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

合集下载

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评析

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评析

十九世纪,“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弥漫欧洲。

唯美主义是“为艺术而艺术”思潮的主流。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美是至高无上的,具有绝对的价值,艺术本身就是目的。

因此,在王尔德看来,艺术是一种“撒慌”的技巧。

是生活摹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摹仿生活。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

“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

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

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

”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

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

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对于艺术对生活的作用,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有人认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王尔德并未全盘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罢了。

社会意识有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唯美主义是指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一,流行于19世纪末的欧洲。

否定艺术的社会性和功利性,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是所谓“为艺术而艺术”。

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十九世纪末在英国形成。

外国文学史唯美主义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唯美主义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唯美主义名词解释摘要:1.唯美主义的概念和起源2.唯美主义在欧洲文学中的发展3.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和作品4.唯美主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5.我国对外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研究和借鉴正文:一、唯美主义的概念和起源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起源于19 世纪初的欧洲。

它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追求美,而美应该是超然的、无私的。

唯美主义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技巧和修辞,以此来呈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二、唯美主义在欧洲文学中的发展唯美主义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文学中的唯美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兴盛是在19 世纪。

这一时期的唯美主义作家如英国的约翰·济慈、雪莱、拜伦,法国的波德莱尔、戈蒂耶,美国的爱伦·坡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三、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奥斯卡·王尔德、乔治·戈登·拜伦、约翰·济慈、阿尔封斯·德·拉·莫斯等。

他们的代表作品如《道林·格雷的画像》、《唐璜》、《夜莺颂》、《莎乐美》等,无不体现了唯美主义追求美和艺术的精神。

四、唯美主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提高了文学的艺术价值。

同时,唯美主义也影响了后世文学流派的形成,如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等。

五、我国对外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研究和借鉴我国对外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外国唯美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其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丰富我国的文学艺术。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外国唯美主义文学中吸取教训,避免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倾向。

总之,唯美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王尔德诗歌中的唯美主义著名植物学家!一、唯美主义劳伦斯:“人类的灵魂需要真正的美。

”人性有对美的需要和追求,以及对美的感受。

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出现了一批“唯美”之士,他们唯美而感受、唯美而创作、唯美而发抒、唯美而生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

倡导唯美并不等于完全无视人间沧桑,不关心社会进步,相反,许多唯美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莫里斯极力播扬社会主义,向往一个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的世界;拉斯金向往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王尔德向往一个思想自由、行动自由的世界。

这些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艺术净化人的心灵,达到他们所理解的社会道德;他们的理想世界,是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来实现的。

二、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于1854年出生于爱尔兰,一生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伦敦,1900年在巴黎去世,是英国19世纪末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批评家和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以及与赞誉一样多的诋毁和骂名。

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惊心动魄的怪诞悲喜剧。

博尔赫斯评价王尔德,“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

”20岁出头,他就以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等特点在伦敦社交界有了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在40岁前后的那几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曾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1895年年初,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

因为过早的成功使他过于傲慢,放浪形骸。

他时时都在自己身边聚集一大群地位和趣味相当的青年,就像《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描写那样,日夜享乐,过着一种奢靡放纵的生活。

跟波西相识后,为了满足这位小情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两人出现的地方,不论食物、衣服、装饰品,都是买最豪华的。

唯美主义:艺术至上的生活态度

唯美主义:艺术至上的生活态度

• 有助于提高艺术家的地位,推动艺术的发展
倡导个性解放与审美追求
• 有助于提高艺术家的个性与创新能力,推动艺术的发展
• 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
唯美主义的缺点及其局限性
过于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忽视艺术与社会的联系
• 容易导致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影响艺术的社会价值
• 容易导致艺术家过于关注自我,忽视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
DOCS SMART CREATE
唯美主义:艺术至上的生活态度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唯美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唯美主义的诞生背景与文化影响

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背景
•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
• 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
• 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与反叛

唯美主义的诞生
• 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被认为是唯美主义的奠基人
• 唯美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与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得到

了传承与发展
04
唯美主义的优缺点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唯美主义的优点及其价值

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倡导"为艺术而艺术"
• 有助于提高艺术创作的自由度,促进艺术创新
• 有助于提高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反对实用主义
• 有助于提高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倡导审美追求
• 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反对实用主义
• 强调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表达与创新能力
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倡导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强调艺术在生活中的价值
与意义

唯美主义概述

唯美主义概述
德的代表作,也是唯美主义的旨 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 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
精品课件
3.提倡“纯粹美”即形式美,把 刹那间的美感效应作为艺术美的 极致。
精品课件
4.拓展了审美新领域,把生活中 的怪诞颓废丑恶及人的变态心理 都视为审美对象,扩大了艺术表 现的范围和能力。
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 向,对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影响巨 大
精品课件
代表作家王尔德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
精品课件
1. 哲学背景 康德美学的传播 《判断力批评》中提出“纯粹
美”“审美无利害”观点
精品课件
二 艺术主张 1.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否认
艺术的社会性和功利性,认为艺 术本身就是目的,艺术应独立于 理性﹑道德、政治之外,是纯粹 的个人消遣和享受

