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选修知识点归纳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学生而言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之一。

而在高三阶段,数学选修课更是让人感到头疼。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选修知识点,在本文中,将对一些常见的高三数学选修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概率与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 事件及其运算规则:包括事件的和、差、积、商等-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基本概率公式、条件概率公式- 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2. 统计与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与整理:抽样、数据整理与清洗- 数据的呈现方式: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累计频数表- 描述统计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 抽样调查与估计:样本容量、置信区间二、数列与数列极限1.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极限-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应用- 等差数列极限的求解与判定2. 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极限-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 等比数列极限的求解与判定三、数学函数与导数1. 常用函数与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2. 函数图像与函数的变化- 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和绘制方法- 函数的平移、翻折、缩放等变化3. 导数与求导法则- 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基本导数法则及常见函数的导数求解- 导数在函数图像上的应用四、微分与积分1. 微分与微分中值定理- 微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关系-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2. 定积分与不定积分- 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不定积分与原函数的概念- 积分与几何应用、物理应用、求解定积分问题以上仅为高三数学选修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较为复杂繁多。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同学们应注重理解概念,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梳理知识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结合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将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高三数学 平面向量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三数学 平面向量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三数学 平面向量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平面向量多选题1.已知a ,b 是平面上夹角为23π的两个单位向量,c 在该平面上,且()()·0a c b 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ab += B .||3a b -=C .||3<cD .a b +,c 的夹角是钝角【答案】ABC 【分析】在平面上作出OA a =,OB b =,1OA OB ==,23AOB π∠=,作OC c =,则可得出C 点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这样可判断选项C 、D . 由向量加法和减法法则判断选项A 、B . 【详解】 对于A :()2222+2||+cos13a b a ba b a b π+=+=⨯⨯=,故A 正确; 对于B :设OA a =,OB b =,1OA OB ==,23AOB π∠=,则2222+c 32os3AB O OA O A O B B π-⋅==,即3a b -=,故B 正确; OC c =,由(a ﹣c )·(b ﹣c )=0得BC AC ⊥,点C 在以AB 直径的圆上(可以与,A B 重合).设AB 中点是M ,c OC =的最大值为13+3222+A b B O MC a M +==+<,故C 正确; a b +与OM 同向,由图,OM 与c 的夹角不可能为钝角.故D 错误. 故选:ABC .【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向量数量积.解题关键是作出图形,作出OA a =,OB b =,OC c =,确定C 点轨迹,然后由向量的概念判断.2.设向量(1,1)a =-,(0,2)b =,则( ) A .||||a b = B .()a b a -∥C .()a b a -⊥D .a 与b 的夹角为4π 【答案】CD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模、垂直、夹角的坐标运算公式和共线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对各项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对于A ,(1,1)a =-,(0,2)b =,2,2a b ∴==,a b ∴≠,故A 错误; 对于B ,(1,1)a =-,(0,2)b =,()=1,1a b ∴---,又(0,2)b =,则()12100-⨯--⨯≠,()a b ∴-与b 不平行,故B 错误;对于C ,又()()()11110a b a -⋅=-⨯-+-⨯=,()a b a ∴-⊥,故C 正确;对于D ,又cos ,222a b a b a b⋅<>===⋅,又a 与b 的夹角范围是[]0,π,a ∴与b 的夹角为π4,故D 正确. 故选:C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熟记平面向量的模、垂直、夹角坐标运算公式及共线向量的坐标运算时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已知向量(2,1),(3,1)a b ==-,则( ) A .()a b a +⊥B .|2|5a b +=C .向量a 在向量bD .向量a 的单位向量是55⎛⎝⎭【答案】ABD 【分析】多项选择题需要要对选项一一验证: 对于A:利用向量垂直的条件判断; 对于B:利用模的计算公式; 对于C:利用投影的计算公式; 对于D:直接求单位向量即可. 【详解】(2,1),(3,1)a b ==-对于A: (1,2),()(1)2210,a b a b a +=-+⋅=-⨯+⨯=∴()a b a +⊥,故A 正确;对于B:222(2,1)2(3,1)(4,3),|2|(4)35a b a b +=+-=-∴+=-+=,故B 正确;对于C: 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是2210||(3)1a b b ⋅==--+,故C 错误; 对于D: 向量a 的单位向量是255,⎛⎫⎪ ⎪⎝⎭,故D 正确.故选:ABD . 【点睛】多项选择题是2020年高考新题型,需要要对选项一一验证.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AB =,1AD =,2DE EC =,AE 交BD 于F 且2AE B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1233AE AC AD =+B .25DF DB =C .,3AB AD π=D .2725FB FC ⋅=【答案】BCD 【分析】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向量的夹角公式,逐一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即可得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选项A :()22233133AE AD DE AD DC AD AD D C A A A C =+=+=+-=+,故选项A 不正确; 对于选项B :易证DEF BFA ,所以23DF DE BF AB ==,所以2235DF FB DB ==,故选项B 正确;对于选项C :2AE BD ⋅=-,即()223AD A B D AB A ⎛⎫+-=- ⎪⎝⎭,所以 2221233AD AD AB AB -⋅-=-,所以1142332AD AB -⋅-⨯=-,解得:1AB AD ⋅=,11cos ,212AB AD AB AD AB AD⋅===⨯⨯,因为[],0,AB AD π∈,所以,3AB AD π=,故选项C 正确; 对于选项D :()()332555AB FB FC DB FD DC AD BD AB ⎛⎫⋅=⋅+=-⋅+ ⎪⎝⎭()()()3233255555AD AD AB AB AD A AB AB B AD ⎡⎤⎛⎫=-⋅-+=-⋅+ ⎪⎢⎥⎣⎦⎝⎭22969362734252525252525AB AB AD AD =⨯-⋅-⨯=⨯--=,故选项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关键点点睛:选项B 的关键点是能得出DEF BFA ,即可得23DF DE BF AB ==,选项D 的关键点是由于AB 和AD 的模长和夹角已知,故将FB 和FC 用AB 和AD 表示,即可求出数量积.5.已知向量(2,1)a =,(cos ,sin )(0)b θθθπ=,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tan θ=B .若b 在a 上的投影为12-,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23πC .存在θ,使得||||||a b a b +=+D .a b 【答案】BCD 【分析】若a b ⊥,则tan θ=A 错误; 若b 在a 上的投影为12-,且||1b =,则2πcos ,3a b 〈〉=,故B 正确;若b 在a 上的投影为12-,且||1b =,故当a,b 0<>=,|||||a b a b =+|+,故C 正确;2cos sin a b θθ+==)θϕ+, a b D 正确.