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 中南大学在线课程平台
艾滋病病感染者的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怀

艾滋病病感染者的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怀艾滋病是一种严重传染病,其感染者不仅需要医疗上的关怀与支持,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艾滋病病感染者面临着巨大的心理、经济和社会压力,而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病感染者所需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家庭支持1. 家庭教育与理解艾滋病病感染者的家人应该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病情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一来,家庭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病感染者所面临的困境,减少歧视和偏见。
2. 情感支持与陪伴家庭成员对病感染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定期与病感染者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3. 照顾与护理艾滋病病感染者在生活上需要得到家庭成员的照顾与护理。
家人可以协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训练,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按时给予药物等,以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4. 隐私保护与尊重艾滋病病感染者的隐私权是最重要的。
家庭应该保护病感染者的个人隐私,不向外界透露其病情,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歧视和伤害。
二、社会关怀1. 社会支持和组织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为艾滋病病感染者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
这些组织可以提供医疗援助、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和社会援助等服务,以帮助病感染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2. 教育和宣传社会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组织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加对艾滋病的认知,消除对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
3. 就业和社会保障为艾滋病病感染者提供就业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应该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单位招收病感染者,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 法律和保障社会应完善法律法规,确保艾滋病病感染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社会组织对病感染者的服务,防止其受到不当的歧视和侵害。
精神病学(中南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

精神病学(中南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客观的生物学标记。
A:错 B:对答案:错2.精神疾病的概念是()A:以精神活动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B:受精神创伤后的情绪悲观 C:精神疾病实际上是思想病 D:未达到个人目的的内心矛盾答案:以精神活动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可以避免精神疾病的发生。
A:对 B:错答案:错4.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A:X染色体连锁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双基因遗传 E:多基因遗传答案:多基因遗传5.被称为医学之父的人是以下哪位()A:李时珍 B:亚里士多德 C:希波克拉底 D:科赫答案:希波克拉底6.布鲁勒认为,"4A"症状,即联想障碍、情感淡漠、矛盾意向及内向性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
A:错 B:对答案:对7.对精神病学的认识恰当的为()A: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 B: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是本学科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C:在古代医学中,不包含精神病学的内容 D:不研究由器质性原因导致的精神障碍 E: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有大约50年的历史答案:精神和躯体的相互关系是本学科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8.关于精神病学与临床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临床上某些药物可导致精神异常 B:精神疾病也可以伴随一系列的内脏和代谢功能紊乱 C:各种躯体疾病均可影响大脑机能而出现精神症状 D:躯体疾病的症状可以作为心理应激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E:精神异常也可以使某些药物的疗效下降答案:各种躯体疾病均可影响大脑机能而出现精神症状9.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B: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D:精神病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 E:精神病学是社会医学的分支学科答案: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10.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各种脑的器质性病变 C: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D:各种不良行为模式答案:心理与行为的异常第二章测试1.哪一项不属于精神症状的特点()A:症状的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相称 B:症状一旦出现,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 C: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 D: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答案:症状一旦出现,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令其消失2.正常的人类思维活动的特征不具有()A:实践性 B:目的性 C:连贯性 D: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 E:逻辑性答案: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3.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B: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 C: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D: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E: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答案: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4.家属反映病人喜欢照镜子,此时,最应想到病人可能有哪一症状()A:人格解体 B:感知综合障碍 C:幻听 D:思维联想障碍 E:被害妄想答案:感知综合障碍5.心因性遗忘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答案题库