精品课件
唯美主义是从法国起源再波及到 英美并影响全世界的文艺思潮, 是西方文艺思潮的转折点。
此后,艺术是否依赖于其它事物 而存在,是否有其独立价值,它 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如何等问题一 直被人们讨论。
精品课件
一 背景 1. 社会集体心理背景 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君主政体时代
笼罩在法国青年人心头的绝望和反 叛情绪。 世纪病:愤世嫉俗,对庸俗丑陋环 境的对抗

名词解释唯美主义

名词解释唯美主义

名词解释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文化和艺术运动,强调美、和谐、自然和理性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压迫和主观偏见。

唯美主义者认为,人类应该追求美和幸福,并将艺术和哲学视为实现这种目标的手段。

唯美主义的基本概念包括审美上的完美、和谐、自然和理性。

它的核心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并且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来表达。

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将美转化为艺术品。

在唯美主义的运动中,许多不同的流派和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古典音乐、雕塑、绘画、文学和诗歌等。

例如,古典音乐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印象派绘画的兴起都与唯美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唯美主义运动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此外,唯美主义还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价值观的改变。

唯美主义插画赏析

唯美主义插画赏析

唯美主义插画赏析摘要:一、唯美主义插画概述二、唯美主义插画特点1.形式美感2.寓意丰富3.色彩搭配三、代表性插画家及作品赏析1.阿尔弗雷德·罗钦斯2.艾德瓦尔·蒙克3.奥古斯特·穆夏四、唯美主义插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五、总结正文:唯美主义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形式美感和寓意丰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风格。

一、唯美主义插画概述唯美主义插画追求极致的美,主张将艺术融入生活,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呈现美好的一面。

这一艺术流派不仅局限于绘画,还涉及诗歌、音乐、电影等多个领域。

二、唯美主义插画特点1.形式美感:唯美主义插画注重画面的布局、线条、色彩等元素,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关注,将作品打造成视觉盛宴。

2.寓意丰富:唯美主义插画往往富含深刻的寓意,表现人类情感、心灵之美和生活的诗意。

这些作品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精神力量。

3.色彩搭配:色彩是唯美主义插画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艺术家们擅长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三、代表性插画家及作品赏析1.阿尔弗雷德·罗钦斯:美国著名插画家,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充满想象力和诗意。

如他的作品《海市蜃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一片美丽的海上幻境。

2.艾德瓦尔·蒙克:挪威著名画家,被誉为“北欧绘画的先驱”。

他的插画作品充满表现力,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

如《呐喊》系列作品,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人类在面对未知恐惧时的呐喊,寓意着生命的挣扎与求索。

3.奥古斯特·穆夏:捷克艺术家,以其独具一格的插画风格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吉丝梦妲》展现了女性优雅的姿态和美丽的面容,充满浪漫气息。

四、唯美主义插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唯美主义插画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唯美主义之美辨析

唯美主义之美辨析

唯美主义之美辨析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最先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艺术本身的美。

“美”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对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

到了19世纪的唯美主义这里,“美”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着力梳理清这半个多世纪“美的艺术”的变化轨迹。

一、“艺术自律观”唯美主义的“唯美”实际上是“唯艺术”“纯艺术”的意思,即唯艺术至上,艺术的目的和意义在其自身,这在美学上可以称为“艺术自律性”。

到了18世纪,康德提出“审美无功利”和“自由美”的概念,把美从传统的社会、宗教、政治体系中解放出来,美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此之前那种“纯艺术”的追求只是限于形式的层面,没有涉及到艺术的本身,到了唯美主义这里,“美”的纯艺术已经开始直接指向美和艺术本身的存在了,把美和其它尤其是现实生活截然区分开。

19世纪中期的社会背景更是促使了唯美者无一不坚持这种唯“艺术之上”艺术自律观。

19世纪后半叶,社会经济发展,艺术作为一个独立领域逐渐形成,有了存在的空间和土壤;同时,弥漫于社会的是一群务实的中产阶级为主的文化形态,与此相对的是推崇诗歌和艺术贫困潦倒的“波西米亚人”,他们捍卫自己的艺术信仰,倡导“为艺术而艺术”。

俄罗斯批评家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中也指出“只要从事艺术的人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无法解决的不协调,就会出现并确立起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唯美者都以纯艺术为终极信仰,强调艺术的目的只在自身,与其它无关,具体的言论在此就不一一列出。

最先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人是法国哲学家库辛,留学德国深受康德影响,把“自由”“形式”“纯粹美”等术语和思想以演讲的形式传输到法国文艺界。

