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欣赏材料
【课件】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课件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01 尝试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一幅自己或同学的肖像,并说说
你的制作体验,它与传统绘画相比有何不同?
02 请同学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流派画家及作品进行分析鉴赏。 03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 后 作 业
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红黄蓝构图》 蒙德里安
03 技巧还是观念
绘画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如同下面《作品 32号》这样的抽象美术作品,你 注意过吗?通常人们会反应说“看不懂”,即使你努力地 用眼睛辨别画家 到底“画了什么”,但依然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这些看似随意的笔触、 简单的符号和色块真的是画家们用心画出来 的吗?那些奇异的艺术语言和 符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思考:两幅图片的表现内 容和形式有何异同?
《圣维克多山》塞尚(油画)
圣维克多山 摄影
《印象·日出》莫奈(法国)
《向日葵》梵·高(荷兰)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法国)
02 变革后的西方现代艺术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西方现代艺术是指西方自 19 世纪末以来的艺术。它在艺术理念、 艺术标准、创作方法、 语言形式等方面几乎都形成了一个与传 统完全不同的新艺术体系,人们一般称之为现代主义艺术。
《生日》夏加尔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一次反对模仿与再现的视觉变革, 背离了西方传统艺术中“忠实于自然”和“理想美”的 原则,转向追求作品强烈的张力、清楚的结构和直率单 纯的表达。
04 在科技与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将走向何方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电视节目的普及,艺术家们一方 面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始了对视觉接受方式的思考, 另一方面使用包括摄 影、电影、电视在内的各种新媒体技术来实践这种思考。层出不穷的新 媒介将为艺术的表现与传播带来哪些新变化?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去面对 全新的艺术形式呢?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当代艺术是一种多样化的形式,其中包括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的赏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艺术欣赏经验,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思潮。
1.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以自由、激烈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们通过大胆的冲刷和淋漓的滴漏把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转化为艺术作品。
代表人物包括波洛克、克林伯格等。
2.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出现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作品以简明的结构和原材料,通过形式、构成的严谨性来表达作品的核心内容。
代表人物有丹尼斯·欧本海默、卡尔·安德烈、唐纳德·杜克等。
3.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一种流派,它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方式来探讨现代文明的问题和主题。
它喜欢将不同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用一种混杂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来呈现出他们对当代文化的看法。
代表人物包括巴伦斯、库安德、纽曼等。
4.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试图呈现梦境、幻象、恐怖、错觉和疯狂的方式来表现内在的生命体验。
通过表达潜意识的形象,超现实主义旨在探讨现实中无法达到的真相。
代表人物包括达利、玛格丽特·布鲁克斯、霍夫曼等。
5. 意象派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出现的一种新的绘画和诗歌风格。
它强调形象的意义和象征的力量,展现对感知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代表人物有保罗·克利、马蒂斯、安德烈·布勒东等。
以上所列的西方当代艺术流派,无一不是通过其创新性的风格、表现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对进一步发展当代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在欣赏当代艺术时不妨从中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魅力,培养自己的综合审美能力。
现代艺术欣赏:西方和东方艺术的差异比较

现代艺术欣赏:西方和东方艺术的差异比较现代艺术是指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表演艺术、摄影及许多其他形式。
西方和东方的艺术区别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本文将探讨现代艺术在西方和东方的发展,它们的差异以及对观众的影响。
西方现代艺术是一种自由、开放的表达方式,追求创新和前卫。
艺术家通常会突破传统艺术形式,试图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方式。
例如,达达主义者们就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实验:他们创造了以拱廊、旧桥梁和报纸为材料的拼贴画,并将厨房用具和其他家庭用品制成具有讽刺意味的雕塑作品。
此外,体现了现代艺术思想的波普艺术流派依然是当今艺术市场的一大热门。
波普艺术家们在传媒、消费和娱乐领域寻找灵感,以此来创造具有娱乐性和反刍性的作品。
与之相比,东方现代艺术略显保守,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更加注重。
东方艺术家通常不会完全背离传统艺术的形式,而是选择增加现代元素进而进行创新。
中国现代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新写实主义、抒情主义和民间艺术不断演变出新的艺术形式,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问题融合在一起。
