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一章)

合集下载

西方建筑教案高中美术

西方建筑教案高中美术

西方建筑教案高中美术教案标题:探索西方建筑之美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特点2. 掌握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3. 培养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教学重点:1. 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2. 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3. 西方建筑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教学内容:1. 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建筑,重点介绍代表性建筑和其特点。

2. 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讲解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如比例、对称、空间布局等,以及不同风格的特征,如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式、现代主义等。

3. 西方建筑的艺术欣赏和创作: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欣赏西方建筑的艺术之美,鼓励学生进行建筑创作,可以是手绘、模型制作、数字设计等形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西方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建筑的多样性和美学内涵。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西方建筑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设计理念和艺术特点。

4.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西方建筑的创作实践,可以是手绘、模型制作或数字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互相欣赏,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西方建筑知识的理解和对创作的投入程度。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表现技巧、设计思路等方面。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是对某个西方建筑案例的深入研究或自主创作。

教学资源:1. 西方建筑的图片、视频资料2. 西方建筑的相关书籍和资料3.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画笔、画纸、模型制作工具等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对西方建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激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西方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一章)

西方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一章)

课程安排
本课程将通过讲授、课堂讨论、实地 考察等形式,系统介绍西方建筑艺术 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古代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特点 及其代表作品。
中世纪时期
哥特式、罗马风、文艺复兴建 筑风格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现代时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 主义等建筑风格特点及其代表
作品。
当代时期
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数字 化建筑等新兴趋势和代表作品

02
古代建筑艺术
古希腊建筑艺术
特点
古希腊建筑艺术以和谐、完美、崇高为特点,注重比例和对称, 常采用柱式结构,如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
代表建筑
帕特农神庙、雅典பைடு நூலகம்城等。
影响
古希腊建筑艺术对后来的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古典建筑 的代表之一。
05
现代建筑艺术
现代主义建筑艺术
特点
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追求简洁、 明快和抽象的造型,使用新材料和
新技术,摒弃多余的装饰。
代表人物
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等。
代表作品
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赖 特的“流水别墅”等。
影响
对20世纪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建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标志着欧洲建筑风格的转变和发展,对后世建筑 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艺术
巴洛克建筑艺术
起源与发展
特点与风格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意大利,后传播至欧洲 各国。它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结 束和绝对主义的开始。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2.学生能够解析不同类型建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学生通过欣赏外国建筑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

1.了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根据PPT讲解,让学生理解建筑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建筑造型,还包括空间组织、灯光、材料、色彩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和表现。

让学生自学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了解其演变和特点。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通过将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建筑风格、材料使用、构造方式、空间感受等方面的差异和异曲同工之处。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名建筑进行深度解析和欣赏,并介绍其历史、特点、材料、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并流程上进行汇报,让班内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让学生从文化、历史、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建筑艺术,理解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分组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观察、思考到实践,从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体验。

五、教学评价。

这门设计思维课程的评价不仅仅在于学生的作品,更在于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发。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综合考量学生在思考、创造、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初中美术_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学案例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课。

属于欣赏评述课。

教材选用的素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建筑,涉及比较全面,分布在非洲、西欧、东欧、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世界各地。

建筑面貌差异大,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距。

学情分析:课本所选的经典的外国古代建筑,学生们有一部分听说过或者通过其他媒介见过但认识不深,甚至有些学生们根本没听说过。

因此,教材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是有难度的。

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教材涉及12个外国古代建筑,内容偏多,我准备有所取舍,重点学习姬路城、仰光大金塔、泰姬陵、沙特尔大教堂、罗马大角斗场、雅典帕提农神庙、金字塔建筑群代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七个建筑。

教学顺序打破教材顺序、而采用按距离中国由近及远顺序学习,便于学生接受。

学习内容由近及远,给人以系统感;学习过程按照统一的模式(建筑名称,建在哪里,因何而建,文化背景,建筑特色层层递进),给人以条理感。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直观多媒体教学,还有对比、谈话、游戏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建筑。

教具学具:古代建筑拼图、多媒体、课本。

课标分析: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2011课标中对这一学习领域表述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7-9学段目标定位是“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依据以上表述,我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在对几个经典外国建筑的欣赏过程中,学会欣赏外国建筑的一般思路方法;2.学会对比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外国建筑文化本质;3.在欣赏中,获得对异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提升自己的建筑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美术西方建筑教案

美术西方建筑教案

美术西方建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西方建筑艺术——从古希腊到现代教案目标:1. 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探索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4.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2. 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3. 学生对西方建筑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西方建筑的图片和资料;3. 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西方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西方建筑有了解吗?你们最喜欢的西方建筑是哪些?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现代等时期的代表作品;2. 分析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如对称性、比例、空间布局等;3. 展示具体的建筑案例,讲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实践探索(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座西方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风格、艺术元素等;2.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海报或展板,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建筑,并用图文形式介绍其特点;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展板中添加自己的设计理念或对建筑的改造想法。

四、展示和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或展板,分享他们对所研究建筑的理解和感悟;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交流,加深对西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3. 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创作。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西方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影响;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西方建筑,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西方建筑,加深对建筑的实地感受;2. 邀请专业建筑师或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写作关于西方建筑的论文或进行相关的创作项目。