学习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绪论章节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单选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A、智力正常B、意志、行为健全协调C、自我意思良好人格完整D、以上全是正确答案:D 得分:50.0 分2【判断题】心理咨询主要指通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来进行?正确答案:√ 得分:50.0 分第 2 章第一讲大学生自我意识章节测验已完成本次成绩:1001【单选题】在弗洛伊德的本我- 自我- 超我理论中,本我遵循的是:A、现实原则B、快乐原则C、道德原则D、健康原则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2【单选题】自我体验和A、自我监控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生理自我正确答案:A 得分:6.6 分3【单选题】查尔斯·库利提出了什么概念?A、现实的我B、镜中的我C、理想自我D、健康自我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4【单选题】谁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A、弗洛伊德B、马西亚C、埃里克森D、威廉·詹姆斯正确答案: C 得分: 6.6 分5【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统合- 角色混乱”的心理危机存在于哪个阶段:A、青年期B、成年期C、中年期D、老年期正确答案:A 得分:6.6 分6【单选题】狂妄自大、自我膨胀、孤芳自赏特征的人,是:A、虚荣B、从众C、自卑D、自负正确答案: D 得分: 6.6 分7【单选题】正确认识自我的比较法中不包含哪一种?A、向上比较B、向下比较C、相似比较D、向外比较正确答案: D 得分: 6.6 分8【单选题】别人知道的部分叫做:A、公开的我B、盲目的我C、秘密的我D、未知的我正确答案: B 得分: 6.6 分9【单选题】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说,人的行为动机有两大类:一是力求成功,一是避免失败。
显然,这很符合我们的常识。
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还会“害怕成功” ,这种情结叫做:A、约拿情结B、俄狄浦斯情结C、水仙花情结D、自我设限正确答案: A 得分: 6.6 分10【单选题】心理学家到一个学校对一个班的小学生做了智力测验,然后心理学家从全班学生中随机抽了三名学生,告诉老师说这三名学生是高智商人才。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严谨;肖水源
【期刊名称】《中国学校卫生》
【年(卷),期】2005(26)10
【总页数】3页(P888-890)
【关键词】艾滋病;儿童;心理关爱
【作者】严谨;肖水源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9
【相关文献】
1.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受教育权状况调查研究——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受教育权的社会控制与反歧视对策分析 [J], 刘玉强;窦云云
2.对HIV阳性妇女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综合关怀的探索 [J], 陈义海
3.《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答题卡(2005年第10期) [J],
4.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社区关怀干预研究进展 [J], 徐韬;吴尊友
5.吉林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青少年相关情况及关怀与支持活动调查 [J], 侯祥;Allen
F Anderson;孟向东;徐迪祥;李志和;Hillary E Anderson;张新刚;范吉祥;郎莹;张孝伟;臧力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树知到《艾滋病性与健康》2020章节测试答案

8、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
B、以异性传播为主
C、以同性传播为主
答案:C
9、当一名青少年学生诊断为艾滋病感染后,医务人员应该将其感染结果告诉:
A、校领导
B、校医
C、学生父母
D、除本人外,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答案:D
10、当某个学生诊断艾滋病感染后,学校应该让他(她):
答案:X
7、关于艾滋病治疗,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抗病毒治疗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绩,但是它仍然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
B、现在的鸡尾酒疗法已经完全能够治愈艾滋病
C、艾滋病治疗药物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D、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因此不需要其他的预防措施来控制艾滋病疫情
答案:A
第四章测试
1、WHO建议具有HIV高危行为的人群至少多久进行一次HIV检测?
D、可以了解各国与艾滋病、性和健康有关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答案:ABC
3、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答案:√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看上去与常人无异。
答案:√
5、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
答案:√
第二章测试
1、我国90年代卖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关键因素是
A、卖血者不安全的性行为
B、输入混合的血液
答案:X
4、非意愿怀孕,艾滋病感染,性暴力等几类生殖健康问题,是当前青少年/大学生人群中面临的主要性与生殖健康风险。
答案:√
5、在两性交往中,具备负责任的性行为意识,自尊、自爱是保护自我的一个最佳防线。
答案:√
6、性行为带来的后果,仅与性行为相关者的健康有关,不会涉及其他方面。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自我和谐、感恩与人际信任

【 关键词】 受艾滋病影, I  ̄ J D 童;自 我和谐;感恩 ; 人际信任;横断面研究
中 图 分 类 号 :B 8 4 4 . 1 ,B 8 4 5 . 6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6 7 2 9( 2 0 1 3 )0 1 2— 0 9 0 7— 0 6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6 7 2 9 . 2 0 1 3 . 1 2 . 0 0 5
