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脾胰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合集下载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1.肝脏: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4.02—8.3cm 前后径:4.14—7.4cm肝外胆管内径<8mm,<伴行静脉1/3.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为扩张。

胆囊长径:<10cm ,横径<3.5cm。

空腹状态下<3mm。

2.脾脏:脾厚径:男3.0±0.6cm 女2.8±0.5cm脾长径:男:9.0±1.1cm 女8.5±1.0cm3.胰腺:成人胰头前后径<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1.5cm-1.7cm..主胰管<2mm。

4.肾脏: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肾实质厚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5.输尿管: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前列腺: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7.胃肠: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

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5.0mm(3.7±0.5) 幽门厚度<6.0mm,新生儿及婴儿<4.0mm.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 2.5—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3cm,其余小肠内径<2cm, 大肠内径<4cm。

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

一般最大直径大于7mm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妇产科: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1.0—2.0cm,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1.0---2.0cm. 宫颈:长径2.5—3.0cm,前后径<3.0cm. 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绝经后不超过0.5cm.b卵巢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6ml。

超声常用正常值及测量方法汇总

超声常用正常值及测量方法汇总

肝脏超声的正常值及测量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B超正常值和操作手法

B超正常值和操作手法

B超正常值和操作手法超声波检查(B超)是一种无创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及组织。

B超正常值和操作手法是确保B超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B超正常值和操作手法。

一、B超正常值1.肝脏一般肝脏的长、宽、厚分别为12-15cm、6-8cm、10-12cm,肝脏表面光滑,边缘规整,无结节、肿块等异常。

2.胆囊正常胆囊大小约为长4-6cm,宽2-3.5cm,厚1-1.5cm,形态规则,壁薄而光整。

3.脾脏脾脏的长、宽、厚分别约为12-14cm、6-8cm、10-12cm,形态规则,边缘光滑,结构均匀。

4.肾脏每侧肾脏大小一般为长10-12cm,宽4-6cm,厚2-3cm。

肾脏形态规则,边缘光滑,肾实质结构均匀。

5.子宫和附件正常子宫大小为长7-10cm,宽4-6cm,厚2-4cm,形态规则,内膜均匀。

附件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应无异常肿块、积液等。

6.前列腺正常前列腺的横径约为2.5-4cm,前后径约为2-3cm,形态规则,边缘光滑。

除了上述器官,B超还可以检查肺部、胰腺、甲状腺、乳腺等,各个器官的正常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人群来确定。

二、B超操作手法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在检查前排空膀胱,尽量保持膀胱空虚,以便更好地观察相关器官。

通常要求患者胃部空腹,无需特殊饮食限制。

2.检查仪器准备确保B超仪器正常启动,探头清洁无损坏,无气泡、水迹等影响成像的物质。

3.患者体位不同的器官需要不同的患者体位。

例如,肝脏、胰腺等需要仰卧位,子宫和附件则需要盆腔检查体位。

4.涂搏动胶在需要检查的部位涂抹适量的搏动胶,以充分接触探头和皮肤,提高超声波传导效果。

5.开始检查操作医生将探头放置在待检部位,应用适当的压力和角度,缓慢扫描,观察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血流情况等。

6.记录和评估操作医生需要准确记录检查所见,并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正常值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可能性。

7.反馈结果操作医生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解释异常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

腹腔超声测量标准腹腔超声测量标准如下所示:一.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二.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 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三.脾脏1.脾脏厚度:不超过4cm2.脾脏长度:范围8~12cm3.脾的宽度:范围5~7cm四.胰腺胰头前后径:小于3cm、胰体前后径:小于2.5cm、胰尾前后径:小于2cm、胰管内径:小于2mm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五.肾脏1.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厚径:约3~5cm。

