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超声描述

超声描述

肝脏形态饱满,肝实质光点细密,近场回声增强,远场衰减,肝内管系结构显示欠清晰。

门静脉内径及胆总管内径正常。

双侧颈部动脉(椎动脉,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走行正常,管壁稍厚,回声增强,内膜面毛糙,血管腔内径正常,双侧颈动脉窦部均可多处附壁稍高回声团块,较大者均为5×3mm。

CDFI:双侧颈动脉管腔内血流欠连续,边缘尚规则,双侧颈动脉窦部附壁稍高回声团块处可见血流充盈缺损,双侧椎动脉频谱如下:D(mm) Vmax(cm/s) Vmin(cm/s) RI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心脏各房室大小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室壁不厚,运动协调。

各瓣膜成分清晰,启闭自如。

主、肺动脉内径及位置关系正常。

心包及心包腔未见明显异常。

M:二尖瓣前后叶逆向运动,曲线呈双峰。

主动脉主波正常,重博波可见。

CDFI&TDI:室壁运动加速正常。

房室间隔未见过隔血流。

各瓣口未见明显返流血彩。

主、肺动脉收缩期蓝色层流,流速正常。

二、三尖瓣收缩期可见蓝色返流血彩,Vmax:2.5m/s(二),3.0m/s(三)患者急诊床旁彩超检查,因患者体位受限及大量肠气干扰部分切面显示不清,所示切面如下患者急诊检查,因大量肠气干扰部分切面显示不清,所示切面如下:患者晚间急诊检查,因大量肠气干扰部分切面显示不清,所示切面如下肝脏切面形态规则,大小正常,实质回声细致均匀,肝内管系清晰,门静脉、胆总管内径正常。

胆囊餐后检查,所示切面显示不清。

胰腺因肠气干扰显示不清。

脾脏所示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脾门静脉内径正常。

双肾所示切面形态规则,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液暗区和强光团。

双侧输尿管未显示。

CDFI:所示脏器血彩充盈好,未见明显异常,门静脉Vmax: 20cm/s。

患者坐位,背侧探查,于右侧胸腔内可见深约mm的液暗区,左侧胸腔内可见深约mm的液暗区,患者坐卧位,右手上抬抱头,于右侧侧胸壁处定位,于定位点处垂直皮肤进针深约mm(不超过mm)可试抽,患者坐位,双手下垂,于左侧背侧定位,于定位点垂直皮肤进针约mm(不超过mm)可试抽肝、脾、双肾暂未见明显破裂声像,建议密切观察,不适随诊。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113页PPT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113页PPT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腹部超声检查你了解多少冯彩

腹部超声检查你了解多少冯彩

腹部超声检查你了解多少冯彩发布时间:2023-06-21T00:22:47.561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冯彩[导读] 在现代医学影像中,超声诊断和CT、核磁共振南江县人民医院 636600在现代医学影像中,超声诊断和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及时检查出患者腹腔内各脏器是否存在病变或异常,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下面就腹部超声相关知识做科普介绍。

一、检查目的该检查能迅速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脏器内有无占位;占位是实质性还是液性如囊肿、血肿及脓肿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出占位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有无受到周围肿物或脏器的压迫;还可查出腹腔、盆腔肿大的淋巴结;可观察胆囊的收缩情况,判断胆囊功能;还能准确判断有无腹水,即使少量腹水也可测出。

二、检查方法1.检查前准备(1)腹部超声检查,特别是做胆囊和胰腺检查应空腹,一般要求检查前24小时禁食油腻,检查当日至少空腹8小时。

如果之前已做胃肠钡剂透视检查,应于3天后待钡剂排除后进行检查。

(2)怀疑低置或前置胎盘的孕妇做超声检查,也需适度充盈膀胱。

(3)早期妊娠(小于3个月),检查胚胎及胎儿及其附属物也需要充盈膀胱。

(4)检查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前列腺等需要适度膀胱充盈,才能观察膀胱有无异常。

检查前两小时需饮水1000~1500ml,且不排尿待膀胱充盈、待膀胱有发胀感觉才能检查。

如果之前已做胆系造影,应两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2.检查方法(1)体位①仰卧位,受检者平静呼吸,两手置于头两侧,使肋间距增大,便于检查,是用于肝、胆囊、胰腺、脾、双肾以及腹部大血管等经腹壁超声检查的基本体位;也是观察有无腹水,特别是少量腹水时常采用的体位;②左侧卧位,向左侧30°~90°卧位,右臂上举至枕后,便于检查肝、胆囊、右肾及右肾上腺,肝门结构如门静脉及其分支、肝外胆管,检查时常需受检者同时腹式呼吸做深吸气后屏气配合扫查;③右侧卧位,向右侧60°~90°卧位。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问题,请收藏腹部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对于腹部器官病变的检查有很好的诊断效能,应用价值高,可以迅速检查出腹部器官的大小、形状、位置、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并且可以对器官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是诊断腹部脏器病变的常用手段。