,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ZHAO G u o - Xi a n g , z h a o g x @h e n u . e d u . c n ; Z HAO J u n - Fe n g ,
h e n u . e d u .c a
Z H A NG Yu — J i e , Z HA O J u n — F e n g - , Z HU Qi n g , Z HA O G u n — X i a n g ’ , L I X i a o , Mi n g ' ’
Co l l e ge o f Ed u c a t i o na l S c i e n c e ,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Ka i f e n g 4 7 5 0 0 4 ,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Ch i n a 2 I n s t i t u t e o f Be ha v i o r a n d P s y c h o l — o g y , He n n a Un i v e r s i t y, Ka i f e n g 4 7 5 0 4 , 0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Ch i n a 3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Wa y n e S t a t e Un i v e r s i t y , MI 4 8 2 0 1 , US A
中南大学《护理心理学》网上作业(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病人最常见、最重要的心理变化是()。
(A)人格变化(B)意志变化(C)情绪变化(D)认知功能变化参考答案:(C)2.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A)恐惧(B) 焦虑(C) 抑郁(D) 冷漠(E) 猜疑心理参考答案:(D)3. 在儿童期,母亲若对患儿的哮喘行为过分关注,可致使哮喘发作延续,此类患儿一旦住院,哪种方法反而有利于病情改善?()(A)严格管束(B) 医护人员更加关注患儿的哮喘发作(C) 让其生活自理(D) 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哮喘发作不像其母亲那样过分关注(E) 注意保护参考答案:(D)4. 对于病人而言,最重要和最优先的需要常是()。
(A)生理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E)安全的需要参考答案:(D)5. HIV感染者心理状态的特点不包括()。
(A)羞愧(B) 自卑(C) 否认(D) 愤怒(E) 升华参考答案:(E)6. 烧伤感染期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是()。
(A)?痛(B) 饮食(C) 经济(D) 感染(E) 植皮参考答案:(E)7. 烧伤病人恢复期的心理特点()。
(A)为痊愈而激动(B) 为瘢痕形成而悲观(C) 为肢体伤残而绝望(D) 赔偿性神经症(E) 交往担心遭拒绝参考答案:(E)8.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常因一些小的事与人吵闹,其心理特点属于()。
(A)情绪不稳、易激惹(B) 敏感多疑(C) 淡漠(D) 攻击(E) 否认参考答案:(A)9. 一些重大灾难过后,仅少数人患心身疾病,而且所患疾病也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病人()。
(A)经济条件(B) 年龄(C) 生理始基(D) 人格特征(E) 文化程度参考答案:(C)10. 婴幼儿患病住院后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
(A)分离性焦虑(B) 思念亲人(C) 恐惧(D) 皮肤饥饿(E) 行为异常参考答案:(A)11. 急危重症病人初入院的1-2天,最典型的心理特点是 ()。
(A)焦虑、恐惧(B) 否认(C) 孤独、愤怒(D) 依赖(E) 自我形象紊乱参考答案:(A)12. 器官移植病人心理反应分为()。
艾滋病慕课答案

艾滋病慕课答案第一章1.自1981年以来,首例艾滋病是在非洲发现的。
错2.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00万。
错3.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
对4.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防止艾滋病进一步蔓延扩散的最有效途径。
对5.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有(全选ABC)。
6.引导高危行为者进行检测与咨询则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对7.本门课程涵盖哪些内容?答:艾滋病的疾病起源,病原学概括,流行趋势,治疗进展,风险识别及应用,咨询检测,防控策略,社会公益,健康教育等。
第二章1.关于艾滋病缩写的描述,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和S正确).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哪些体液成分中含有较高量的艾滋病病毒。
(全选)3.艾滋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全选)。
4.世界上首例报道出的艾滋病发生在(美洲)。
5.目前艾滋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
6.艾滋病最初被发现,是因为其已在女性同性恋者群体中流行。
错7.艾滋病最初被发现,是因为其已在女性同性恋者群体中流行。
错8.艾滋病的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10.HIV病毒按基因序列的差异,可分为哪几型(1型2型)。
11.HIV-2型主要在哪些地区流行(非洲)。
12.介导HIV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CD4受体结合的蛋白是以下哪种(gp120 )。
13.在HIV感染初期,外周血中的CD4细胞的数目会急剧下降。
对14.HIV病毒感染后终身难以消除的原因是因为:HIV进入到细胞核内后,其基因整合到了宿主细胞染色体中。
对15.在艾滋病病原体发现的早期,科学家们分离到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亲T细胞病毒Ⅲ型(HTLV-III)、艾滋病相关病毒(ARV),属于不同病毒的同种变体。
错16.造成全球性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哪一型?(HIV-I型)17.HIV侵犯的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是(CD4+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继续教育】【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严谨,肖水源【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文章编号】 100029817(2005)1020888203【关键词】 艾滋病;儿童;心理关爱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包括以下3类:感染了HI V 的儿童;父母(尤其是母亲和/或主要的养家糊口者)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生活在受影响的家庭和/或接受了由于艾滋病成为孤儿的家庭中的儿童。
随着HI V 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增加,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不断增加。
如何帮助这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往往面临艾滋病与贫困的双重压力,这使得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