此外,很多东方艺术家注重艺术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例如,日本艺术家坂茂创造了一些充满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的景观雕塑,韩国艺术家李廷怒则在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中创作了许多地质雕塑作品。
然而,虽然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现代艺术的差异很大,但它们都存在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现代艺术通常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艺术家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其次,现代艺术往往是多元化的,艺术家们尝试用不同的媒介来表达不同的主题。
最后,现代艺术往往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艺术家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当代问题和文化现象。
现代艺术对观众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西方现代艺术注重个人自由和表现,这种艺术风格往往比较前卫、具有冲击性。
一些人可能会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到困惑或不理解。
东方现代艺术注重中西文化交流,更多地关注文化意义。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

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赏析西方当代艺术流派指的是在20世纪以后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和思想流派,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流派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均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以下几个西方当代艺术流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概念艺术和后现代主义。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种在192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思想是追求揭示人类潜意识的表象和图像,以此来体现思想的自由与非理性性。
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复杂的符号、幻觉、梦境等元素。
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雕塑、诗歌和电影等领域均有较大影响。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莫里斯·夏卡尔、马克斯·恩斯特和克劳德·西蒙·方丹等。
他们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先锋。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重要艺术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抛弃传统绘画的写实手法,用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感受。
在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的笔触和颜料涂抹。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强调了绘画的肌理性质,使绘画表现更加生动。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克·罗斯科和杰克逊·波洛克等。
他们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情感和灵魂的表达,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概念艺术概念艺术是一种在19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艺术流派。
它采用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等。
概念艺术主张将思想和观念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而非形式和技巧。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概念和思路来打破艺术作品的固有形式和创作概念。
概念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马塞尔·杜尚、约瑟夫·科斯瑞尔和约翰·博格斯等。
他们的作品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20世纪后期产生于西方的哲学和思想流派,它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批判反思贯穿始终。
艺术欣赏: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简介

艺术欣赏: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简介当谈到艺术时,西方现代艺术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表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伟大进步。
本文将带您进入一个艺术的迷宫,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史,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主题。
引言艺术作为人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提供了审美的享受,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几乎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从那时起,它就成为了压倒性的力量,对全球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启蒙时期的艺术启示H1 引言启示18世纪,欧洲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这也带来了对艺术的新的思考。
启蒙运动的兴起,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
在这个时期,理性和自由的思想逐渐成为了主导。
H2 新叙事的崛起启蒙时期的艺术以对权威和传统的质疑为特点。
艺术家追求真实性和逼真性,尝试用艺术去揭示社会现象和人类内心的真相。
透过作品,艺术家们试图向观众传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倡导人们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
