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基础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种子的基础知识

种子的基础知识
—7—
能暴晒),晒种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 是指种子发芽的比例,发芽势是指单位时间内发芽的比例。如果是市场上 购买回的花木种子可以省去这一步,因为种子公司肯定会做这一步处理 的。
(二)浸种 浸种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种子较早发芽,同时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从 专业角度考虑,对于种子外壳较硬的花木种子,还需要激素进行浸种,如 薰衣草、仙客来等。而其他的,则不一定要进行激素浸种。浸种时间视使 用激素说明为准。推荐使用专家级‘赤霉素’催苗。 (三)催芽 这一步最为关键,家庭建议用透明的玻璃杯进行,用一层纸巾浸湿铺 在杯底,将种子均匀放于纸巾上面,然后再放一层浸湿的纸巾。然后用塑 料纸将杯口封住。然后静待发芽。(发芽时间不等,从 2 到 15 天视种子 萌芽期而定) (四)催芽过程注意事项 温度:注意保持温度在适宜的温度。 湿度:在出芽之前务必保持纸巾湿润,即保持种子发芽湿度。 其他:种子发芽后尽早移植,以免伤害根系。 六、传播方式 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如: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鸟类传 播、哺乳动物传播、昆虫传播等。最主要是昆虫传播(虫媒花)、风力传 播(风媒花)。 (一)自体传播 所谓的自体传播,就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 果实或种子本身具有重量,成熟后,果实或种子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 面,例如毛柿及大叶山榄;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
(二)休眠现象 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 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休眠的种子处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而近于不活动的状态。种子休眠期的长 短是不一样的。有的植物种子休眠期很长,需要数周乃至数月或数年,也 有一些植物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很快萌发,不需经过一个休 眠时期,只有处在环境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才进入休眠状态。 种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 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 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 休眠特性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温多雨地区可防止穗发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种 子可以休眠状态度过干旱季节,以待合适的萌发条件。 三、分布范围 (一)有胚乳 这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中的蓖麻、烟草、西红 柿、柿等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中的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和洋葱等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轴和胚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内部胚胎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功能;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发育提供养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是种子内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胚是种子的生长点,具有发育成植物的潜在能力。

2. 种子的功能种子具有保存和传播植物遗传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出发点。

种子内含有胚乳和胚,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种子具有抵抗逆境环境和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种子还可以通过鸟类、昆虫和风力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植物的扩散与适应性。

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1.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囊包裹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指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产生胚芽和胚乳等组织,形成种子的胚部分;胚囊包裹是指受精卵被包裹在子房内形成成熟的种子,以保护和储存胚胎。

2.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是指种子在胚囊包裹下逐渐发育完全,获得很高的生物活性和休眠状态,具备生长发芽的条件。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胎发育完全,胚乳形成丰富的储藏组织,种皮形成坚硬的外壳,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子成熟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来判断,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和保存条件。

三、种子的保存和利用1. 种子的保存种子的保存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保持种子的生物活性和胚胎的生长能力。

种子保存的关键是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气体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以防止种子的腐败、变质和对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保存的方法包括干燥、冷藏、真空封存、冷冻和低温干燥等多种技术。

2. 种子的利用种子的利用包括播种繁殖、植物育种和栽培生产等多个方面。

播种繁殖是指将种子投入土壤,使其生长发芽,完成植物繁殖的过程。

种子知识点总结

种子知识点总结

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由胚珠发育而成,并带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组织。

一般来说,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乳、胚和胚轴组成。

种子的结构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也存在差异。

1. 种皮:种子外部的表皮,起到包裹和保护种子内部组织的作用。

种皮的结构和形态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有重要影响。

2. 胚乳:种子内部的主要储藏组织,贮存着植物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起着关键作用。

3. 胚:种子内形成的新生植物胚胎,它是种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部分,对种子的萌发起着决定性作用。

4. 胚轴:连接胚和种子的组织,起着支持、传递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花粉萌发、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发育等多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需要依赖花粉、雄蕊、雌蕊、子房等生殖器官的协同作用,完成种子的形成。

1. 花粉萌发:花粉萌发是花粉在萌发管中形成萌发管并向子房内生长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2. 授粉:授粉是花粉与雌蕊柱头的接触和花粉粒与子房花柱部形成萌发管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 受精:受精是授粉后,花粉萌发管与子房内的胚珠结构相接触并形成胚珠内部的核融合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胚胎发育: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逐渐形成胚乳和胚,从而完成胚胎的形成。

5. 种子发育:胚胎发育后,胚乳组织逐渐发育形成营养组织,并与胚形成完整的种子结构,完成种子的形成过程。

以上是种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它们决定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种子的生理特性种子的生理特性包括种子休眠、萌发、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

