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第8版)第十章 儿科影像学
儿科医学影像教学课件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右心房增大,心尖向上翘起。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表现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心尖向下扩张。
小儿白血病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X线表现较为特殊,可见纵隔 、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病例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检查
总结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为心脏形态异常、心室肥大、血管畸形等征象。
详细描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CT检查是评估患儿病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在CT检 查中,可以观察到患儿的心脏形态异常、心室肥大、血管畸形等征象,这些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患儿的心脏病 情。同时,CT检查还可以提供其他重要的影像学信息,如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儿科医学影像学面
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患儿数据的安全和
隐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例四:小儿白血病超声检查
总结词
小儿白血病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为肝脾肿大、淋巴结肿 大、骨髓异常等征象。
详细描述
小儿白血病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超声检查 是评估患儿病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超声检 查中,可以观察到患儿的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髓 异常等征象,这些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患儿的白血病病 情。同时,超声检查还可以提供其他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如是否存在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在儿科医学中,CT检查常用于诊断颅内病变 、肿瘤、血管病变等疾病。
第十章儿科影像学版

第十章 儿科影像学
第一节 儿科影像学检查技术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第三节头颈部 第四节呼吸系统 第五节循环系统 第六节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第七节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间隙 第八节骨关节与软组织
第一节 儿科影像学检查技术
小儿影像学检查的特点:个体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各器官 、系统不 断发育;体格、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在各阶段均明显不同。小儿放 射学与成年人放射学相 比有其特殊之处。小儿不论是影像检查方 法 、诊断思维逻辑,以及疾病预后判断,还是学科发展方向等均 有其特殊性。熟悉小儿的体格 、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 ,对儿科 疾病早 、快、准认识和诊断是儿科临床医师和小儿放射工作者必 须遵循的影像诊断原则 。
病理改变: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和肺感染等。 影像学表现: 1、X线:取决于异物大小、 形态、 位置、 病程长短、
异物性质及并发症。 直接征象: 不透 X光异 物, 如金属等, 半透 X光异
物, 如塑料帽等, 在胸部正 侧位 x射线平片或胸部 透视下, 可以清楚的显示其位 置、 大小、 形态、 伴或不伴支气管通气异常; 间接征象:右侧多见, 左右之比为 1 : 1 . 5 , 主 要表现为吸气性或呼 气性活瓣性支气管阻塞, 透视 下纵隔反相运动, X射线 胸片可见相应部位的阻塞性 肺炎、 肺气肿或肺不张。 2、CT:可直接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 诊断与鉴别诊断: 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再行CT检查。需要 与非异物引起的支气管疾病鉴别,如浓痰、肿瘤引起 的支气管阻塞。
第五节 循环系统
一、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一、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肺静脉发育异常所致,全部肺静脉开口均与 左心房不相通,而引流入右心,使右心容量负荷增加,造成右心房扩大和右心室肥厚扩张。左心房 通常缩小,左心室也常发育不良。存在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这是患儿存活的基本条件。
儿科影像诊断总论PPT

• CT:X线、超声的重要补充,是胸腹部肿瘤、 外伤、先天性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婴幼儿 期各脏器尚未发育成熟,解剖结构对比度差, 增强CT的检查价值较大,必须强调,儿科CT 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采用低剂量扫描, 检查时尽可能遮盖性腺。
• MRI:因其成像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等特 点,是儿科理想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在神经 系统,可较敏感和准确显示灰质和白质的变 化,包括髓鞘化的变化,还可用DWI研究小 分子活动,MRS研究脑成熟而发生的化学变 化,BOLD研究脑功能区的变化等。