2.肾实质厚度:约1~2cm ,通常约1.5cm ,肾皮质厚度:约8~10mm。

3.肾静脉内径:约1cm ,立位或坐位增宽,肾动脉内径:约5~6mm 。

六.输尿管与膀胱1.输尿管内径:约2~4mm2.膀胱容量:约350~500ml3.排尿后残余尿:小于50ml4.膀胱壁厚度:约1~3mm七.前列腺与精囊1.前列腺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2.内腺宽/ 全腺宽<0.43.厚径/ 宽径= 0.54.假定圆面积比(PCAR ):为0.65八.阴囊与睾丸1.阴囊壁厚:2~8mm2.睾丸长径:约4cm、宽径:约3cm 、前后径:约2cm3.附睾头厚:约0.8~1.2cm4.精索静脉内径:小于2mm5.睾丸动脉和睾丸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8~28 cm/s和4~19cm/s九.肾上腺与腹膜后肾上腺1.肾上腺直径:<30mm 、前后径:<10mm。

超声检查规范,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规范,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规范,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简阳石桥中心卫生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肝脏、胆管、胰腺以及脾脏都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毛病都会给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为了给患者最有效、最无创的检查,临床研究出了超声检查的方式,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脏器的大小、结构以及形态,它具有成像清晰、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以上几个脏器的诊断,它已经成为了首选的检查方式。

一、肝脏1、检查方法(1)准备为了确保能够清晰的显示图像,病人在检查当天禁食早餐,保持空腹,如果患者同时还要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的话,应该先进行超声检查。

(2)体位仰卧位:是最常规的检查体位,病人呈仰卧的姿势,调整呼吸平稳,将两手放置在头部两侧,充分暴露出腹部,以便与检查。

左侧卧位:也是比较常用的体位,此时肝脏位置会因为重力而向左下方位移,更加利于检查肝门的结构、管道等部位的病变。

半卧位、坐位:体型肥胖、腹部有积水的病人肝脏下缘常位于肋缘上方,半卧位以及坐位能够让肝脏下移,有利于检查。

站立位:不常应用,只有在检查患者肝脏有无下垂时,比较站立位与仰卧位时肝脏位置出现的变化。

2、检查内容(1)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缘等。

(2)检查肝实质回声均匀程度。

(3)检查肝脏内有无出现扩张、移位。

扭曲等,以及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

(4)检查肝脏有无出现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等。

(5)检查患者在移动时肝脏的活动度,包膜有无与周围组织出现粘连情况。

3、注意事项(1)不能够跳跃式检查,在进行部分位置的断面检查时,应该以上下或者左右方向最大范围的连续性侧动扫查。

(2)在进行血管血流频谱测量时,要叮嘱患者屏息五秒,取得平稳频谱就可以,不要长时间屏息,避免出现误差。

(3)在检查肋下缘肋间、右肾上腺、腹膜等部位时,应该注重纵断面以及冠状断面的扫描,并且叮嘱患者进行呼吸运动,有利于判定病变出现在肝内还是肝外。

二、胆管1、检查方法(1)检查准备患者在检查前要禁食八小时,必要时可以饮用400毫升左右水量利于显示肝外胆管。

超声测量正常值

超声测量正常值
产 科
胚胎Emb胎儿F胎盘FC胎心FHT胎头FH脐带UC羊水AF妊娠囊GS双顶径BPD枕额径OFD头围HC胸围Thc腹围AC头臀长CRT
异 常
肿块M结节N脓肿ABS积液Eff腹水AS坏死Nec钙化CAL异物FB结石ST肿瘤T血肿HMA肌瘤MYO纤维化Fib疤痕SC囊肿CY脂肪瘤Lipoma错构瘤FETAL
4.490.58
2.670.31
0.100.04
>28天〜1岁
1.100.56
7.150.82
4.540.59
2.890.93
0.130.05
>1〜3
0.890.60
8.690.92
5.420.62
3.420.62
0.170.07
>3〜7
0.340.14
8.871.06
6.030.62
3.670.46
胰腺
长径
厚度
胰头厚
胰体厚
胰尾厚
年龄(岁)
XS
XS
XS
XS
XS
新生儿
3.600.52
2.430.13
0.720.20
0.570.17
0.540.11
>28天〜1岁
3.360.51
2.260.37
0.900.26
0.630.20
0.590.13
>1〜3
3.970.45
2.410.35
1.130.15
0.710.15
0.171.760.304.070.26
肾上腺
卵巢
右侧
左侧









年龄(岁)

