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节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讲义

《呼吸作用》讲义一、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细胞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
这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燃烧燃料来获取能量,细胞则通过呼吸作用来“燃烧”有机物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对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说,呼吸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参与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的参与,能更高效地产生能量;无氧呼吸则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
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H(还原氢)和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也产生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则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以概括为:葡萄糖+ 6 氧气→ 6 二氧化碳+ 6 水+能量。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相当可观,能够满足大多数生物在正常情况下的能量需求。
三、无氧呼吸无氧呼吸通常发生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
对于植物来说,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比如,我们在酿酒时,就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特性。
而动物的无氧呼吸则产生乳酸。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会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后我们会感到肌肉酸痛。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葡萄糖→ 2 乳酸+少量能量(动物),葡萄糖→ 2 酒精+ 2 二氧化碳+少量能量(植物)。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但在紧急情况下能为生物提供一定的能量支持,帮助生物度过难关。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对于生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直接的能量。
细胞的分裂、生长、物质运输、神经传导等各种生理过程都需要能量,而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三磷酸腺苷)就是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货币”。
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
D
柑橘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可减少水分散失,同时提供低氧环境,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
知识点5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例5-9 豌豆种子进行细胞呼吸时所释放的氢能将无色的氯化三苯四氮唑 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 释放速率和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列表分析逐项解疑惑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分析题图中曲线Ⅰ和Ⅱ的变化趋势,刚通入,当浓度为 时,曲线Ⅰ随浓度增加而下降,据此推出,曲线Ⅰ表示 的产生量,曲线Ⅱ表示的消耗量。浓度为 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综合来看,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的能量大多储存在酒精中
例3-6 (2024·四川成都开学考)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B.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酶1、酶2、酶3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葡萄糖 丙酮酸仅存在于无氧呼吸过程中
【解析】抓题图关键信息,找突破口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线粒体,而图示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部分过程,D错误。
例2-5 (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新生无毛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含有大量线粒体的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膜含有蛋白质 ,其不影响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但能抑制呼吸过程中转化为。据此推测当蛋白质 发挥作用时( )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1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 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葡萄糖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ATP 那么: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直接能量ATP的呢?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 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 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 过程。
共同点: 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都能释放出能量。 不同点:
燃烧 场所 速度 体外 快速
细胞呼吸 细胞内 缓慢
是否需酶
是否生成 ATP
不需酶
不生成
需酶
生成
课堂练习
1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 D) A 分解有机物 B 释放能量
C 需要酶催化
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2 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只发生在( A ) A 活细胞 B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C 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 气孔周围的细胞
思考:
第二 ① 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第几阶段?
第三 ② 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用于第几阶段?
③ 如果你在思考上述问题的时候,消耗了2摩尔 葡萄糖,那么有多少能量转移到了ATP中? 1161kJx2 ④ 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 ③ ④ ⑤
二 产生CO2的阶段( )② 产生H2O的阶段( 三 ) 氧气参与的阶段( 三 ) 产生ATP的阶段( 一、二、三 ) 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三 )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 过程。
有氧呼吸
1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2 条件: O2、酶 3 物质变化: 有机物、O2、H2O→ CO2、H2O 4 能量变化: 2870kj能量:1161kj能量存于 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呼吸作用》 讲义

数学经验交流发言稿(16篇)数学阅历沟通发言稿篇1敬重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日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
说句实话,要我在此向各位介绍阅历,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在座的各位都是数学专家,阅历者比我丰富。
作为中青年老师中的一员,我把个人的教学想法跟大家沟通沟通,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判指正。
我是XX年聘请到长沙,被安排到xx学校。
身为xx的老师,我们都很清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段,前身是黑石铺肉联厂子弟学校,大部分同学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
成果好一点和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的同学都到邻近的明德中学就读。
生源少且质量低是目前我们学校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以来我都是两个班的数学加一个班的班主任,任务也算不轻。
由于之前是教了四年高中,所以我上课的风格基本形成,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同学练得少,其实这是很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刚教学校,遇到了许多的困难,通过外出培训和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在区进修学校老师和同事们的关心下,渐渐地转变了许多,也摸索出一些套路。
首先对初一、初二的同学,我尽量做到讲得少,同学活动得多。
由于初一、初二基本上都是学习新学问,新概念。
让同学参加进来,他们才会有爱好,才会留下深刻印象。
哪怕他答错了,也是有收获的。