腹部超声检查使用仪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费用低,但是检查效果及结果的准确度与超声医生操作技术及经验都有关系。

因此,在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

一、腹部超声检查适用范围腹部超声检查在临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对肝、胆、脾、双肾、胰腺等上腹部器官的疾病诊断,也可以诊断膀胱、子宫及附件、前列腺下腹部组织器官病变。

对腹部不适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脏器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判断有无病变发生。

也可以通过观察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异常回声等进行疾病判断。

例如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中显示出肝脏内部强回声,可能是血管瘤。

有肝硬化病史患者,肝脏超声检出低回声结节,考虑肝癌。

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时,就医后一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腹部超声,判断是否有胆囊结石表现,因为胆囊结石临床发病率非常高,是引起上腹部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

超声检查结果中可见高亮的回声,可确诊为胆囊结石。

二、腹部超声检查优势和不足腹部超声检查的优势与不足都非常突出,优势包括:①腹部超声检查的原理是利用脉冲发射超声波对人体器官进行检测,超声波发送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在人体上作用的能量非常低。

超声剂量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超声强度比较低,且检查时间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是无创、安全的检查方式。

②腹部超声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腹部超声无创、无辐射伤害,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只需要在受检者腹部及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不会造成受检者任何不适,操作非常安全,在婴幼儿、孕产妇患者群体中均适用。

③腹部超声操作十分简单,超声医生只需要将涂抹好耦合剂的超声探头置于患者腹部皮肤上按一定顺序和范围进行缓慢移动扫描即可,可以对患者腹部器官进行全面检查,并可以获得实时图像,检查用时短,可直接观察病变组织。

超声诊断词

超声诊断词

目录一、正常肝胆脾胰肾 (1)二、正常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 (1)三、正常肝胆脾胰、泌尿 (2)四、正常肝胆脾胰肾腹腔 (2)五、脂肪肝 (2)六、肝硬化 (2)七、肝囊肿 (2)八、肝血管瘤 (3)九、慢性胆囊炎 (3)十、急性胆囊炎 (3)十一、胆囊结石 (3)十二、胆囊结石充满型 (3)十三、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3)十四、胆囊息肉 (4)十五、胆管结石管壁钙化 (4)十六、梗阻性黄疸 (4)十七、肾积水 (4)十八、肾结石 (4)十九、肾囊肿 (4)二十、膀胱炎 (4)二十一、正常子宫附件 (4)二十二、子宫肌瘤 (5)二十三、子宫畸形 (5)二十四、附件囊肿 (5)二十五、畸胎瘤 (5)二十六、宫外孕 (5)二十七、卵巢肿瘤 (5)二十八、早孕 (6)二十九、正常胎儿 (6)三十、胎儿脐绕颈 (6)三十一、无脑儿 (6)三十二、脑积水 (6)三十三、脑膜膨出 (6)三十四、葡萄胎 (6)一、正常肝胆脾胰肾二、正常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肝脏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肝内血管走向正常,门脉主干内径10mm。

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72×25mm,壁厚2mm,内壁光滑,胆囊内未见结石及肿物影。

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6mm。

胰腺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滑,腺体回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脾脏形态如常,肋间厚32mm,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

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如常,肾实质回声均匀,未见肿物影,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膀胱充盈后探查下腹部:子宫形态正常,大小约××mm,轮廓清晰,宫区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腔内可见节育器,位置正常,位置下移。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三、正常肝胆脾胰、泌尿肝脏大小形态如常,包膜光整,肝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肝内血管走向正常,门脉主干内径10mm。

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72×25mm,囊壁光滑,胆囊内未见结石及肿物影,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6mm。