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邢台学院教案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专业班级授课教师王会京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基本特征,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重点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认识和分析当前建筑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翟芸《建筑艺术赏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要求:能够独立、系统完成设计方案评分标准: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2、作业情况:(70分)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各历史时期、各地域建筑创作的艺术与理论,掌握建筑代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构思、总体布局、构图的形式美特点、使用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熟悉建筑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第一章建筑艺术赏析学时分配:共2课时第一节建筑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第二节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第三节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内容,了解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掌握世界建筑体系。

其它: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授课时数:建筑艺术赏析,共2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内容,了解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掌握世界建筑体系。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理解其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2.掌握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欣赏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图片展示、影像资料播放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独立发现并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逐渐领悟建筑艺术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言: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外国古代建筑实例,如罗马斗兽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引导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兴趣,并初步了解其重要性和特点。

2.特点与结构:详细介绍外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包括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布局规划等方面。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3.历史背景: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通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4.欣赏方法:阐述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分析手段、历史与文化解读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建筑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独立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

5.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如观察和分析某一外国古代建筑,撰写简短的赏析文章等。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教学效果。

2.分阶段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阶段,逐一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说课教案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说课教案1

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对熟悉的建筑物的欣赏,引导学生认识优秀的建筑使用价值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通过了解、欣赏中外各国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建筑特点、建筑种类和建筑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和鉴赏力,学会尊重人类遗产,并能对经典的建筑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和认识中外建筑美及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2、技能目的: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讨厌火女写作,表达对中外各国的建筑形式、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3、情感目的:关注和尊重人类遗产,形成保护人类创造的优秀建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建筑艺术。

了解、欣赏中外各国的建筑文化、建筑形式、建筑种类和建筑在当今社会的概况。

【教学难点】理解建筑与建筑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

【课前准备】1、有关中外各国著名建筑的图片、图册、音像资料等。

2、课本和有关建筑的画册、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问:1、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建筑?2、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

3、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古代建筑?4、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公共建筑。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名课题,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认识建筑提问,生思考:1、人类为什么会发明建筑?2、建筑有什使用功能?3、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美的建筑?师讲授建筑史的发展概况,并从美术的角度、建筑结构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物。

三、欣赏评述,探索建筑。

学生观看优秀的经典建筑作品。

分组讨论、比较这些作品的特点,并进行评述。

四、总结,再识建筑。

第二课时一、设问导入,初步涉及外国建筑。

提问:1、你知道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建筑?2、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西安半坡遗址
2008-09-28
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生产工 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多磨制得比较精致合 用。还有骨器、陶器等。这里已经处于“锄耕农业阶段”。半坡居民 的主要手工业有制陶器、石器、骨器、纺织、木工等。陶器是手制的, 有瓮、罐、瓶、盆、钵、鼎等。上绘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 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彩陶。 有些彩陶造型和纹饰十分精致美观。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英国美学家罗杰
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 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 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 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 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 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 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 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 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 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 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 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 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 意义、方法等。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2008-09-28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 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 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 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 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 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 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 的考古发现之一 。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法国布列塔尼石台所在地之一(艾瑞克山)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笃学 砺能 自强
第一章: 外国古代建筑的美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第一节、文明早期建筑的美
2008-09-28
一、建筑与人类文明有直接的关系: 马克思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
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 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 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 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英国巴斯(沙利斯堡)
2008-09-28
史前巨石建筑遗址史前巨石阵,被视为英国古老文明象征。史前 巨石阵的主体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同心圆,石阵的外围 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沟。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些世界著名的 巨石被竖立起来,有来自附近马尔伯勒的重达20吨的砂岩漂砾巨石, 也有来自英国西部威尔士的4吨胆矾巨石。至于胆矾巨石是如何辗转 380公里来到此处,至今仍是个谜。(巴斯还有罗马统治时期的浴场, 建筑运用了罗马建筑的穹顶技术)
2008-08-28
建筑美学课程 教案
艺术设计学院 卢伟 2008年9月28日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建筑美学课程 提问
(1)设计是什么?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1、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指设计师根据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需要,分析并解决创作中遇到的 问题,提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方案,为人 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英国巴斯(沙利斯堡)史前巨石建筑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8-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法国布列塔尼
2008-09-28
布列塔尼有多处巨石群,看似人工栽立,但却毫无相关历史记载。 它们矗立于河道边、田野里,或位于道路旁、孤岛上,简直无处不在。 这些巨石大小各异,数量不等,气势恢宏,给布列塔尼风光蒙上奇异 的色彩。
史前时代的建筑虽然简陋,但却是人 脑思考建造起来的。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苏格兰刘易斯岛:
2008-09-28
英国外赫布里底群岛北部的岛屿。人口约1.8万。海岸曲折,河流 短小。盛产鲑、鳟鱼和野禽,以手工编结业为主。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苏格兰刘易斯岛古建筑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专家推论这些石头是公元前5000年至2000年间存放的,有些组合 成桌子般,以两块大石支撑一长石,叫Dolmen,也像是一道门,据说 是墓穴的入口,有“由生入死”的意思;还有一种叫Tumulus,是以大 小石块砌成、再盖上泥土的墓穴,由于曾经发现人骨,因此可以肯定 是墓穴。至于叫Menbir的大量单块石头,它们有些组成一条条线、有 些粗略围成圆形的图案,则叫专家们毫无头绪、束手无策。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西安半坡遗址
2008-09-28
明德 笃学 砺能 自强
2008-0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