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作图原理
建筑技术作图知识点总结

建筑技术作图知识点总结一、建筑技术作图的概述建筑技术作图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筑设计、施工等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建筑技术作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设计意图、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指导。
建筑技术作图包括建筑设计图、施工图、结构图、设备图等,这些图纸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建筑技术作图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制图方法、图面符号、尺度要求等,这些内容在建筑技术作图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建筑设计原理1.建筑设计原理是建筑技术作图的基础,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使用性、美观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直接影响到建筑技术作图的制作。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结构、材料、布局等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些设计原理在建筑技术作图中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2.在建筑技术作图中,建筑设计原理需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图和施工图中,建筑设计图需要表现建筑的总体布局、立面、平面、剖面等方面,而施工图需要详细的表达建筑的细部连接、材料、尺寸、标高等要求。
三、制图方法1.建筑技术作图中的制图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手绘、CAD制图、BIM建模等。
2.手绘是建筑技术作图的传统制图方法,它依靠手工绘图工具,通过绘制线条、标注尺寸等手工操作来完成制图工作。
手绘具有直观、灵活、易改等优点,但其劣势也很明显,制图速度慢、精度不高、难以复制等。
因此,在现代建筑技术作图中,手绘已经被CAD制图和BIM建模所替代。
3.CAD制图是建筑技术作图中最常用的制图方法之一,它依托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过绘制线条、输入文字、标注尺寸等操作来完成制图工作。
CAD制图具有快速、精确、易修改等优点,但其劣势是缺乏三维展示能力、难以处理复杂曲线、图面表现效果单一等。
4.BIM建模是建筑技术作图中的新兴制图方法,它是在三维数字模型基础上进行设计、施工规划、管理等工作。
BIM建模具有信息丰富、多维展示、协同作业等优点,但其劣势是需要大量的硬件投入和软件培训。
建筑方案绘制图

建筑方案绘制图建筑方案绘制图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绘制图纸可以将设计师的构思和想法具体呈现出来,为后续的施工和实施提供指导。
本文将从绘制图纸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方案绘制图的过程。
首先,建筑方案绘制图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表达出建筑的结构、布局和风格等要点,方便与业主、设计师和承包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绘制图纸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的总体布局、户型设计、室内外空间的布置、材料选择等。
只有通过绘制图纸,才能将这些复杂的设计理念变得直观易懂。
其次,建筑方案绘制图的步骤通常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草图阶段,设计师通过手绘或者使用绘图软件,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外观和布局。
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捕捉建筑的整体造型和空间分布。
接下来是平面图的绘制,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标注尺寸和位置信息,来具体表达出建筑的各个空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然后是立面图的制作,这个阶段主要是表达建筑的外墙面和窗户等细节。
最后是剖面图的绘制,剖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建筑内部空间的结构和分层情况。
在进行建筑方案绘制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要点。
首先是要确定绘制图纸的比例尺,在确定比例尺之后,要始终保持图纸的比例一致性,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和软件,这些工具应该能够满足设计师对线条、颜色和材质等绘制要求。
另外,要注意绘图过程中的标注和注释,确保图纸上的信息清晰易懂。
最后,在绘制图纸之前,要对建筑的设计概念和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沟通,以确保绘图过程中能够准确地体现出设计师的意图。
总之,建筑方案绘制图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绘制图纸可以将设计理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表达,为建筑的施工和实施提供指导。
在进行建筑方案绘制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绘图的目的、步骤和细节等方面,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建筑方案绘制图有所帮助。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3)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经济技术因素包括: 经济技术指标和结构选型等。
混框钢空核等
合架结间心等
结结构结筒
构构体构剪
体体系体力
系系
系墙
结
构
体
系
常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 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 运动场地等等。
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各屋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 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 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 永久性建筑。
(2)卫生与舒适:包括主要朝向,不同方位的采光和日照间距、不 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通风问题,以及防止噪声干扰等。
(3)安全与经济:包括场地内交通组织、防火间距与安全疏散以及, 场地内的建筑层数设想与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水平等。