【详解】若a b ⊥,则2cos sin 0a b θθ+==,则tan θ=A 错误; 若b 在a 上的投影为12-,且||1b =,则1||cos 2b a b 〈〉=-,,2πcos ,3a b 〈〉=,故B 正确;若2()2a b a b a b =+22++,222(||||)||||2||||a b a b a b +=++,若|||||a b a b =+|+,则||||cos ||||a b a b a b a b 〈〉=,=,即cos ,1a b 〈〉=,故a,b 0<>=,|||||a b a b =+|+,故C正确;2cos sin a b θθ+==)θϕ+,因为0πθ≤≤,π02ϕ<<,则当π2θϕ+=时,a b ,故D 正确,故选:BC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和应用,考查数量积的运算律,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6.设O ,A ,B 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若()1,2,3n OC OA nOB 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点1C ,2C ,3C 在同一直线上B .123OC OC OC ==C .123OC OB OC OB OC OB ⋅<⋅<⋅D .123OC OA OC OA OC OA ⋅<⋅<⋅【答案】AC 【分析】利用共线向量定理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12212()C C OC OC OA OB OA OB OB =-=+-+=,()()233232C C OC OC OA OB OA OB OB =-=+-+=,所以1223C CC C =,A 正确.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B 不正确.21OC OA OC OA OA OB ⋅-⋅=⋅,无法判断与0的大小关系,而()21OC OB OA OB OB OA OB OB ⋅=+⋅=⋅+,()2222OC OB OA OB OB OA OB OB⋅=+⋅=⋅+,同理233OC OB OA OB OB ⋅=⋅+,所以C 正确,D 不正确. 故选:AC .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共线定理和向量的数量积,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7.若平面向量,,a b c 两两夹角相等,,a b 为单位向量,2c =,则a b c ++=( ) A .1 B .2C .3D .4【答案】AD【分析】由平面向量,,a b c 两两夹角相等可知,夹角为0︒或120︒.分两种情况对三个向量的和的模长进行讨论,算出结果. 【详解】平面向量,,a b c 两两夹角相等,∴两两向量所成的角是0︒或120︒.当夹角为0︒时,,,a b c 同向共线,则4a b c ++=; 当夹角为120︒时,,a b 为单位向量,1a b ∴+= ,且a b +与c 反向共线,又2c =,1a b c ∴++=.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共线的性质,平面向量的模的求法,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属于中档题.8.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设2AB a =,BC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a b += B .a b ⊥C .()4a b b +⊥D .1a b ⋅=-【答案】CD 【分析】分析知1a =,2=b ,a 与b 的夹角是120︒,进而对四个选项逐个分析,可选出答案. 【详解】分析知1a =,2=b ,a 与b 的夹角是120︒. 由12cos12010a b ︒⋅=⨯⨯=-≠,故B 错误,D 正确; 由()22221243a ba ab b +=+⋅+=-+=,所以3a b +=,故A 错误;由()()2144440a b b a b b +⋅=⋅+=⨯-+=,所以()4a b b +⊥,故C 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正三角形的性质,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二、立体几何多选题9.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1AB BC BB ==,D 是AC 的中点,O 为1A C 的中点.点P 是1BC 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点P 运动到1BC 中点时,直线1A P 与平面111ABC 5 B .无论点P 在1BC 上怎么运动,都有11A P OB ⊥C .当点P 运动到1BC 中点时,才有1A P 与1OB 相交于一点,记为Q ,且113PQ QA = D .无论点P 在1BC 上怎么运动,直线1A P 与AB 所成角都不可能是30° 【答案】ABD 【分析】构造线面角1PA E ∠,由已知线段的等量关系求1tan EPPA E AE∠=的值即可判断A 的正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证明11A P OB ⊥即可知B 的正误;由中位线的性质有112PQ QA =可知C 的正误;由直线的平行关系构造线线角为11B A P ∠,结合动点P 分析角度范围即可知D 的正误 【详解】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1AB BC BB ==选项A 中,当点P 运动到1BC 中点时,有E 为11B C 的中点,连接1A E 、EP ,如下图示即有EP ⊥面111A B C∴直线1A P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1tan EPPA E AE∠= ∵112EP BB =,22111152AE A B B E BB =+= ∴15tan PA E ∠=,故A 正确选项B 中,连接1B C ,与1BC 交于E ,并连接1A B ,如下图示由题意知,11B BCC 为正方形,即有11B C BC ⊥而AB BC ⊥且111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有11A B ⊥面11B BCC ,1BC ⊂面11B BCC ∴111A B BC ⊥,又1111A B B C B =∴1BC ⊥面11A B C ,1OB ⊂面11A B C ,故11BC OB ⊥ 同理可证:11A B OB ⊥,又11A B BC B ⋂=∴1OB ⊥面11A BC ,又1A P ⊂面11A BC ,即有11A P OB ⊥,故B 正确选项C 中,点P 运动到1BC 中点时,即在△11A B C 中1A P 、1OB 均为中位线∴Q为中位线的交点∴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有:112PQQA=,故C错误选项D中,由于11//A B AB,直线1A P与AB所成角即为11A B与1A P所成角:11B A P∠结合下图分析知:点P在1BC上运动时当P在B或1C上时,11B A P∠最大为45°当P在1BC中点上时,11B A P∠最小为23arctan30>=︒∴11B A P∠不可能是30°,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射影定理构造线面角,并计算其正弦值;利用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中位线的性质:中位线交点分中位线为1:2的数量关系;由动点分析线线角的大小10.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2AB AD=,E为边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若M为线段1A C的中点,则ADE∆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段BM 的长是定值B .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C ⊥ C .点M 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D .存在某个位置,使MB ⊥平面1A DE 【答案】AC 【分析】取CD 中点F ,连接BF ,MF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BMF 平面1A DE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BM 平面1A DE ,可判断D ;在BFM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BM a =为定值,可判断A 和C ;假设1DE A C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DE ⊥平面1A CE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1DE A E ⊥,与11DA A E ⊥矛盾,可判断B . 【详解】解:取CD 的中点F ,连接BF ,MF ,∵M ,F 分别为1A C 、CD 中点, ∴1MF A D ∥,∵1A D ⊂平面1A DE ,MF ⊄平面1A DE , ∴MF 平面1A DE , ∵DF BE ∥且DF BE =, ∴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 ∴BFDE ,∵DE ⊂平面1A DE ,BF ⊄平面1A DE , ∴BF ∥平面1A DE , 又BFMF F =,BF 、MF ⊂平面BMF ,∴平面//BMF 平面1A DE , ∵BM ⊂平面BMF , ∴BM ∥平面1A DE ,即D 错误,设22AB AD a ==,则112MF A D a ==,BF DE ==,145A DE MFB ︒∠=∠=,∴BM a ==,即BM 为定值,所以A 正确,∴点M 的轨迹是以B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即C 正确, ∵DE CE ==,2CD AB a ==, ∴222DE CE CD +=, ∴DE CE ⊥,设1DE A C ⊥,∵1A C 、CE ⊂平面1A CE ,1AC CE C =, ∴DE ⊥平面1A CE ,∵1A E ⊂平面1A CE ,∴1DE A E ⊥,与11DA A E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B 错误.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涉及到线段长度的求解、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点的轨迹的求解、反证法的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和推理论证能力.。

