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总体规划(ppt 15页)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展现出新时代的风貌。
而杭州市的总体及分区规划,就如同为这座城市绘制的一幅宏伟蓝图,指引着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杭州的总体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长远的战略部署。
它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功能布局上,杭州划分了不同的区域,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商业等,成为城市的核心经济引擎。
而一些新兴区域则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研发等领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杭州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地铁线路不断延伸和扩展,将各个区域紧密连接起来。
同时,公路交通也在不断优化,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缓解了交通拥堵,提高了出行效率。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杭州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规划中明确了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的面积,打造更多的生态廊道和湿地保护区。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规划的重点之一。
新建和扩建了一批优质学校和医院,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各个分区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规划和发展重点。
比如,西湖区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加强对西湖周边景观的保护和提升,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滨江区则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
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在此落户,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萧山区在规划中注重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产业。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基地,提高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余杭区积极打造创新产业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全省城市化方针 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重点,以网络型城镇群
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实施差异化发 展政策,走适应全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转型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化城市道路。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二、城市布局结构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村镇空间发展与控制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 九、远景展望
3、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 安、桐庐、建德、淳安等 五个县,总面积16596平 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 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 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 余杭等八个城区;水源保 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总面积为3122平 方千米。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5 年,下同)为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 万人和82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现状为750.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城镇化水 平现状为62.1%,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0%和84%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 (1个)--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地方中心城 镇或城市组团(18个)--一般建制镇(60个)四个 等级。
二、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 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 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 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 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 (1)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 景区; (3)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 交通生态走廊; (4)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5)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 木基地); (6)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gw

城市总体规划一
北部 新城 东部 新城
江南 新城
(1)城市发展 方向:城市东扩, 北部推进,旅游 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在钱 江两岸建成城市 商务中心。 (2)城市布局 形态:从以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 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 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 南城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
钱江新城的崛起,标志杭州从“西湖时代”迈 向“钱塘江时代”。
2002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了“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 “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发展目标。
杭州的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浙江省 西北部,东临杭 州湾,南与绍兴、 金华、衢州三市 相接,西与安徽 省交界,北与湖 州、嘉兴两市相 邻。
杭州市行政区划 杭州有8个区、 3个县级市、2个县、。
武林商业圈
向东沿江发展 形杭成州下湾沙大片桥区
钱江新城
向南跨江发展 形成滨江片区
关键词:跨江多核心 融入长三角 圈层状发展
三水共导篇总结:以杭州主城区和钱江新城为中心, 呈圈层状发展。
新的机遇,新的挑 战,历尽千年沧桑 的杭州焕发出崭新 的笑容,正在迈开 大步,向着“一主 三副六组团”的蓝 图前进。
祥符桥 化工区
轻工业区
拱宸桥 轻纺区
半山 重工区
重工业区
留下 电子区
生活商业区
疗养区
望江门 食品区
关键词:浙江省会 旅游名城 面状发展
文革时,武林广场地区 初次开发。修建毛泽东 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城市中心区沿延安路 向北转移: 1.政府机关北移 2.地理中心北移 3.中轴道路改变
杭州市区位、经济布局及未来发展PPT

未来发展
3、城市规划发展
杭州市的城市规划发展将围绕中心城区,建立形成南北 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 间)。
经济产业布局
总体布局: “两核、三 带、五区、 多园”的总 体布局框架
经济产业布局
两核——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
·杭州“江东新城”区
江东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 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 湾城市群的核心位置,是杭州 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 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 能模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希望和潜力所在。