(4)环境与景观:包括建筑群体的组合设想、建筑物与其外部空间 以及建筑场地与其外部城市景观之间的整体构思等。
III. 停车场所 需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区位,如主体建筑的一侧或后侧, 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还应避 免面出入时与干道车辆交叉干扰。利用建筑物的阴影这 该车辆,在一定区域内防止烈日暴晒。
3. 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即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
例如北京地区的最佳朝向为正南至南偏东30°以内,适宜朝向为 南偏东45°至南偏西35°范围内。而拉萨地区的最佳朝向为南 偏东10°或南偏西5°,适宜朝向则为南偏东15°或南偏西10°, 等等。
1. 单体建筑的位置与形态以及群体建筑的组合
有的公共建筑类型,常因其使用性质或其他特殊要求,划分成若 干单独的建筑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体系, 如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游览建筑等。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建筑图纸设计是指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将建筑设计成果转化为图纸形式,以便于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的实施。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图纸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构图原理是根据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图形、色彩、空间等因素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使得图纸在视觉上达到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下面就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构图原理的基本概念构图原理是设计者在进行建筑图纸设计时,基于空间感知和美学原理对图纸内容、形式、结构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基本规律。
构图原理的首要目的是使得建筑图纸的内容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所规划的设计方案。
其次是追求图纸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则是追求图纸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图纸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于阅读、理解和使用。
二、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1.图文关系:建筑图纸上的文字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字与图形的数量、大小、位置、排列、形式等。
2.分割与结合:建筑图纸上的各类图文信息在水平、垂直和斜向上所形成的分隔线、集合线,包括主次分割法则与形式、构图配比和程度、相互依存与独立等。
3.节奏与韵律:建筑图纸上一定分割的线、文图的大小比例、排列直线、交叉角度、协调比准等形式上的重复和变异,产生形式鲜明、富有动感的效果。
4.平衡与比例:建筑图纸上的各种构图成分通过大小、形状和位置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均衡和比例,形式上的有机结合。
三、构图原理的主要作用构图原理在建筑图纸设计中主要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引导视线: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得观者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看到图纸上的内容,达到表达设计信息的目的。
2.增强表现效果:构图原理可以使得建筑图纸在视觉上更加生动、丰富,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的内容,增强建筑图纸的表现效果。
3.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使得建筑图纸上的信息传递更加直观、清晰,提高建筑图纸的信息传递效率,减少信息读取的疲劳感。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质量和美观度。
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有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进行布局和设计。
构图原理涉及到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比例、平衡、对称、重心、节奏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
一、比例比例是构图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指物体之间、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比例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建筑物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美观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建筑图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比例,使建筑物整体看起来和谐而稳定。
二、平衡平衡是构图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平衡是指建筑物在视觉上的重量分布,使得整体看起来稳定和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
对称平衡是指建筑物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一种平衡形式,不对称平衡则是指左右两侧不对称分布的一种平衡形式。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合理控制建筑物的平衡,使得建筑物在视觉上显得稳定而和谐。
三、对称对称是构图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对称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或者立面上,在某个轴线两侧的形式、尺度、颜色、材质等方面具有对称关系。
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
轴对称是指建筑物在某条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上的对称,中心对称则是指建筑物围绕某个中心点的对称。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对称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可以使建筑物显得更加稳定和美观。
