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ppt共65页
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 — 2030)成果项目号:城总297院长顾浩总规划师陈伟明所长张勇项目负责人张勇[建]城规编甲级081049工程设计证书号甲级120116-sj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年)成果项目审定人顾浩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张勇城市规划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专业审核人丁元城市规划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赵萍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袁继良电气高级工程师王敏烨燃气高级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张勇城市规划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张勇城市规划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严云祥城市规划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吴文鑫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师于敬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师蒋丽丽城市规划助理城市规划师郝新宇给排水注册设备工程师胡锡栋电气沈亚光燃气协编单位:射阳县规划建设局第一部分规划文本1 (2) (3) (5) (10) (16) (16) (18) (20) (27) (29) (34) (35) (37) (38) (41) (4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的必要性为促进射阳县城市建设有序、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色,整合产业空间,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盐城市沿海发展战略》、《射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射阳县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2、相关规划(1)《射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年);(2)《射阳县城总体规划》(2002年);(3)《射阳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2006年);(4)《射阳县沿海开发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06年);(5)《射阳县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年)。
(完整版)射洪县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

射洪县稻田生态养鱼产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全县辖30个乡镇,总人口104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
我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水面7.2万亩,其中可养水面3.2万亩。
2011年水产品产量6500吨,渔业产值1。
3亿元。
全县有水稻田面积18。
5万亩,其中囤水田4。
4万亩,为稻田养鱼开发具备了有利条件。
二、稻田养鱼现状我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在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因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鱼产量不高,品质没有突破,全县稻田养鱼多年徘徊在1万亩左右,亩产不足50斤,稻田养鱼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养殖技术相当落后。
目前我县稻田养鱼还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有的养殖户甚至让其自生自灭地生长,导致产量少、质量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养殖规模小.由于农村生产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因此许多农户的水田较为分散,且面积不大,各家各户没有采用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联合起来养殖,导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农户甚至亏本,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稻田养鱼积极性. (三)资金缺乏,推广手段单一,政府引导较少.1、近年来,县财政未安排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水产发展,特别是稻田养鱼的补助资金根本没有,而农户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购买种苗等原因而无法进行稻田养鱼,同时政府的宣传引导较少,导致这几年的养殖面积增长缓慢。
2、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只能停留在办培训班和稻田田间指导的形式进行技术推广,根本不能进行办示范,推广手段单一,对提高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和提高水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稻田养鱼的前景分析近年来,我县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寻找可以发展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目前在农业社会中还没有哪项生产方式能像稻田养鱼那样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效果显著;稻田养鱼在不额外占用耕地情况下,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供优质水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射洪调研报告

射洪调研报告射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射洪的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人口分布以及当地特色产业等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当地居民、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状况射洪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限制,农业发展相对较慢,产量和效益都较低。
射洪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射洪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和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正努力改善这些方面的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3. 人口分布射洪县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射洪政府计划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4. 特色产业射洪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竹木制品、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等。
这些产业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政府鼓励这些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四、调研结论射洪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建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扶持和发展特色产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是本次射洪调研的粗略结果,仅供参考。
详细的数据和信息将在后续的报告中给出。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川府函〔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141号遂宁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射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蓬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大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将射洪市建成成渝中部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锂电之都”核心区,将蓬溪县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锂电之都”拓展区,将大英县建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重要节点。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射洪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8.1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0.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8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8.43平方千米以内;蓬溪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6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0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0.4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3.13平方千米以内;大英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9.4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3.60平方千米以内。
射洪县十二五规划(最新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攻坚时期。
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 “十一五”时期射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情况“十一五”以来,射洪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绩显著。
1.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到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6.87%,比规划目标14.00%快2.87个百分点。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5.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84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5.3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4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11.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5.0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5.57%。
图1 2005年—2009年射洪县三次产业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2006—2009遂宁市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06年到2009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17.0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规划目标5.00%。
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64亿元,与规划目标34.50亿元相比,提前完成任务。
图2 2005年—2008年射洪县农业产值增长情况数据来源:2006—2009遂宁市统计年鉴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2006年到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24.93% ,比规划年均目标20%快4.93个百分点。
沈水河金鹤段实施规划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金鹤乡沈水河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报告射洪县水务局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1综合说明 (1)2水文 (2)2.1气候及水文特征 (2)2.2代表性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3)2.3河流泥沙 (5)2.4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6)3地质 (14)3.1地形地貌 (14)3.2地层与岩性 (14)3.3地质构造 (14)3.4工程地质 (15)3.5水文地质条件 (15)3.6天然建筑材料 (15)3.7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5)4工程规模 (16)4.1治理河段基本情况 (16)4.2工程建设必要性 (16)4.3防洪标准 (18)4.4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 (18)5工程设计 (19)5.1工程等级 (19)5.2工程布臵 (19)5.3方案设计 (19)6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22)6.1征地处理范围 (22)6.2建设征地地表附着物 (23)6.3移民安臵及占地补偿方案 (23)7投资匡算 (24)7.1投资匡算依据 (24)7.2基础单价及费率 (24)7.3规划方案投资匡算 (26)7.4资金筹措 (26)1综合说明沈水河为涪江左岸一级支流,又名洋溪河、洋溪、青岗河、沈水、浒溪。
地理位臵处于北纬30°46’~31°09’,东经105°24’~105°47’之间。
沈水河属于山区、丘陵地区河流,位于射洪县的东南部。
沈水河发源于西充县青龙乡庙子嘴。
西南流入红旗水库库区(粘土心墙坝高28m,总库容1086万m3),出库后西南流,过双江乡,入盐亭县境。
过雍江、毕村、金鸡镇,入射洪县境。
西南至仁和镇,左纳纳溪子沟;右纳凤鹤沟;又西南过青岗镇,折西偏南过金鹤乡,右纳海棠沟;曲折转南,至洋溪镇,汇入涪江。
沈水河全长105km,流域面积548km2,河口水量3.61m3/s,总落差105m,水能蕴藏量0.1万kW。
沈水河河系发育,支流众多,较大支流共19条,其中,西充县1条、盐亭县11条、射洪县7条。
洪城新区规划方案解读

