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水下无人系统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与展望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与展望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与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水下航行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

它们是一种没有人员或船员的自动水下机器人。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从而推动了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本文将探讨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发展历程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此时,美国海军的科学技术部门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型水下载人器,以替代绳索和潜水员进行海底勘探和回收任务。

这项研究最终导致了一种名为“自主式无人水下车”(AUV)的机器人的诞生。

AUV是一种先进的水下遥控机器人,能够自主展开任务,而不需要任何人员或船员的干预。

自从AUV的出现,许多机械工程师和科学家就纷纷着手研制新的无人水下航行器。

这些机器人在技术上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

一些新型无人水下航行器,比如海龙二型,拥有高度自动化和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能够在深海环境下进行持续的任务,同时能够携带各种传感器,以收集来自海底的各种数据。

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家们对机器人水下体系的不断探索,未来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前景是非常有前途的。

下面是对未来的几点展望:1. 机器人将更加智能未来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将更加智能,这将使其能够进行更多种类的任务,比如探索未知的海底生物和物种,同时能够快速提供数据和图像信息。

2. 无人航行器将能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未来,无人水下航行器可以用于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将存储在水下沉积物中的有价值的化石样本或未知的化学物质保留和研究。

与此同时,无人水下航行器可携带各种传感器,以收集来自海底的各种数据。

3. 无人水下航行器将成为国家间宝贵的外交沟通工具未来,无人水下航行器将成为国家间宝贵的外交沟通工具。

无人水下航行器可以用于执行各种海洋科学和环境监测任务,从而帮助各国政府了解海洋中各种生态和环境事物。

结论在未来几年,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技术将越来越发展,这些机器人将会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成为我们理解更多的环境和海底世界的重要工具。

美国海军无人系统浅析

美国海军无人系统浅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言 无人系统在美国军事力量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其在最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已使美 军看到了进一步增强军事能力的美好前景。美国海 军部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部分组成 , 其无人系统 的发展涉及了陆、海、空等各个领域, 主要包括无 人机 ( UAV ) 、无 人 水 面 艇 ( USV ) 、无 人 潜 航 器 ( UUV )和无人地面车辆 ( UGV ) 等多种类型 , 一直 以来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 1 美国海军无人系统的特点及其作战应用 1 . 1 系统的特点 与传统的有人作战平台相比 , 无人系统的最大 特点是 无人化 和 智能化 , 因此, 美国海军无人 系统在设计研制和作战使用上具有以下特点: 1) 以任务为中心设计, 不需考虑人的因素。这 一特点使得无人系统的速度、深度、高度、航程和 机动性有很大的突破, 可携带各种精确制导武器 , 作战使用灵活多样, 更容易实现隐身要求 , 许多受 到人的生命安全、 人的生理或人为因素限制的技术 都可以在设计中大胆使用。 2) 结构相对简单, 但系统复杂。因为在设计上 免除了对人员因素的考虑 , 所以无人系统在结构上
49
无人机 2) 美国海军 陆战队的战术侦察与目标指示无 人机项目 该项目包括 : 银狐无人机、 龙眼无人机。其中 , 银狐无人机是一种翼展约为 2 . 4 m 的小型无人机 ,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在伊拉克使用过 ; 龙眼无人机是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 据报道, 由于龙眼无人机在伊 拉克表现十分出色, 促使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采购 上百架该无人机。 此外, 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引进了 10 架海军捕 食者无人机 , 使其拥有的捕食者无人机数量达到 47 架 , 目前, 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计划对这些捕食者 无人机进行能力升级 , 使其作战范围达到 80 km 以 上。 国防科学委员会在针对无人机和无人战斗机所 做报告中建议, 海军陆战队应该采购影子 200 无人 机去替换 先锋无人 机, 以缓 解库存的 不足。据报 道 , 海军陆战队目前正在重新考虑无人机的采购 , 旨在填补大型捕食者无人机和小型龙眼无人机之间 的空缺。 3) 无人空战系统 航空母舰验证机项目 该项目源于 2004 年美国空军和海军联合研制 的联合无人空战系统。2007 年 8 月, 美国海军选定 诺格公司的 X 47B 无人机为 无人空战 系统 航 空母舰验证机。 X 47B 无人机与其它无人机不同 , 其外形尺寸和质量与喷气式战斗机类似 , 内部载荷 可达约 2 043 kg , 作战半径约 2 778 k m, 速度为高 亚声速, 可在航母上起降。诺格公司将使用该型无 人机验证航母与无人机的适配性 , 同时也将验证航 母在相关环境中的适配性技术。 4) 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项目 广域海上监视 ( BAM S) 系统是美国海军正在研 发的另一个无人机项目。 该型无人机能够携载多用 途传 感器, 可执 行持续 的海上情 报、侦察和 监视 ( ISR) 任务 , 将成为联合部队和舰队指挥官的作战 倍增器, 可增强对战场空间的感知能力 , 缩短 从 传感器到射手 的杀伤链环节。与 目前系统相 比, 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系统既可独立作战 , 也可与其 它情报侦察资源协同作战, 能够提供更高效和更具 支持力的持续海上监视能力, 将成为海军舰队作战 和战术应用的有效资源。 此外 , 该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可对各种情报活动 和节点提供支持, 同时还可独自或与其它资源联合 应用 , 为战区作战或国家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 , 该系统作为多用途海上飞机的辅助手段 , 还

