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目(Magnoliales)木本。
花常为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
花被分化不明显。
雄蕊常为多数,向心发育;心皮常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柱状花托上。
子房上位。
虫媒花。
胚小,胚乳丰富。
具油植物。
花粒粉单沟至三沟。
有些属无导管。
本目有10科3000种,我国有木兰科(Magonli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 和肉豆冠科(Myristacaceae)。
1.1木兰科(Magonliaceae)木兰科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
木本,单叶。
花两性,萼瓣不分,雄蕊和雌蕊均多数,分离,且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
花药长,花丝短。
花粉单沟。
胚小,胚乳丰富。
蓇Cgu)葖(血)果,稀为翅果。
木兰科共有15属,250种,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11属约130种。
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
1.1.1木兰属(Magonlia)木兰属花大顶生,雌蕊和雄蕊群紧接。
(1)荷花玉兰(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故称荷花玉兰,别称广玉兰。
常绿乔木,叶革质,背被锈色绒毛。
表面有光泽边缘微反卷。
花大白色,清香,花通常六瓣,如何花,花期5-7月。
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
广玉兰原产于美洲,所以又有人称它为“洋玉兰”。
(2)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e)又名木兰、玉兰、望春花等。
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可达15米。
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
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东莞市和潮州市的市花。
(3)紫玉兰(Magonlia liliflora Desr)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等地,生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缘。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从生,树皮灰褐色,木质有香气,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有明显皮孔。
叶椭圆状倒卵形,先端急尖或者渐尖,正面为深绿色,背面为灰绿色。
花期3-5月,果期8-10月。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在种子上方会长出2片叶子,叶片能够储存自身所需的养分。
叶片呈长卵形、卵形等形状,表面叶脉呈网格状分布。
双子叶植物根系较为发达,能长出较多的分枝以及气根。
双子叶植物为圆锥状花序,生长在枝干的顶端,花期在每年3~5月。
2、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特点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上方会长出2片叶子,并且叶片能够储存植株自身产生和吸收的养分,在缺乏养分的环境下,能够将叶片储存的养分运输至植株的体内,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避免出现生长迟缓的状况。
3、双子叶植物叶片形状有长卵形、卵形、卵状披针形、倒卵披针形等形状,表面的叶脉呈网格状,边缘带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或波浪形,顶端尖锐或扁平,底部呈圆形,叶柄细长,呈浅绿色,长度在1~2厘米之间。
4、植物的其它特点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能生长出较多的分枝,伸展趋势较长,非常容易生长出气根,促进植物进行呼吸和吸收作用。
茎干中的维管束呈环状排列,表面具有形成层,在生长的过程中,茎秆会逐渐变粗,表面光滑无毛。
双子叶植物的花序为聚伞状圆锥形,主要生长在枝干的顶端,或叶腋下方,花冠形状为蝴蝶形、杯状或圆筒形。
一般都是两性花,
部分是雌雄异株,或雌雄同株,一般会在每年3~5月或7~9月开放。
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s,简称dicots),旧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木兰纲 (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种子有两个子叶之开花植物的总称,约有个物种。
非双子叶植物的开花植物则称为单子叶植物,一般只有一个子叶。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双子叶植物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子叶植物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生物概念形成和生物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生物概念的同时,逐步熟悉和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
本节课“双子叶植物”是《蔬菜作物》一课的部分内容,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我的设计理念是:设计一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在学生掌握概念的同时学会归纳方法,同时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对几种种子共性的研究归纳出双子叶植物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然后从认识的双子叶植物中,找出双子叶植物在叶脉、根系、花基数上具有的共同特征,从而归纳出双子叶植物的共同特征,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在认识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概念来进行判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双子叶植物的特征技能性目标:尝试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情感性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习惯。