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一、函数基本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上。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等概念需要理解。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函数关系式、函数表格、函数图像等。

二、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输入值(自变量)的集合,值域是所有输出值(因变量)的集合。

在选择题中,常常需要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确定选项的正确性。

2. 奇偶性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值,有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值,有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奇偶性质或图像的对称性来确定。

3.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递增和递减。

递增函数满足f(x1) < f(x2)当x1 < x2;递减函数满足f(x1) > f(x2)当x1 < x2。

通过导数的正负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4. 零点和极值函数的零点是使得函数值为0的输入值,使用求解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得零点。

极值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在选择题中通常需要使用导数的相关知识来判断函数的极值。

5. 对称性函数的对称轴可以是x轴、y轴或原点,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以确定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形状。

三、图像的性质1. 基本图像变换通过平移、伸缩、翻转等操作可以变换函数的图像。

在选择题中常常需要根据变换后的图像来确定正确答案。

2. 图像的位置与性质图像的位置可以通过函数的平移得到,如y = f(x) + a表示y = f(x)图像上下平移|a|个单位。

图像的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符号、奇偶性、单调性等来判断。

四、方程与不等式1. 一次方程与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的解集是一个直线,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一条射线。

在选择题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求解方程和不等式。

2. 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2 + bx + c = 0,二次不等式的基本形式是ax^2 + bx + c > 0或ax^2 + bx + c < 0。

高考数学选做题知识点

高考数学选做题知识点

高考数学选做题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其中数学科目在很多学生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选做题的出现,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数学选做题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不等式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数学选做题的常见考点之一。

对于不等式的解集,有时候需要使用等价变形或者图像法来确定。

特别是在求解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时,需要注意拆分绝对值进行分类讨论。

二、函数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对于函数的概念要有清晰的理解,掌握函数的性质和性质的应用。

在对函数进行分析时,可以使用导数和极值的概念,辅助推导出函数的最值和单调性。

三、向量向量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的难点,也是需要考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对于向量的运算,需要熟悉加法和乘法的规则,并且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几何意义。

在解决向量问题时,可以使用向量的几何性质以及坐标表示,进行高效的推导和计算。

四、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涉及内容较多的部分,也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的常考点。

对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需要仔细掌握,熟悉单位圆和任意角的概念。

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可以利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三角函数的简化和变形。

五、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需要考生熟悉几何体的性质和定理,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对于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需要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几何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垂直性质,进行几何体的推导和计算。

六、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需要考生注重复习的知识点。

对于概率的计算,需要掌握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概率问题中。

在解决统计问题时,可以利用频率分布和样本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总结一下,以上提及的知识点仅仅是高考数学选做题中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却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细选2篇)

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细选2篇)

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细选2篇)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1第一,函数与导数。

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

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

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

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2一、三角函数题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考中考查的热点.二、数列题数列题重点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的综合应用,常与不等式、函数、导数等知识综合交汇,既考查分类、转化、化归、归纳、递推等数学思想方法,又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运算、推理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这类试题的位置有所前移,难度明显降低.三、立体几何题常以柱体、锥体、组合体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既有计算又有证明,一题多问,递进排列,此类试题既可用传统方法解答,又可用空间向量法处理,有的题是两法兼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由自己的长处和图形特点来确定.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往往选用向量法,反之,选用传统方法.另外,“动态”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新亮点,三视图的巧妙参与也是立体几何命题的新手法,要注意把握.四、概率问题概率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三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必然与或然思想,因此近几年概率题常以概率与统计的交汇形式呈现,并用实际生活中的背景来“包装”.概率重点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等;统计重点考查抽样方法(特别是分层抽样)、样本的频率分布、样本的特征数、茎叶图、线性回归、列联表等,穿插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和优化决策能力.同时,关注几何概型与定积分的交汇考查,此类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难度有所提升,考生应有心理准备.五、圆锥曲线问题解析几何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后三道题的位置上,有时是“把关题”或“压轴题”,说明了解析几何题依然是重头戏,在新课标高考中依然占有较突出的地位.考查重点:第一,解析几何自身模块的小交汇,是指以圆、圆锥曲线为载体呈现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如不同曲线(含直线)之间的结合,直线是各类曲线和相关试题最常用的“调味品”,显示了直线与方程的各知识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第二,圆锥曲线与不同模块知识的大交汇,以解析几何与函数、向量、代数知识的结合最为常见.有关解析几何的最值、定值、定点问题应给予重视.一般来说,解析几何题计算量大且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品出“几何味”来),需要“精打细算”,对考生的意志品质和数学机智都是一种考验和检测.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导数题考查的重点是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或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往往将函数、不等式、方程、导数等有机地综合,构成一道超大型综合题,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鉴于该类试题的难度大,有些题还有高等数学的背景和竞赛题的味道,标准答案提供的解法往往如同“神来之笔”,确实想不到,加之“搏杀”到此时的考生的精力和考试时间基本耗尽,建议考生一定要当机立断,视时间和自身实力,先看第(1)问可否拿下,再确定放弃、分段得分或强攻.近几年该类试题与解析几何题轮流“坐庄”,经常充当“把关题”或“压轴题”的重要角色.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菁选2篇)扩展阅读高考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菁选2篇)(扩展1)——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1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5篇)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

