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汇总

合集下载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叶的构造

叶的构造

叶的构造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一)叶柄的构造: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

叶柄横切面呈半月形,外围一层组织是表皮,表皮以内是皮层薄壁组织,其中有厚角组织,是叶柄的主要机械组织。

维管束呈半圆形分散排列在皮层薄壁组织中。

每个维管束和茎的维管束结构相似。

木质部在向茎的一面,韧皮部在背茎的一面,二者之间有一层形成层,只有短期的活动。

(二)叶片的构造: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1.表皮:表皮是覆盖在叶片外表的保护组织,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通常只有一层活细胞组成,不含有叶绿体,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

表皮外还常覆有角质层,以防止水分过度蒸腾。

一般上表皮的角质层较厚,下表皮的较薄。

在叶的表皮细胞间分布着大量的气孔。

通常上下表皮都有,但下表皮气孔较多。

沉水植物叶的表皮无气孔,而浮生水面的叶,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即为气孔。

气孔与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有些植物如甘薯等还具有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是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缺水时则气孔关闭、从而控制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

一些植物在叶尖或叶缘常有排水结构,称为水孔。

它的保卫细胞没有关闭能力,缝隙下方有疏松的贮水薄壁组织,与叶脉末端的细胞相连,以排出叶肉多余水分。

2.叶肉: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由同化薄壁组织组成,一般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是由1~4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通常在上表皮的下方,细胞排列如栅栏状,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海绵组织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组成,在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含量少,细胞之间有较大的细胞间隙与气孔构成叶内的通气系统,有利于气体交换。

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成为异面叶(二面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的称为等面叶,如蓝桉、夹竹桃、垂柳。

有些植物的叶仅有海绵组织,如水生植物。

3.叶脉:是分布在叶肉中的维管束,纵横交错成网状排列。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类及识别要点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类及识别要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可以划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这两个纲的基本区别如表10-2。

表10-2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基本区别但是,这些区别点是相对的、综合的。

实际上有交错现象:一些双子叶植物科中有1枚子叶的现象,如毛茛科、睡莲科、罂粟科、伞形科、报春花科等;双子叶植物中有许多须根系的植物,特别是在毛茛科、车前科、菊科等科中为多;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管束,而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幼期也有环状维管束,并有初生形成层;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也有网状脉;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毛茛科等有3基数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等有4基数的花。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单子叶植物的须根系、缺乏形成层、平行脉等性状,都是次生的,它的单萌发孔花粉却保留了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还要原始的特点。

在原始的双子叶植物中,也具有单萌发孔的花粉粒,这也给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供了依据。

10.3.1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Magnoliopsida)。

根据克郎奎斯特系统共有 6 个亚纲,64 目,318 科,165 000余种。

10.3.1.1 木兰科(Magnoliaceae)* P6-15 A∞G∞1、树皮、叶、花有香气,具油细胞;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早落,节上留有托叶环痕。

2、※P3 A∞G∞花先叶开放。

花被花瓣状;雄蕊花丝短、花药长,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下半部;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上半部。

3、聚合蓇葖果,每个心皮含1-2胚珠;或为带翅的坚果。

4、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挂在细丝上,该丝来自珠柄的螺纹导管。

一般认为本科是木本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其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虫媒花,花常单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重要特征:木本。

单叶互生,有托叶。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性,整齐花。

叶的结构(精)

叶的结构(精)