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植物各器官形态总结出其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法指导: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概念学习过程。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结构的异同点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结构的异同点一、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结构的异同点在植物学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两个重要的类群。
它们在形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些差异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结构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结构的异同点。
二、1.1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1.1.1 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类型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类型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块茎根系。
其中,直根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发达,侧根短小。
须根系则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块茎根系则是一些具有块茎的植物所特有的根系,如马铃薯等。
1.1.2 双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髓、薄壁细胞和次生韧皮部。
髓位于根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薄壁细胞是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细胞壁薄而透明,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次生韧皮部则位于髓的外部,由纤维束构成,负责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株各部位。
三、2.1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2.1.1 单子叶植物根的主要类型单子叶植物根的主要类型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块茎根系。
其中,直根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发达,侧根短小。
须根系则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块茎根系则是一些具有块茎的植物所特有的根系,如玉米等。
2.1.2 单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单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髓、薄壁细胞和次生韧皮部。
髓位于根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薄壁细胞是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细胞壁薄而透明,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次生韧皮部则位于髓的外部,由纤维束构成,负责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株各部位。
四、3.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结构的相似点尽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结构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显微结构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的内部结构都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髓和次生韧皮部组成。
双子叶植物

原始花被亚纲1.木麻黄目Casuarinales Casuarinaceae木麻黄科(1) 木本,枝有关节;叶退化为齿状、鳞状,轮生。
(2) ♂穗状花序, 顶生,B4K0A1,药2室,直裂;♀头状,G1室,胚珠2,苞片2。
(3) 果密集为球状;苞片裂开为果瓣;具翅小坚果。
(4) 1属25种。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2.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agaceae(1) 乔木,单叶互生, 有托叶。
(2) ♀♂同株;♂: 柔荑花序穗状, K4-6A∞;♀: K4-6裂,单生或3朵聚伞状生于总苞内。
(3) 总苞针状、鳞状, 花柱与子房室同数。
(4) 坚果。
7属900种。
热带、亚热带、温带。
风栗Castanea mollissima。
3.荨麻目Urticales桑科Moraceae(1) 具乳汁, 托叶2。
(2) 穗状、头状、隐头花序。
(3) 花单性;K4, A=K, 对生, G(2):1:1, 垂生, 花柱2, 线形。
(4) 瘦果、坚果、浆果,常组成聚合果。
(5) 67属1000种。
热带、亚热带。
桑Morus alba、无花果Ficus carica。
4.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1)草本、灌木、藤本。
叶柄基部有托叶鞘, 抱茎。
(2)花 /♀♂, * P6-3 A6-3, 花盘环状或鳞片状, G1室, 花柱2-4条。
(3)坚果、瘦果。
有内胚孔, 无外胚孔。
(4)40属800种,主产北温带N-Tm。
大黄Rheum palmatum; 海棠蓼Antigonum leptopus。
5.中央子目Centrospernamae商陆科Phytolaccaeae(1) 草本或木本。
生对叶, 全缘。
托叶细小或不存。
(2) 花 /♂♀ *;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 K4-5 C0 A∞-3, 有花盘, G8-10或G1, 胚珠基生。