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

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

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

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

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

对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考点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等(文科不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一个解答题,多为中档题。

高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强化提升训练75---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强化提升训练75---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高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强化提升训练75---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基础巩固练]一、选择题1.从1,2,3,4,5中不放回地依次取两个数,事件A ={第一次取到的是奇数},B ={第二次取到的是奇数},则P (B |A )=( )A.15 B .310 C .25D .12[解析] 解法一:依题意P (A )=35,P (AB )=35×24,所以P (B |A )=P (AB )P (A )=35×2435=12.解法二:第一次取到奇数后,第二次取数时还有四个数可取,其中两个奇数,故在第一次取到奇数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到奇数的概率为24=12.[答案] D2.(2019·内蒙古包头调研)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他们合格的概率分别为23,34,25,那么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是( )A.25 B .1130 C .715D .16[解析] 三人中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P =23×34×⎝ ⎛⎭⎪⎫1-25+23×⎝ ⎛⎭⎪⎫1-34×25+⎝ ⎛⎭⎪⎫1-23×34×25=715,故选C.[答案] C3.投掷一枚均匀硬币和一枚均匀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 ,“骰子向上的点数是3”为事件B ,则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 )A.512 B .12 C .712D .34[解析] 用间接法考虑,事件A 、B 一个都不发生概率为 P (A -B -)=P (A )·P (B )=12×C 15C 16=512.则所求概率P =1-P (A -B -)=712. [答案] C4.(2019·广东汕头4月模拟)已知某射击运动员,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8,则该射击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为( )A .0.85B .0.8192C .0.8D .0.75[解析] 因为某射击运动员,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8,则该射击运动员射击4次看做4次独立重复试验,则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C 34(0.8)3(1-0.8)+C 48(0.8)4=0.8192,故选B.[答案] B5.(2019·河南濮阳模拟)如图,已知电路中4个开头闭合的概率都是12,且是相互独立的,则灯亮的概率为()A.316B.3 4C.1316D.14[解析]灯泡不亮包括4个开关都开,或下边的2个都开,上边的2个中有一个开,这三种情况是互斥的,每一种情况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灯泡不亮的概率是12×12×12×12+12×12×12×12+12×12×12×12=316.∵灯亮和灯不亮是两个对立事件,∴灯亮的概率是1-316=1316,故选C.[答案] C二、填空题6.甲、乙、丙三人到三个景点旅游,每人只去一个景点,设事件A为“三个人去的景点不相同”,B为“甲独自去一个景点”,则概率P(A|B)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n(B)=C1322=12,n(AB)=A33=6.∴P (A |B )=n (AB )n (B )=612=12. [答案] 127.(2019·扬州一模)在三张奖券中有一、二等奖各一张,另一张无奖,甲乙两人各抽取一张(不放回),两人都中奖的概率为__________.[解析] 解法一:不妨设甲先抽奖,设甲中奖记为事件A ,乙中奖记为事件B ,两人都中奖的概率为P ,则P =P (AB )=23×12=13.解法二:甲乙从三张奖券中抽两张的方法有A 23=6种,两人都中奖的可能有2种,设两人都中奖的概率为P ,则P =26=13. [答案] 138.(2020·江西抚州一中月考)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23,这名射手射击5次,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两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 设“第i 次射击击中目标”为事件A i (i =1,2,3,4,5),“射手在5次射击中,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C ,则P (C )=P (A 1A 2A 3A -4A -5)+P (A -1A 2A 3A 4A -5)+P (A -1A -2A 3A 4A 5)=⎝ ⎛⎭⎪⎫233×⎝ ⎛⎭⎪⎫132+13×⎝ ⎛⎭⎪⎫233×13+⎝ ⎛⎭⎪⎫132×⎝ ⎛⎭⎪⎫233=881.[答案] 881 三、解答题9.(2019·哈尔滨质检)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研发小组,他们研发新产品成功的概率分别为23和35.现安排甲组研发新产品A ,乙组研发新产品B .设甲、乙两组的研发相互独立.(1)求至少有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的概率;(2)若新产品A 研发成功,预计企业可获利润120万元;若新产品B 研发成功,预计企业可获利润100万元.求该企业可获利润的分布列.[解] 记E ={甲组研发新产品成功},F ={乙组研发新产品成功},由题设知P (E )=23,P (E -)=13,P (F )=35,P (F -)=25,且事件E 与F ,E 与F -,E -与F ,E -与F -都相互独立.(1)记H ={至少有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则H -=E -F -, 于是P (H -)=P (E -)P (F -)=13×25=215, 故所求的概率为P (H )=1-P (H -)=1-215=1315.(2)设企业可获利润为X (万元),则X 的可能取值为0,100,120,220,因为P (X =0)=P (E -F -)=13×25=215,P (X =100)=P (E -F )=13×35=315=15,P (X =120)=P (E F -)=23×25=415,P (X =220)=P (EF )=23×35=615=25. 