(五) 水生植物:睡莲叶 (六) 植物气孔器的结构:蚕豆、小麦
作业:绘棉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叶的形态结构。 2.了解植物叶的结构、生理功能及与环境的适应特点。 二、实验材料及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 棉花叶横切装片,小麦、玉米叶片横切装片,松针叶横切装片,夹竹桃叶 横切装片,睡莲叶横切装片,蚕豆、小麦、马铃薯叶表皮装片。 2、实验用品 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刀片、镊子、0.1%番红染液等。
(二)单子叶植物叶片(等面叶)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主要分为叶片和叶鞘两部分,属不完全叶,解剖结构 上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区别,故又称为等面叶。取玉米或小麦叶横 切固定装片进行观察,区分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实验六
叶的结构
(三) 松针叶的结构: 取松属植物的针叶横切片 进行观察,可分为: 1.表皮及下皮层:表皮细 胞排列紧密,壁普遍加厚, 并强烈木质化。由于表皮 细胞壁很厚,以致表皮细 胞在横切面上观察时细胞 腔很小。表皮细胞的外壁 还堆积着一层很厚的角质 层。 表皮细胞内是一至数层纤维状的厚壁组织,称下皮层,可防止水分蒸发和使叶 坚固。松属针形叶的气孔下陷到下皮层以内,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胞 组成,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的外上方,拱盖者保卫细胞。下陷的气孔可以减少 水分的蒸发,是松属对旱生生活的一种适应。
实验六 叶的结构、不同生境下 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实验内容:
1、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棉花叶横切片 2、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小麦、玉米 3、裸子植物叶的结构:松针 4、旱生植物叶的结构:夹竹桃 5、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睡莲 6、植物气孔器的结构:蚕豆、小麦、马铃薯
作业:绘棉花叶横切面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四) 夹竹桃叶的结构 取夹竹桃叶横切制片进行观察。 1.表皮:细胞壁厚,上、下表皮为由二至三层 细胞组成的复表皮,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靠外 的表皮细胞外壁有发达的角质层。下表皮上有 一部分细胞构成下陷的气孔窝,在下陷气孔窝 里的表皮细胞常特化成表皮毛。气孔位于下表 皮构成的气孔窝里。 2.叶肉:表皮之内是叶肉细胞,靠近上表皮, 是由多层栅栏组织细胞构成,细胞排列非常紧 密,有时下表皮之内也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层数也较多,细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中常 含有晶簇。 3.叶脉:夹竹桃的主脉很大,观察主脉可看到 夹竹桃的维管束是双韧维管束,并且在主脉上 还可以观察到形成层的细胞。其他小的主脉只 能看到木质部和韧皮部。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内稃有3条脉,浆片2个,雄蕊6枚。
• 水稻 Oryza sativa L.: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其中根据粘性大小可分为粳、籼、糯等系。原产
我国。
水稻 Oryza sativ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稻的小穗(雄蕊6)
粟 Setaria italica
高粱 Sorghum vulgare
玉 米
糖料作物以及牧草、竹类等均属本科。其它如造纸、
纺织、铺建草皮、保提护岸、水土保持等方面,禾
本科植物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小穗的结构:

• • •
1至数朵小花
2个颖片 小穗轴 花两性,少单性。
• 小花的结构:


外稃具芒(相当于苞片)
内稃无芒(相当于小苞片)