未来发展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看
杭州市 区位、经济 布局及未来发展
资管11-2班 第2组
小组成员:
冯聪聪、李彤 刘东豪、刘再展 王艳彬
城市概况 区位特征
经济产业布局 未来发展
城市概况
中国浙江省省会,中国著 名风景旅游城市,华东地区特 大城市,中国十五大副省级城 市之一,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 一,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金 融和交通中心,杭州都市圈核 心城市。
区位特征
南京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 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 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就长江三角洲而言,上海是 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 而杭州和南京则是这一区域的次 中心城市。
上海
杭州城市规划

杭州市域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一、市域篇1. 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含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拱墅、滨江、萧山、余杭八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五县(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有关问题的研究与协调范围扩大到周边海宁、桐乡、德清、安吉、绍兴、诸暨等县(市)。
(2)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2. 发展目标与定位(1)城市发展目标城乡统筹,新型城市化的先导区;协同发展,都市网络化的示范区;诗意栖居,高品质生活的典范区;和谐创业,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区。
(2)城市发展定位一城七中心“一城”即建设一个极具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七中心”即把杭州建设成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3. 发展容量与规模(1)人口规模至2010年,杭州市域常住人口达到870万人;至2020年,杭州市域总人口达到1030万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按1270万人口规模进行预留。
(2)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为696平方千米;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为906平方千米。
农村建设用地规模:至2010年,农村建设用地为329平方千米;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为231平方千米。
生态保育用地规模:至2020年,生态保育用地规模达到13000平方千米以上,占土地总面积的80%左右。
经济发展规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00亿元(2005年价格),人均生产总值接近60000元(按常住人口),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2020年达到10579亿元(2005年价格),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13750元(按常住人口),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 简介杭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杭州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宜居之城。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市民生活条件;•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3.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加大对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投资。
同时,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市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3.2 生态环境保护杭州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水源保护,保护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交通运输优化杭州市将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建设城市快速路、地铁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的便捷性。
3.4 经济发展升级杭州市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科技、文化、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5 文化软实力提升杭州市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4. 实施措施为了确保城市总体规划能够落地实施,杭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4.1 完善法律法规杭州市将完善相关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
4.2 加强组织协调杭州市将成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推动规划的实施。
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发展。
4.3 加大投资力度杭州市将加大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投资力度,确保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得到保障。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九、远景展望
远景展望至2050年,市区常住人口将达到880 万人。杭州中心城市形成钱江两岸功能高度融合、 结构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城市景观优美、各 项城市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网和站场建设更加完 善;市内公交发达,快速轨道交通成环成网,成为 市区公交骨干并辐射杭州大都市区。 城市用地继续沿江、跨江,向东、向南发展, 进一步开发钱江沿岸地带,在钱江南北两岸建成城 市商务中心。 进一步加强省域中心城市功能,城市部分职能 进一步向外围组团扩散,建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的杭州大都市区。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布局与住宅建设 、 ●主城:设置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个 居住片区。 ●江南城:重点形成城厢、城北、滨江三个居住片 区。 ●临平城:主要形成临平、运河、星桥三个居住片 区。 ●下沙城:主要安排为工业区和高教园区配套的居 住区,形成东、西两个居住片区。 ●外围组团:在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 临浦等组团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居住区。
2、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中心:构建以二个市级中心为主体,三个城 市副中心、十四个地区级中心为骨干,居住区级中 心为基础,小区网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中心、多 元化、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3、工业用地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环境质量,发挥土地 效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地布局。 4、仓储物流用地 社会性仓储设施向物流中心方向发展,其用地结 合对外交通设施,如铁路货场、高速公路、国道、 省道、港口码头和工业区设置。
● 双心双轴: 双心双轴: (1)双心即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 业文化服务中心;临江地区--由北岸的钱江 新城和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共同组成的城市 新中心。 (2)双轴即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 生态轴;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 市发展轴。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古往今 来凡到过的人们都对这座美丽城市发出由衷的赞美。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 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 东南部交通枢纽。