故所求的分布列为10.(2019·石家庄模拟)1台机器至多出现1次故障,且每台机器是否出现故障是相互独立的,出现故障时需1名工人进行维修,每台机器出现故障的概率为13.(1)问该厂至少有多少名工人才能保证每台机器在任何时刻同时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进行维护的概率不少于90%?(2)已知1名工人每月只有维修1台机器的能力,每月需支付给每位工人1万元的工资.每台机器不出现故障或出现故障能及时维修,就能使该厂产生5万元的利润,否则将不产生利润,若该厂现有2名工人,求该厂每月获利的分布列.[解] (1)1台机器是否出现故障可看作1次试验,在1次试验中,机器出现故障设为事件A ,则事件A 的概率为13.该厂有4台机器,就相当于4次独立重复试验,可设出现故障的机器台数为X ,则X ~B ⎝ ⎛⎭⎪⎫4,13,∴P (X =0)=C 04·⎝ ⎛⎭⎪⎫234=1681, P (X =1)=C 14·13·⎝ ⎛⎭⎪⎫233=3281,P (X =2)=C 24·⎝ ⎛⎭⎪⎫132·⎝ ⎛⎭⎪⎫232=2481, P (X =3)=C 34·⎝ ⎛⎭⎪⎫133·23=881, P (X =4)=C 44·⎝ ⎛⎭⎪⎫134=181. ∴X 的分布列为设该厂有n 名工人,则“每台机器在任何时刻同时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进行维修”为X ≤n ,即X =0,X =1,X =2,…,X =n ,这n +1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则∵7281<90%≤8081,∴该厂至少需要3名工人,才能保证每台机器在任何时刻同时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进行维修的概率不少于90%.(2)设该厂每月可获利Y 万元,则Y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8,13,8,P (Y =18)=P (X =0)+P (X =1)+P (X =2)=7281,P (Y =13)=P (X =3)=881,P (Y =8)=P (X =4)=181,∴Y 的分布列为11.(2019·郑州模拟)某工程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年降水量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年降水量X (单位:mm)对工期延误天数Y 的影响及相应的概率P 如下表所示:) A .0.7 B .0.5 C .0.3D .0.2[解析] 设事件A 为“年降水量X 至少是100”,事件B 为“工期延误小于30天”,则P (B |A )=P (AB )P (A )=0.2+0.10.2+0.1+0.3=0.5,故选B.[答案] B12.设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相同,若在三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6364,则事件A 恰好发生一次的概率为( )A.14 B .34 C .964D .2764[解析] 假设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p ,由题意得,事件A 发生的次数X ~B (3,p ),则有1-(1-p )3=6364,得p =34,所以事件A 恰好发生一次的概率为C 13×34×⎝ ⎛⎭⎪⎫1-342=964. [答案] C13.(2019·浙江模拟)某人有4把钥匙,其中2把能打开门.现随机地取1把钥匙试着开门,不能开门的就扔掉,问第二次才能打开门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试过的钥匙不扔掉,这个概率是________.[解析] 第二次打开门,说明第一次没有打开门,故第二次打开门的概率为24×23=13.如果试过的钥匙不扔掉,这个概率为24×24=14.[答案] 13 1414.(2019·洛阳市第二次联考)现有两种投资方案,一年后投资盈亏的情况如下表: 投资股市:购买基金:(1)当p=14时,求q的值;(2)已知甲、乙两人分别选择了“投资股市”和“购买基金”进行投资,如果一年后他们中至少有一人获利的概率大于45,求p的取值范围;(3)丙要将家中闲置的10万元钱进行投资,决定在“投资股市”和“购买基金”这两种方案中选择一种,已知p=12,q=16,求丙投资两种方案的获利金额的分布列.[解](1)∵“购买基金”后,投资结果只有“获利”“不赔不赚”“亏损”三种,且三种投资结果相互独立,∴p+13+q=1.又p=14,∴q=512.(2)记事件A为“甲投资股市且获利”,事件B为“乙购买基金且获利”,事件C为“一年后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投资获利”,则C=A B-∪A-B∪AB,且A,B独立.由题意可知,P(A)=12,P(B)=p,∴P(C)=P(A B-)+P(A-B)+P(AB)=12(1-p)+12p+12p=12+12p.∵P(C)=12+12p>45,∴p>35.又p+13+q=1,q≥0,∴p≤23.∴p 的取值范围为⎝ ⎛⎦⎥⎤35,23.(3)假设丙选择“投资股市”的方案进行投资,记X 为丙投资股市的获利金额(单位:万元),∴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假设丙选择“购买基金”(单位:万元),∴随机变量Y 的分布列为[拓展延伸练]15.(2019·河南郑州一模)1号箱中有2个白球和4个红球,2号箱中有5个白球和3个红球,现随机地从1号箱中取出一球放入2号箱,然后从2号箱中随机取出一球,则从2号箱中取出红球的概率是( )A.1127B .1124C.1627D.38[解析]解法一:记事件A:从2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事件B:从1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则根据古典概型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可知P(B)=46=23,P(B-)=1-23=1 3;由条件概率公式知P(A|B)=49,P(A|B-)=39=13.从而P(A)=P(AB)+P(A B-)=P(A|B)·P(B)+P(A|B-)·P(B-)=1127.故选A.解法二: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①从1号箱中取出白球,其概率为26=13,此时2号箱中有6个白球和3个红球,从2号箱中取出红球的概率为13,则此种情况下的概率为13×13=19.②从1号箱中取出红球,其概率为23,此时2号箱中有5个白球和4个红球,从2号箱中取出红球的概率为49,则这种情况下的概率为23×49=827.故从2号箱中取出红球的概率是19+827=1127.故选A.[答案] A16.将一个半径适当的小球放入如图所示的容器最上方的入口处,小球将自由下落.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将3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最后落入甲袋或乙袋中.已知小球每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时,向左、右两边下落的概率都是12,则小球落入甲袋中的概率为__________.[解析] 记“小球落入甲袋中”为事件A ,“小球落入乙袋中”为事件B ,则事件A 的对立事件为B .若小球落入乙袋中,则小球必须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落下,故P (B )=⎝ ⎛⎭⎪⎫123+⎝ ⎛⎭⎪⎫123=14,从而P (A )=1-P (B )=1-14=34.[答案] 34。

