乙】两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A. 孟子主张利国,管子主张礼义B. 孟子主张仁义,管子主张利国C. 孟子主张仁义,管子主张仓廪实D. 孟子主张利国,管子主张仓廪实答案:B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题。
【甲】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科技。
随着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AI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AI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医疗诊断等。
【乙】然而,AI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2010-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散文阅读汇总(附答案)

(2010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海棠花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的一个高屋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
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
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
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
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
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
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
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
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
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
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
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
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
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
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
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
2007-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解析汇总

2007-2017年高考病句真题及解析汇总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20.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能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2011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及解析1.(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解析:B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C 介词赘余,去掉“在……中”;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B解析:A项缺宾语,“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特色的风格”;C项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D项语序不当,改为“于中小学就要着力抓紧抓好”。
3.(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2011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

2011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别悛.(qǔn)C. 威慑力暇别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非常多开心,很多“粉丝”竞相摹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别脚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别期而遇....,尽管没有电视台预报的落水量大,但依然让京城向来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降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但是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竞赛,但是北京国安脚球队通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别血刃....,最后以3:0取得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要紧缘故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别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救护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救护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日子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觉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所以具有美容功效,皮肤汲取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A.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B.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D.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各项考查要求+课件(38张)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 B.覆溺之虞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愿:希望。 虞:料想。 使:假如。
D.常显用之
常:曾经。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 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 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异)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③考点排布:实词、虚词、句意、句读、筛选、概括
(二)古诗
1、诗本:诗题与诗句 (1)借助知识积累,读懂诗意。 把握情感取向,把握诗旨。 抓住形象途径,解读诗趣。 注重技巧破解,阐释诗味。(教学) (2)形象—技巧—情志 (备考)
2、诗外:注解与知人论世背景
3、答题:重视表达训练源自表达也需要积累,积累鉴赏的一般规范,能说诗家语
针对限定时间就特定阅读内容而设置 文本意识 整体意识
客观要求
筛选整合意识
主观要求
文字表达意识
语文基础知识中的考查要求说明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具 备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 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2.现代汉语常用规范字书写的正确、规范和美观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类型:语序、搭配、成分、结构,表意、逻辑。 5.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6.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标点符号的使用 8.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 9.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编者按】曾经连续四年(2007至2010年)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高考语文试题诗歌解析”资料,这样做,一是的确喜欢诗歌鉴赏,二是想为为广大诗歌爱好者和中学师生复习备考提供方便。
今年,我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第五个年头编写诗歌解析资料,目的不变。
资料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由于时间紧迫,错漏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黄平科【全国卷】【适用范围】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近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默写部分)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8分)①户庭无尘染。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王羲之《兰亭集序》)③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⑤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⑥山映斜阳天接水,,。
(范仲淹《苏幕遮》)09年北京高考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7分)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②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④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08年北京高考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7分)①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试《前赤壁赋》)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③二十四桥仍在,,。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④天地也!,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关汉卿《窦娥冤》)07年北京高考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①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 __。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时时犹唱,。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长亭送别》)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6分)①《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钱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周公吐哺,天天归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北京语文高考试题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 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A.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B.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D.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略:简略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次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B. 昔者,曹子为.鲁将兵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C. 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D.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今人君之论其臣.也8.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庄子∙逍遥游》)○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4衔远山,吞长江,_____,横无际涯,_____,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5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6_____,毕竟东流去。
_____,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示秬秸○1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13.这首诗是张未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期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
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
为农户乃至城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
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适用。
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
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
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适用。
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需求。
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
国外重点发展的是比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
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他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
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
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了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
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祁连雪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
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
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
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
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
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
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
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
《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漾,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
(不少于200字)(10分)参考答案13. 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