• • •
外稃内方有浆片2个,少有3个(相当于花被)
东方泽泻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 秆常圆柱形,节间常中空。叶2列,叶鞘边缘常分
离且覆盖。由小穗组成多种花序。颖果。
• 本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约有650多属,
12000多种。根据茎是否木质化而分为竹亚科和禾
亚科。本科为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科,如稻、麦、玉 米、粟(小米)、高梁等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蔗
Cattleya hybrid - Cultivated. (flower) -
唇瓣
合蕊柱
Dendrobium hybrid - Cultivated. (whole plant)
Dendrobium infundibulum Cultivated, from Maui, Hawaii. Known as Orchid. (flower)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精选ppt
16
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 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过 多失水时,泡状细胞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 蒸腾。天气湿润,水分充足时,它们吸水膨胀,叶片平 展,故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
精选ppt
17
叶肉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化,由同形的细 胞组成,属于等面叶。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 细胞壁向内皱褶,形成“峰、谷、腰、环”的 多环结构。
壁细胞组成。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五)竹茎的结构
1机械组织发达 (1)下表皮:紧靠表皮下厚壁组织层 (2)髓腔多层石细胞细胞层 (3)纤维构成维管束鞘 (4)纤维构成维管束 2原生木质部腔隙被填充 3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且木质化 思考:单子叶植物如何增强支持力。
精选ppt
22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构成 长细胞:角质化 充满硅质 长方柱形 短细胞: 栓质细胞:壁栓质化,常含有机物 硅质细胞:硅质体
气孔由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泡状细胞是一些大型含水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 条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其功能与叶片的内卷和 展开有关。
注意:运动细胞的结构(含水、较大液泡、无叶绿素、
外壁较厚)、分布、功能 下表皮没有泡状细胞
*叶肉胞间隙较小。
*孔下室:气孔内方具有较大的胞间隙
*花环式结构:c4植物维管束鞘外侧密接一层环 状叶肉细胞
思考:
等面叶与异面叶进化?
精选ppt
18
禾本科植物的叶脉
叶脉 具平行脉。 结构:为有限外韧维管束 韧皮部、木质部和维管束鞘组成。 较大的叶脉,其维管束上、下方常有厚壁组织与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东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掌叶半夏
P. pedatisecta
菖蒲 Acorus calamus
莎草目 Cyperales
1、草本,叶具叶鞘。 2、花生于颖状苞片内,由1至数朵小花 组成小穗。 3、花被退化为鳞片状、刚毛状或缺。 4、子房上位,由2-3心皮组成1室。 包括2科:禾本科、莎草科。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1、草本或木本(竹),多具地下茎,地上茎特 称为秆。 2、秆圆柱形(少数方形、三棱形)具有明显的 节与节间,节中实,节间中空。 3、叶2列,具叶片、叶鞘和叶舌,叶鞘开放,少 数闭合。 4、小穗:为简单的穗状花序。包括:2枚颖片、 几朵小花和小穗轴。 中性小穗:小穗上的小花为无性。 假小穗:小穗上的颖片无花只有芽。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百合纲 liliopsida
主要特征
1、胚具1枚子叶(或不分化)。 2、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 系。 3、茎内具散生中柱,无形成层。 4、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5、花部常3基数,极少4基数。 6、花粉具单萌发孔。
主要目科
泽泻目:泽泻科(最低等) 槟榔目:槟榔科(棕榈科) 天南星目:天南星科、浮萍科 鸭趾草目:鸭趾草科 莎草目:莎草科、禾本科 姜目:姜科、芭蕉科、美人蕉科 百合目:百合科、鸢尾科、石蒜科 兰目:兰科(最高等)
石蒜 Lycoris radiata
君子兰
Clivia miniata
兰科 Orchidaceae
1、多年生草本,少数为攀援灌木。 陆生:一般具有须根、根状茎、块茎; 附生:具有肥厚根被层的气生根,生于热 带雨林中; 腐生:与真菌共生,如:天麻。 2、叶互生,2列,少数对生、轮生。叶具 抱茎的叶鞘。有的退化为鳞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叶肉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无 背腹面之分,为等面叶。细胞壁向内折叠,扩大光合作用面 积。如小麦、水稻等。
3.叶脉
叶脉为平行脉, 维管束也是木质部在 上,韧皮部在下,无 形成层。每个维管束 外围具有一层或两层 大型薄壁细胞或厚壁 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组成。
双子叶 植物叶 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 禾本科植物
1、掌握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 2、 熟练掌握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结构
的主要区别。
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
表皮 禾本植物叶 序。细胞的外壁除角质化外, 还充满硅质;在上表皮还有运动细胞(也叫泡状细胞)。
禾本科植物的气孔器与双子叶植物不同,由两个哑铃 形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的外侧各有一个近似菱形的副 卫细胞。
叶脉
气孔
比较
禾本科叶植 物叶的结构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一、判断题
1.禾本科植物叶的气孔由哑铃形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组成。 2.禾本科植物叶的下表皮分布有扇形的薄壁细胞,称为运动细胞。
二、问答题
1.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与双子叶植物有何不同?
二、问答题
1.答:禾本科植物的叶与双子叶植物的构造相比,不同之 处是:(1)表皮细胞的外壁除角质化外,还充满硅质; (2)上表皮有许多扇形的薄壁细胞,称为运动细胞; (3)它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两侧有副卫细胞;(4) 叶肉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5)叶脉为平 行脉(6)维管束也是木质部在上,韧皮部在下,无形成 层,外面尚有一层或两层维管束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