高三数学 数列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三数学 数列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三数学 数列多选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数列多选题1.已知等比数列{}n a 首项11a >,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n S ,前n 项积为n T ,函数()()()()127f x x x a x a x a =+++,若()01f '=,则( )A .{}lg n a 为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B .01q <<C .11n a S q ⎧⎫-⎨⎬-⎩⎭为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D .使得1n T >成立的n 的最大值为6【答案】BCD 【分析】令()()()()127g x x a x a x a =+++,利用()()127001f g a a a '===可得3411a a q ==,01q <<,B 正确;由()()111lg lg lg 1lg n n a a q a n q -==+-可得A 错误;由()111111111n n n a a a qS q q q q q --=--=⋅---可得C 正确;由11a >,01q <<,41a =可推出671T T >=,81T <可得D 正确. 【详解】令()()()()127g x x a x a x a =+++,则()()f x xg x =, ()()()f x g x xg x ''∴=+,()()127001f g a a a '∴===,因为{}n a 是等比数列,所以712741a a a a ==,即3411a a q ==,11a >,01q ∴<<,B 正确;()()111lg lg lg 1lg n n a a q a n q -==+-,{}lg n a ∴是公差为lg q 的递减等差数列,A 错误;()111111111n n n a a a q S q q q q q --=--=⋅---,11n a S q ⎧⎫∴-⎨⎬-⎩⎭是首项为101a q q <-,公比为q 的递增等比数列,C 正确;11a >,01q <<,41a =,3n ∴≤时,1n a >,5n ≥时,01n a <<,4n ∴≤时,1n T >,7712741T a a a a ===,8n ∴≥时,78971n n T T a a a T =<=,又75671T T a a =>,7671T T a =>,所以使得1n T >成立的n 的最大值为6,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数列的单调性求解是解题关键.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前n 项积为n T ,0n a ≠,且202021111212a a ++≤+( )A .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20210S ≥B .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10110a ≤C .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20200T >D .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20200a <【答案】AC 【分析】由不等关系式,构造11()212xf x =-+,易得()f x 在R 上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即有220200a a +≥,讨论{}n a 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结合等差、等比的性质判断项、前n 项和或积的符号即可. 【详解】 由202021111212a a ++≤+,得2020211110212212a a +-+-≤+, 令11()212x f x =-+,则()f x 在R 上单调递减,而1121()212212xx x f x --=-=-++, ∴12()()102121xx x f x f x -+=+-=++,即()f x 为奇函数,∴220200a a +≥,当{}n a 为等差数列,22020101120a a a +=≥,即10110a ≥,且2202020212021()02a a S +=≥,故A 正确,B 错误;当{}n a 为等比数列,201820202a a q=,显然22020,a a 同号,若20200a <,则220200a a +<与上述结论矛盾且0n a ≠,所以前2020项都为正项,则202012020...0T a a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已知构造函数,并确定其单调性和奇偶性,进而得到220200a a +≥,基于该不等关系,讨论{}n a 为等差、等比数列时项、前n 项和、前n 项积的符号.3.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01920212020S S S <<,设12n n n n b a a a ++=,则数列1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20200a >B .20210a <C .2019202020212022a a a a ⋅>⋅D .2019n =时,n T 取得最大值【答案】ABC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得到2021202020212020201920200,0S S a S S a -=<-=>,进而求得201920220a a >->,20192020a a >20212022a a ,再结合“裂项法”求得12121112n n n T d a a a a ++⎫⎛=-⎪⎝⎭,结合0d <,即可求解. 【详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因为201920212020S S S <<,可得2021202020210S S a -=<,2020201920200S S a -=>,20212019S S -=202120200a a +>,即202020210a a >->,202020210a d a d ->-->,即201920220a a >->, 所以20192020a a >20212022a a ,0d <,即数列{}n a 递减, 且10a >,20a >,…,20200a >,20210a <, 又由12n n n n b a a a ++=,可得1211n n n n b a a a ++==1121112n n n n d a a a a +++⎛⎫- ⎪⎝⎭, 则122323341121211111111122n n n n n T d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d a a +++⎛⎫⎛=-+-+⋅⋅⋅+-=- ⎪⎝⎝⎭121n n a a ++⎫⎪⎭,由0d <,要使n T 取最大值,则121211n n a a a a ++⎛⎫- ⎪⎝⎭取得最小值, 显然1210n n a a ++>,而23a a >34201920202021202220222023a a a a a a a a >⋅⋅⋅>><<⋅⋅⋅, 所以当2020n =时,121211n n a a a a ++⎛⎫- ⎪⎝⎭取得最小值. 综上可得,正确的选项为ABC. 故选: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综合应用,其中解答中熟练应用通项n a 和n S 的关系式,数列的“裂项法”求和,以及数列的单调性进行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4.设n S 是公差为()d d ≠0的无穷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0d <,则数列{}n S 有最大项 B .若数列{}n S 有最大项,则0d <C .若对任意*n N ∈,均有0n S >,则数列{}n S 是递增数列D .若数列{}n S 是递增数列,则对任意*n N ∈,均有0n S > 【答案】ABC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可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的性质逐个选项验证可得.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 选项A ,若0d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数列{}n S 有最大项,故正确; 选项B ,若数列{}n S 有最大项,则对应抛物线开口向下,则有0d <,故正确; 选项C ,若对任意*n ∈N ,均有0n S >,对应抛物线开口向上,0d >, 可得数列{}n S 是递增数列,故正确;选项D ,若数列{}n S 是递增数列,则对应抛物线开口向上, 但不一定有任意*n ∈N ,均有0n S >,故错误. 故选:ABC .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的应用,()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可看成是二次函数,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考查分析和转化能力,属于常考题.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21,n S n =-则{}n a 是等差数列B .若21,nn S =-则{}n a 是等比数列C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995099S a =D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10,0,a q >>则221212n n n S S S -+⋅>【答案】BC 【分析】由n S 求n a ,根据通项公式可判断AB 是否正确,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判断C ,取1n =时,结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作差比较13S S ⋅与22S 大小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A 选项,若21n S n =-,当2n ≥时,21n a n =-,10a =不满足21n a n =-,故A错误;对于B 选项,若21nn S =-,则1112,21,1n n n n S S n a S n --⎧-=≥=⎨==⎩,由于11a =满足12n n a -=,所以{}n a 是等比数列,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199995099992a a S a +==,故C 正确. 对于D 选项,当1n =时,()()222222132111110S S S a q qa q a q ⋅-=++-+=-<,故当1n =时不等式不等式,故221212n n n S S S -+⋅>不成立,所以D 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与n a 之间的关系,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的公式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本题D 选项解题的关键将问题特殊化,讨论1n =时,13S S ⋅与22S 大小情况.