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共99页文档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
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
“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
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
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
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
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然主义⽂学的诞⽣。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系列重要的论⽂,对⾃然主义⽂学理论作了全⾯的总结和深⼊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然主义⽂学最杰出的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被视为⾃然主义的盛举。
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然主义开始衰落,⽽影响却逐渐蔓延⾄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
2.理论:⾃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
“科学”、“真实”是⾃然主义追求的⽬标。
3.风格:平和、冷静、⽆动于衷的叙述⽂体。
作家在作品中竭⼒隐去,少有议论。
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然主义把⼈类社会等同于⾃然界,把⼈等同于任何⼀种⽣物,因⽽常以⽣物学、遗传学、⽣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的⾏为,忽视甚⾄⽆视⼈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的⾏为和⼼理,体现了⾃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的努⼒,是有益于丰富⼈对⾃⾝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唯美主义⽂学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诗⼈、⼩说家⼽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号。
他精⼼构思的⼩说《莫班⼩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
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次唯美主义的⾼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泛。
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批作家、批评家。
8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二十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概述作为19世纪中期主要的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是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非主潮的文学流派,它们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之间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自然主义文学(一)、自然主义产生的背景自然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孔德的实证主义是自然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法国文学批评家泰纳提出了“种族、时代、环境”决定论,强调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文学艺术。
遗传学家吕卡思医生把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归结为与遗传有关,认为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会影响到整个家族和后代。
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德《试验医学研究导论》以试验的方法来对抗片面地经验论和唯理论。
19世纪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左拉把巴尔扎克和司汤达看成自然小说之父。
而对福楼拜更是推崇备至并提出自然主义要以《包法利夫人》为典范,要像福楼拜那样做一个冷漠的解剖家。
所以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是自然主义的先声。
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他们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初,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
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20部,使其成为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最杰出代表。
(二)、自然主义文学在思想方面的特点第一,恪守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的原则,注意材料的搜集,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面貌;第二,某些方面扩展了描绘的领域,如反映矿区工人的生活、大百货公司、铁路运输等;第三,较为客观地摆出事实,但不挖掘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因此反映生活的深度不如前期现实主义;第四,注重从生理上去表现人,特别是从遗传学的观点去解释促使人行动的原因,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的来源及其演变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变动不居的术语“现实主义”(Realism)一词是个弹性极大的术语,它长期处于变动不居的地位。
仅达米安·格兰特在《现实主义》的小册子中列举的各种现实主义就有三十多种。
诸如:批判现实主义、持续现实主义、动态现实主义、外在现实主义、怪诞现实主义、规范现实主义、理想现实主义、下层现实主义、反讽现实主义、战争现实主义、朴素现实主义、民族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客观现实主义、乐观现实主义、悲观现实主义、造型现实主义、诗歌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日常现实主义、传奇现实主义、讽刺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观现实主义、超主观现实主义、幻觉现实主义、低级现实主义、高级现实主义、单调现实主义、田园现实主义、唯灵论现实主义、自我内心深处的现实主义、大都会现实主义等等(见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2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缺少信任感的术语“现实主义”一词有如此多的种类,以致人们对这个词产生了不信任感。
批评家贝克尔建议:“下一步无论出现什么事,如果都要给它起个新名字,别再叫它…现实主义‟或…某某现实主义‟,将来我们谈论起来就会容易些。
”也有人说:“现实主义是个声名狼藉的靠不住的概念”。
“我不想陷入为…现实主义‟下定义的泥淖。
”(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4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还有人小心翼翼地加上引号使用现实主义,以表示对它的怀疑。
哲学概念:现实主义无论对“现实主义”有多少怀疑和不信任,我们仅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这个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并追溯它的来源及其演变的历史。
“现实主义”是从哲学借来的批评术语, 指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派别“实在论”,又译“唯实论”。
实在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最初为唯心主义服务,后来,又用来指相对于唯心论的唯物论。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

非主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 一、自然主义(19th60 法国) “自然主义文学三块基石”: 1、自然科学:达尔文《物种起源》
2、哲学:孔德“实证主义哲学” 3、方法论:泰纳 “决定论” “实证主义哲学”:所谓实证,就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排斥想象,强调真实和精确。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 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3 个阶段。目前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它把人的生物性当作认识社会发展的基点,提倡将自 然科学的“观察、实证和比较”作为社会的研究方法。 泰纳 “决定论”:推崇实证哲学,把文学批评看成“文学的科学”,提出著名的“文学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的理论, 为自然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种族”——人的“天性”、“遗传性”; “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 “时代”——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 文学传统: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2、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达到繁荣 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1、凸显人的生物属性 2、初步显示物对人的异化 3、执着追求真实反映时代与生活 4、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 5、提倡情节的简洁和故事的日常生活化 自然主义的发展 福楼拜—开自然主义先河 “不要妖怪,不要英雄” 龚古尔兄弟(埃德蒙·德·龚古尔、茹尔·德·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 《杰米妮·拉赛朵》: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取材于龚古尔兄弟对女仆罗丝的观察笔记,于 1862 年罗丝死后将其改写成了小说。 杰米妮是个农村姑娘, 到大城市后被人强奸,怀孕后生了个死婴。几经周折,她成了老处女瓦朗德依的女佣,变得非常虔 诚。但不幸爱上了邻居乳品商的儿子于皮永。从此她白天虔诚地服侍女主人,夜里沉溺于狂热的情欲,变得歇斯底里,最后死 于肺痨。 《德伯家的苔丝》:农村女子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外出做工而遭遇的不幸与悲剧。 真实反映了 19 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题,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试图寻找新出路的痛苦过程。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 “梅糖集团”标志着自然主义流派形成 论文—《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小说家》 家族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小说家的领域是生理学领域,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准确而毫无遗漏的摄取下来,反对典型概 括。 主张作家对社会也持有客观而科学的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反对作家在作品中表露思想感情和对事物作结论。 《卢贡·马卡尔家族》 1868 《卢贡家的发迹》 1893 《巴斯加医生》 《小酒店》:将劳动者的堕落归因为酒精中毒 《娜娜》从性的角度展示贵族和资产阶级道德沦丧 《萌芽》:斗争导源于阶级的生存竞争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不满但无力反抗 社会主义:不理解但无比恐怖 幻灭、苦闷、彷徨、悲观、颓废
前期象征主义