尽量把课堂还给同学,让课堂焕发诞生命活力,引导同学主动参加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我一般都鼓舞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商量,使讲台成为同学表现自己的舞台,让愉悦的学习气氛把同学带进乐学的大门,到达学习学问的的最正确状态。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表现,他们回答下列问题一般都很主动。
一般地,我尽量让每一个举手的人都有问问题或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去喧闹。
否则,你一旦长时间不叫他表现,或者老师长时间在讲个不停,他们的主动性就会受挫。
究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留意力只能保持那么十几分钟。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 呼吸作用ppt课件

第一,互为原料和产物。 光合释放的O2可供呼吸作用利用; 呼吸释放的CO2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二,能量代谢。 光合与呼吸过程中都有ATP和NADPH产生, 所需ADP和NADP在光合与呼吸中共用。
第三,光合卡尔文循环与呼吸的PPP途径基本上是逆过程,
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交替使用。
25
原料
(1) 呼吸底物的性质
(2) 氧气的供应情况。 Ø A 当呼吸底物是碳水化合物,又被完全氧化时,R·Q=1 ØB 当呼吸底物是富氢物质,氧化分解需较多的O2,则呼
吸商小于1 ØC 当呼吸底物是富氧物质,氧化分解需氧较少,呼吸商大
于1。 ØD 在缺氧状态下,R·Q会异常地升高。相反,若呼吸过程
中形成了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释放CO2少,氧较多
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还原剂
氧化剂
5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一)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ATP; (二)呼吸作用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三)呼吸作用为其它生物合成提供原料; (四)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
6
碳水化合物
矿质 水分 物质合 成
产物
能量 转换
发生 部位 发生 条件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O2、H2O
O2、淀粉、己糖等 有机物
O2、淀粉、己糖、蔗糖 等有机物
CO2、H2O等
贮藏能量的过程
释放能量的过程
地保留在中间产物中,R·Q就会小于1。
9
10
第二节 植物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
一 化学途径 二 电子传递途径 三 末端氧化酶
第三节 呼吸作用

吸收作用:植物的_____从土壤中吸收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1、水分的吸收
⑴主要部位:________的________区;
根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是怎样扩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机盐的吸收
⑴吸收部位:植物的______;
⑵吸收条件:细胞液浓度______土壤溶液浓度;
⑵主要吸收种类: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含______和含______的无机盐。如果植物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精练反馈】
1.正常情况下,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由内向外细胞液的浓度()
⑵根毛细胞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吸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就_________;
失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就_________。
⑷解释“烧苗”这一现象: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分享实验成果;以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收集资料,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吸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习重点
1、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2、阐述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
学习难点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
D、藻类植物不能离开水而种子植物可离水源较远的在清水中B.栽培在土壤溶液中C.栽培在营养液中D.全部暴露在空气中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3)应用:
a.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无氧 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对细胞有伤害作用,且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不能 满足生命活动需要.故农业生产上要中耕松土. b.贮藏蔬菜、水果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使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降 到最低点.
3、二氧化碳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对细胞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
4、水 水是细胞呼吸的原料也是产物,呼吸必须在水中进行, 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应用:粮食储藏时需要晒干减少水分以降低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讨论?
结合以上所学知识,讨论细 胞呼吸有哪些意义?
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人在剧烈运动后, 为什么会肌肉酸 痛?
植物在长时间 水淹情况下为 什么会烂根?
一、无氧呼吸概念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 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过程
(1)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 H OH(酒精)+2CO + 能量 2 5 2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
(1)原理: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2)相关曲线: 呼吸强度
温度
(3)应用:根据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贮藏蔬
菜和水果时应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
2.氧气
(1)原理:氧气是细胞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无氧呼吸: C6H12O6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3)[教材P93思考·讨论]与燃烧迅速释放能量相比,有氧呼吸是逐级释放能 量的,这对于生物体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提示 燃烧是一种迅速释放能量的过程,而有氧呼吸过程则是逐步缓慢释放 能量,这种方式保证有机物中的能量得到最充分地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可以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地转移到ATP中;能量缓慢有序地释放,有利 于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状态。
提示 葡萄糖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直接分解; 线粒体促进了葡萄糖的分解。
2.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先在 细胞质基质中完成葡萄糖的初步分解,之后在线粒体中完成剩下的部分,下 图是有氧呼吸过程模式图。
(1)某同学说图中①②④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二和三阶段所产生的 ATP,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错误。①②④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二和三阶段所释放的能量,其 中只有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旁栏边角 想一想 (1)[教材P90问题探讨]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 密封? 提示 通气可以给酵母菌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利于酵母菌进行旺盛的细胞 分裂;密封则是避免空气进入,便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 精。
(2)[教材P90问题探讨]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提示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释放的能量多,这些能量可以为 酵母菌细胞进行物质代谢和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动力。
知识点一 细胞呼吸的方式
1.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类型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对比实验
设置_两__个__或__两__个__以__上__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
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_相__互__对__照___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例2:酵母菌在发酵罐里能使糖类发酵产生酒精。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讨论:如何制作面包或馒头,如何酿酒的?