此外还需注意一下公式:11,2,1n n n S S n a S n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121n n S n a -=-.6.某集团公司有一下属企业A 从事一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A 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4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集团公司要求A 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t 万元(800t <),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n 年年底A 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n a 万元.则( ) A .22800a t =- B .175n n a a t +=- C .1n n a a +> D .当400t =时,33800a >【答案】BC 【分析】先求得第一年年底剩余资金1a ,第二年底剩余资金2a ,即可判断A 的正误;分析总结,可得1n a +与n a 的关系,即可判断B 的正误;根据题意,求得n a 的表达式,利用作差法即可比较1n a +与n a 的大小,即可判断C 的正误,代入400t =,即可求得3a ,即可判断D 的正误,即可得答案. 【详解】第一年年底剩余资金12000(140%)2800a t t =⨯+-=-, 第二年底剩余资金211712(140%)392055a a t a t t =⨯+-=-=-,故A 错误;第三年底剩余资金3227109(140%)5488525t a a t a t =⨯+-=-=-,⋅⋅⋅ 所以第n +1年年底剩余资金为17(140%)5n n n a a t a t +=⨯+-=-,故B 正确; 因为212277777()()55555n n n n a a t a t t a t t ---=-=--=--12217777()[1()()]5555n n a t --=-+++⋅⋅⋅+117[1()]75()(2800)7515n n t t ---=---=11757()(2800)[()1]525n n t t -----=1775()(2800)522n t t --+, 所以111722775277[()(2800)]()(2800)555522552n n n n n n n t t ta a a t a a t t --+-=--=-=-+-=-,因为800t <,所以7280002t->, 所以11277()(2800)0552n n n ta a -+-=->,即1n n a a +>,故C 正确; 当400t =时,310910940054885488374438002525t a ⨯=-=-=<,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123,,a a a ,总结出n a ,并利用求和公式,求得n a 的表达式,综合性较强,考查计算化简的能力,属中档题.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33S n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42n a n =-B .16S 为n S 的最小值C .1216272a a a +++=D .1230450a a a +++=【答案】AC 【分析】利用和与项的关系,分1n =和2n ≥分别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检验合并即可判定A; 根据数列的项的正负情况可以否定B;根据前16项都是正值可计算判定C;注意到121617193300()a a a S a a a +++=+----16302S S =-可计算后否定D.【详解】1133132a S ==-=,()()()2213333113422n n n a S S n n n n n n -=-=---+-=-≥,对于1n =也成立,所以342n a n =-,故A 正确;当17n <时,0n a >,当n=17时n a 0=,当17n >时,n a 0<,n S ∴只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故B 错误;因为当17n <时,0n a >,∴21216163316161716272a a a S +++==⨯-=⨯=,故C 正确;121617193300()a a a S a a a +++=+----2163022272(333030S S =-=⨯-⨯-)54490454=-=, 故D 错误. 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和与项的关系,数列的和的最值性质,绝对值数列的求和问题,属小综合题.和与项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若数列{}n a 的前 k 项为正值,往后都是小于等于零,则当n k ≥时有122n k n a a a S S ++⋯+=-,若数列{}n a 的前 k 项为负值,往后都是大于或等于零,则当n k ≥时有122n k n a a a S S ++⋯+=-+.若数列的前面一些项是非负,后面的项为负值,则前n 项和只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若数列的前面一些项是非正,后面的项为正值,则前n 项和只有最小值,没有最大值.8.已知数列{}n a ,{}n b 满足:12n n n a a b +=+,()*1312lnn n n n b a b n N n ++=++∈,110a b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数列{}n n a b -单调递增B .数列{}n n a b +单调递增C .数列{}n a 单调递增D .数列{}n b 从某项以后单调递增【答案】BCD 【分析】计算221122ln 2a b a b a b -=--<-,知A 错误;依题意两式相加{}ln +-n n a b n 是等比数列,得到()1113ln -+=+⋅+n n n a b a b n ,知B 正确;结合已知条件,计算10n n a a +->,即得C 正确;先计算()11113ln(1)2ln n n n b b a b n n -+-=+⋅++-,再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特征知D 正确.【详解】由题可知,12n n n a a b +=+①,1312lnn n n n b a b n++=++②,①-②得,1131lnn n n n n a b a b n+++-=--,当1n =时,2211ln 2a b a b -=--,∴2211-<-a b a b ,故A 错误.①+②得,()113ln(1)3ln n n n n a b a b n n +++=+++-,()11ln(1)3ln n n n n a b n a b n +++-+=+-,∴{}ln +-n n a b n 是以11a b +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11ln 3-+-=+⋅n n n a b n a b ,∴()1113ln -+=+⋅+n n n a b a b n ,③又110a b +>,∴B 正确.将③代入①得,()()11113ln n n n n n n a a a b a a b n -+=++=++⋅+,∴()11113ln 0n n n a a a b n -+-=+⋅+>,故C 正确.将③代入②得,()()11113311ln 3ln ln n n n n n n n n b b a b b a b n n n -+++=+++=++⋅++,∴()11113ln(1)2ln n n n b b a b n n -+-=+⋅++-.由110a b +>,结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增长速度知,从某个()*n n N∈起,()1113ln 0n a b n -+⋅->,又ln(1)ln 0n n +->,∴10n n b b +->,即{}n b 从某项起单调递增,故D 正确. 故选:BCD . 【点睛】判定数列单调性的方法:(1)定义法:对任意n *∈N ,1n n a a +>,则{}n a 是递增数列,1n n a a +<,则{}n a 是递减数列;(2)借助函数单调性:利用()n a f n =,研究函数单调性,得到数列单调性.二、平面向量多选题9.已知向量(4,3)a k =,(4,3)b k =,则( ) A .若a b ⊥,则0k = B .若//a b ,则1k =C .若a b >,则1k <D .若a b a b +=-,则a b ⊥【答案】AD 【分析】先根据a b ⊥建立方程44330k k ⨯+⨯=解得0k =,判断选项A 正确;再根据//a b ,建立方程(4,3)(4,3)k k λ=解得1k =±,判断选项B 错误;接着根据a b >建立不等式>解得11k -<<,判断选项C 错误;最后根据a b a b +=-,化简整理得到a b ⊥,判断选项D 正确.【详解】解:因为(4,3)a k =,(4,3)b k =,a b ⊥,则44330k k ⨯+⨯=,解得0k =,故选项A 正确;因为(4,3)a k =,(4,3)b k =,//a b ,则λa b ,即(4,3)(4,3)k k λ=,解得1k =±,故选项B 错误;因为(4,3)a k =,(4,3)b k =,a b >,则>,解得11k -<<,故选项C 错误;因为(4,3)a k =,(4,3)b k =,a b a b +=-,则0a b ⋅=,0a ≠,0b ≠,所以a b ⊥,故选项D 正确. 故答案为:A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向量垂直求参数、利用向量共线求参数、根据向量的模的大小关系求参数的范围、利用向量的运算判断向量垂直,是中档题.10.关于平面向量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A .若a b a c ⋅=⋅,则b c =;B .已知(,3)a k =,(2,6)b =-,若//a b ,则1k =-;C .非零向量a 和b ,满足||||||a b a b ==-,则a 与a b +的夹角为30º;D .0||||||||a b a b a b a b ⎛⎫⎛⎫+⋅-=⎪ ⎪⎝⎭⎝⎭【答案】BCD 【分析】通过举反例知A 不成立,由平行向量的坐标对应成比例知B 正确,由向量加减法的意义知,C 正确,通过化简计算得D 正确. 【详解】对A ,当0a = 时,可得到A 不成立; 对B ,//a b 时,有326k =-,1k ∴=-,故B 正确. 对C ,当||||||a b a b ==-时,a 、b 、a b -这三个向量平移后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 b + 是这个等边三角形一条角平分线,故C 正确.对D ,22()()()()110||||||||||||a b a b a b a a a b b b +⋅-=-=-=,故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两个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以及共线向量的坐标特点.属于基础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高三数学选择题知识点
一、知识整合
2.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
的信息作出判断。

