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王尔德)
王尔德

王尔德
平生简介
经典语录
代表作
评价与影响
经典作品
童话集
快乐王子 夜莺与玫瑰 自私的巨人 忠实的朋友 了不起的火箭
诗
歌
诗集 斯芬克斯 瑞丁监狱之歌 玫瑰与悲伤
王尔德
生平简介
经典语录
代表作
评价及影响
经典作品
《快乐王子》勾勒的城市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 的缩影,王尔德把在真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丑恶现 象揉入故事中,对当时冷酷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 挞和揭露,对于富有同情心的快乐王子与燕子对社 会底层人的慈善救济活动和他们最终的失败寄予了 深切的同情,同时也通过故事本身暗示了作者的理 想社会制度倾向,也从根本上质疑了当时社会的道 德原则。
王尔德
平生简介
经典语录
代表作品
评价及影响
未完, 待 续。。。 谢谢
王尔德
生平简介
经典语录
代表作
评价及影响
经典作品
夜莺与玫瑰
The story with the Nightingale by college students love touched, cultivating roses as the main line. In praise of love is precious, castigate world money worship.
王德尔
平生简介
经典语录
代表作
评价及影响
To love one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romance.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a caprice and a life-long passion is that the caprice lasts a little longer.
王尔德——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

王尔德——唯美主义⽂学的代表 唯美主义⽂学是19世纪后期流⾏于欧洲的⽂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艺术,否认艺术的道德原则,⼀味追求艺术美和形式美。
王尔德就是这个时期,这种思潮的代表⼈物。
王尔德⽣于都柏林的⼀个家世卓越的家庭。
⽗亲威廉姆·王尔德爵⼠是⼀个外科医⽣,母亲是⼀位诗⼈与作家。
王尔德获得都柏林圣三⼀学院的奖学⾦,1874年,进⼊⽜津⼤学学习。
在⽜津,王尔德受到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的审美影响,并接触了新⿊格尔派哲学、达尔⽂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了⽅向。
他成为美学运动的领导⼈物。
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不悖。
⾐着上,他极度夸张地注重打扮,有⼈甚⾄形容他是奇装异服;⽂学上,他运⽤丰美的词汇,华丽的修辞,富于⾳乐性的辞句,绝妙的想像,为他的作品装饰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成婚⽣⼦。
1887年,他成为⼀家妇⼥杂志的执⾏总编辑,发表他的⼩说、评论和诗。
虽然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但真正为他赢得名誉的是戏剧作品。
可以说他的每⼀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
维多利亚⼥王时代的英国上流社会市侩腐朽,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由作风和⼤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
1895年,昆斯拜瑞侯爵因⼉⼦阿尔弗瑞德·道格拉斯与王尔德交往⽽⽗⼦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下流之徒。
对此,愤怒的阿尔弗瑞德叫王尔德⽴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名誉,可惜他不但上诉失败,且服两年苦役。
1897年获释后,王⽴刻动⾝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
其后他为两个孩⼦曾尝试与妻⼦复合,但阿尔弗瑞德亦同時表⽰想与他重归如好,王尔德放弃孩⼦⽽选择了阿尔弗瑞德。
王尔德以假名居住法国,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与阿尔弗瑞德同游意⼤利,但⼏个⽉后,两⼈再次分⼿。
王尔德不仅作品极受争议,⽣活与私德也颇受⾮议。
简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简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莫姮【摘要】Oscar Wilde is the incarnation of the aestheticism,a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of England,which exert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uropean literature of the 21st century,even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hole world.This paper interprets Wilde's tragic aestheticism from five aspects: independence of art,initiative ofart,eternity of art,transcendence of art,and art's expressiveness and introspectiveness.%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对二十一世纪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
文章从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主动性、艺术的永恒性、艺术的超越性、艺术形式的绝对性和艺术的内省性六个方面来解读王尔德的悲情唯美主义思想。
【期刊名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2)001【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王尔德;艺术;悲情唯美主义【作者】莫姮【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奥斯卡·王尔德(1894—1900年)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是英国唯美主义思潮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与“为艺术而艺术”紧紧相连的。
以追求艺术的纯美来映照现实生活的丑陋和凡庸,是这位要么一飞冲天、要么一落千丈的天才至死都不曾放弃的理想与信念。
浅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举例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内涵唯美主义思想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当时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追求单纯的美感, 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 才是艺术的真谛。
这种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 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味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 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
王尔德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佩特唯美主义的影响, 最终成为英国美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行不悖。
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模仿艺术。
现实主义者通常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但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这是王尔德最具独创性和悖论性的思想之一。
他说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
在他看来,生活往往要借助艺术才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 或者说人们往往是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
例如,自然界中的花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它很美,但是当它被艺术描绘或渲染后,人们在头脑中就有了花原来是这样美的印象,人们才懂得了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也就是它很美。
通过这种艺术加工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花的美丽,体现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第二、艺术应该脱离人生,艺术不应该模仿人生。
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 他认为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因此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
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决人生和生活,他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艺术是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的,但是必须经过重新加工再创造。
例如,莫里哀最著名的代表作《伪君子》中有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既有像答尔丢夫那样的虚伪无耻的教徒,也有像奥尔恭那样的愚蠢可笑的资产阶级,更有像桃丽娜那样机智灵敏的仆人。
《伪君子》中的人物有很大部分是对现实人物的映射,达到了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效果。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著名植物学家!一、唯美主义劳伦斯:“人类的灵魂需要真正的美。
”人性有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以及对美的感受。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出现了一批“唯美”之士,他们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
倡导唯美并不等于完全无视人间沧桑,不关心社会进步,相反,许多唯美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莫里斯极力播扬社会主义,向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的世界;拉斯金向往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王尔德向往一个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世界。
这些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艺术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他们所理解的社会道德;他们的理想世界,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的。
二、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于1854年出生于爱尔兰,一生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伦敦,1900年在巴黎去世,是英国19世纪末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批评家和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
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
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
因为过早的成功使他过于傲慢,放浪形骸。
他时时都在自己身边聚集一大群地位和趣味相当的青年,就像《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描写那样,日夜享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
跟波西相识后,为了满足这位小情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两人出现的地方,不论食物、衣服、装饰品,都是买最豪华的。
唯美主义对王尔德的影响