H2 风景画的崛起在启蒙时期,风景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风景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美的追求。
艺术家们通过展示大自然的景色、光影和日常场景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第二章:印象派的革命H1 印象派的诞生19世纪末,印象派的出现带来了艺术史上的一场革命。
传统的绘画方式被挑战,艺术家们开始运用简洁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感受和印象。
印象派画家以自由和个人的观点看待世界,并试图通过他们的画作来捕捉瞬间的氛围和情感。
H2 艺术的科技进步印象派的诞生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19世纪末,摄影术的发展让艺术家对逼真的描绘感到不满足,他们开始从摄影术中寻找创作灵感。
印象派画家开始关注光与色的变化,并用自由的笔触和色彩表达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H2 观念的转变:从绘画到感觉印象派的出现也标志着观念的变化。
西方现代艺术共64张

西方现代艺术共64张西方现代艺术自19世纪末开始逐渐崛起并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创新、突破和前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西方现代艺术中的64张重要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其多样魅力。
第一部分:现代主义绘画(Modernist Painting)1.《星夜》(Starry Night)-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这幅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成为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引人注目的星空和奇特的景象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
2.《盛开的向日葵》(Sunflowers)- 文森特·梵高梵高用生动的色彩和粗糙的笔触描绘了一束向日葵,传达了他对生命和希望的热爱。
3.《拾骨者》(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这是一幅极富象征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展示了毕加索对非洲艺术的兴趣和他革命性的艺术观念。
4.《吃饭的大家》(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埃德乌·马奈(Édouard Manet)这幅绘画中展示了马奈的实验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其裸体女性和衣着整齐的男性形成强烈的对比。
5.《湖畔的睡莲》(Water Lilies)-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莫奈以其对光线和色彩的独特处理而闻名,睡莲系列作品中的这一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绘画技巧的成熟。
6.《下午》(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这是点彩派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上的每个点都是单独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整体效果。
第二部分:现代雕塑(Modern Sculpture)1.《手机》(Fountain)-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杜尚以创新和艺术的边界挑战著称。
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简析

西方现代派美术,是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
“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是与现代西方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的。
新技术革命,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的改变,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日本版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以及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都促进了现代派美术的形成。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
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
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
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
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
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
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
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_吉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_吉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法国巴黎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摇篮和文化策源地。
参考答案:正确2.《我与乡村》和《七个手指的自画像》体现了艺术家夏加尔对故乡的痴情和眷恋。
参考答案:正确3.《坠落的天使》是夏加尔耗时二十余载完成的史诗性力作,表现了二十世纪欧洲犹太民族惨遭涂炭的血腥史。
参考答案:正确4.柴姆·苏丁的肖像作品有着统一的造型模式:修长的脸形、杏仁般的眼睛、柔软且被拉长了的躯体,传达出艺术家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忧伤之情。
参考答案:错误5.《红衣女子》和《身穿黄色毛衣的珍妮》是柴姆•苏丁的代表性作品。
参考答案:错误6.【图片】请问这幅《我与乡村》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夏加尔7.与印象派相比,新印象主义艺术更加注重线条的表现性和色彩的主观性特征。
参考答案:错误8.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被弗洛伊德和布雷东称之为“最彻底的超现实主义者”。
参考答案:错误9.《纳西所斯的变异》和《天鹅的倒影》是达利艺术中“双重意象”的经典之作。
参考答案:正确10.《记忆的永恒》是雷尼•马格利特最富魅力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画中柔软的钟表甚至成了“超现实主义”的唯一注解。