城市十大新城
53
1
6 7
4
2
9
8
未来十座新城: 1.江东新城 2.临江新城 3.下沙新城 4.空港新城 5.城东新城 6.钱江新城 7.钱江世纪新城 8.滨江新城 9.之江新城 10.临浦新城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扩张方向:城市东扩,北部推进,旅游西
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正在经历“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
代”的巨变。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90、危机不仅带来麻烦,也蕴藏着无 限商机 ——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总裁格雷格?布 伦尼曼
91、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92、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 特 93、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 机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 第十四章 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P223 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与奖励之间建立恰 当的联 系。想 要什么 就应该 奖励什 么,奖 励什么 ,你就 会得到 什么, 有效的 奖励可 以引导 员工努 力工作 。
84、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 是战略 的执行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
85、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 执行 ——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
86、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 远比一 流的点 子加三 流的执 行力更 好。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
87、让流程说话,流程是将说转化为 做的惟 一出路 ——战略专家姜汝祥
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 设并举、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突出流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突 出城市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布局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
让
合理规划
城市
更美好
企业的成功,20%在策略,80%在执 行 P197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执行力。 没有执 行力, 一切都 是空谈 。 执行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任何企业的 失败都 是执行 的失败 ,任何 企业的 成功都 必然是 执行的 成功。
城市总体规划一
北部 新城 东部 新城
江南 新城
(1)城市发展 方向:城市东扩, 北部推进,旅游 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在钱 江两岸建成城市 商务中心。 (2)城市布局 形态:从以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 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 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 南城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
城市范围
上城区 下城区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 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 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 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 (市),总面积16596平方 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 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 上城、下城、拱墅、西湖、 江干、滨江、萧山、余杭等 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 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 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 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 平方千米。
杭州地铁规划
根据杭州地铁规划,杭州地铁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278公 里。2011年前,杭州将建成快速轨道运营线路82.5公里, 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建成1号线部分和2号线部分, 1号线联结“一主三副”,服务临平城、下沙城、江南城、 江干区、西湖区、下城区和上城区等城区的客流;2号线近 期主要连接两个城市中心和西湖区、上城区、江南城及良 渚组团。2020年前,建成1号、2号、3号、4号、5号线和7 号线部分,形成杭州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体系。2050年,剩 余6、7、8号线建成。地铁的建成将放大城市空间,从而 为偏远地区的房产带来契机。
88、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 ——中国台湾华建公司总裁卢正昕 第十三章 现代企业离不开危机管理 P211 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说过 一句至 理名言 :“21世纪, 没有危 机感是 最大的 危机。 ”没有 危机感 ,其实 就有了 危机; 有了危 机感, 才能有 效地避 免危机 。 89、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 都要战 战兢兢 ,如覆 薄冰
城市规划与发展阶段
规划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向东南发展, 即钱江新城、滨江新城。 第二阶段:城市向东、向北发 展,即下沙、九堡区域的东部 新城与北部大城北新城 (以运河新城为先期开发,丁 桥、田园版块两个综合体)。 第三阶段:以钱江世纪城为首 的沿江新城,包括江东新城、 临浦新城等。 重点发力即东部新城、北部新 城、江南城三大核心。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半景半城、景市结合”的城市格局,创造沿 钱塘江两岸发展气势雄伟的新城景观。以江、湖、山、城为基盘,以绿 色为基调,以主要河、路为骨架,重点建设五个景观面(西湖、钱塘江、 运河、城市绿地、特殊地貌),五种景观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重 要文物古迹、标志性建筑和城市雕塑、小品),形成完整的城市景观体 系,充分表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
绿地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景观绿地:结合杭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山、湖、城、江、 田、海、河”的城市生态基础网架,重点建设“四园(四个近郊森林公 园)、多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廊(滨水绿 廊、交通绿廊)”,形成“两圈(内外圈)、两轴(钱塘江、运河)、 六条生态带”的生态景观绿地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二
良渚规划人 口:4万
塘栖规 划人口:临平城规划 4万 人口:50万
余杭规划人 口:7万
主城规划人 口:185万
下沙城规划 义蓬规划
人口:60万 人口: 16万
瓜沥规划
江南城规划 人口:110
人口:5 万
临浦规划人 口:4万
(1)主城:湖滨(西湖) 地区为旅游商业区,江滨 (钱塘江)地区为城市新 中心(商务中心)。 (2)江南城:是以高科 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 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 心。 (3)临平城:以城市现 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 性工业城。 (4)下沙城:是以杭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 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