美国海军无人系统作战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

美国海军无人系统作战特点及关键技术分析

4 3
放 式 构架 之 前 , 美 国做 了大 量 的前 期 研究 工 作 , 包
( 1 . 国防科 技大学机 电工程 与 自动化 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3 ; 2 .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3 )
【 摘 要】 随着信息化 时代 的到 来, 无人 系统在现代 战争 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美
二、 海 军 无 人 系 统 的 作 战 特 点
受 到海 上 复杂 多变 的作 战环 境影 响 .美 国海 军 发 展 成 为 一 种 综 合 性 的 集 成 多 兵 种 的 作 战 力 量, 其 作 战空 间 涉 及 空 中 、 海上 、 水 下 以及 海 岸 陆 地等 。根据 作 战需求 ,美 国海 军开 展 了无 人 地 面 车、 无人机 、 无人 水 面艇 、 无人 潜 航 器 等 类 型 无 人 系统 的研发 与 应用阍 。海上 特殊 的作 战环 境 。 形成 了海 军无 人 系统独 特 的作 战特点 。 ( 一) 编 队探 测 范 围增大 。 海 陆 空立 体 防御 体 系
系统 的 发 展 给 出 了清 晰 的 路 线 指 导 。 美 国海 军 作 为 一种 综 合 了 多兵 种 的 作 战 力 量 。 其 无 人 系统在 复 杂的 作 战 环 境 下 ,
拥 有 迥 异 的作 战 特 点 和 关键 技 术 。 文 章 对 美 国 海 军无 人 系统 的 作 战 特 点进 行 总 结 . 并 结 合发 展 现 状 对 海 军无 人 系统 中 的 关键 技 术 进 行 分 析 . 为 未 来制 定 无 人 系统 发展 策略 提 供 参 考 。
隐蔽性 , 执 行 情 报 监 视 与侦 察 、 反 水雷 、 通 信 导航

【前沿技术】美海军水下战未来发展重点技术解析(上)

【前沿技术】美海军水下战未来发展重点技术解析(上)

【前沿技术】美海军水下战未来发展重点技术解析(上)简介本文主要整理分析美国海军为推进水下战能力体系化建设,在近两年启动的协同作战、指挥控制通信、无人系统自主性与运用等领域研发项目。

本文为上篇。

美国是全球水下战体系化建设起步最早,技术发展最先进的国家。

为进一步推进分布式作战概念,将分散在广阔区域内的各种探测装置、传感装置、指挥中心和各种武器系统集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大系统,实现战场态势的信息共享和武器的高效优化使用,近年来,美海军启动了多个研发项目,覆盖协同作战、指挥控制通信、无人系统自主性与运用等不同技术领域,以期整体提高美海军水下作战能力。