参考答案:错误11.新印象主义对二十世纪野兽派艺术,早期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以及后现代的欧普艺术等都起到了重要的引航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12.超现实主义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终结,后现代艺术的开端。
参考答案:正确13.超现实主义在创作方法上有两大体系:即“偏执狂批判”和“心理自动化”。
参考答案:正确14.超现实主义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法国兴起的一个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运动。
它在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
参考答案:正确15.请问以下作品中,属于达利艺术的有哪些?参考答案:__16.新印象主义艺术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艺坛。
参考答案:正确17.请问以下艺术家中,受到点彩派艺术影响的有谁?参考答案:瓦萨雷里_梵高_草间弥生18.请问以下作品中,属于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有什么?参考答案:__19.【图片】请问这幅《小丑的狂欢节》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胡安·米罗20.【图片】请问这幅《形象的背叛》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雷尼·马格利特21.请问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运用纯色点作画_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22.请问新印象主义艺术又被称为什么?参考答案:理性的印象主义23.【图片】请问这幅翁贝托·波丘尼的未来主义作品名称是什么?参考答案:《城市的兴起》24.【图片】请问这幅“现成品”艺术《泉》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马塞尔·杜尚25.【图片】请问这幅作品《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属于哪个艺术流派?参考答案:达达主义艺术26.请问被赞誉为“现代抽象主义艺术之父”的是谁?参考答案:康定斯基27.请问“耳朵来感知色彩,用眼睛来品味音乐”运用的是哪种心理手法欣赏艺术?参考答案:联觉和通感28.【图片】请问这幅作品《构成6号》属于哪个艺术流派?参考答案:热抽象主义29.请问以下作品中,属于法国艺术家亨利·卢梭的作品有哪些?参考答案:_30.【图片】请问这幅《鱼的循环》的作者是谁?参考答案:保罗·克利31.【图片】请问这幅作品《构图》属于哪个艺术流派?参考答案:冷抽象主义艺术32.挪威现代艺术家爱德华•蒙克是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者,《呐喊》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艺术究竟为了什么?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理士多德说"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
尽管艺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他决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
有人说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
这是就客观方面言.。
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就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
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底自然冲动的创作。
他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
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
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像能力。
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像能力到不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底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再次是美学与艺术的关系雨果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
”席勒动情地呼唤过:“啊!人类有你才有艺术。
“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
而艺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美呢?美术中的艺术美,离不开美术作品,艺术美指的就是美术作品中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因此,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就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如果说成“一件事物如果能够完全表现出该事物的观念来,它就是美的,”也就是说,“凡是出类拔革的东西,在同类中无与伦比的东西,就是美的。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一件东西必须出类拔萃,方才称得上美,这是千真万确的。
比方,一座森林可能是美的,但它必须是“好的”森林,树木高大,矗立而茂密,一句话,一座出色的森林,布满残枝断梗,树木枯萎、低矮而又疏落的森林是不能算美的。
但并非所有出类拔草的东西都是美的,沼泽在它的同类中愈好,从美学方面来看就愈丑。
尽管“美”不完全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的对象,艺术的门类众多。
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它们之间具着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
还有艺术与科学的问题,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此,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了.无论是中国古代“六艺”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音乐、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
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曾经是非常密切的,它们的分离是工业革命前后的事情,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化,各种职业化行为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