四、重心重心是构图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心是指建筑物在平面或者立面上的视觉中心点,它直接影响建筑物在视觉上的平衡感。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重心,使其在视觉上显得稳定而和谐。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重心通常会和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形式等方面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控制。
建筑制图基本原理系列课件PPT-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项目
直径
薄板 厚度
标注示例
说明
圆及大于半圆的圆弧应标 注直径,如左侧两个例图所示, 并在直径数字前加注符号 “Φ”。在圆内标注的直径尺 寸线应通过圆心,两端画箭头 指至圆弧。
较小圆的直径尺寸,可标 注在圆外,如右侧六个例图所 示
应在厚度数字前加注符号 “t”
项目 正方形
坡度
标注示例
说明
在正方形的侧面标注该正 方形的尺寸,可用“边长×边 长”标注,也可在边长数字前 加正方形符号“□”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本章内容
1
建筑制图标准
2 绘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平面图形的画法
4 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2.1 建筑制图标准
为了统一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 率,便于工程建设及技术交流,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布了有 关建筑制图的六种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常用比例
1:1, 1:2,1:5,1:10, 1:20, 1:50, 1:100, 1:200,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1:10 000, 1:20 000, 1:50 000, 1:100 000, 1:200 000
可用比例
1:3, 1:4, 1:6, 1:15, 1:25, 1:30, 1:40, 1:60, 1:80, 1:250, 1:300, 1:400, 1:600
标注坡度时,在坡度数字 下应加注坡度符号,坡度符号 为单面箭头,一般指向下坡方
坡度也可用直角三角形形 式标注,如右侧的例图所示。
图中在坡面高的一侧水平 边上所画的垂直于水平边的长 短相间的等距细实线,称为示 坡线,也可用它来表示坡面应 在厚度数字前加注符号“t”
如何做建筑平面方案设计实验原理

建筑平面方案设计实验原理一、建筑平面方案设计的基本原理1. 空间功能需求:建筑物是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的空间载体,因此在进行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设计者需要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人群、使用频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确定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和空间分区需求。
2. 空间布局优化:在确定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之后,设计者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舒适度。
同时,合理的平面布局也能够为建筑物的整体形态和空间氛围增添美感和视觉效果。
3. 空间流线设计: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流线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便捷性至关重要。
设计者需要通过合理的空间流线设计,确保建筑物内部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通畅、便捷、流畅,避免出现空间交通堵塞或不便等问题。
4. 观感效果优化:建筑平面方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使用效率,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观感效果。
通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优化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度和空间氛围,增强建筑物的形象感和品质感。
二、建筑平面方案设计的实验原理1. 空间功能需求分析实验:在建筑平面方案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者可以通过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求和对空间布局的要求。
然后,设计者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软件等工具进行空间功能需求分析的模拟实验,以模拟不同的功能需求下的空间布局效果和使用效率,从而找出最优的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方案。
2. 空间布局优化实验:在确定了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空间流线之后,设计者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
设计者可以借助实验室模型、仿真软件等工具,模拟不同的空间布局方案的效果,并评估其使用效率、视觉效果、空间流线等方面的优缺点。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方案的实验结果,设计者可以找出最优的建筑平面方案设计。
3. 空间流线设计实验: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流线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便捷性至关重要,设计者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评估不同的空间流线设计方案的优劣。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性能要求和使用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和设计参数,经过结构计算和分析,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设计要求,最终确定适合建筑物的结构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过程。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承载原理、稳定原理和刚度原理。
一、承载原理承载原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原理之一。
建筑结构的任务是将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地基,并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