它们对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1. 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种子在成熟后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下种子不会发芽。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形成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产物,它是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

种子的形成过程分为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皮形成四个阶段。

1. 授粉授粉是指花粉粒着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在传粉器官成熟时,雌雄配子的结合就会开始。

植物的传粉方式有风传、昆虫传、水传等不同方式。

2. 受精授粉后,花药中的花粉粒会萌发出花粉管,通过花粉管向胚珠生长。

花粉管生长到胚珠内,与卵细胞和雌配子核结合,即完成受精,形成双受精。

3. 胚胎发育受精后,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久之后就会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各种胚乳器官。

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和生长,逐渐形成成熟胚种子。

4. 种皮形成随着胚胎发育,子房壁细胞逐渐增厚并产生变化,最终形成种皮。

种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胚胎,通常由种皮、胚乳、胚珠和胚胎组成。

1. 种皮种皮是种子的外层,由外种皮和内种皮组成。

它主要负责保护种子,防止外界环境对种子的影响。

种皮的形态、颜色、质地等因植物种类而异。

2. 胚乳胚乳是种子内的主要储藏组织,储存有大量的养分以供胚胎的生长发育。

胚乳的形态、颜色、质地也因植物种类而异。

3. 胚珠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胚珠器官细胞和受精卵。

胚珠的形成和结构对种子的后续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4. 胚胎胚胎是种子内的真正胚胎,它由胚乳器官和营养器官组成。

随着胚胎的发育,胚胎器官不断分化和长大,最终形成新的植物。

三、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是种子内的胚胎器官长出初根和初叶,并逐渐生长发育成成熟植物的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并且还受到内部因素如种子质量、营养物质等的影响。

1. 温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而言,植物的最适萌发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2. 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水分可以促进种子内的酶活性,有利于胚胎器官的生长发育。

3. 光照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很高,例如向阳植物,它们需要足够的阳光才能正常萌发。

课件种子基础知识

课件种子基础知识
种子的全部淀粉和大部分蛋白质都集中于胚乳之中
第3节、种子寿命与劣变
1、种子寿命 ①含义:当1批种子的发芽率从收获后到半数种子存活所
经历的时间,即为该批种子的平均寿命,也称半活期,半活期 是批种子死亡的高峰期
②按种子寿命的长短分为:长命种子 15年以上 ;举例 常命种子 3~15年 ;举例 短命种子 3年以下 举例
种子基础知识
3、打破休眠的常用方法 1是种子处理:有化学物质处理,物理、机械方法处
理和干燥处理等
硬实是1种特殊的休眠形式,其休眠的破除在于改变 种皮的透水性,所以硬实不能用激素或1般的化学物质进行 处理,因为这些物质无法透过种皮
2是改变发芽条件
种子基础知识
第5节、种子萌发
1、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 ①水分
种子基础知识
4、种子休眠
1、含义:1是种子本身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过程或存在着发 芽的障碍,虽然给予发芽条件仍不能发芽;另1种是种子具 有发芽的能力,但由于不具备发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种子被 迫处于静止状态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不 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 布的有效方法,具有普遍的生态意义
③按种子贮藏特性不同分为:正常型种子;举例 顽拗型种子 举例
种子基础知识
2、种子劣变 ①含义:是指种子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恶化 种子在生理成熟时,
其活力达到最高点 之后活力逐渐老化死亡 ②劣变的因素
A:种子特性 a、种皮结构成 b、化学成分 c、种子的生理状态 d、种子的物理性质
B:环境因素 a、湿度 b、温度 c、气体 d、光 e、微生物及仓库害虫
皮 • 种皮有1层或两层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而成外果皮,内
珠被发育而成内果皮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芽、营养组织和胚乳等部分组成。

种皮是包裹在种子外部的一层薄膜,它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不受外界干扰。

胚芽则包括胚轴和胚乳两个主要部分,它是种子内部的胚胎部分,能够发育为植物的根、茎和叶等器官。

营养组织主要包括胚乳,它是植物营养物质的储存结构,在种子萌发后能够提供营养物质给胚芽的发育所需。

2. 种子的形态种子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纹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例如,豆科植物的种子通常为扁平的豆荚,而谷物植物的种子多为椭圆形或卵形的颗粒状。

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可能具有绒毛或翅片等附属结构,这些结构有助于种子在风或动物的传播过程中更为顺利。

3.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经历了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种皮形成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在授粉阶段,雄蕊中的花粉颗粒落在雌蕊上的柱头上,通过花粉管的生长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在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卵逐渐分裂并发育成为种子的胚胎部分。