超声诊断学常用正常值

超声诊断学常用正常值
2、集合系统:≤1cm
3、睾 丸:4×3×2cm
4、前列腺:3×4×2cm
妇科
1 子宫正常值:长7-8cm宽4-5cm厚2-3cm 三径和≤15cm
2 宫内环位置:环上缘距宫底<2.0cm
3 卵巢正常值:≤4×3×1cm
4 排卵大小:2.0-2.8cm
5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3.0-5.0cm
6 卵巢囊肿:>5.0cm
超声诊断学常用正常值
甲状腺
侧叶 纵径4-5cm 横径2-3cm 前后径1.5-2cm
峡部 纵径2cm 横径2cm 前后径0.6cm

外眼轴 2.4cm
肝脏
肝右叶最大斜径≤14cm>9cm
肝静脉内径≤1.1cm
门静脉内径≤1.4cm
下腔静脉内径<2.5cm
胆总管内径:上段<0.6cm,下段<0.8cm
产科
1 早孕判断:5(停经周)妊娠囊,6周胎芽,7周胎心,
8周胎动,9周胎盘
2 胎心次数:120-160次/分
3 羊水正常范围 :最大羊水深度3-8cm ,羊水指数8-18.
4 预产期:月份 末次月经的月份减3或加9
日数 末次月经的日数加7(农历加15)
肝内胆管内径<2-3mm
胆囊大小<9×2cm或7×4cm
胆囊壁厚度<3mm
阻塞性黄疸:胆囊大,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
胰腺
胰腺大小:头部<3cm,体部<2cm,尾部<2cm
胰管内径:<2mm
脾脏
厚度:男性<4cm,女性<3.7cm
上下径:12<cm
泌尿生殖系
1、肾脏大小:>5×10cm、<6×12cm

肝胆胰脾肾

肝胆胰脾肾
3、肝静脉变细,管腔粗细不匀,走向不清。 4、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扩张、扭曲。 5、因门脉高压可出现脾大、门脉系统扩张、侧枝循环开放、脐 旁静脉再通及腹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探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速 度缓慢。肝动脉血流增多、流速增快。肝静脉血流频谱异常。
胆道
• 一、解剖概要


肝内胆道 :毛细胆管
小叶间胆管
胰腺
一、正常胰腺声像图表现
1、按胰腺长轴声像图外形分为腊肠型、哑铃型、蝌 蚪型。边缘清晰光整,回声水平略高于肝脏或与肝脏 相似。胰实质中间可见细长的无回声管道为主胰管回 声。
2、识别胰腺的血管标志是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肠 系膜上动脉和静脉、脾静脉。
3、胰腺正常超声测值目前尚不统一。一般认为正常 胰头厚<2cm,胰体和胰尾厚<1.5cm,胰管内径2mm。
• 肝脏正常值
• 左叶与右叶下缘角分别小于450及750;
• 肝上界多位于第6肋间,平静呼吸时剑突下长度不超过5cm, 右叶多不超过肋缘;
• 右肝前后径8~12cm,最大斜径10~14 cm ;
• 左肝前后径小于6cm,上下径小于9cm,二者之和不超过 15cm;
• 门静脉主干内径小于1.3cm,血流方向一般为向肝性(呈红 色),频谱曲线呈波浪型 ,流速15~25cm/s。
三、胆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在引起急腹症的疾 病中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结石中以胆固醇结石和混合 性结石多见。 典型胆结石声像图特征: 1、胆囊腔无回声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2、后方伴有干净的声影; 3、光团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不典型胆结石声像图特征: 1、胆囊充满型结石(WES征) :此征反映了胆囊 结石和胆囊炎的一种后期改变,其诊断准确率达 96%。 2、胆囊颈部结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脾胰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第一节肝脏、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 ~ 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 ~ 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径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应在最宽处。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

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

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
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第三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测量胰腺的厚度(前后径)为标准。

具体方法:
一.胰头的测量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2.5。

二.胰体的测量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三.胰尾的测量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

第四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肾脏长度(上下径)测量
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土0.6:女性:10.4土0.6。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测量
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土0.5;女性:5.4土0.4。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测量
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土0.4:女性:4.0土0.5。

正常肾的大小有较大出入。

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

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的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

而对肾实质的厚度,尤其是肾皮质的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