(3) 肉果、干果;胚大形, 包围外胚乳。
小麦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举例

小麦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举例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单子叶植物,而双子叶植物则是植物界中最广泛分布的一类植物。
它们在生物学分类学中属于不同的类群,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下面,我们将以小麦和一些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为例,来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1. 小麦(Triticum aestivum)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单子叶植物,属于禾本科植物。
它的叶片呈线状,平行脉络,叶片较窄,有光泽。
小麦的花序形成穗状,花序上的小花排列紧密,每个小花都包含一个雌蕊和三个雄蕊。
小麦的果实是一种颖果,通常由一个种子和一个残存的花被组成。
2. 花生(Arachis hypogaea)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属于豆科植物。
花生的叶片为复叶,由3个小叶片组成,小叶片的形状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的叶缘。
花生的花为黄色,形成腋生或顶生的穗状花序。
花朵的雄蕊和雌蕊合生在一起,构成雌雄同体的花。
花粉传播由昆虫完成。
花生的果实是一种豆荚,果实内部含有花生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和食品原料。
3. 茄子(Solanum melongena)茄子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属于茄科植物。
茄子的叶片为复叶,由3-5个小叶片组成。
小叶片的形状呈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状的叶缘。
茄子的花为紫色或白色,形成腋生或顶生的花序。
花朵的雄蕊和雌蕊分开,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茄子的果实是一种浆果,外表光滑,内部含有许多小种子。
茄子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营养,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中。
4. 玫瑰(Rosa)玫瑰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属于蔷薇科植物。
玫瑰的叶片为复叶,由5-7个小叶片组成。
小叶片的形状呈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的叶缘。
玫瑰的花为丰富多彩,形成顶生或腋生的花序。
花朵的雄蕊和雌蕊分开,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玫瑰的果实是一种椭圆形的蔷薇果,外表光滑,内部含有许多小种子。
玫瑰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于花坛、花园和公园中。
5. 大豆(Glycine max)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双子叶植物,属于豆科植物。
双子叶植物有哪些

双子叶植物指的就是种子有两个子叶的开花植物的总称,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夹竹桃,白兰,茶花,大红花,荷花玉兰,铁冬青,棉花,一串红,萝卜,羽衣甘蓝,苦瓜,西瓜,冬瓜,菜心,白菜等等。
夹竹桃在风景区、道路旁、河岸旁能看到它的身影,白兰花朵可制作药膏,有通气、治疗咳嗽的功效。
荷花玉兰通常用作园景、行道树、林荫树的种植树种。
大红花对光照温度要求极高,通常只能盆栽养护。
常见的双子叶植物
1、夹竹桃
很多花友都不知道双子叶植物有哪些,夹竹桃是常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
这种植物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南方
能够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河岸旁等地方看到它的身影,北方大多养殖在室内。
2、白兰
白兰是一种喜光照、不耐高温、不耐寒的植物,我国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多有栽培。
它的花期在4~9月份,花朵洁白,味道清香,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种。
它的花朵还可以提取香精或制作药膏,有通气、治疗咳嗽的功效。
3、荷花玉兰
荷花玉兰属于常绿乔木,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一定抗污染能力,植株通常能够长到30米高。
它的树姿雄伟、花朵洁白硕大,通常用作园景、行道树、林荫树的种植树种。
4、大红花
大红花原名叫朱瑾,因为花朵为鲜红色,在岭南一带称之为大红花。
大红花株高1~3米左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光照要求极高,不耐低温,温度低于15℃时需要放在室内温暖的环境内才能保证植株生长,通常只能盆栽。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是指叶的数量的不同之处。
单子叶植物是指每个芽只有一片叶,如豆类;双子叶植物是指每个芽有两片叶,如披碱草、野萝卜等。
另外,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叶脉和光合作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单子叶植物叶脉系统的布局比较简单,一般出现辐射状;而双子叶植物的叶脉系统布局则更为复杂,通常有两条出脉,分别沿着叶片内外边缘分布。
另外,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吸收光能方面也有所差异。
单子叶植物叶片呈现半圆形,能够更好地接收到光照,使植物叶片能够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能;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多数为浅三角形,叶片着地处由两片叶片交叉构成,能够很好地遮蔽其他叶片,减少光照的反射,有利于根部的光合作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特征
各的代表植物