唯美主义对王尔德的影响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剧作家、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唯美主义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学艺术中的一个潮流,它强调艺术对生活的优美和精神上的愉悦作用,推崇自由、个性和美的追求。
王尔德的作品深受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唯美主义对王尔德的影响有哪些。
一、生活和艺术间的联系唯美主义追求生活的优美,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王尔德的文学作品中,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通过画像的魔力,展示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美好的心态,同时也披露了人性黑暗的一面。
他的一些剧本如《万王之王》、《夫人的扇子》等剧本中,王尔德通过对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和观点。
二、个性的追求唯美主义强调个性和自由。
在王尔德的作品中,个性化和独立思考得到了突显和体现。
他的小说和剧本中,塑造了许多独特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现了个性化的追求。
比如《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多拉斯,她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追求自由和创新;《理想的丈夫》中的传奇女士彼得公主,她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不管外界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三、美的追求唯美主义认为美是一种价值,是价值的终极目标,王尔德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也强调了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美往往是一种精神的寻求和追求。
他的诗《重游故地》中,强烈地表达了对美好景色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唯美主义思潮对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作品表达了生活和艺术间的联系、个性的追求以及美的追求等方面的思想理念,成为了欧洲文学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理想的丈夫》、《万王之王》等,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传诵。
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研究的开题报告

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唯美主义作家之一,在文学、戏剧、散文、诗歌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他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唯美主义特色,这与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研究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文学作品本身,也有助于了解19世纪末英国文化思潮的演变与发展。
二、研究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进行研究:1.唯美主义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唯美主义在欧洲文学界的发展,以及其在19世纪末英国的运用与发展。
2.分析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通过对其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探究王尔德作品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唯美主义思想。
3.研究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与当时社会风气、文化背景的关系,分析王尔德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三、研究意义1.有助于深入理解欧洲文学中的唯美主义思潮,了解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19世纪末英国文化中的应用。
2.有助于深刻理解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探究其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3.借助对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的研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未来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了解唯美主义的定义、历史发展轨迹,以及王尔德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为深入分析和探究做好准备。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欧洲唯美主义思想和19世纪末英国文化背景的比较分析,探究王尔德作品中唯美主义倾向的特点和表现异同之处。
3.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王尔德小说、戏剧、诗歌等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唯美主义倾向,探究其在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意在深入探究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揭示出该作品中唯美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并探究其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预计可获得以下成果:1.系统掌握欧洲文学中唯美主义思想的历程和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王尔德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内涵,揭示唯美主义思想在19世纪末英国文化中的应用。
论王尔德童话的唯美主义特征