腹部脏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腹部脏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 (三)原发性肝癌
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下缘角变钝,包膜不光滑,局部表面隆起, 肝内光点增粗不均匀,相应的实质区见异常实质性肿块,边界较清, 形态不规则,内部呈强弱不均匀回声,大结节呈混合性较高回声,内 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小结节呈较低不均匀回声,肿块周边有声晕,可 见半环状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直接征象因肿块的内部回声类型不同 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弥漫型。
2.多囊肝:属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合并其
它器官多囊病变,肝体积增大,形态失常,
包膜欠光滑,表面呈波浪状改变,肝实质内
弥漫布满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囊性无回
声区,分布不规则、不均匀,囊壁薄、光滑,
囊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肿块周边及内
部未见异常彩色血流信号。
15
局灶性肝病变的超声诊断
16
局灶性肝病变的超声诊断
40
泌尿系统超声诊断
一、肾囊肿 肾囊肿声像图:在肾实质区出现边界清楚的圆形
无回声暗区,局部外凸,囊壁光滑,后方回声增 强,可见侧壁声影,常单发或多发。 二、多囊肾 双肾轮廓增大,形态失常,表面不光滑,包膜凹 凸不平,肾内正常结构消失,实质内见散在大小 不等类圆形囊性液性暗区,互不相通,囊性暗区 内及其间隙见散在点团状强回声,肾窦不完整, 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双肾血管减少。 婴儿多囊肾声像图可不出现肾囊肿图像,只是全 肾增大,肾实质回声光点增多。
型胆囊结石包括充满型结石、小结石型、 泥沙型结石、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内 结石。
25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
26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
(四)肝外胆管结石 1.胆管一般扩张,管壁增厚,回声增
强; 2.胆管腔内见强回声光团; 3.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

肝胆胰脾报告单

肝胆胰脾报告单

肝胆胰脾报告单一、肝胆胰脾报告单1、胆总管实性占位病变超声所见 :肝脏轻度肿大,左肝上下径 6.6cm 前后径7.2cm 右肝斜径 154.4m.包膜完整,肝缘正常,内光点稍增粗,分布欠均匀,左右肝内胆管扩张,LBD 0.6cm,RBD 0.7cm,血管纹理清晰,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胆囊增大,大小8.4x4.1x5.1cm,囊壁欠光滑,胆囊内见胆泥沉积,范围4.1x2.2cm,随体位移动,胆总管轻度扩张,宽约0.8cm.于胆总管内见二个圆形实性光团,大小分别为1.8x1.2cm 1.2x1.4cm,境界清,内光点欠均匀后无声影。

CDFI:胆总管内实性光团内部见少量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PV内径:1.2cm Vmax 16.7cm/s超声诊断:1.胆总管实性占位.左右肝内胆管扩张.2.胆囊舯大伴胆泥沉积.3.肝回声增粗,考虑胆汁性肝炎.2、胆囊息肉超声所见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左肝上下径 7.7cm 前后径 4.8cm,右肝斜径 10.7cm.包膜完整,肝缘正常,内回声光点细小,分布均匀,肝内血管纹理清晰,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1.2cm.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大小7.0x3.1cm,胆囊内见大小不一的多个小光斑,最大0.4x0.3cm,后无声影,不随体位移动.肝内胆管,胆总管未见扩张.CDFI: 彩色血流显示好.PV内径;1.2cm,Vmax 17.0cm/s.超声诊断:1.多发性胆囊小息肉.2.肝脏未见异常.3、肝胆胰脾未见异常正常,门静脉内径正常.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囊壁光滑,内透声好,胆总管无扩张.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完整光滑,内回声均匀,脾门静脉内径正常.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光点均匀,主胰管无扩张.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光滑,肾实质回声光点均匀,集合部未见分离.贲门形态规整,显像剂通过顺利,胃底充盈隹,周壁光渭,胃体窦壁层次结构尚清晰, 透声欠隹,粘膜皱壁无殊,胃蠕动正常,凼门通过好.十二指肠球部充盈良好,周壁光渭.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渭,延续性好,未见占位性病变.前列腺轮廓清,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渭,内回声光点均匀.子宫大小 cm,轮廓清,形态正常,宫壁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 双侧附件未见占位性病变.CDFI: 彩色血流显示好. 超声诊断: 肝胆胰脾未见异常浅表性胄炎左肾结石左肾积水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前列腺未见异常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4、胆道蛔虫超声切面显像所见:肝左叶长径: mm,厚径: mm,剑下: mm,子宫: mm3.肝右叶斜径: mm,厚径: mm,肋下: mm,左肾: mm2.胆囊: mm2,壁: mm,胆总管: mm,右肾: mm2.胰头: mm,体: mm,尾: mm,脾厚: mm.门径脉主干: mm.肝脏未见明显异常,胆囊常大,无变形,壁无增厚,光滑,囊内透声好,未见结石。