根据承载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合理分配和传递荷载,使结构的内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产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
在承载原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1. 荷载:荷载是指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外部力和作用。
包括常规荷载(如自重、活荷载、风荷载等)和非常规荷载(如地震荷载、温度荷载等)。
2. 内力:内力是指结构中构件所承受的各种反力和剪力。
根据力学原理,结构的设计应使各构件的内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3. 构件:构件是指构成整个建筑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梁、柱、墙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特点合理选择构件类型和尺寸。
二、稳定原理稳定原理是指建筑结构在承载荷载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原理。
建筑结构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结构的几何形态、荷载传递路径和内力分布有关。
根据稳定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抗倾覆稳定要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作用下,要保持稳定,避免倾覆。
2. 抗倾压稳定要求: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在受到压力时,要保持稳定,避免产生局部屈曲和破坏。
3. 抗剪稳定要求: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在受到剪力作用时,要保持整体稳定,避免产生剪切破坏。
三、刚度原理刚度原理是指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结构刚度和变形控制的原则。
建筑结构的刚度与结构的内力分布和构件的弯曲刚度相关,直接影响结构的变形和振动性能。
根据刚度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确定结构的刚度: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结构的刚度,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相应的刚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注方案设计主要考的是平面图, 所以平面构思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记得天大出版的一套设计构思丛书有一本叫<<平面设计构思技巧>>的书, 从书名上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 可惜这套书就差它没出版, 近期同出版社联系得到的回答是已取消了此书的出版计划, 惋惜之余我想到是否能倡导大家一齐探讨平面构思中的一些技巧问题, 从中寻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 也好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好这门课. 作为倡导者我首先拟定一个提纲/STRONG>1 平面的种类:一字型,工字型,王字型,口字型,日字型,田字型丄字型,U字型,0字型, T字型,H字型,丁字型等等.(暂不考虑复杂的平面类型如:人字型,M字型)2 各种平面类型的特点从采光, 通风, 日照, 结合地形以及建筑物种类等方面综合考虑)3 平面叠加后垂直交通形式和位置. 这个提纲只是一个粗略的构想, 没有严谨的逻辑, 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 望诸位踊跃参加讨论.相交处的平面处理是关键!三谈建筑设计与表达(作图)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黎先生语) . 我理解此话还包含一个量化过程. 有了这个量化过程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转化到形象思维, 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图也才能转化为平面图. 量化过程的本质是把一个概念建筑(此名称似乎不妥,暂定)转化为一个可实施的建筑,因此量化的依据是建筑的功能和现有的结构工程.所以提高量化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量化过程的核心是数据这是不言而喻. 那么那些数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的呢?这里我只谈谈同考试联系较多而平时又不太留心几个方面:1 常用走道的宽度, 长度(与防火有关);2 常用楼梯间的宽度(注意不同公共建筑有不同的要求), 常用电梯及侯梯间尺寸, 常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尺寸;3 公共建筑个功能房常用开间进深层高(尤其是大空间各方向的尺寸);4 公共建筑物总的进深总宽度和总高度,此数据对方案开始阶段构思非常重要;5 与总图有关的数据: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化率.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另两本也是讲方案设计的书,书名我记不太清楚,等到下星期一再传上.这里我再推荐另外两本较好的书,它们都是同济沈福煦写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方案设计》。
黎志涛的V方案设计应试指南〉对我很有启发,在总平面布置与分析中讲得更透彻。
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今天谈谈建筑设计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设计感觉/STRONG>我们常说某某建筑要给人一种庄重(或典雅或活泼等等)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筑师事实上是在设计一种感觉,确切地说是用建筑来表达感觉. 但感觉这东西很复杂,要想从理论上搞清楚对建筑师来说是件很难的事, 因为它牵涉到环境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好在并非每位建筑师都是一个理论型学者.只要能应用到设计中就可以了.我想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应用问题: 第一是对建筑的感受,第二是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这感受.有本书叫<<体验建筑>>对第一点有较深刻地阐述, 我想补充的是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体检建筑.我自己的体会是可以用以下方式: 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建筑, 重要的是把这些体验用图式和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这还没完,我们还要完成下面一个重要步骤:还原感觉,即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勾出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在这些图中找出能给我们那些感觉的元素. 最后拿出原设计图进行对比,找出设计中的差距,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设计直觉.对于第二点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来提高表达能力, 比方说环艺设计,电影电视中的场景设计,还有工业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等等. 我觉得不要急于上手,仔细理顺流线、功能关系其实草图好了,画起来事倍功半法院、广电中心、银行等影剧院、体育俱乐部、游泳跳水中心、三星以上宾馆都有可能。