朱 昕笛
( 四川大 学 文学 与新 闻传 播 学 院 , 都 成 606 104)
【 摘
要]奥斯卡 ・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 唯美 主义的杰 出代表 ,他 以 自身 的创作 实践 了唯美 主义的艺术主
张 , 二 十 世 纪 欧 洲 文 学 乃 至 世 界 文 学 影 响 深 远 。 的 童话 更 是 以美 轮 美 奂 的情 境 和蕴 含 于 其 中 的深 刻 对 他
利 目的, 艺术的目的仅在于通过对形式的革新和创造将人们 引入千姿百态 的艺术境界 , 从而给人 以美的享受 。可见 , 王尔德对于当时所流行的艺术功利性极为反感 , 主张进行形式的创新并 以此
收入 日期 : 0 0 0 — 0 2 1— 5 2 作者简介 : 朱昕笛( 9 7 )女 , 1 8 一 , 云南昆明人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 院, 士研究生 , 硕 研究方 向为英美文学 。
辞藻华丽 , 想像绝伦 , 极尽修饰之能事 , 因而 R H谢拉尔德就曾在《 .. 王尔德传 》 中盛赞王尔德 的童 话 :在英文世界中 , “ 找不 出任何童话能跟王尔德写的童话相 比, 的文辞非常巧妙 , 他 故事依着一 种稀有 的 , 富的想 象 , 丰 中间 贯穿 了微妙 的哲 学 ”] 。王 尔德 作 为唯美 主义 的集 大成者 , 的文 艺 【S 。 P 他
哲 理流传至今 。 其童话 以唯美主义原则为表征 , 追求纯粹 的艺术美 , 强调形式的创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
在 吸收 和发 扬 了传 统 民间 文 学 的基 础 上 营 造 出 充 满 趣 味 的 意 境 。 旨在 通 过 对 王 尔 德 童 话 的 分 析 挖 掘 出
作 者对传统 民间故事 的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他对文学语言效果 的创新三个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
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
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
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
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
(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
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
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唯美主义的形成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
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
”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
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
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
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
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
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
“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
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
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
”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
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
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对于艺术对生活的作用,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有人认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王尔德并未全盘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罢了。
社会意识有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宣扬“为艺术而艺术”。
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
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的作品。
王尔德的生平简介: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
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
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
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
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
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
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
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
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
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
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
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
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
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
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
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
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德嫌其俗气而改名)的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
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1888年5月,出版《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1890年6月20日,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奠定颓废艺术家的地位。
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小说创作的契机缘于王尔德有天拜访了一位名老画家,画家的男模特长得很年轻漂亮,于是王尔德忍不住感叹:“可惜了,这样美丽的生物,还是有衰老的一天。
”画家答道:是啊,如果能让画中的他代替他老去就好了。
”后来王尔德便创作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为了感谢这位画家,便将小说中的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
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
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他的这些佳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昵称“波西(Bosie)”)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
”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好男色的“鸡奸者”(当时尚未诞生“同性恋”这个名词)。
这项指控使王尔德立即写信给他的好友罗斯。
昆斯伯理侯爵是一个暴虐的父亲,与道格拉斯长期以来争执不断,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
结果王尔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
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
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
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
在王尔德服刑期间,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寥寥数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2] 1895年5月1日,陪审团对王尔德的罪名不能达成一致,一位陪审员同意将王尔德保释。
5月7日,被保释出狱。
5月20日,此案第二次开庭。
5月25日,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先关押在伦敦本顿维尔监狱,7月4日转押伦敦旺兹沃思监狱,11月20日被转押距伦敦西部30英里的雷丁监狱。
该年9月24日和11月12日,法院对王尔德分别进行两次破产调查,然后宣告其破产。
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
他为了两个孩子曾尝试与康斯坦斯复合,但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却主动来和他见面,表示想与王尔德重修旧好,王尔德选择了道格拉斯。
他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 1898年王尔德与道格拉斯同游意大利,但最后两人仍分手,重新在一起的两人已不如当初,出狱后的王尔德风光不再,道格拉斯也开始明白王尔德已不再是那个已婚且人人敬羡的成功人士。
仅管他们曾经相爱,腻在一起聊到天南地北,但是任性的道格拉斯早前就曾对王尔德说过:“如果你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尔德,那一切都不再有趣。
”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他的好友且曾是他的同性情人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的帮助下改信天主教(罗斯是王尔德第一个同性情人,王尔德曾称是因为罗斯的诱惑使他走上同性恋的道路,当时罗斯17岁,王尔德32岁。
尽管王尔德后来迷恋道格拉斯,但罗斯多年来爱慕王尔德,并给予他帮助,罗斯死后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和王尔德葬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