同时,种皮也开始形成,并且内部的细胞开始合成并储存营养物质。

最终,在成熟阶段,种子内部的胚胎发育完全,营养物质达到最丰富的时期,此时种子通常被植物分泌出一层或多层的外皮保护,使得种子在成熟后能够更好地传播和保存。

4.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是指种子从母体向新的生长场所的传送过程。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动物传播和水传播等。

在空气传播中,种子通过风力传播,例如杨树、柳树和梧桐等植物的种子具有绒毛或翅片等结构,有利于在风中广泛分布。

在动物传播中,种子通常附着在动物的体表或被动物所吞食,通过动物的行动传播至新的生长场所。

在水传播中,种子通过水流的冲刷和漂浮传播至新的生长场所。

这些传播方式有助于种子在自然界中进行广泛的分散和传播,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生存。

5. 种子的营养物质种子内部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种子培育的基础知识点

种子培育的基础知识点

种子培育的基础知识点种子培育是植物生长的起点,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种子培育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种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种子的选择、处理、播种和管理等方面,介绍种子培育的基础知识点。

一、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宜的种子是种子培育的第一步。

优质的种子具有良好的萌发力、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选择种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不同品种对气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适应性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能够增加种子的成活率和产量。

2. 选择种子外观完整、无虫蛀、无病害的种子。

种子外观完整无损伤,能够保证种子的胚乳和胚芽完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3. 选择无杂质的种子。

杂质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选择无杂质的种子能够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

二、种子的处理种子的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性。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清洗:将种子放入清水中,轻轻搅拌,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病菌。

2. 消毒:将种子浸泡在0.1%的漂白粉水溶液中,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浸泡:将种子浸泡在适宜的温度下,使种子吸水膨胀,促进种子的萌发。

4. 预萌发:将种子放在湿润的纱布或湿棉花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萌发。

三、种子的播种种子的播种是将种子投入到土壤中,使其萌发和生长。

在播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适宜播种期,应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2. 控制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的大小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种子的大小决定了播种的深度,大种子播种深度较深,小种子播种深度较浅。

3. 保持适宜的湿度。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湿度,播种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防止种子干燥。

四、种子的管理种子的管理是种子培育中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管理能够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种子管理措施: 1. 控制灌溉量。

种子的知识点

种子的知识点

种子的知识点种子是植物的一种重要形态,它具有保护和传播植物遗传信息的功能。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外面被一层坚硬的种皮所包裹。

种子的形成是植物进化的重要里程碑,它使得植物能够在陆地上繁殖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种子有着丰富的知识点,包括它的结构、形成过程、传播方式等等。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种子的知识点。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通常由胚珠、种皮和胚乳组成。

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它包括胚轴和胚乳。

胚轴是胚乳和芽的发源地,它们会在发芽时生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

胚乳是种子的主要储藏组织,它含有丰富的养分,为新的植物生长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种皮是种子的外层保护组织,它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和干旱,保护种子不受损害。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包括授粉、受精、胚珠发育和种皮形成等步骤。

当花粉颗粒在花柱上落下,就称为授粉。

受精是花粉与雌蕊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和另一个生殖细胞结合,就形成了二倍体的胚珠。

胚珠在胚乳内发育,形成新的植物胚。

同时,种皮也在胚珠发育过程中形成。

三、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风散、水传、动物传、自力散和人工传播等。

风散是种子在风的作用下飘散到远处。

水传是种子在水流中传播,例如椰子的种子可以随着海水漂流到其他地方。

动物传是指种子通过动物的各种方式传播,例如果实被动物吃掉后,种子经过动物消化系统的作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从而到达新的地方。

自力散是指种子具有自动弹射的特性,例如豌豆荚的两片合生瓣破裂后,种子可以远距离弹射出去。

人工传播是指人为地将种子移植到其他地方,例如农民将农作物的种子撒在田地里。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形成过程和传播方式等知识点。