可见,“唯美”的最初内涵是从康德席勒那里借鉴的“艺术的自律性”,再加上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不胫而走,传人到法国和英国后,“唯美”开始与世俗对立,与实用和道德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贞不二的人只知道爱的小零小碎,而见异思迁者才 懂得爱的大悲大痛。
天才比美更持久。 多情是无所事事的人的特权。 人要想开化只有两条路可行:一是靠修养,二是靠堕
落。
我选择美貌的人做朋友,人品好的人做熟人,聪颖的人做 敌人。
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是向诱惑投降。
只有感官才能拯救灵魂,就像只有灵魂才能拯救 感官一样。
唯美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是超脱一切厉害关系的纯粹自由的活动 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 主张艺术超然与现实,躲进象牙之塔
康德
“无目的之合目的性” 强调的是主观性、无功利性、纯粹性 理论基础
唯美主义在法国
法国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倡导者)
19世纪60年代 法国 巴那斯派
勒贡特.德利尔(人物的最高任务是实现
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 诗人、戏剧家、艺术家。
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 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 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
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 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 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 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 剧作品。
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 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 越妙。 “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 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艺术就是生命本身,它对死亡一无所知, 它是绝对真理,对事实漠不关心。”
我心汹涌着孤独的烦恼, 而她已经安息。
安谧,安谧,她不再聆听 竖琴与商籁,
我的一生在此埋没, 为它筑起一个土堆。
《四部喜剧》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 《理想的丈夫》 《认真的重要》
王尔德童话
第一卷《快乐王子》,出版于1888年。收 入《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 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 的火箭》5篇;
1900年11月30日 因病于巴黎的阿 尔萨斯旅馆去世。
王尔德墓
安魂曲
放轻脚步,她就在附近 在雪地下面,
轻点儿声,她能听见 雏菊的生长。
她一头鲜亮的金发
灰暗如一片铁锈,
她曾经那么年轻美丽
却归于黄土一抔。
她洁白如雪如百合, 却浑然不知道
她已是一个女人,所以 她甜甜的成长。
棺木和沉重的墓石 压着她的胸口,
2、通过幻想折射现实 用天真奇异的想象,把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 起来,在美丽动人的语言和故事背后,有深沉的 忧郁和愤怒。
3、对美的热爱和颂扬 幻想和现实的对立,形成一种美丑、善和恶的比 照
唯美主义观点
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 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
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 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1892
《三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
《理想的丈夫》1895
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因儿子阿尔弗莱 德·道格拉斯与王尔德交往而导致父子不 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有伤风化”。被 关进监狱。
王尔德在狱中写下了诗作《雷丁监狱之歌》 和书信集《深渊书简》。
1897年获释,前 往巴黎。
第二卷《石榴之家》,出版于1891年。收 入《少年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 《打渔人和他的灵魂》、《星孩》4篇。
王尔德童话中的现实批判主题
诉说人间的不平和苦难,谴责造成这种苦难 的社会制度,表达自己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丑 恶社会现实的控诉以及对下层社会的苦难民 众和弱小人物的同情。
《夜莺与玫瑰》:对当时金钱腐蚀人心的痛 惜、愤懑,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一个人恋爱的的时候总是以自欺欺人开始,而以 欺骗别人告终。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女性代表着物质对精神的胜利,正如男性代表着 精神对道德的胜利。
美、艺术独立于真理、功利、道德) 《古代诗集》、《蛮族诗集》
唯美主义在英国
约翰.罗斯金 瓦尔特.佩特 奥斯卡.王尔德
约翰.罗斯金
唯美主义在美国
爱伦.坡 “纯诗论”
《诗歌原理》
最好的诗作都是“为诗而诗”源自王尔德王尔德生平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享年四十六岁。
《快乐王子》:快乐王子活着时,住在无愁 宫里,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死后变成铸像, 立在城市中心广场高圆柱的顶端,因看够了 全城的“一切丑恶和穷苦”,即使是用铅做 的心,快乐王子还是留下了同情和伤心的泪 水。穷人们的苦难和富人们的奢侈,正是社 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巨人的花园》: 无私——春天——爱与欢乐 自私——冬天——孤独与痛苦
《道连.格雷的画像》
主要人物
巴慈尔.霍尔华德 亨利.沃顿勋爵 道连.格雷 茜比尔.文 艾伦.坎贝尔 詹姆士.文
王尔德经典语录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我们想要经久不衰的东西,因 此我们用垃圾和事实塞满大脑,愚痴的希望以此保持 自己的地位。
这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那就是不曾被 人议论过。
对比和反复是民间故事、也是童话创作中 常用的手法,而王尔德运用得那样天然无痕, 恰到好处。
王尔德童话的主人公的特点
1)都是美的化身和美的象征。
2)都有一个自我完善的经历,即心灵净化的 过程。
纯真的爱和同情
自我牺牲精神
爱与善﹦美
造福人类的理想
王尔德童话的艺术特色
1、巧妙而寓意深刻的象征 象征是童话创作把幻想和现实融合起来的一种重 要方式,也是童话创造典型的常用手法。
是介于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在主义之间的 一场运动,它既与浪漫主义藕断丝连,又 与现实主义沾亲带故。它是浪漫主义到现 代主义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因此既重 要又特殊。
著名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文 学术词汇释》中提出唯美主义 的概念。
唯美主义——又称唯美主义运动,是19世 纪以法国为中心而波及到整个欧洲的一种 文艺思潮。它的理论根源是德国哲学家康 德在1970年提出的美学理论——纯粹的美 感经验源于一种“无利害”之念的沉思, 与美感对象的现实性或“客观”实用价值 及道德无关。它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 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