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公式全集

合集下载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

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在初三的科学学习中,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科学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三科学计算公式全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理学计算公式。

1. 速度计算公式。

速度=位移/时间。

2. 加速度计算公式。

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3. 力的计算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

4. 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做功/时间。

5. 能量计算公式。

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势能=重力高度。

6. 压强计算公式。

压强=力/面积。

7. 浮力计算公式。

浮力=液体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

8. 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100%。

9. 电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电压电流。

10. 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电压/电流。

11. 焦耳定律计算公式。

电功=电压电流时间。

12. 反比例关系计算公式。

y=k/x。

13. 比例关系计算公式。

y=kx。

二、化学计算公式。

1. 摩尔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

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3. 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4.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5. 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

V1/T1=V2/T2。

6. 气体摩尔质量计算公式。

PV=nRT。

7.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

C1V1=C2V2。

8.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9. 燃烧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0.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1. 离子反应计算公式。

n1V1=n2V2。

12.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Kc=[C]^c[D]^d/[A]^a[B]^b。

三、生物学计算公式。

1. 生物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表面积=4πr²。

2. 生物体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4/3πr³。

3. 生物体质量计算公式。

质量=密度体积。

4. 生物体生长速率计算公式。

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

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

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1.物体运动规律公式-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位移公式:位移=速度×时间-等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速度×时间-直线匀加速运动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²-匀变速运动公式:位移=(初速度+末速度)×时间/2-自由落体公式:位移=1/2×重力加速度×时间²2.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 功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 力的合成公式:F = √(F₁² + F₂² + 2 × F₁ × F₂ × cosθ)3.能量公式-功和能量的关系:功=能量变化-势能公式: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4.压力公式-压力公式:压力=力/面积5.电学公式-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电功率公式:电功率=电流×电压-电能公式:电能=电功率×时间6.光学公式-焦距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7.热学公式-摩尔定律:理想气体的压力与摩尔数成正比,与温度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PV=nRT这些是浙教版初中科学公式的一部分,通过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许多与力学、能量、电学、光学、热学等相关的问题。

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

九年级科学所有公式

1.力的公式:力=质量×加速度(F=m×a)重力的公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F=m×g)压强的公式:压强=力÷面积(P=F÷A)弹性势能的公式: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²(U=1/2×k×x²)2.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速度的公式:速度=距离÷时间(v=d÷t)加速度的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a=(v-u)÷t)力学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d)3.光学公式:折射定律的公式:n₁ × sinα = n₂ × sinβ光速的公式:光速=光的频率×波长(c=ν×λ)真实深度的公式:真实深度=影子深度÷折射率(d'=d÷n)4.电学公式:电功的公式:电功=电压×电量(W=V×Q)电阻的公式:电阻=电压÷电流(R=V÷I)电流的公式:电流=电荷÷时间(I=Q÷t)电功率的公式:电功率=电压×电流(P=V×I)欧姆定律的公式:电流=电压÷电阻(U=I×R)5.化学公式:摩尔质量的公式:摩尔质量=质量÷物质量(m=m₁÷M₁)摩尔体积的公式:摩尔体积=体积÷物质量(V=V₁÷M₁)摩尔浓度的公式:摩尔浓度=物质量÷体积(C=M÷V)反应速率的公式:速率=变化量÷时间(r=ΔC÷Δt)6.生物学公式:心脏搏动频率的公式:心脏搏动频率=心脏搏动次数÷时间(f=n÷t)气体交换的公式:气体交换率=寻常容积峰值÷时间(ERV=V÷t)以上列举的只是部分九年级科学涉及的公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公式需要学习和掌握。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

初中科学所有公式由于初中科学内容较为广泛和多样,涉及的公式也颇为丰富。

以下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公式,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公式。