人们已经认识到,使这些儿童融入非歧视环境中,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促进,与为他们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一样重要。
本文主要从学校卫生的角度阐述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1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应激来源1.1 经历的耻辱和歧视 艾滋病可能是目前最受歧视的疾病。
一方面,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不可治愈、致死性以及发病后的可怕症状等特点,人们因此而感到恐慌和害怕,从行为层面上则拒绝与艾滋病人进行接触,逐渐使他们与社会隔离;另一方面,艾滋病是一种被高度道德化的疾病,艾滋病流行特点使人们总是将它与同性恋、吸毒、卖淫、嫖娼等不良行为联系起来,进而贬低艾滋病人的人格。
虽然大多数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并没有感染HI V ,但他们仍然受到严重的歧视。
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觉得“大家看不起我,不和我玩,避免和我有接触。
”甚至在学校里,部分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觉得老师和同学不把他们和一般的同学一样对待。
1.2 经常经历艾滋病流行和死亡现象 在艾滋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有人被新诊断为艾滋病,也不断有人因患艾滋病而死亡。
这些信息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良的信息。
他们会因此终日担心“下一个死亡的会不会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尤其目睹了同一个社区内艾滋病孤儿的悲惨生活后,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会更感到焦虑。
1.3 贫穷 艾滋病与贫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大多数HI V 感染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口;其次,在感染了HI V 后常常会因为疾病和歧视的原因失去工作的机会。
因此,绝大多数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很小就会感受到贫困的压力。
因为贫穷,他们当中不仅有很多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连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无法得到满足。
1.4 长时间照料患病父母和亲属 父/母生病后,身体状况、劳动力下降,这一方面使得儿童要承担本不应承担,或加大承担家庭责任,如打工家庭经济收入、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照看年幼的弟妹等;另一方面,在父母和亲属的病重期间,照料的责任也落在了他们稚嫩的肩膀上。
这些责任的首要承担者往往是女童。
长期照料患病父母和亲属是一件倍感压抑的事情,也减少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他们的脆弱性,尤其是女童受性侵犯、从事商业性工作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1.5 家庭矛盾和解体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家庭本身就面临贫困的问题,而贫困往往是产生家庭矛盾的根源。
如果艾滋病是经性或注射使用毒品传染,在感染之前家庭就已经是矛盾重重。
当发现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父母的另一方难免有埋怨和不满,这使得家庭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面临解体。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将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更何况艾滋病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患有艾滋病的父/母最终都将走上死亡的道路,家庭解体,儿童也很难从父/母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
有的孤儿还会表现出创伤后应激综合症(PTS D )的表现。
父母双亡的孤儿较之于父母单亡的孤儿,父母单亡的孤儿较之于父母尚在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面临更多的情感和心理问题。
2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2.1 自卑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由于自己的特殊困境,受到或担心受到歧视,往往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由于自卑会出现退缩,如宁愿独处,很少与人交流,胆怯等。
2.2 焦虑、抑郁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父母的疾病,担心父母的死亡,担心父母无人照顾,担心自己会失学,等等。
孩子会表现出寂寞、容易激惹、紧张、害怕、焦虑、不愉快、悲伤、抑郁等情绪。
2.3 学习困难 有研究发现,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还面临学习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面临诸多的压力而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他们感到自己就是学不会。
老师也感到教育这些儿童感到吃力。
2.4 适应性障碍 父母或本人感染HI V 、父母的去世、家庭矛盾和家庭解体、同伴的歧视、社会隔离、家庭经济压力等问题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生活变故,因此许多儿童会出现适应上的困难,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展,部分儿童甚至会出现适应性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烦恼、惶惑不知所措、胆小、害怕、睡眠障碍等症状。
2.5 品行障碍 由于缺乏正常的心理成长环境和受到社会歧视,与一般儿童比较,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各种品行障碍,如经常挑起或参与打架斗殴,经常无故伤害别人、虐待动物,经常破坏家里的东西和公共财物,无故纵火,经常盗窃、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等。
3 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措施3.1 创造支持性的、非歧视环境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校的老师、同学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知,减少对艾滋病以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歧视。
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使888 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Chin J School Health ,Oct 2005,V ol.26,N o.10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向社区居民辐射。