——新区规划方案解读近年来,射洪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了射洪工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射洪在工业发展上再挥大手笔:建设射洪经济开发区。
射洪经济开发区由东西两个片区组成:西区名美丰工业城,东区名洪城新区。
洪城新区是射洪县正在抓紧开发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新区规模、功能分区、规划突现的特色等情况是怎样的?6月23日,记者走进了洪城新区,为广大读者朋友揭开新区规划方案的面纱。
【新区规模】平方公里未来工业发展新高地新区位于射洪县中心城区东南部,涪江东岸,与县城太和镇隔江相望,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
包含大于镇大于坝打鼓山东西轴线以南部分及小于坝地区和新溪片区,其中大于坝片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小于坝片区规划面积为10 平方公里、新溪片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
新区地处河谷开阔地带,主要由南北两大平坝构成:南名小于坝,面积8平方公里;北称大于坝,面积15平方公里。
境内交通网络密布,县级油路直通蓬溪、西充、三台、盐亭诸县和本县河东各乡镇;涪江一桥、三桥连接西城;东边绵遂高速公路已正式启动,西面涪江五桥即将动工。
洪城新区是射洪经济开发区下一步开发和建设的重点。
换句话说,洪城新区是射洪未来工业发展的新高地。
【功能分区】两大发展区域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商旅发展区新区规划为两大发展区域。
小于坝为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开发食品、机械、电子、传统制造业等工业项目及物流、商旅等附属产业。
大于坝为商旅发展区,系规划的县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发展商旅、房地产业为主,其中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气、通信、光纤、防洪堤等市政基础设施齐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勃兴,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人民医院分院等公共服务机构;打鼓滩电站即将开工,建成后将形成蓄水近万立方米的平湖,生态环境优良,是射洪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目标定位】辐射川中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百亿园区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抓住扩权强县和灾后重建的机遇,集中力量开发小于坝工业集中发展区。
射洪建设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研究

射洪建设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研究作者:潘化荣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1年第02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四川省委、遂宁市委有关“区域协同发展”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围绕射洪“建设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目标作以下研究。
现状分析从地理区位看。
受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多年持续并将继续增强的虹吸效应影响,成渝中部地区已形成“塌陷地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成为中国区域增长的“第四极”,就必须推动“中部崛起”,打造支撑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脊梁”。
射洪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脊梁”上的重要支点,位于成渝发展主轴、南遂广城镇密集区轴区交汇空间,被绵阳、南充两大区域中心城市和德阳、遂宁两大重要节点城市环绕,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较强的承接转移能力,最有条件和可能成为涪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的副中心,并辐射遂宁市大英县、蓬溪县,南充市西充县,绵阳市盐亭县、三台县,德阳市中江县等邻近县。
从发展机遇看。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培育射洪发展的新动力。
射洪作为内陆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如果不抓住这些重大国家战略,不深度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在更大范围聚集资源,就很难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这些重大战略实施有利于提高射洪对外通畅水平,促进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
其次,川渝两地就推动成渝地区发展,达成了多项共识。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7月10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7月27日,遂宁市委召开七届十次全会,对射洪提出了“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使命要求,这些都为射洪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从现实挑战看。
一是交通互联互通有制约,一方面射洪至今未通铁路,另一方面与大英、蓬溪、盐亭、中江等县的低成本快捷交通能力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