认为03年考了交通类,04 年卫生类,今年可能考文体类诸如体育馆. 图书馆.今年的设计也可能是会展中心之类的展览性建筑应付考试的话,很简单,别搞花头,按部就班,不要有特色就是最大的成功,主要注重基本功的表现,如楼梯,平立对位,总平关系,走道宽度等等很基本的东西不要错,就可以了!如果是课程设计,你在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的情况下,我非常建议你去“抄” 一个建筑,当然你要对老师说这个方案你就是抄的,要认认真真地抄,从平面,总平,立面,形体关系都要准确,筋道!抄的建筑尽量是最新的,不要找解构的,建议你学学GMP9年代的一些作品,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就是GMF口袋书的第4---6本。
GMPq袋书。
白色封面的那种一共6本GMP作的东西很适合初学者,尤其是小区规划,传说中的折线形。
对于共建部分很喜欢GMP的圆和长方系列,在我看来从作圆的角度来说,GMF已经把圆的内涵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不过GMP勺东西商业化气氛比较重。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最主要的还是体会这种设计手法把。
我认为建筑设计应该是从长方型空间设计开始再到圆的设计然后是圆和长方型的组合,这些都做好了对于建筑感应该就具有了。
可惜我还没有:(快题是一个特别的考试,和建筑设计没多少关系。
主要是基本功,平面中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为了简化设计,争取时间,都是分开来做,门庭进来上面是小空间排一排,下面是大空间,到了2 楼大空间部分层高比如为4 米,小空间部分比如为3 米,这样不要让2楼连通。
完全分开,这样门庭部分就成为独立的部分,我称之为“三权分立”呵呵其实方法太多了,我也是菜鸟. 比如说,沿街建筑平面一定不能超出周围建筑,下层最好有架空,这是对城市的谦让。
对于真个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很重要,不要觉得这不关建筑的事情,对于建筑的功能性,主要的人流车流方向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人对周围建筑的感觉,对你要设计的功能的评价指标,都是很重要的前期调研。
甚至可以从非建筑的因素去解决建筑的问题,当然这就看个人的想法了。
不过记住一点,谦虚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于设计还是对于建筑评论。
前期的时候多些可能性,一般我做设计都是先列一张表格,上面都是联想词,比如说看我可以想到坐着看躺着看走着看来回来,大家互相看,都不去看。
等等。
这样都坐下来其实思路也就有了。
搂住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是王方戟教给我的,不是我原创。
)我在同济上辅导班,无意间发现讲场地和建筑设计的老师讲解的都是一本书上的例题,赶紧去同济书店(和平楼)买了一本。
是大连理工出版社的,黄色的封面。
分一级二级。
名字大概叫“作图题模拟题集“。
二级是45元,一级是66元(因为俺怕买不到了,就帮朋友带了一本一级的)。
据坐在握旁边的那个2003 年过了3 门,2004年没考,2005 年重新来的帅哥说,这本书不错,把这些题做了,做图题应该没问题。
结构:框架小办公楼楼板,梁布置。
设备:住宅电气,暖气布置。
节点:玻璃砖隔断作法。
看03 年04 年的题目,节点的题目基本是以标准图为准,那么它在标准图集中是不是挑选的一些特殊情况特殊要求的节点呢?不是,它是挑选几个常见的建筑形体变化处的节点来考。
这些节点都是出自同一本图集,也就是说是是一个系列的节点而不是多种节点的组合。
所以你说的那几个特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
另外这两年的考题的考点都包含了标准图集说明部分的内容,这是一个新情况。
另外,上次有人提出,设备部分出题是以“一般情况设备布置”和“消防布置” 交替的方式,我发现有一定的道理。
构造题,会不会是幕墙?节点还是节点,我只是说考试有别于二级,向中大型建筑常见节点靠拢了,如后浇缝、施工缝、地下工程、核心筒等,所以要有点区分。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广场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等于1%根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最小纵坡0.2%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2003年: 小型机场10000 平米含国际及国内航班2004年: 高层医院病房楼2000 平米分别为手术层病房层2001年:玉器销售、洽谈、顾客参观制作过程营业楼98年辽宁试点综合电水3层旅馆99 年综合医院00 年恐龙蛋化石展览01 年玉器展览馆02停考03 飞机场04 医院据说文化馆也考过, 但不知是哪一年的场地考试心得根据我多年经验,场地考试前四题有3 道必考:停车场,场地限制,竖向设计停车场考点:停车数,停车布置,残疾人停车布置,停车出入口布置,停车场内部及接外部道路竖向设计,残疾人通道竖向设计。
等一般最难得分哦场地限制考点:规划限制,日照限制,防火限制( 2003 出现停车库视线限制) , 场地内水文,树木文物等景观限制宋江类题哦竖向设计考点:道路竖向设计(2004), 场地平整(2001,2000,2003), 护坡,挡土墙设计,土方平衡,排水设计,标高设计,等高线设计---------- 一般为难度调整,可以很难,也可以简单,同时会在其他题出现。
第四题不好说可能重复(2004), 可能是:绿化,-- 管沟------ 小综合题,比如雷同最后一题---- 汽车库坡道设计,(2001) 等规范上小知识点总体来说:知识点不多,但要熟练不可出错最后一题主要是考察应试者以规划为主的综合设计,不过该题型也有特点 (实际工作不会这样),那就是所有单体尺寸确定,目前看来,单体建筑有8~9 个,分区不少于3 个,出入口不少于2个,可能有道路路线不交叉(由于分区),小广场数同分区数,局部绿化,停车场必有。
难度比2001 前稍有提高我的技巧:1:分区设计时剪纸片,毕竟不是大师,手构尺度太差-- 不要追求毫米级精度,90 秒搞定,然后在图纸上摆记住答案大部分是唯一的,有些年份可能多选择(2004),但是一定要记住:解决分区设计主要问题A: 各分区的位置,比如动净特征,洁污特征,主次特征(2001 年的发射塔,许多人把其附属办公楼当作主要建筑,结果规划失败-- 没有把景观、交通给他),人流数及走向特征,物流走向特征,日照景观要求等,如果分区位置满足这些明示及隐含(考点大多再这儿)要求,大分有哪。
2:道路系统:设计环道,满足规范,解决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位置(道路主要分在这),道路宽度等3:停车及绿化:得分要则:1:不要指望得高分,因为是负分制,小毛病也可以扣不少分2:尽量使自己的18 分,在道路系统部分少犯标高、宽度等小毛病,停车部分不要犯常识性错误3:不要漏项,在分区阶段少花时间,留300 分钟细化道路,绿化,必要尺寸,标高最后一题主要是考察应试者以规划为主的综合设计,不过该题型也有特点(实际工作不会这样),那就是所有单体尺寸确定,目前看来,单体建筑有8~9 个,分区不少于3个,出入口不少于2 个,可能有道路路线不交叉(由于分区),小广场数同分区数,局部绿化,停车场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