矢旁区脑损伤
T1WI
沿脑回走行的点状及迂曲条状高信号,皮层内呈雪花状高信号 病变多位于中央前、后回及顶枕叶,严重者整个皮层呈雪花状
二、深部脑白质的损伤
①两侧额叶深部白质, 相当于侧脑室前角的前 外侧,T1WI可见对称的点状稍高信号。
②T1WI见沿两侧侧脑室室壁边缘条带状高信号。
• 神经病理学基础:此区域是髓静脉向大脑深部 终末静脉引流汇集处,因缺氧导致淤血扩张, 由于新生儿血管发育不成熟,在组织学上有红 细胞及血浆蛋白渗出。
髓鞘化的过程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但两者并不同步。 T1WI:正常足月儿出生时,放射冠中央、大脑 脚、脑干背侧、内囊后肢、苍白球、丘脑腹外 侧、小脑上蚓部、小脑上、下角均呈高信号。 6个月以前看T1WI ,显示髓鞘形成初级阶段。 T2WI: 6个月以后看T2WI ,显示髓鞘形成成 熟阶段。
7个月早产儿,3 天,两侧侧脑室 扩大,并有出血, 两侧尾状核头部、 侧脑室室管膜下 生发层、胼胝体 压部多处出血
35周早产,7天,宫内窘迫,羊水 早破,出血处呈T1高,T2低信号
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
是指具有特征性分布即侧脑室外角背侧部 的白质坏死。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 号,根据白质坏死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局灶性、广泛性、弥漫性及多囊性。局限 性多见于足月新生儿。
医学影像学-儿科影像学

➢ 儿童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或MRI)检查时常需要镇静
➢ 自然睡眠最为理想,药物镇静一般适用于6个月至4岁患儿
➢ 常用镇静药物为10%水合氯醛,口服或保留灌肠,剂量0.5ml影像学(第8 版)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临床与病理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新生 儿窒息,引起脑供血和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
(2)Coats病(渗出性视网膜炎)病理基础为视网膜渗出,CT表现为玻璃体后方 新月形稍高密度,MRI表现为视网膜下积液
第四节
呼吸系统
• 医学影像学(第8 版)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临床与病理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肺透明膜 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多见于早产儿
CT示右主支气管异物,右肺 气肿
第五节
循环系统
• 医学影像学(第8 版)
一、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一)临床与病理
➢ 胚胎发育过程中肺静脉发育异常所致
➢ 全部肺静脉开口均不与左心房相通,而引流入右心,使右心容量负荷增加,造成右心房扩大, 右心室肥厚扩张,左心房缩小,左心室发育不良
➢ 根据肺静脉的引流部位不同,本病可分为心上型(最常见)、心内型、心下型和混合型
➢ 感染可导致生发基质坏死,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减少,血管炎等,可继发室管膜下或 皮层下白质内营养不良性钙化。感染越早,脑损伤越重,可合并脑发育畸形
➢ 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形、智力低下、癫痫、听力丧失和肌张力异常
儿科医学影像教学课件

儿科医学影像具有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对儿童身体影响小等特点。针对儿 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科医学影像在检查方法、技术操作、影像解读等方面均 有别于成人医学影像。
儿科医学影像的重要性
A
疾病诊断
儿科医学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准确的 影像资料,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
治疗决策
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 范围、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泌尿系结石
X线和CT均可显示结石的大小、形 态和位置。X线平片可见结石呈高密 度影,CT可更准确地显示结石的成 分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神经系统疾病
01
02
03
化脓性脑膜炎
CT表现为硬脑膜下积液、 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征 象。MRI可更敏感地显示 脑膜炎症和颅内病变。
病毒性脑炎
CT和MRI均可显示脑实质 内的低密度或异常信号影 ,MRI对病变的显示更为 敏感和准确。
儿科医学影像教学课 件
目录
• 儿科医学影像概述 • 常见儿科疾病的医学影像表现 • 儿科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儿科医学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目录
• 儿科医学影像与临床治疗的联系 • 儿科医学影像的未来展望
01 儿科医学影像概述
儿科医学影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科医学影像是指利用放射学、医学影像学等技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疾病诊断 、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医学专业。
02
支气管哮喘
CT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内出现透亮度增 加的区域,即肺气肿。
03
肺结核
X线表现为哑铃状阴影,即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肿大 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肠套叠
医学影像学-儿科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X线表现
22
常用X线测量方法:
• 评价髋臼与股骨头的关系可用X线测量方法有 • Perkin方格 • Shenton线 • 髋臼指数。
23
Perkin 方格