本文将分上下两篇,对其中的重要项目进行解析。

1水下攻防作战关键技术为推进美水下战开发司令部(UWDC)《全频谱水下战作战概念》文件中确定的3个推进点——潜艇的高级进攻任务、海底和海床战(Subsea and Seabed Warfare,SSW)以及分布式水下战(使所有水下战资产全面参与海军的“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美海军于2021财年启动了全频谱水下战(FSUSW)项目,为海底、水下等领域开展的攻防作战开发新技术。

FSUSW项目聚焦战区水下战(TUSW)、联合目标瞄准和打击、海底和海床战,海军在项目中确定了5大推进领域,分别是:水下效应器、一体化远征海底系统之系统、多载具鱼雷发射管开发系统(MVTTDS)、超视距(OTH)水下无人机(UAV)、用于实现指挥官和区域作战司令规划效果的水下发射设备。

它们是实现《海军作战部长指南》、“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以及有人-无人作战能力构想的关键,同时,这5大领域也是海军与美军战略司令部(STRATCOM)、印太司令部(INDO-PACOM)、舰队和水下战司令共同筛选出的,具有普适性。

但该项目的详细目标属于涉密内容。

FSUSW项目针对的任务包括反潜战、反水面战、打击、情报监视与侦察、水雷战,以及海底和海床战。

项目包含可负担的移动反潜战监视系统(AMASS)方面的研究,并利用“北冰洋移动观测系统”(AMOS)项目开发的技术。

美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美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 01 4芷
6月
பைடு நூலகம்






J u n e 2 0 1 4
Vo1 .2 5 No. 3
第2 5 卷 第 3 期
J o u r n a l o f E q u i p me n t Ac a d e my
美 海 军 无 人 作 战 平 台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 USV),un ma n ne d u nd e r s e a v e hi c l e( UU V)a nd u nm a n ne d gr o und v e hi c l e( UGV ) .The n t h e d e v e l — o pme n t a l t r e nd s o f NUOP a r e a n a l yz e d a nd c o nc l us i o ns a r e dr a wn a s f o l l o ws:t h e f u t ur e NU OP wi l l l ay s t r e s s o n t he a b i l i t y of f i r e s t r i ke ,i mp r o ve t h e a u t o no mo us l e v e l a nd e n ha n c e t he c o o pe r a t i v e e n— g a g e me nt c a p a b i l i t y .
An al y s i s o f t h e St a t u s a n d F u t u r e Tr e n d s o f
t h e US Na v y Un man n e d Op er at i on aI Pl a t f o r m

美军无人系统发展现状及启示

美军无人系统发展现状及启示
美军无人系统发展现状及启示
龙威林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 学院 , 天 津 3 0 0 3 5 0 )
软 件 透 视 ・
摘 要 : 本 文通过 梳 理美军无人 系统发 展 的现 状, 分 析得 出了 其面 临 的主要 困 难, 并在 此基 础 上 对我 国无 人 系统 发 展 的方向进行 了 初步的
. 3空域整合困难 领域 得到最大程度 的关注。 无 人机 系统投资将继续 占据着国防 2 无人机 系统 的快速 增长强 烈需求其进入 国家空域系统 和 部无人系统投资的大半 江山, 国防部已经列装一大批 能够执行
测试 新系统和 训练无人 机操作员所需要的空域 已经 广泛任务的无人机 系统 。 起 初, 无人机 系统任务主要面 向战术 国际空域。 迅速超 出了目前可用于军事行动的空域 。 在 目前的监管环境下, 侦察, 然而 , 这一范围已经扩至I S R 和战场态势感及任务领域的 大部分能力。 随着 军事部 门装备多种能执行攻击任务 的武器系 许 多无人机驻地都无法进入兼容军事行动的空域 。 目前, 无人机系统进 入国家空域系统 主要是 受到规则遵守 统来打击重要性 目 标, 无人机系统在攻击任务 中扮演着越 来越
随着这些系统 继续展示它们的价值 , 操作员希望它们 在不加油 的情况下工作得更久 , 执 行更多 的任 务; 这些 要求加重 了内在 动力装 置的负担 。 因此各军种和行业实验 室正重点找寻能够 改
2 . 5训 I 练模式落后
随着和平 时期部队部署的态势, 我们需要审核无人机系统
与无人机系统和无人地面系统一样 , 无人海上系统也有 可 能挽救生命, 降低人员风险, 提供持久监视和降低行动成本。
训练 , 并制定总体战略。目前, 由于现实世界 中的一些不测事件 大量需要无人机 装备, 所以大 多数 日常训练 需要在战区作 战条