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了酒精和CO2;酒精 和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的,还是在有氧条 件下产生的?
酶
C6H12O6+ 6 H2O+ 6O2
6 CO2+ 12H2O + 大量能量
1mol葡萄糖释放2870KJ,有1161KJ转移至ATP,其 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有氧呼吸全过程的比较
探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一种单细胞的真菌(真核生物),在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 性厌氧菌 实际上人们几乎天天都在享受着酵母菌的好处。 你能举例吗?
我们每天吃的面包和馒头就是有酵母菌的参与 制成的;我们喝的啤酒,也离不开酵母菌的贡献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营养方式:异养
事例1:发面时加入酵母菌,是因为酵母菌会产
实验现象
装 新鲜 5%葡 反应 检 结果
置 酵母 萄糖 条件 测
序 菌 溶液
CO2
号
A 10g B 10g
240ml 有氧 澄
清
240ml
无氧
石 灰
水
较浑浊, 变浑浊快
稍混浊, 变浑浊慢
检测酒 结果 精
酸性重 不变色
铬酸钾
溶液 (橙色)
灰绿色
结论
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无氧呼吸
产生少量的CO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 精。 问题回顾:
4[H]
C6H12O6
酶
少量能量
2丙酮酸 (2C3H4O3)
(1)葡萄糖 酶 2丙酮酸+4[H]+能量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中进行
2丙酮酸 (2C3H4O3)
6H2O 20[H]
酶
6CO2 少量能量
酶
(2)2丙酮酸+6H2O
6CO2+20[H]+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6O2
4[H]
酶
12H2O
20[H] 大量能量
(3)24[H]+6O2 酶 12H2O+ATP(大量)
4[H]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细 胞 质
2 丙酮酸
基 质
酶 O2 酶 6H2O
大量 能量
20[H]
少量能量 线 粒 体
12H2O
6CO2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葡萄糖+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即: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高一 左晓宇
本节重点:
1、呼吸与ATP的关系 2、学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掌握细胞呼吸的原理,并说出其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思考题
1、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是什么?
ATP
2、这种物质形成所需能量从何而来?
做馒头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主要是什么? 酿酒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又是什么呢?
做馒头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酿酒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思考: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酒精存在。想一 想,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什么用处?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 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酒精,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电镜下线粒体的 显微结构
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二、有氧呼吸
1、场所:线粒体(主要)、细胞质基质
外膜
外膜
内膜 线 内膜
嵴
粒 体 嵴 含有氧呼吸酶
基质
线粒体
有氧呼吸可以概括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个阶段: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个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有氧呼吸过程(以葡萄糖为例)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作出假设:
酵母菌在
1、有氧的条件下产生CO2,在无氧的条件下产生酒 精和CO2; 2、无氧的条件下产生CO2,在有氧的条件下产生酒 精和CO2; 3、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产生了酒精和CO2。
设计实验:
1、我们需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主要是什么?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 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呼吸作用(本质)
思考
1、“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
“呼吸”是指生物体或细胞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 碳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分解 释放能量的过程。
2、“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
“呼吸”是“呼吸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呼 吸过程吸入的氧气,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 “呼吸作用”是“呼吸”的继续。
实验A组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1、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除去空气中CO2) 2、澄清石灰水出现什么现象? 3、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
实验B组
B瓶应封口放 置一段时间, 再连通盛有澄 清石灰水的锥 形瓶。
1、B瓶为什么要放置一段时间? (耗尽空气中原有的O2)
2、澄清石灰水出现什么现象? 3、此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
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实验组,通过对 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 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对实验
除了一个 因素 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 变的实验。
细 有氧呼吸:
胞 呼
葡萄糖+O2 酶 CO2+H2O+能量
吸
的
方 无氧呼吸:
式
葡萄糖 酶 CO2+酒精+能量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
一、细胞呼吸
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
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 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实质: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特征: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呼吸作用
O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2
细胞内
O2 + 糖 类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 水 + 能 量
2、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3、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观察哪个装置浑浊快且浑浊程度高)
4、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 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目的: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 分组:实验A组(有氧)、实验B组(无氧) 产物检测原理: CO2+澄清石灰水→浑浊 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色最终变黄色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