• 连接两侧髋臼“Y”形软骨作一水平线,再自髋臼顶 外缘作一垂线。此二线将髋臼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 骨头应位于内下象限。新生儿和婴儿股骨头骨骺尚未 出现时,可观察股骨上干骺端的角形突起(股骨颈喙 突)与Perkin线的关系。如股骨颈喙突位于下外或上 外象限时,即可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 。脱位侧骨化中心常较小。
24
Perkin 方格
25
Shenton线
• 闭孔的上缘正常时应与股骨颈内侧形成一完整的弧 线。髋关节向上脱位时,此 曲线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弧 线的外侧孔高。为最简单的 诊断方法之一。
26
髋臼指数
• 髋臼指数:又称髋臼角,即髋臼顶的斜度。沿双侧 髋臼“Y”型软骨交点作水平连线,再沿髋臼上下 缘作切线,两线相交之角即为髋臼角。髋臼角正常 值1岁以下为30°,1~3岁为25°,3岁以上为20° 。一般认为如超过30°则有明显脱位趋向,可认髋 臼发育不良。但在诊断上不能单看髋臼指数一项。
5
活动期影像学表现
• 1、软骨基质钙化不足,导致骺板软骨堆积、增厚和膨出, 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增宽;临时钙化段不规则,模糊和变薄, 以至消失;干骺端宽大;
• 2、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密度低,边缘模糊,甚至可不 出现;
6
活动期影像学表现
• 3、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长管状骨常弯曲变形,下肢发生膝 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畸形;少数可发生青枝 骨折和假性骨折;
活动受限为主诉,有发热,甚或高热等全身反应。血沉增 快,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等。 • 早期于骨质破坏前即出现病理性髋关节脱位,但两侧髋臼 形态对称是主要差别。
《医学影像学》第8版课件—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与影像诊断原则

c
不同检查方法比对:肝血管瘤
d
不同时间比对:急性胰腺炎
二、影像诊断原则
(一)熟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影像表现 (二)辨认异常影像表现
a
• 儿童骨骺:误认骨折
a
b
男性乳头:误认肺结节
c 主动脉搏动伪影:误认肝结节
(三)异常影像表现的分析和归纳
1.异常影像表现分析
(1)部位;(2)数目;(3)形状和边缘;(4)密度、信号强度和回声;(5)临近器官
《医学影像学》第8版课件—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与影像诊断原则
主讲人:XXX
一、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一)图像观察和分析前的准备
1. 核对图像上的患者信息 2. 图像应符合观察和分析的需求
(1)图像的成像技术、检查方法、技术条件及检查范围等 (2)图像质量
3. 识别图像类型
一、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a
头CT运动伪影
a
ab
体表金属干扰
ac
腹腔钡剂干扰
各种原因造成的伪影,一般情况下不能勉强进行观察和分析,否则难以解释,甚至误诊
一、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 图像的全面观察和分析 2. 图像的重点观察和分析 3. 图像的对比观察和分析
a
对称部位比对:股骨颈骨折
b
不同成像技术比对: 胆囊结石
与结构
2.异常影像表现的归纳
二、影像诊断原则
(四)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1. 年龄和性别 2. 职业史和接触史 3. 生长和居住史 4. 家族史 5. 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儿科影像诊断学

儿科影像诊断学儿科影像诊断学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来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的学科。
儿科影像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治疗至关重要。
下面是儿科影像诊断学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儿科影像学概述1. 儿科影像学的历史发展2. 儿科影像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手段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二、儿科影像学的常见检查技术1. X线检查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2. 超声波检查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3. CT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4. MRI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5.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6. PET扫描技术在儿科影像学中的应用三、儿科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1. 儿童肺部疾病的影像诊断2. 儿童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影像诊断3. 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影像诊断4.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5.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6.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四、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外科手术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先天性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五、儿科影像学的相关进展和研究1. 