美国海军无人潜航器发展经验及未来趋势

美国海军无人潜航器发展经验及未来趋势

美国海军无人潜航器发展经验及未来趋势徐依航毫无疑问,世界各国海军都认为水下军用无人系统是未来海战场最有效的作战手段,因此都在积极发展无人潜航器。

美国海军更是视水下无人装备为“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搜集情报、实施力量投送的最有效手段,试图通过大力发展以自主潜航器为主体的水下战无人装备,加强前沿水下无人系统预置,全力推进水下无人区域监控系统布建,突出攻关水下自主导航、通信组网、自主协同等先进技术,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重点从水下抵消中俄各国的近海综合控制权,限制中俄海军兵力的近海行动自由。

目前,美国海军的无人潜航器主要用于反水雷、监视、情报收集和海洋测量等领域。

预计到2020年,美国海军将拥有无人潜航器1000套左右,2025年可能达到2000套左右,将会逐渐影响我潜艇的作战行动。

主动作为,长期不懈研究早在1957年,美国海军研究局就已经开始研发无人潜航器,它可水下持续运行4个小时。

自20世纪80年代起,民用的无人潜航器在海底勘探和研究领域开始逐步得到应用。

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因美海军舰船在波斯湾海域遇到严重的水雷威胁,美军加大了使用无人潜航器进行水雷战的研究力度,对续航、通信、自主控制技术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集中研究。

1994年,美国海军制定《无人水下计划》,提出优先发展具有水雷探测能力的无人潜航器。

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美国海军使用REMUS-100无人潜航器在乌姆卡斯尔港口附近完成了航道清扫任务,这是世界上无人潜航器的首次作战运用。

2004年,美国海军发布《水下无人潜航器主体计划》,提出未来无人潜航器的九大优先任务领域: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水雷战、反潜212018.03军事文摘美国海军MANTA无人潜航器目研发,要求工业部门研制发展可靠、精确、经济可承受的水下导航技术,目的是为潜航器航行稳定提供全天候的精确定位、导航和提供自主任务规划、任务管理等能力。

发展无人系统同类型平台间、不同类型平台间相互协同作用于美军实战的海狐无人水下潜航器。

浅析美军无人作战系统发展及启示

浅析美军无人作战系统发展及启示

展路线图”,如陆军《美陆军无人飞行器系统路线图(2010—2035)》、空军的《美空军无人机计划(2009—2047)》《美空军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2013—2038)》《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计划(2016—2036)》、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联合发布的《无人作战框架》、海军的《智能自主系统科技战略》等。

无人作战力量编制规模扩增。

早在2002年3月,美空军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攻击机中队,将无人作战力量编制成独立单位。

随着无人装备发展以及着眼作战任务需要,美军不断地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增加无人作战系统,提高无人作战力量的编制比例。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美军空中作战司令部编无人机联队1个、无人机飞行中队7个、无人机训练中队3个,空军国民警卫队编无人机联队1个、无人机飞行中队4个,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编无人机中队3个,海军编无人机中队2个,海军陆战队编无人机中队3个。