一、物理公式:1. 动能公式:动能(E)= 1/2 × 质量(m)× 速度的平方(v^2)2. 功力公式:功(W)= 力(F)× 位移(s)3. 法拉第定律:电流(I)= 电荷(Q)/ 时间(t)4. 简单机械杠杆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5.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i)= 反射角(r)6.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m)× 加速度(a)7. 速度公式:速度(v)= 路程(s)/ 时间(t)8. 位移公式:位移(s)= 速度(v)× 时间(t)9. 压强公式:压强(P)= 力(F)/ 面积(A)10. 重力公式:重力(F)= 质量(m)× 加速度(g)1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λ)= 热流量(Q)/(温度差(ΔT)×时间(t)×面积(A))12. 压力公式:压力(P)= 力(F)/ 面积(A)13. 弹簧定律:弹性力(F)= 弹性系数(k)×变形量(x)14.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P)= 电流(I)×电压(U)15. 高斯定理:电通量(Φ)= 电场强度(E)×表面积(A)16. 光速公式:光速(c)= 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0)17. 电阻公式:电阻(R)= 电阻率(ρ)×长度(L)/ 面积(A)18. 能量转化公式:能量转化效率(η)= 有用能量输出 / 输入能量19. 万有引力定律:引力(F)= 万有引力常量(G)×质量1(m1)×质量2(m2)/ 距离的平方(r^2)20. 功率公式:功率(P)= 功(W)/ 时间(t)二、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质量(m)= 物质的摩尔数(n)× 摩尔质量(M)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C)= 物质的摩尔数(n)/ 溶剂的体积(V)3. 酸碱中和反应公式:酸(H+)+ 碱(OH-)→ 盐 + 水4.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质量 = 反应后的质量5. 摩尔质量与密度关系:密度(d)= 质量(m)/ 体积(V)6. 摩尔气体体积公式:V1 / n1 = V2 / n27. 燃烧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8. 氧化还原反应公式: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9. 铁的生锈反应:4Fe + 3O2 + 6H2O → 4Fe(OH)310. 碳酸钙分解反应:CaCO3 → CaO + CO2↑11. 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12. 硫酸与铜的反应: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13.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14. 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15. 氢氧化铁的沉淀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16. 硫酸铜与铁的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17.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uO + H2 → Cu + H2O18.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19.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0. 氢氧化铁的溶解反应:Fe(OH)3 + 3HCl → FeCl3 + 3H2O三、生物公式:1. 光合作用方程式: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2. 呼吸作用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ATP)3. 分子遗传学公式:DNA → RNA → 蛋白质4. 遗传交叉公式:分离型基因型比例 = 1:1:1:15. 平行交叉公式:连接型基因型比例 = 1:16. 细胞分裂公式(有丝分裂):2n → 2n7. 细胞分裂公式(减数分裂):2n → n8. 细胞分裂公式(无丝分裂):1n → 2n9. 氧化磷酸化公式:ADP + Pi + NADH + FADH2 + O2 → ATP + H2O + NAD+ + FAD10. 酶催化公式:底物 + 酶→产物 + 酶11. 肽键形成公式:氨基酸 + 氨基酸→肽键 + H2O12. 葡萄糖酵解公式:葡萄糖→ 2 丙酮酸 + 2ATP + 2NADH13. 三羧酸循环公式:乙酰辅酶A + 3NAD+ + FAD + GDP + Pi → 2CO2 + 3NADH + FADH2 + GTP + 2H2O14. 脂肪酸氧化公式:脂肪酸 + O2 → CO2 + H2O + 能量(ATP)15. 蛋白质合成公式:mRNA + tRNA + rRNA →蛋白质16. 翻译公式:mRNA + 核糖体→蛋白质17. 氨基酸活化公式:ATP + 氨基酸→ AMP + 肽基酸18. 转录公式:DNA → mRNA19. 复制公式:DNA → DNA20. 逆转录公式:RNA → DNA以上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公式,这些公式在不同的科学学科中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科学七下公式

科学七下公式

科学七下公式1. 科学七下公式:力的计算公式F = m * aF代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单位:米/秒²)。

2. 科学七下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 / tv代表物体的速度(单位:米/秒),s代表物体的位移(单位:米),t代表物体运动所花费的时间(单位:秒)。

3. 科学七下公式: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 / Vρ代表物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m代表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V代表物体的体积(单位:立方米)。

4. 科学七下公式: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W代表功(单位:焦耳),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单位:牛顿),s代表物体的位移(单位:米)。

5. 科学七下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P代表功率(单位:瓦特),W代表功(单位:焦耳),t代表物体完成功所花费的时间(单位:秒)。

6. 科学七下公式: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 / AP代表压强(单位:帕斯卡),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单位:牛顿),A代表物体所受力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7. 科学七下公式:密价的计算公式C = m / nC代表物质的密价(单位:克/摩尔),m代表物质的质量(单位:克),n代表物质的物质的质量(单位:摩尔)。

8. 科学七下公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 = (v - u) / t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单位:米/秒²),v代表物体的终点速度(单位:米/秒),u 代表物体的初始速度(单位:米/秒),t代表物体运动所花费的时间(单位:秒)。

9. 科学七下公式:电流的计算公式I = Q / tI代表电流强度(单位:安培),Q代表经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单位:库仑),t代表电荷流过该截面的时间(单位:秒)。

10. 科学七下公式:电阻的计算公式R = V / IR代表电阻(单位:欧姆),V代表电压(单位:伏特),I代表电流强度(单位:安培)。

初中科学力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科学力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科学力学方程式大全
1. 匀速直线运动
- 速度公式:v = s / t
- 位移公式:s = v * t
- 时间公式:t = s / v
2. 加速直线运动
-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
- 位移公式:s = (v + u) * t / 2
- 终点速度公式:v = u + a * t
3. 自由落体运动
- 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
- 下落时间:t = √(2h / g)
- 下落距离:h = (1/2) g * t²
- 初速度:u = g * t
4. 斜抛运动
- 水平速度:v₁ = v * cosθ
- 垂直速度:v₂ = v * sinθ
- 时间:t = 2 * v₂ / g
- 最大高度:h = (v₂²) / (2 * g)
- 距离:s = v₁ * t
5. 浮力
- 浮力公式:F = ρ * V * g
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体积,g为重力加速