儿科影像学在多学科合作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发育研究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遗传疾病研究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5.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康复研究中的应用六、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1.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健康体检中的应用2.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疫苗接种中的应用3.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营养管理中的应用4.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5. 儿科影像学在儿童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儿科影像诊断学作为儿科医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在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中也广泛应用。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儿科影像诊断学将进一步提高对儿童疾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足月儿HIE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矢状旁区脑损伤、基底节和丘脑损伤、颅内出血及脑梗死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临床与病理
二、胚胎脑病
➢ 胚胎脑病(embryonic cerebropathy)为病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
➢ 常见病因包括T,弓形虫(toxoplasma);O,其它病原体(other agents);R,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C,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s virus),归纳为“TORCH”感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超声检查
(一)二维超声检查
儿童心脏疾病及腹盆部疾病首选检查方法,也可用于胃肠道先天性发育畸形、新生儿和 婴幼儿的颅脑疾病检查
(二)M型和D型超声检查
主要用于儿童心脏疾病,与二维超声联合评价心脏各房室形态、运动功能和血流状况
(三)其他超声检查方法
包括三维实时成像、声学造影检查(用于了解病变的血流情况),其中声学造影检查 诊断价值类似甚至优于CT增强检查
(二)对比增强检查
有助于儿科疾病尤为肿瘤性、炎症性等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其它MRI检查方法
MRA、MR水成像、1H-MRS和DWI,MR水成像用于胆道及泌尿系统发育畸形,1H-MRS 用于颅内肿瘤诊断与鉴别,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病变检出价值较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腺样体肥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临床与病理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
➢ 好发于胎龄<32周,体重<1500g、生后10天内长时间高浓度氧治疗的早产儿 ➢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高浓度氧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收缩,造成视网膜缺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三、CT检查
因CT检查辐射剂量较大,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可能情况下,尽量选用超声或MRI检查。 必须采用CT检查时,扫描时尽可能使用低辐射剂量,注意辐射防护
(一)平扫CT
CT检查时常规先行平扫检查,对先天性畸形、外伤后出血等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3)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MRI
生发基质出血Ⅲ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二)影像学表现(CT/MRI)
2. 足月儿HIE (1)矢状旁区脑损伤:表现为大脑镰旁脑皮质密度或信号 异常,常对称,多见于顶枕叶
2. MRI 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脱离和出血,出血依据时间不 同可呈低或高信号,亚急性出血T1WI、T2WI呈高信号
MRI脂肪抑制T1WI示右侧视网膜脱 离伴出血,玻璃体腔内见新月形均 匀短T1信号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2)基底节和(或)丘脑损伤,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和(或) 丘脑对称性异常密度或信号强度
(3)可有脑梗死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
因MRI检查无辐射损伤,已成为HIE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 DWI检查所需时间短,对早期新生儿脑损伤病变检出敏感
足月新生儿HIE基底节区损伤 MRI平扫T1WI示双侧豆状核及
丘脑区高、低混杂信号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五、检查前准备