前期象征主义继波德莱尔之后,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砄保尔·魏尔伦(1844-1896)发扬了象征主义者强调诠歌音乐性的一面。
魏尔伦在其《诗的艺术》(1884)中主张:诗歌应该首先具有??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和精确相结合;要色??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类的东西。
总之,诗歌要追求一种弥??渗透的气氛。
魏尔伦的诗作亲切自然,韵律之美妙在象征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还包括㠊三年以后》(1866)、《白色的月》、??狱中》等等。
70年代初曾一度和魏尔伦发生同性恋情的诗坛奇才阿尔图尔·兰波(1854-1891)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杠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
象征主义者力求发现(或破蝾)隐藏在日常事物后面的真实,超现堞主义者则进一步要求通过直觉和幻想堛造事物之外的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将兰波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中比较激进砄一位。
兰波的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
1871年月少年兰波应魏尔伦之邀来到巴黎,很快便靠《醉舟》一诗声名大噪。
在这部诗中,诗人蠪比一只无舵无锚的醉舟,在大海上随栢逐流,无所羁束。
诗风诡谲绚烂,是蠡征主义诗歌中的精品。
在另外一首著堍诗歌《母音》中,兰波用五种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蠭的五个元音字母,然后通过具体的描砘把形状、颜色、气味、音像和运动等堠素交织起来,以求实现“通感”的境砌。
此外,散文诗《地狱一季》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之作。
虽然兰波和魏尔伦关系十分密切,但两人的风格却大不砸同。
魏尔伦以亲切自然、音韵和谐见頿,兰波则以奇特意象和梦幻色彩著称㠂1912年,兰波被刚刚崛起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尊为鼻祖。
斯蒂凡·马拉美(1842-1898)被誉为“象征主义之象徕”,是象征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它。
他是第一个将象征主义理论系统化皠诗人。
马拉美提出“ 纯诗”理论,认为诗是从无到有、超越经颂的独立存在;诗是一种魔术,运用咒蠭来创造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绝对理念世砌。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一、概述(一)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泰纳:“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借鉴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原则)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的行动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物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就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发展表现梅塘团体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
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
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
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巴那斯派(高蹈派)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诗歌方面的表现。
该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为名。
出自诗选《当代巴那斯》。
巴那斯派认为诗歌是纯粹的艺术,因而应注重形式,倡导诗歌客观化、科学化,反对浪漫派诗人过度抒情,主张态度客观、立论严谨、技艺完美,力图把个人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的背后,其创作内容最初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后转向神话、史诗、异域传说及古文化等。
19世纪自然、前象征、唯美主义

前象征主义—代主
• 对浪漫主义的“真实”置换,内心才是真实,外 部世界只是象征的森林,用以接近绝对世界。 • • • • 诗歌 魏尔伦《无言罗曼斯》 兰波《元音》 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波德莱尔《恶之花》 标志着诗歌从浪漫主义向象征主义的转变
• • • 忧郁和理想
• • • • • • • •
雨月对着全城大发雷霆 向寒茔四周惨淡的亡灵 倾盆泼洒出凄冷的黑影 又将四郊笼罩死亡阴濛 猫在砖地上寻觅遮身草茎 羸瘦生苍的身子瑟瑟抖动 檐槽里游荡着诗叟的魂灵 发出幽灵一般寒颤的悲声
大钟在悲鸣 钟摆已患伤风 冒烟的木炭伴着它发出假声 可水肿老妇宿命的遗产之中 仍旧有浊香的牌局如常进行 黑桃皇后与英俊的红桃侍从 正诡异地倾诉着已逝的爱情
唯美主义—中期【法】
• 与“审丑”对立,诉诸于感 觉和形式,以爱情和欢乐为 主题,讲究辞藻韵律,造成 听觉视觉美感。 • 为艺术而艺术——法诗人 戈蒂耶提出 • 【英】王尔德——《道 林·格雷的画像》(小说)
流行于英国
现 代 主 义 的 到 来
19世纪 自然主义—60年代【法】龚古尔兄弟首创 美日 前象征主义—70年代【法】 最早最广的现代主义 唯美主义—中期【法】 流行于英国 文学
自然主义—60年代【法】龚古尔兄弟首创
美日
• 受到遗传学说和生理科学的影响。 • 现实主义倾向(理性倾向):再现自然,作家消 失在作品背后,避免主观情感流露。 • 非理性倾向(实验性):科学式地精确,创作是 对人本能的科学实验研究,超越政治道德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