6. 杠杆原理
- 杠杆原理:F₁ * l₁ = F₂ * l₂
其中,F₁为作用在第一个力臂上的力,l₁为第一个力臂长度,F₂为作用在第二个力臂上的力,l₂为第二个力臂长度
注意:以上仅为初中科学力学方程式的一些基础公式,更多的
方程式和公式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

---
该文档为初中科学力学方程式大全,总结了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浮力和杠杆原理等力学方程式的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解决与力学有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知识。

(完整版),初中科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科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P=I2R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18.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U端1 的R总1 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U 2 R2
P1 R1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P2 R2
物理量
单位
10.机械 W=F s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
11.功W率: P= t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力做功:W=G h
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12.机械效率: W有用 ×100%
9.滑轮组:
物理量
单位
1 F= nG总
F —— 动力 N G 总——总重 N =G)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 总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1 s = h
对于竖直拉的动滑轮而言: ∵ n=2 ∴F = 2 G s =2 h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8.杠杆的平衡条
物理量
单位
件:
F1L1=F2L2 或写成: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
初中三年科学公式较多,以下是部分公式汇总:
物理部分:
1. 速度:v=s/t
2. 重力:G=mg
3. 密度:ρ=m/v
4. 压强:p=F/S=ρgh
5. 液体压强:p=ρgh
6. 浮力:F浮=F’-F (压力差)、F浮=G-F (视重力)、F浮=G (漂浮、悬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 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
9. 功率:p=W/t=Fv
10. 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fL/Fs(滑轮组
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化学部分:
1. 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2. 电学公式:电流I=U/R=P/U;电阻R=U/I=U2/P;电压U=IR=P/I;电
功W=Pt =UIt =I2Rt=U2t/R;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
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并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教辅书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一、常数:
重力常数g= 9.8N/kg ;重力常数g= 10N/kg (看题目提示);在真空中光速为 3.0×108 m/s;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

水的密度为 1.0×103㎏/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 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 V; 1kW·h= _3.6×106_J。

二、公式:
(1)机械功W= Fs;(W:功;F:压力;s:距离)
(2)功率P=W
t=
Fs
t=Fv;(P:功率;W:功;t:时间;F:压力;v:速度) •
(3)机械效率η=W
W
有用
总;(η:机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W总:总功)
(4)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Q:热量;c:比热容;m:质量;t:最后的温度;t0:初始温度;q:热值)
(5)欧姆定律表达式I=U
R(I:电流;U:电压;R:电阻)
(6)电功W=UIt=Pt =I2Rt=
2
U
t
R(W:电功;t:时间;P:电功率;U、I同(5))
(7)电功率:P=W
t=UI=I2R=
2
U
R
(8)焦耳定律表达式Q=I2Rt ••(Q:热量;剩余同(5)(6))(9)串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
并联电路:I=I1+I2; U=U1=U2;1/R=1/R1+1/R2
(10)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G:重力;m:质量;)
(1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v=s
t(v:速度;s:路程;t:时间)
(12)密度ρ=m
V(ρ:密度;m:质量;V:体积)
(13)压强p=F
S(p:压强;F:压力;S:接触面积)
(14)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浮力;G排:排开的重力;
ρ液:液体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1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一.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1):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二.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2):
(1)钾钠银氢正一价,钡钙镁锌正二价,
铜一二、铁二三,铝正三、硅正四,
氟氯溴碘负一价,氧通常是负二价。

(2).根的化合价:
-1价:OH-、NO3-、ClO3-、MnO4-
-2价:SO42-、CO32-、MnO42-、SO32-、SiO32-
-3价:PO43-
+1价:NH4+
(3).化合物中,一般金属正非金属负。

[说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三.复分解反应规律性总结:
1、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
①钾钠硝铵溶;酸全溶。

②Cl-除AgCl不溶,其余都溶。

SO42-除BaSO4不溶,其余都溶。

③CO32-除K、Na、NH+溶,其余不溶。

OH-除K、Na、Ca、Ba溶,其余不溶。

④微溶Ca(OH)2、CaSO4、Ag2SO4、MgCO3
2、常见沉淀分类
AgCl、BaSO4 不溶于酸(即加酸后还有沉淀存在,一定是它们或其一)
白色沉淀 BaCO3、CaCO3溶于酸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Mg(OH)2
有色沉淀 Cu(OH)2溶于酸,不产生气体
Fe(OH)3 [关键词:加酸还有沉淀。

有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3、常见的离子(物质)的颜色
Cu2+:蓝色,如硫酸铜溶液等。

Fe2+:浅绿色,如硫酸亚铁溶液等。

Fe3+:黄色,如氯化铁溶液等。

无水CuSO4是白色,遇水是蓝色。

三、化学推断题知识汇总
(一)从现象入手
(二)、找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3.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四、常用计算公式: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 m B 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 1- 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a%浓=M稀×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a%浓+M稀× b%稀=(M浓+M稀) × 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