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辨清词性判准正误——高考病句题“由于”句解析辨正

辨清词性判准正误——高考病句题“由于”句解析辨正

辨清词性判准正误——高考病句题“由于”句解析辨正辨清词性判准正误——高考病句题“由于”句解析辨正“由于”是高考经常考的一个词,除了设在词语题中,还可放在病句题里。

2006年以来,高考病句题年年出现“由于”,2009年竟有5套试郑(江苏、山东、全国Ⅱ、宁夏、辽宁)病句题涉及“由于”。

然而反思试题解析,笔者以为误解的也不少,尤其是2009年江苏卷中的一例,误解之严重简直让笔者失去自信。

且看江苏卷中的“由于”句: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辩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这是作为“有语病”的句子设在题中的。

病在哪里?从专业性很强的报刊上的文章,如《语文学习》增刊《2009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全解》所载《江苏卷试题分析》、《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9期所载《2009年高考语文48例病句透析》、《考试·高考语文版》2010年第1-2期《熟悉病例辨语病》等,到非常畅销的教辅书籍,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高考真题分类专项突破训练》、知识出版社《高考高手》、崇文书局《高考语文核按钮》等,大凡涉及对此句解析的,几乎众口一词: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失。

锻而,笔者大惑不解:凭什么认定句中的“由于”是介词,“由于”不是还有连词用法吗?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5版)第1646页对合:~他工作成绩显著,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王自强编纂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等,也都把“由于”分为介词和连词来解释。

“由于”兼属介词和连词,尤其是有连词用法,不仅见之于权威工具书,还可证之以多种语言学专著。

2009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09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九篇

09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九篇

09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九篇2009江苏高考成绩将于16:00发布,扬子晚报网率先发布9篇高考优秀作文,同时附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康青、春原的点评。

谈及高考,有一种说法:“得数学者得天下。

”语文,特别是作文,在数学面前只好独自向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乃大误之偏。

我们说:“得数学者未必得天下,失作文者必定失天下。

” 因为,70分的作文占江苏高考总分的%,而且充满变数,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我们多年阅卷的真切体会。

今年,我们更要为此鼓与呼。

首先要正确审题。

今年考试前夕,我们特意在《扬子晚报》上发出了如此呼吁,但是有多少人听进去了呢?很不乐观!匆匆地、肤浅地扫描一下考题,自以为“时尚”很简单,很好懂,不会出差错,结果偏偏栽在“时尚”二字上了。

譬如,说“爱国主义”是时尚,对不对呢?错了!我们的一位阅卷专家说得好:“爱国主义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绝非时尚;然而,当你看奥运、把五星红旗贴到脸上时,时尚就诞生了。

因为,这是一种审美行为,一种富有个性的创意,它立马‘时尚’起来了。

”多么奥妙啊,你能大而化之对待它吗?再比如,说“唐诗”是唐代的“时尚”,说“宋词”是宋代的“时尚”也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时尚的事物一旦被千千万万人所效仿,一旦绵延数百年,它就不再“时尚”了。

怎么说才对呢?应当这么表述:当初唐把律诗、绝句推向诗坛时,这种“律”、“绝”是一时之尚;后来,经过“诗仙”、“诗史”、“诗圣”们的不断推进与提炼,它便化作了诗界之经典,光耀了世界之诗坛!宋词亦然。

当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平林漠漠烟如织”、“秦娥梦断秦楼月”时,它是别开生面的,富于创意的,十分时尚。

后来,经过宋代许多词界大腕的发扬光大,“词”便升华为宋代之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宋两代最“时尚”的诗人是谁呢?是李白!因为,当杜甫们大写“律”、“绝”时,谪仙人却“热衷于”古风“,并且尝试着”菩萨蛮“、”忆秦娥“之类的”曲子词“,他才是最不安分的、最有创意的、既能化古又能开新的最前卫的人物!——多么复杂呦,咱们的高三学生怎么能在考场上手忙脚乱的把这些近乎学术研究的问题思考清楚呢?不能!故我们只好投以谅解的微笑。

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答案详解)

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答案详解)

目录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解析3、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逐题详解4、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上海解析卷)5、2009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6、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7、2009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8、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9、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逐题详解(浙江卷)10、2009年全国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1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语文试题解析1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试题解析1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14、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点评15、2009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16、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版)17、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答案与详解18、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详解版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â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答案】D【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6年高考专题】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精解精析: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6年高考专题】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精解精析:08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12高考试题解析】(2012·全国新课标)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012·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2012·山东)16.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答案】示例1: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示例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句式要相同,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考点定位】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2012·辽宁版)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2012·江西版)生活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2012·广东)23.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09年江苏高考最新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卷精编答案

2009年江苏高考最新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卷精编答案

2009年江苏高考最新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卷精编答案新高考新题目2009-04-19 1414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卷精编参考答案(1)子路行以告。

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思想(或积极的入世思想)。

1.A BA 项中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应为巧姐;B项,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2. (1)答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1.(共3点,每点2分,共6分)(1)长篇小说的出版运作越来越市场化,利润的杠杆,已成为长篇出版运作中的潜规则(2)一些,包括一些名家,用种种方式去屈就市场乃至迎合市场,从小说的创变成了“市场”的合谋者。

(3)各个出版社都把抓原创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出路之一。

2.参考答案(学生的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每一个角度3分,共9分)(1)文学出版“市场化”了,那么文学出版的路子也就能更加宽广些。

(2)一些名家,之所以表现得相当地急功近利,正是受“市场化”规则的影响。

(3)所谓作家写作的“变味”,正是因为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高三语文加试题2参考答案1.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 舍问/其奚决焉(6分,错2处扣1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一定要爱问。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经典版)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经典版)

江苏省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