截至2015年初,已在陆军步兵战斗旅、斯特赖克战斗旅、重型战斗旅下的工兵营中编有1个近程战术无人机排,火力旅下编有1个战术无人机连,师属航空战斗旅下编有1个灰鹰无人机连,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编有2个灰鹰无人机连,国家训练中心编有1个灰鹰无人机连。

2017年9月组建了第一个独立的水下无人潜航器中队——UU V RON1,配备各类无人潜航器随舰执行ISR、反水雷和协助反潜等任务。

2020年10月1日,海军又成立第一个舰载无人加油机中队。

拟在2023年夏末前,建立有史以来首支水面无人舰队。

2023年3月7日,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美国航空航天大会上披露未来美空军战斗机部队将由1000架高度自主的先进无人机、200架下一代空中优势隐形战斗机(NG A D)和300架F-35隐形战斗机组成。

海军陆战队计划2030年左右在团下建立机器人(无人战车)营,并设想无人作战平台分别占到100%、36%~75%、35%以下三种比例的编配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水下无人系统发展探讨
海军装备部
摘要:美军试图通过大力发展以自主潜航器为主体的水下战无人装备,加强前沿水下无人系
统预置,全力推进水下无人区域监控系统布建,突出攻关水下自主导航、通信组网、自主协
同等先进技术,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

本文对美军的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水下无人系统;美国海军;无人潜航器;水下战
1 突出水下无人系统对于联合作战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对于水下无人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更多偏重于执行ISR和反水雷等作战辅
助任务。

随着海军作战能力需求的变化,水下无人系统能力的提升,美国海军正重新审视水
下无人系统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积极利用水下无人系统增强水下综合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认为,美国的潜在对手正在构建能对美军舰艇及水下基础设施形成威胁的能力,美
国在水下战领域的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而核潜艇等先进水下平台,由于建造和使用成本高昂,数量上无法完全满足作战需求,迫切需要补充新型作战力量,与潜艇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增
强综合水下战能力。

《下一代水下无人系统》报告指出,水下无人系统能够有效补充并拓展
有人水下系统的能力,对当前因缺乏有效作战手段而难以执行的军事任务,可由无人作战系
统来完成,即便是核潜艇能够完成的任务,水下无人系统的协同和配合也能大幅提高作战效能。

1.2 积极增强水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作战能力
如何充分发挥水下作战优势以弥补其他作战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美国海军重点关注的问题。

创造性地使用水下无人系统,能为美国海军提供全新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认为,未来水
下无人系统的应用模式将主要是联合使用和分布式作战,联合形式包括:多形态无人系统跨
域协同或组网、异构无人系统协同或组网、子母式无人系统接力作战、跨介质组合式无人系
统等。

美国海军于2016年“先进海军技术演习”期间,演示了“潜艇-无人潜航器-无人机”子母
式协同作战的能力。

上浮式有效载荷和深海预置武器等新概念装备的出现,也可视为该努力
的一部分。

1.3 规模化发展水下战无人装备
在无人潜航器方面,重点发展巨型、滑翔型、仿生型等自主无人潜航器。

据有关资料显示,
美无人潜航器2020年可能达到1000套左右,2025年可能达到2000套左右。

巨型自主无人潜航器典型代表为“大排水量无人潜航器”,长13.5米,直径1.5米,排水量约10吨,设计续航时间为120天,自主性强,可携带多种载荷,能遂行多种任务,计划2017
年服役,2020年前装备一个中队。

滑翔型无人潜航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长航时等特征,适合担负大范围海洋调查、长时间
水下侦察监视等任务,已入役的有“喷射”“斯洛克姆”“海洋滑翔者”“近海战场感知—滑行者”等,美军将加大这些滑翔型自主无人潜航器的采购数量。

仿生型无人潜航器如“幽灵泳者”“间谍水母”等。

反潜无人水面艇方面,重点发展“反潜持续跟
踪无人艇”。

“反潜持续跟踪无人艇”满载排水量约157吨,最大速度为27节,作战半径为3000千米,可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执行30天跟踪任务,暴露水面外体积小,且经过
隐身设计,噪声小,平台稳性好,机动能力强,具有高可靠性,自主化程度高。