• 单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应属小麦、水稻、玉米、 美人蕉、白玉兰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 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 双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则应是大豆、花生、苹果、 菊花、棉花、向日葵等。 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 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
双子叶 植物
与
单子 叶植 物
怎样定义它们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 双子叶植物指植物种子体内有两片子叶,双子叶植物也属于被子植物。植物 体各异(从纤细的草本到粗壮的木本);叶脉网状;花的各部为五数(也有 四数)。包括大多数常见植物,其中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譬如:棉花、大 豆、花生、向日葵、番薯、马铃薯、苹果、烟草、薄荷和各种瓜类。
内部结构区分
•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直系,主根发达;不少是木本植物,茎干能不 断加粗;叶脉为网状脉;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5片或4片,如果花瓣是 结合的,则有5个或4个裂片。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 物很少,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叶脉为平行脉,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 通常是3片,或者是3片的倍数。
•
•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1)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有保 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2)胚乳,贮藏着营养物质。(3)胚芽,生有幼 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4)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 成根。(5)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6)子叶,一片,不肥厚。种子萌发时,它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 胚轴、胚根。
•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被子植物门 的1纲。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 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
它们各自的特点
单子叶植物
• 叶一般为单叶、全缘,稀有掌状或羽状分裂叶以至掌状或 羽状复叶;叶片与叶柄未分化,或已明显分化,经常有叶 柄的一部抱茎成叶鞘;一部分单子叶植物也具托叶,但不 一定等同于双子叶植物的托叶;在一般单一、全缘的叶, 第一次侧脉先端在叶缘或叶端融合为闭锁叶脉系,棕榈科、 姜科、芭蕉科的叶有次生细脉,和第一次侧脉平行成特殊 平行脉。如椰子等多种具复叶植物,常由叶片本身裂开形 成,此外有些植物的复叶,则由开孔形成,也有的由小叶 原基分化而成。花叶多3数稀有4或2数,除姜目某些种的 雄蕊外,无5数,在原始类群中,多见离生心皮以及单沟 的花粉。种子具1枚子叶,胚常变位,看起来子叶似顶生, 而胚芽似侧生,发芽时,首先突破种皮而出的为胚根,其 次为围绕胚芽的子叶鞘的基部,胚轴一般极短或受抑制, 胚乳中的养分,被子叶顶部所吸收。也有胚的各部不分化 的。
从外观区分它们
• 除了子叶数量之外,双子叶和单子叶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很大的不同, 尽管这些主要是指单子叶植物分支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间的不同。 许多早期分歧出来的双子叶植物会有些“单子叶”的特征,例如散乱 的维管束、三基数的花朵和非三沟的花粉。此外,某些单子叶植物亦 会有着“双子叶”的特征,如网状的叶脉。 • 种子:单子叶植物的胚胎有一个子叶,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两个。 • 花朵: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三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则为四或五的 倍数。 • 茎:单子叶植物茎部维管束是散乱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环状的。 • 次生长:单子叶植物的茎很少会显示出次生长,而双子叶植物的则很 常有次生长。 • 花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三个。 • 根:单子叶植物的根是偶发成长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长自胚根中。 • 叶子:单子叶植物的叶脉是平行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网状的。 • 维管束:双子叶植物具形成层,单子叶植物不具有
结构形态区别
结构,形 态 茎 单子叶植物
;3.维管束分散为散生中柱4.木 质1.没有皮层、髓、髓射线区 分。少数节部实心、节间中空; 2.无形成层,属有限维管束, 茎不加粗,少数例外如芦荟部 导管横切面排列呈V形。维管 束外有维管鞘(厚壁细胞);5.靠 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使茎尖、节间延长
双子叶植物
• 绝大多数为草本,极少数为木本,维管束分散, 筛管的质体具有楔形蛋白质的内含物,除百合目 的一部分植物外,维管束通常无形成层。茎及根 一般无次生肥大生长,有些植物虽有此种生长, 但形成层不同于双子叶植物,即次生韧皮部和次 生木质部皆在形成层的内侧形成,竹、椰子、露 兜树虽有似树木的坚实树干,但仍具闭锁维管束, 和草本性的单子叶植物相同。主根较早即停止生 长,另发出多数纤细的不定根,形成须根(见 根)。
• 代表植物
双子叶植物
1.有皮层、髓、髓射线 区分;2.有形成层,是 无限维管束能使茎加粗; 3.维管束为:(1)分立 型(大部分草本植物) (2)圆筒型(木本植物 和一部分草本植物;(3) 茎上部为分立型,下部 发展成圆筒型(一部分 草本植物,一部分木本 植物)如 大豆、花生、 烟草等;4.初生木质部 和初生韧皮部内外排 列;5.靠顶端分生组织 使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