种子是植物繁衍生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植物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种子具有保护胚胎和提供营养的功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生长,进化出更多的植物。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方式,植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保证自身的繁衍和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什么是品种?
什么是品种?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 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 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 上、经济上与形态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 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和适应 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定义)
品种是指一个栽培植物个体的集合, 它可在那些与农业、林业和园艺上十分 重要的任何性状(形态、生理、化学或其 它)进行区别,并且当进行有性或无性繁 殖,或重组时,保持其独特的特性。
感光性
预备知识
光周期现象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 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 光周期现象是美国的Garner和Allard发现的。 ❖ 1910‘s,Garner和Allard在美国马里兰州,美
国农业部Beltsville农业试验站工作,他们发现两个 难以解释的现象,一个是烟草品种马里兰猛犸象, 在夏季株高可达3~5米,但是不开花,如果在冬季 的温室里,株高不到1 米就可以开花。 ❖ 另一个现象是,某个大豆品种,在春季的不同 时间进行播种,但在夏季的同一时间开花,尽管不 同播种期大豆的营养体大小不同。
在临界日长内,延长光照,就延迟开花, 如果光照时数大于临界日长,就不进行花芽 分化,不开花。
短日照植物有大豆、紫苏、晚稻、苍耳、 菊、烟草、一品红等。
日中性植物
这种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没有特殊的要 求,在任何日照长度下均能开花,因此可四 季种植,这种植物开花受自身发育状态的控 制。 ❖ 日中性植物包括早稻、番茄、四季豆、菜豆 等。
(国外的定义)
品种是在任一方面具有独特性的栽 培植物群体,它可通过有性的、无性的 或其他的方式繁殖或重组,保持或重现 其独特性。
三、什么是良种?
什么是良种?
❖ 优良的品种 ❖ 优质的种子
优良品种的要求(以水稻为例)
❖ 适应性强:地区、年份、气候 ❖ 抗性强:抗病、耐肥抗倒、抗寒耐热 ❖ 产量高:分蘖力、成穗率、穗型、结实
大多数秥稻的胚乳中含有15%~30 %的直链淀粉和70%~80%的支链淀粉。
(二)按育、繁种方式分
❖ 常规品种 ❖ 杂交品种
❖ 水稻杂交品种类型: 三系杂交品种 两系杂交品种 亚种间杂交品种
杂交水稻 Leabharlann 种田感温性影响植物可变营养生长期的环境因素中, 主要是温度和日照时数。
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 期,低温则可以延迟幼穗分化,延长营养生 长期。这种特性称为植物的“感温性”
B、种子净度
(physical purity of seed)
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 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 分率。
C、种子活力(seed viability)
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 生命力。
种子的发芽力(germinability)
是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 植株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 粳稻是人类将籼稻由南向北、由低处向 高处引种后,逐渐适应于低温气候下生长的 生态变异类型。
❖ 籼稻是最早由野生稻演变成栽培稻的基 本类型,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川地带, 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粒形细长,米质 粘性较弱,叶片粗糙多毛,颖壳上毛稀而短, 易落粒。
▪(二)早、中稻和晚稻
早、中稻和晚稻是水稻适应不 同光照条件产生的变异类型。
长日照植物
这种植物在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 才能开花。在临界日长以上,延长日照,缩 短黑暗,可提早开花。
如果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就不进行 花芽分化,不开花。
长日植物包括,小麦、菠菜、萝卜、甜 菜、豌豆、油菜等。
短日照植物
这种植物在日照长度短于某一定临界值时 才能够开花,对于这种植物适当缩短光照, 延长黒暗,可提早开花。
早、中、晚稻“三性” 强弱的比较
早稻 中稻 晚稻
基本 营养 生长 期
感温
感光


可变营养生长
期 营养生长

水稻“三性”示意图
生殖生长 期
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的概念
低温促进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需要进行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的作物包括 大部分二年生植物、冬性较强的一年生植物 及部分多年生植物。
六、优质的种子有哪些要求?
全生育期从播种到成熟在120天 以内的叫早稻。
在120天到150天的为中稻。 150天以上叫的晚稻。
(三)水稻和陆稻
陆稻是由水稻演变来的适应干旱 地栽培的“地土生态型”,陆稻与 水稻相比,其发芽力强,耐旱力强, 米质较差。
巴西陆稻IAPAR-9
(四)秥稻和糯稻
秥稻与糯稻的主要区别是米质粘性 大小的不同,糯稻是秥稻淀粉粒性质发 生变化而形成的变异型。
种子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种子?
植物学种子概念
种子(seed)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 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
农业生产的种子概念
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 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可分为: 真种子; 类似种子的干果; 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种子发芽势(germinative energy)
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时 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 率。
种子发芽率(germinative percentage)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 时间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 的百分率。
率、千粒重 ❖ 品质好: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
质、蒸煮品质、理化品质
四、品种是怎么来的?
❖ 传统的选育方法—系统育种(选择育种) ❖ 现代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
五、品种有哪些类型? (以水稻为例)
(一)按生物学特点分类
(一)籼稻和粳稻
❖ 籼稻与粳稻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两个亚种。
A、品种纯度(cultivar purity)
❖ 种子真实性(seed genuineness) 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品种证书、
标签等)是否相同,是否名符其实。 ❖ 品种纯度(cultivar purity)
指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一批 种子中(或良种繁殖田块中)本品种的种子数(或 株、穗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数的百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