➢ 儿童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CT或MRI)检查时常需要镇静 ➢ 自然睡眠最为理想,药物镇静一般适用于6个月至4岁患儿 ➢ 常用镇静药物为10%水合氯醛,口服或保留灌肠,剂量0.5ml/kg(总量<1克)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影像学表现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
1. 超声 玻璃体内肿块,常见强回声“钙斑”伴声影,CDFI 有丰富血流信息
2. CT 眼球内不规则钙化性肿块是诊断的重要直接征象, 钙化呈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
3. MRI 相对于玻璃体,肿块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低 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检查有助于观察视神经及颅
➢ 感染可导致生发基质坏死,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减少,血管炎等,可继发室管膜下或 皮层下白质内营养不良性钙化。感染越早,脑损伤越重,可合并脑发育畸形
➢ 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形、智力低下、癫痫、听力丧失和肌张力异常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二)增强CT
CT平扫发现病变而不能定性时,需行增强CT检查;由于婴幼儿期各脏器解剖对比差, 腹部及头颈部病变平扫CT不利于病变检出,增强CT检查可为病变检出及诊断提供重 要信息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四、MRI检查
(一)临床与病理
➢ 腺样体为鼻咽部淋巴组织,生后6~12个月开始发育,2~10岁增殖旺盛期,10岁后开始逐 渐萎缩。腺样体肥大,为炎症刺激所致病理性增生,多见于儿童,常有慢性扁桃体炎
➢ 儿童鼻咽腔狭小,肥大腺样体常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常并发鼻炎、鼻窦炎和分泌性中 耳炎
➢ 临床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打鼾、听力减退和耳鸣
致血管生长因子高表达,进而新生血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 ➢ 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牵拉,引起视网膜下渗出、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并形成小眼畸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
(二)影像学表现
1. CT (1)眼球后方低密度的液体或高密度出血 (2)双眼发病,但双侧病变常不对称 (3)病变轻微者眼球大小正常,严重时眼球变小
2. 鉴别诊断 (1)原始永存玻璃体增殖症 眼球小,钙化少见,CT示自晶状体至视神经方向条索 状高密度,MRI 相对于玻璃体,T2WI呈低信号带,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2)Coats病(渗出性视网膜炎)病理基础为视网膜渗出,CT表现为玻璃体后方 新月形稍高密度,MRI表现为视网膜下积液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熟悉 胚胎脑病、腺样体肥大、早产儿视网膜病、呼吸道异物、完 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十二指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和肾母 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了解 了解儿科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一节
儿科影像学检查技术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由于MRI检查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儿童颅脑疾病、腹部肿 块和某些先天性发育畸形等疾病的首选检查技术。
(一)平扫检查
1. 普通平扫检查 常规包括T1WI和T2WI成像 2. 特殊平扫检查 脂肪抑制T1WI和T2WI、梯度回波、同反相位T1WI、水抑制T2WI和SWI, 可根据病变性质选择不同扫描技术。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二、胚胎脑病
(二)影像学表现
1. 超声 新生儿期首选检查,表现为室管膜下和皮层下白质内钙化呈强回声、豆纹血管病变
2. CT (1)室管膜下和皮层下白质内多发斑点样钙化,具有特征性 (2)中早期感染:小头畸形,白质体积减少,脑室扩张,脑发育畸形 (3)后期感染可见局部白质密度减低
(二)影像学表现(CT/MRI)
1. 早产儿HIE (1)生发基质出血:分为4级:Ⅰ级为室管膜下血肿; Ⅱ级为血肿破入脑室内,不伴有脑室扩张;Ⅲ级为血肿 破入脑室内,伴有脑室扩张;Ⅳ级为脑室旁出血性脑梗 死
(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周围多个小囊状病灶,形 成“瑞士奶酪”样表现,脑室周围白质减少和脑室扩张
3. MRI 白质内局灶性长T1、长T2信号
CT平扫示双侧脑室室管膜 下多发结节状钙化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三节
头颈部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腺样体肥大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 起源于视网膜的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节细胞,为神经外胚层肿瘤 ➢ 儿童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3岁以前 ➢ 病理特征为瘤细胞呈菊花团状,95%病人瘤细胞中可发现钙质 ➢ 临床表现为“白瞳症”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影像学(第8版)
一、X线检查
(一)普通X线检查
1. X线平片 儿童胸部、骨关节疾病 2. 透视检查 可疑支气管异物、胃肠道造影
(二)X线造影检查
1. 食管和胃肠道造影 儿童食管和胃肠道先天发育畸形 2. 静脉性尿路造影 儿童泌尿系统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内侵犯,可对肿瘤进行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