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可见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 以上的三点是我由这期课而产生的一点思考和收获,当然其实远不止这些,但重要的还是可以用理论知识回答和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对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开阔,所了解的东西更多了一、繁花似锦的绘画艺术人们形容风景美,喜欢用“风景如画”来比喻;形容人长得漂亮,说“像从画上走下来的”;形容文学作品场面描写得生动宏阔,说它像“壮丽的画卷”。
绘画,已经成了美的象征。
绘画利用线条和色彩,通过平面描绘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
它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反映的是瞬间的生活。
其长处,是可以运用色彩使艺术家广泛地反映可以看得见的事物,表达生活中色调鲜艳的多种多样的事物。
其弱点,是它的直接的形象受到可见事物的领域的限制,也不能实际表达出事物的活动。
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美不胜收,是“画”的海洋。
那带着谜一般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永远是那样富有魅力,打动人心。
她的笑,是那样飘忽,那样令人难以捉摸。
那是一种无法形容不可名状的微笑。
像鄙薄,又像喜悦;像嘲讽,又像希望。
她——蒙娜·丽莎,没有华贵的服饰,那袒露的胸部、柔嫩的手,处处显示出健康、华贵、青春、神秘的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大手笔,代表了那个时期艺术的最高成就。
《蒙娜·丽莎》现存于法国的卢浮宫。
据说,法朗西斯一世很重视文化艺术,在入侵意大利时,把达·芬奇邀来法国奉养于宫廷中,对达·芬奇关怀备至,在达·芬奇弥留之际,他亲自怀抱扶持,所以,达·芬奇把自己最重要的四件创作都留给了他。
如今成了举世闻名的珍宝,其中尤以《蒙娜·丽莎》最为显赫。
1911年,使观众梦绕魂牵的杰作,忽然不翼而飞,一年之后才寻回。
传说是一位在卢浮宫工作的意大利木匠偷去的,大约他觉得达·芬奇是意大利人,画也该给意大利吧。
这件事后,《蒙娜·丽莎》更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礼遇,被嵌入墙中,外加防护玻璃,终日有武装卫士站岗。
这大约是蒙娜·丽莎本人生前所始料未及的吧?那温柔美貌、恬静与欢乐的《圣母子》(《奥尔良圣母》)洋溢着天伦之乐的情趣,令人感受到人间女性的美。
红红的暖色,充满了画面,色彩柔和圆润,给人以安祥平和的美感。
圣母善良、端庄、纯洁和美丽。
她在幸福地逗弄着自己心爱的婴儿,给人以平易近人的美感。
圣母那特殊气韵的文雅秀美,婴儿那稚气地注视着观众和可爱的姿态,确实使人为之倾倒。
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桑蒂的名作。
那曾为鲁迅所称道的,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给人以没有雕琢的、单纯、质朴的美感。
它的画面是三个弯身拾穗的妇女,表现了贫苦农妇们艰辛劳动的场面。
鲁迅认为这幅画很美,流露出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鲁迅曾以这幅画为例,对照当时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画《时装美女》讲到艺术的美与丑问题。
《拾穗者》单从画面上看是极其平凡的,然而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法国革命风暴席卷巴黎之后,尤其是1830年7月革命和1848年2月革命之后,产生的艺术效果,就远不是艺术家本人所能预料的了。
当时,曾有人这样高度评价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
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
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英国著名的画家威廉·透纳的海上风景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示了“自然的崇高的美”。
尤其是他的《贩奴船》更显示出震撼人们心灵的魅力。
这是一幅水彩画。
画面上展现的是海上大自然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和发生在海上触目惊心的贩卖奴隶事件。
海是愤怒的,汹涌的波涛,强烈而刺眼的晨曦,桔红、柠檬黄、玫瑰红、紫色交织成如血、如金、如练、如波的触目景色,船已向远处飘去,后面是散见的漂浮物,愤怒的波涛把一具尸体推向你的眼前,尸体那显露出水面的脚上带着脚镣,令人触目惊心。
海的愤怒,显示了大自然对悲惨的社会现实的愤怒和抗争,引起观者心灵上的震撼。
同是描绘大海,美国画家温斯洛·霍默的《回头浪》又是另一番情景:画面展示的是三个抢险队员营救一名妇女的场面。
妇女刚刚得救,一名队员抱紧这已经昏迷的妇女,一名队员手搭凉棚,似乎在寻找前进的道路,可是一排排“回头浪”,打得他们不得不侧身而行。
巨大的浪头溅起了雪白的浪花,然而,他们在艰难地前进着。
这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壮美。
那描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形象的油画《列宁在讲坛上》,是苏联革命美术的骄傲。
这是苏联卓越的油画家亚·盖拉西莫夫的杰作。
这幅画问世的时候,莫斯科正处在战斗的状态,画家着意表现列宁号召全国人民保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向全国人民发表讲演的场面。
画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列宁。
用指向前方的红旗,虚化了讲坛和列宁立足的地方,从而使列宁的形象置于宏阔的背景之下,显示了革命导师的气魄和胸襟。
天际,乱云争飞,象征着战斗的暴风雨即将来临;列宁,脸色亲切慈祥,展现出兴奋的神采;左手握帽,右手提着敞开的前襟,身子前倾,显示出列宁独特的个性和一往无前的气概。
广场上是被列宁鼓舞起激情的群众,全画透出一种波澜壮阔的奋进之美。
我国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被称为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内容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
画面上,洛神含情脉脉,回眸顾盼,飘飘若仙,姿态与装束,无不令人感到绝美而生爱恋之心;曹子建那诗人的风度,爱恋的目光,失意追恋的神态,无不给人一种哀婉悱恻的感觉。
整卷画以极强的魅力吸引着读者,时而让你欢欣,时而让你惆怅。
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江天一色,浩渺无垠,点点风帆,若隐若现,给人以无穷深远之感;江岸边古松参天,山岭奇峻,古松掩映之中,碧殿朱廊,绿不掩红,似有若无,斑斑点点,给人以如入仙境之感;山下江边,山径蜿蜒,翠竹茂林,桃红丛绿,游人缓缓,或乘骑蹲道,或闲步同游,或肩挑肩负,给人以错落有致,意境幽邃之感。
全图峰峦连绵,云雾飘渺,江天浩渺,风帆逐流,给人以境界雄远之感。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稀世珍品。
画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市俗人情,因此取名《清明上河图》。
纵观全国,可分为三大部分:一、郊野——描绘了城郊乡村清明时节的田园景色;二、汴河——以汴河桥为中心,描绘了汴河两岸繁华而又闲适的景象;三、街市——描写了汴梁街市风俗世态与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