潜射无人机方面,目前重点发展“潜射扫描鹰”“黑翼”等型号。

潜射无人机可能担负的任务包
括ISR、电子战以及对抗反潜机等。

美海军在小克里克-斯多利堡联合远征基地(JEBLC-FS)完成了对“幽灵泳者”(GhostSwimmer)无人潜航器的系列试验。

2 探索水下无人系统的创新性作战样式
随着先进军事技术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水下无人系统可胜任的任务边界也不断扩展。

《2025年自主水下航行器需求》报告在传统的ISR、反水雷等7项使命任务外,又面向未来
作战,提出了海床战、反无人潜航器战和非致命海上控制等创新性作战概念。

2.1 海床战
海床战指在敌方近海实施的、对敌方海床基础设施和无人预置传感器及武器进行干扰和打击
的水下作战。

由于潜在对手正积极发展反潜飞机、舰艇、潜艇、海床武器和传感器系统,以
探测、定位和攻击其他国家的潜艇。

因此,水下兵力在敌方“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作战区域内执行多样化任务时,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

所以,美国海军提出开发相关能力,以致瘫、欺骗和摧毁敌方海床基础设施、无人反潜传感器与系统等要害军事目标。

2.2 反无人潜航器战
反无人潜航器战指采用多种手段,使敌方难以运用无人潜航器等水下无人系统进行有效作战,作战环境包括前沿作战和领海防御作战两种。

美国无人潜航器能力不断发展,但潜在对手也
在发展其自主潜航器能力,并且正迅速接近美国水平。

因此,美国海军希望研发相关方法、
技术与战术,以应对敌方无人潜航器的探测、侦察以及在必要时对敌方无人潜航器进行攻击。

3 建立面向实用的水下无人系统采办理念
美国海军认为,当前的水下无人系统采办理念源于潜艇等有人主战平台的研发和采办,对于
系统综合能力要求过高,采办过程繁琐,不适合水下无人系统这种采购量大且作战寿命有限
的低成本系统,迫切需要转变装备建设思路。

3.1 有选择地降低战技性能要求
美国海军研究发现,当前水下关键技术发展仍面临瓶颈,过高要求隐身、水下通信、自主控制、能量存储、部署和回收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水下无人系统的应用。

因此应
考虑从实用性出发,改变设计思路,有选择地降低战技性能要求,有助于克服某些困扰水下
无人系统发展的技术障碍。

如放松对隐身的限制,则水下无人系统可定期浮出水面,从而改
善水下无人系统的通信能力,也使其可采用较成熟的柴电动力推进技术,扩展巡航能力。

3.2 建立“数量即质量”全新理念
美国海军正考虑在水下无人系统装备建设领域转变以往强调性能和质量采办理念。

美国海军
以往长期倾向于将无人系统与有人潜艇同等对待,期望水下无人系统能执行多种复杂任务。

随着在无人系统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美国海军逐渐认识到,水下战场是最能体现“数量即质量”观念的地方,无人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无法与潜艇这类主战平台相匹敌,分布式、网络化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系统才是取得水下战场优势的关键。

因此有必
要降低系统研制难度和成本,以实现快速大批量采购。

3.3 采用“成组实施”的研发策略
美国海军研究认为,大多数无人系统是功能相对单一的中小型低成本系统,当组合使用时才
能完成复杂的任务,发挥出更大的作战效能,如探雷和灭雷无人潜航器。

“成组实施”策略指
将若干不同的水下无人系统项目组合为一个大项目进行研发,从设计上确保能力不同、任务不同的水下无人系统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作战任务。

采用成组采办的策略,可提高任务和使用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作战能力。

4 结束语
美国海军高度关注水下无人系统发展,在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其装备发展思路。

近年,美国海军面向真实战场条件,特别是“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背景,主动反思水下无人系统在联合作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水下无人系统作战样式和概念,寻求改进相关装备的采办理念,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