一般说来,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
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断的,就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法
解的,就不必采用直接解;对于明显可以否定的选择应及早排除,以
缩小选择的范围;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最简解法等。

解题
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
确保准确。

3.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
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
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
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二、方法技巧
1、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
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
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高考数学解答题部分主要考查七大主干知识:
第一,函数与导数。

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

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

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

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
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
技能。

以不变应万变。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在临近高考的数学复习中,考生们更应该从三个层面上整体把握,同步推进。

1.知识层面
也就是对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再认识、再记忆、再应用。

数学高考内容选修加必修,可归纳为12个章节,75个知识点细化为160个小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是纵横交错,互相关联,是“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考生们在清理这些知识点时,首先是点点
必记,不可遗漏。

再是建立相关联的.网络,做到取自一点,连成一线,使之横竖纵横都逐个、逐级并网连遍,从而牢固记忆、灵活运用。

2.能力层面
从知识点的掌握到解题能力的形成,是综合,更是飞跃,将知识点的内容转化为高强的数学能力,这要通过大量练习,通过大脑思维、再思维,从而沉淀而得到数学思想的精华,就是数学解题能力。

我们通常说的解题能力、计算能力、转化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题
意的能力等等,都来自于千锤百炼的解题之中。

3.创新层面
数学解题要创新,首先是思想创新,我们称之为“函数的思想”、“讨论的方法”。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线,我们可以用函数的思想
去分析一切数学问题,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从图形问题到运算
问题、从高散型到连续型、从指数与对数、从微分与积分等等,这
一切都要突出函数的思想;另外,现在的高考题常常用增加题目中参
数的方法来提高题目的难度,用于区别学生之间解题能力的差异。

我们常常应对参数的策略点是消去参数,化未知为已知;或讨论参数,分类找出参数的含义;或分离参数,将参数问题化成函数问题,使问
题迎刃而解。

这些,我称之为解题创新之举。


还有一类数学解题中的创新,是代换,构造新函数新图形等等,俗称代换法、构造法,这里有更大的思维跨越,在解题的某一阶段
有时出现山穷水尽,无计可施时,用代换与构造,就会使思路豁然
开朗、柳暗花明、思路顺畅、解答优美,体现数学之美。

常见的代
换有变量代换,三角代换,整体代换;常用的构造有构造函数、构造
图形、构造数列、构造不等式、构造相关模型等等。


总之,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强、逻辑结构严密的学科,它有规律、有模型、有式子、有图形,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看清了模型、了解了式子、记住了图形,数学就会变成一门简单而有趣的科学。

这种战略上的藐视与战术上的重视,将会使考生们超常发挥,取得
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