超声报告诊断模板大全

超声报告诊断模板大全

超声报告模板(一)心脏篇1、二维及M型特征:主、肺动脉不宽,各房室腔内径正常,各瓣膜形态结构及启闭运动正常。

室间隔不厚,与左室后壁呈逆向运动;未见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房、室间隔未见连续中断。

M型示主动脉曲线主波波幅良好,重搏波存在。

2、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特征:彩色多普勒示各房室腔及大血管内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各组瓣膜口频谱形态及血流速度正常,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示E/A>1。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结构及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静息状态下心内结构及彩色血流未见异常左心功能正常)(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彩色血流未见异常左心功能正常)(二)腹部篇正常腹部报告模版: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右叶最大斜径cm),被膜光滑连续,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状结构走行清晰自然,门脉主干内径cm。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透声性好,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内径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脾脏:形态正常,厚径cm,长径cm,实质回声均匀。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轮廓规整,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肾脏:双肾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滑规整,皮髓质界限清晰,实质回声分布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膀胱:充盈尚好,壁光滑连续,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形态规则,大小为cm×cm×cm,包膜连续,实质回声均匀,内外腺比例正常。

子宫(女):宫体前位,大小cm×cm×cm,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子宫肌壁回声均匀,宫腔线居中,内膜厚cm,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附件(女):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回声。