老师的歧视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伤害最大。
应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使老师能理解受艾滋病影响的这部分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孤僻,为什么会不爱学习。
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关爱。
对于学生,应组织学习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使他们不再觉得艾滋病是可怕的。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知道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他们是一样的,仅仅家里有艾滋病病人不会使他们有传染性,即使HI V阳性的儿童,正常的交往也不会将病毒传给自己。
要使学生懂得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需要,需要同伴的友谊、关心和帮助。
3.2 开展生活技能训练 生活技能是指儿童青少年将知识和态度转变为行为,也就是,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恰当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
生活技能包括决策-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沟通-自我意识能力,人际关系-共情能力以及缓解压力-控制情感的能力。
生活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儿童参与式活动,使儿童能够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有效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应激和危机。
3.3 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并完成基础教育 接受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摆脱父/母艾滋病疾病阴影的最佳途径。
帮助、支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并完成基础教育,关键是要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我或操作绩效的感知,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认识。
帮助孩子设立合理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保证孩子能够达到。
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让学生了解自己解决挑战性任务的能力,以建立长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要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理解接受教育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克服学习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
3.4 建立团队支持机制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龄期儿童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建立了以同伴为中心的关系网,并希望获得同伴的认同。
实践证明,在学校开展同伴支持是一种有效的关怀活动。
由于同伴之间的心理相近性,很容易获得认同和理解,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提供相互的支持。
同伴的行为往往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支持和帮助。
团队、同伴的关怀活动可包括分享情感、信息和知识,给予鼓励和情感支持,传授生活技能,在学习上提供帮助,提醒不良行为,提供情感支持等方面。
3.5 个体心理支持3.5.1 情感支持 当孩子处于知晓亲人感染HI V的心理震撼期或亲人死亡的危机时,非常需要情感的支持。
支持的技巧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或让孩子哭泣、为孩子提供情感宣泄的机会。
不需要去评价孩子的经历和感受,你只要让孩子相信:“有一个人确实很关心你,他/她可以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
3.5.2 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和往来 可安排孩子与具有同情心、有责任心或细心的同学同桌,或动员班上的同学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加强交流和往来,提供可行的帮助。
但要注意这样做时,要注意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保密和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3.5.3 心理支持的关键是让孩子保持希望 要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信心,学会看到生活的希望。
3.5.4 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暴露出来 让孩子意识到,当他/她碰到困难时,可以向你倾诉,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吗?”“你愿意和我谈谈吗?”“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处境。
”“我很想知道,我们一起是不是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也可以通过承认自己遇到了困难,需要孩子帮助自己澄清感受和想法的方式进行,这有助于强化孩子对你的信任,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3.5.5 认真地倾听,并对孩子的回答作出合适的反应 在倾听时除了需要认真倾听对方在表达什么之外,还需要关注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通过点头、保持眼神接触、给予适当的言语反馈,让对方感受到你能理解他/她的真实感受和情绪体验。
3.5.6 接纳孩子,对孩子表达同情、理解、尊重 “我理解”这样的表达表明你理解孩子的处境。
3.5.7 强调尊重孩子的隐私 对于不愿意别人知道的事情,为他们保守秘密。
3.5.8 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可以从多种途径寻找能给予孩子以帮助的资源,包括:(1)人际支持资源,帮助孩子从其亲属、同伴、学校等人际关系中找出有哪些人在现在或过去能对孩子给予关心,鼓励孩子寻求帮助;(2)应对方法,即与孩子讨论可以用来应对目前的问题或困境的策略和方法;(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改变对问题的看法;(4)为孩子提供一些建议,但需要站在他/她的角度来考虑所提供的建议是否可行;(5)给孩子以机会和时间慢慢适应创伤后的生活,让时间抚平创伤是很重要的。
应对的办法应该是具体的、积极的和实用的、可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有时可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和碰到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因为很多学生会把你作为一个榜样。
这不仅为孩子解决目前的问题提供参考,而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很多时候别人会与他/她有相同的感受,只是面对的问题情境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