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1、《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学生汇报: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盘点

《家乡的红橘》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盘点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子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月,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橘子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
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样大,小巧、洁白、清新、朴素,一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大起眼。
但当你走近,那阵阵香气扑面而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子树结出了肥实的青色果子,一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子吃起来又酸又涩。
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儿越压越弯。
走近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呢。
剥掉皮,就是鲜嫩的、金黄色的瓤。
掰一瓣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能学着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乡的红橘》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原⽂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有成⽚的橘园。
春天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橘⼦树更加茂盛,那四季常青的叶⽚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四五⽉,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奇⽃艳,⽽橘⼦树却不声不响地长出⽶粒⼤⼩的花⾻朵。
花⾻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瓣⼀瓣的,有指甲那样⼤,⼩巧、洁⽩、清新、朴素,⼀簇簇藏在枝叶间,星星点点的,不⼤起眼。
但当你⾛近,那阵阵⾹⽓扑⾯⽽来,会使你醉倒。
秋天,橘⼦树结出了肥实的青⾊果⼦,⼀串串压弯了树枝,谁见了谁爱,但这时的果⼦吃起来⼜酸⼜涩。
⼗⼀⽉左右,果实成熟了,绿叶丛中露出了⼀盏盏红⾊的⼩灯笼。
它们有的两个⼀排,有的三个⼀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沉甸甸的,把枝条⼉越压越弯。
⾛近细看,红橘的⽪上还有⼀个个⼩窝窝呢。
剥掉⽪,就是鲜嫩的、⾦黄⾊的瓤。
掰⼀瓣放⼊嘴⾥轻轻⼀咬,满嘴都是甜甜的汁,使⼈感到舒畅极了。
家乡的红橘,真让⼈喜爱呀! 【篇⼆】⼩学三年级语⽂《家乡的红橘》教案 教学⽬标 1、运⽤学过的⽅法,认识本课的⽣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理解本课⽣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种⾃⼰喜欢的⽔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写。
教学准备 ⽣字卡⽚、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的观察写作⽅法,描写⾃⼰喜欢的⽔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激趣,导⼊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抽⽣说) 孩⼦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篇有关红橘的⽂章,下⾯我们就⼀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课题:家乡的红橘,⽣齐读课题。
阅读教案: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基本功之一。
在孩子的人生早期阶段,阅读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以《家乡的红橘》为主题进行阅读教学。
《家乡的红橘》这篇优美的故事书是作者美丽的童年时间的写照,通过描述作者的故乡,讲述了家乡的红橘的故事。
它包含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描写,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性和想象力的阅读体验。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技巧为了拓展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并加深对阅读的体验。
例如:1.了解故事背景在阅读《家乡的红橘》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素材告诉孩子有关故事背景的信息,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2.预测、假设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做一些假设和预测,例如如何故事会发展下去,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3.图像理解《家乡的红橘》中对当地环境、人物以及事物进行了极富感染力的描述。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这些描写来形成自己的想象,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情境。
同时,通过分享孩子与故事中的描写相对应的图像,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二、思辨能力阅读是一项既需要技能,更需要批判性思考和个性化理解的过程。
《家乡的红橘》故事叙述的是一种特有文化传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孩子针对文化传承的一系列思考:1.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承这些文化?2.哪些古老的习俗是我们应该继承的?3.什么使这个故乡与其他地方不同?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的阅读技巧和思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转述、解释、翻译,深化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
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
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
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
二、教学目标1 、会写10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难点:能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看猜出来是什么?(点击,出示猜谜图片)我们的同学们真聪明啊,都猜出来了是橘子。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
(点击,出示课文题目,并板书在黑板上)二、听朗读,认准生字、词语的读音。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八课,竖起小耳朵,坐端正认真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并注意听清楚课文中生字、词语的读音。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1)看,我们的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个招呼吧。
(点击,出示生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中的生字,一个读三遍。
(2)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老师选坐的最端正是一组同学来读生字并且组一个词语。
3、识记字形,练习书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它们是又什么组合而成的,或者是通过哪个字减少笔画组成的?(引导学生后,并抽生回答,评价)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仔细观察后在田字格本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红橘》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2.感受诗中描写的家乡红橘的美景;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2.感受诗歌的美感;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家乡的红橘》诗歌;2.纸张、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3.课堂布置(可以摆放一些红橘的图片或实物);4.书面材料(纸、笔、墨水)。
教学过程:导入:1.可播放一段红橘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红橘的兴趣。
展示与讲解:1.将《家乡的红橘》这首诗歌展示给学生。
2.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跟读。
3.讲解诗歌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一:欣赏诗歌1.让学生再次朗读《家乡的红橘》,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景和意境。
2.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美感所在,例如诗歌中描写的红橘是如何给人以美的感受的。
活动二:绘画创作1.让学生使用纸张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对红橘的想象或想法。
2.鼓励学生用色彩、形状等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红橘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完成绘画后,分组展示并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体验和观点。
活动三:写作创作1.让学生以《家乡的红橘》为题材,写一篇关于红橘的文章或诗歌。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想象,表达对红橘的独特感受。
3.鼓励学生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或诗歌的表达效果。
4.学生完成写作后,展示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总结与延伸: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家乡的红橘》的意境和美感。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可要求学生在家中搜集和记录自己所发现的美丽事物,并在下一次课上分享。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背景介绍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特殊水果。
其独特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让人难以忘怀。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我们设计了一份家乡的红橘教案,希望通过这份教案,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美味水果。
教案内容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会有以下收获:•了解家乡的红橘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掌握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能够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家乡的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家乡的红橘;•PPT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步骤1. 了解家乡的红橘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表面光滑,颜色鲜艳。
它需要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温适宜的环境下生长。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红橘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引导学生们一起探讨这种水果的独特之处。
2. 学习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家乡的红橘需要在成熟后及时采摘,并且储存方式也很重要。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讲解家乡红橘的采摘和保存方法,并示范家乡红橘的正确采摘和储存方式。
3. 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家乡的红橘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并引导学生描述家乡的红橘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4.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我们应该珍惜家乡的水果资源,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通过课堂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家乡的水果资源。
总结家乡的红橘是一种独特的水果,在家乡的土地上生长。
通过这份家乡的红橘教案的学习,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果资源,培养出对家乡水果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家乡水果资源的行动中,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家乡的红橘教案

家乡的红橘教案教案标题:家乡的红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骄傲感。
教学重点:1. 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红橘的图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2. 种植红橘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红橘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红橘是家乡的特产,并简要介绍红橘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引导学生回忆或分享他们对红橘的了解和体验。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如红橘的种植技术、红橘的养护方法等。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向学生详细介绍红橘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包括土壤要求、光照和温度要求、浇水和施肥等。
2. 强调红橘种植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病虫害防治、修剪和摘果等。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棵红橘树的种植和养护。
2.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容器,将红橘树种植到盆中,并进行必要的浇水和施肥。
3.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观察红橘树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红橘树的修剪和摘果操作。
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种植和养护的红橘树,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骄傲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红橘树,并记录下生长过程和结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红橘种植基地或果园,了解更多关于红橘的知识。
评估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种植和养护红橘树的实际操作和记录。
3. 学生对红橘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本课为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文章,全文共分为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家乡在长江边上,有成片的橘园。
第2自然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3自然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
第4自然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
第5自然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 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 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 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 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
小组比赛读、齐读。
4 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 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 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 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 师范写“骨”字。
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 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 展示书写。
五、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 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 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 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 (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
点符号标出来。
(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理解“茂盛”的意思。
4 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 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 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
(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 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
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 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 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 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 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
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 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
(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 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
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
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 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 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