正常腹部模版(彩色多普勒):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被膜光滑连续,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状结构走行清晰自然,门脉主干内径()cm,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cm/s。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透声性好,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内径cm,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脾脏:形态正常,厚径()cm,长径()cm,实质回声均匀,脾门处脾静脉内经未见增宽,CDFI 显示血流信号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肝囊性占位性病变
• a.肝囊肿:单发或多发 • b.多囊肝:先天病变,可合并多囊肾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3: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 • • • a.原发性肝癌 b.继发性肝癌(转移癌) c.肝腺瘤 d.肝血管瘤
• 4:肝实质钙化 多发或单发钙化灶
二、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胆囊声像图:空腹时胆囊呈梨形或长 茄形,轮廓清晰,壁光滑整齐,腔内无回 声,后方回声增强,前后径超过4cm者为肿 大,壁厚不超过2mm。胆囊颈部连接门脉 右支根部间的线状高回声是识别胆囊的重 要标志。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1.急性胰腺炎:见于暴饮、暴食后。胰腺体 积增大,回声减低。 • 2.慢性胰腺炎: • 3.胰腺癌: • 4.胰腺良性肿瘤:胰岛细胞瘤
胰 岛 细 胞 瘤
胰腺癌
五、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 长10~12cm,宽5~6cm,厚3~4cm。左肾 略大于右肾,肾呈豆形,内侧缘凹入称肾 门,外侧缘凸起,肾门位于第二腰椎横突 水平,左肾较右肾位置高1~2cm,正常肾 上、下活动不超过一个腰椎。
三、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 • • • 1.弥漫性脾肿大 2.脾脏创伤 3.脾梗死 4.脾脏先天性异常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前方有胃肠气体的干 扰。因此在上腹部器官中胰腺是超声检查相对困 难的脏器。 •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位于腹膜后,横跨1、 2腰椎的前方,右侧被十二指肠环抱,左侧靠近脾 门,前面与胃后壁相贴,其后方为腹主动脉、下 腔静脉。胰腺表面仅覆盖一层薄的结缔组织,成 人胰腺长12~15cm,宽3~4cm,厚1.5~2.5cm,重 量60~100g,胰腺分头、颈、体、尾四部分。
二、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 1.急性胆囊炎:体积增大,壁水肿,腔内透 声差,可见结石。 • 2.慢性胆囊炎:体积正常或缩小,壁厚不光 滑,腔内伴或不伴结石。 • 3.胆囊结石:分典型和非典型结石,典型结 石三大特征:光团、声影、随体位移动。
二、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 4.胆囊壁隆起病变:多见于息肉 • 5.胆囊癌
胆系疾病的超声检查
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武若
肝、胆、脾、胰、肾、 膀胱超声诊断
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武若
肝、胆、脾、胰、肾、膀胱 超声诊断
• • • • • •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二、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三、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五、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六、膀胱、前列腺疾病超声诊断
• •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经直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端射式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经直肠
端射式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经直肠
双平面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三、前列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六、膀胱、前列腺疾病超声诊断
• • • • 1.良性前列腺增生 2.膀胱结石 3.膀胱肿瘤 4.膀胱憩室
右肾经肝纵切面,未见到
肾门、肾皮质、髓质显示清晰
• 1.肾囊肿、多囊肾 • 2.肾结石 • 3.肾实性占位病变:常见的为肾细胞癌,良 性为肾错构瘤。 • 4.肾先天病变:单肾、重复肾、移位肾、马 蹄肾等。
六、膀胱、前列腺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膀胱声像图: • 膀胱充盈时壁呈平滑高回声,厚度 <1mm,充盈不足时,壁较厚,粘膜表面毛 糙,内呈无回声区,在输尿管口可见间歇 喷尿现象。正常膀胱内可见三种伪像,1: 混响伪像2:旁瓣伪像3:切面厚度伪像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一) 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外形呈楔形,楔 底在右侧,楔尖指向左侧,是人体最大的 实质性脏器。成年人重约1500g,分隔面与 脏面,隔面光滑,脏面微凹不平,肝周围 间隙分膈上间隙和隔下间隙。肝-肾隐窝 位于隔下间隙,当有少量腹水时常于此处 查到。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声像图: • 位置:位于右季肋部,上自右侧4、5肋间,下至 右肋弓内,深吸气时下缘可达肋弓下方。 • 大小:正常肝脏最大斜径在90~140mm,肋下 0mm.剑下20~30mm。 • 表面:光滑,清晰。 • 实质:均匀分布的中、低细小光点回声。比肾实 质回声略强,与脾脏回声接近,肝与右肾夹角锐 利。
前列腺增生声像图
经直肠
端射式
纵 切 面
横 切 面
• 谢谢同学们,再见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二)异常肝脏声像图
• 1:肝弥漫性病变
• a.肝炎: • b.脂肪肝: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5%,当肝 细胞内脂肪含量>20%时形成脂肪肝,超声 可见肝体积正常或增大,回声光点细小密 集,边缘角钝,血管显示欠清。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C.肝硬化: • D.瘀血肝:多见于右心衰竭引起,三支肝 静脉增宽,腹腔、胸腔积液。
一、膀胱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膀胱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正常膀胱喷尿现象
三、前列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 • 成人前列腺的长径、宽径及厚度分别为4cm、 3cm、2~2.5cm,重20g。老年人除增生患 者外有萎缩趋势。 • 前列腺分内腺和外腺,内腺分布于尿道 周围,外腺包绕内腺,前列腺增生多发生 于内腺,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外腺。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胰腺正常声像图: • 1:形态 蝌蚪型,哑铃型、腊肠型。 • 2:回声 均匀点状回声,较肝实质回声略 粗大,强度高于肝脏,老年人腺体萎缩, 纤维增生回声不均匀、增高。 • 3:胰管 为平行的高回声线,内径2mm, >3mm提示扩张,副胰管不显示。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4:毗邻 前方-肝、胃、小网膜,后方- 脾静脉,头外侧-总胆管,头后方-下腔 静脉,体后方-SVA、Ao. • 5:正常值 多测量厚度,在横切面上测, 头厚<2.5cm,体、尾厚< 2.0cm。若成人厚 < 1.0cm为萎缩。 • 6:临床价值 超声是胰腺检查的首选,头、 体易显示,尾部显示率低。
三、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 脾脏位于左上腹的腹腔内,在左9~11 肋骨的深面,外形为半圆形,膈面隆凸, 紧贴膈肌,中央的纵沟为脾门,血管神经 多由此进出,脾门前方与胃底、胃体贴近, 后方与肾及肾上腺相接触,下部靠近结肠 脾曲。
三、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脾脏声像图 • 二维超声表现 脾脏肋间斜切面略呈半 月形或近似三角形,轮廓清楚,表面光滑 整齐,实质区回声分布均匀,回声强度略 低于肝组织,正常脾脏个体差异较大,最 大肋间斜切面上的长度范围为8~12cm,宽 度范围为5~7cm,厚度不超过4cm,脾门静 脉内径不超过0.8cm,除内脏明显下垂外, 肋缘下一般测不到脾组织。
五、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声像图: • 正常肾长度约10~12cm,肾实质厚 1.4~1.8cm,肾皮质厚度0.8~1.0cm。外形 如豆,表面有高回声轮廓线,中央高回声 区为肾窦回声,两者之间的低回声区为肾 实质,肾皮质回声低于肝脏和脾脏,但略 高于肾髓质回声。
正常肾声像图
右肾冠状切面 肾门、肾皮质、髓质显示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