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是一本教学材料,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介绍了修辞的定义、分类、构造和应用,帮助学习者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水平。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一些特殊的语言技巧和手段,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它包括修饰、比喻、排比、夸张、反问、对偶、倒装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在语言表达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首先介绍了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作者通过对汉语修辞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为学习者建立起修辞意识,使其能够理解和识别修辞手法的运用。

接下来,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修辞手法的构造和应用。

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帮助学习者了解每种手法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条件。

例如,夸张手法可以通过对数量、程度、时空的夸大表达来增强语言感染力;对偶手法可以通过对称、对仗的语言结构来使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在每一章的最后,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应用题,供学习者巩固所学内容。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练习,训练自己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整本书的特点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通过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实际的语言材料,将修辞手法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修辞的运用技巧。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是一本系统、全面、实用的语法教材。

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系统的修辞理论知识,还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习者掌握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精确、有力。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第五节成分配对与成分应对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第五节成分配对与成分应对
前面可以有定语,定语可以是几个。 • 谓语后面还可以有补语。 • 如果定语、状语、补语也有中心词,也要把中心词找出来,
让中心词作定语、状语、补语。
(一个)(小小)的孩子‖[竟然] [从容不迫]地
定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讲〈清楚〉了[那么](高深)的 理论。 谓语 补语 状语 定语 宾语
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
宾语回答“什么”或“干什么”的问题。 如:
乐得合不拢嘴 补语,“得”是助词
乐得参加
宾语,“得”是构词语素
懒得眼都不想睁 补语,“得”是助词
懒得管闲事
宾语,“得”是构词语素
7. 中心语——偏正词组和中补词组的中心成分
红 花 大红花 一朵大红花 树上的一朵大红花
定中 定 中
定中


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遍一遍默默地写着
~~~~ ~~~~~~~~~
昔日的穷山村 近年盖 起 了 两座现代化的小楼。


定 中 状

定 中



中补

(昔日)的(穷)山村 [近年]盖〈起〉了两座现代化的小楼。
~~~~~~~~~~~~~
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直鼓掌。

定 中 连
● 动 宾


他 去年在实验室里用计算机努力地做了10个月。
定语和助词“的”
• 用“的” 可以突出定语的语义: 新时期 ——新的时期 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 我们学校——我们的学校
• 用“的” 可以区别定语的语义类型: 这是他的模范丈夫 这就是模范的丈夫 他有几个中国朋友 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属性
领属
“的”还有区别结构关系的作用。如: 名+名:工厂的学校————工厂学校 哥哥的嫂嫂————哥哥嫂嫂 (偏正关系) (联合关系) 动+名:讨论的问题————讨论问题 拆洗的衣服————拆洗衣服 (偏正关系) (动宾关系) 代+名:我们的学生————我们学生 (偏正关系) (复指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测试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测试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1(2分)、“多香的花!”句型是?•A、主谓句•B、非主谓句•C、名词谓语句•D、形容词句•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A、学习外语、我喜欢的•B、报纸杂志、又唱又跳•C、古城苏州、工人农民•D、农民兄弟、进行学习•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A、学习外语、采购一吨•B、认真学习、雷锋学习•C、说明问题、解释清楚•D、工人生产、开始讨论•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A、笑着说•B、上街买菜•C、大声说•D、不买菜•A、联合式•B、偏正式•C、动宾式•D、补充式•A、反动透顶、心情舒畅•B、有人说话、给予打击•C、打扫干净、明天周末•D、十分热情、播送新闻•A、将来、今后•B、立刻、刚刚•C、立刻、片刻•D、从前、从来•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A、因为、音位•B、依、医•C、是、事儿•D、公式、攻势•A、断事宾语•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D、工具宾语•A、晒衣服•B、刷油漆•C、跑材料•D、包饺子•A、非普遍性•B、不理想•C、要不要•D、非常好•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A、修路•B、高两米•C、学习文件•D、学生宿舍•A、断事宾语•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D、工具宾语•A、绿化、菜花•B、白菜、白墙•C、浇花、摘花•D、讨论讨论、高高兴兴•A、晒衣服•B、刷油漆•C、跑材料•D、包饺子•A、不是……就是……•B、与其……不如……•C、不是……而是……•D、就算……也……•A、反复•B、比拟•C、比喻•D、夸张•A、成分短语•B、非成分短•C、名词短语•D、动词短语•E、形容词短语•F、关系类短语•G、标志类短语•A、不论……都……•B、与其……不如……•C、不是……而是……•D、宁可……也……•A、他把衣服洗干净了•B、他洗衣服洗累了•C、他把衣服洗了两遍•D、他洗破了一件衣服•A、开放性•B、艺术性•C、口语化•D、整体性•E、动作性•A、排比•B、比喻•C、比拟•D、层递•A、他在车上•B、他在车上看书•C、他在看书•D、他在认真看书•A、夸张•B、比喻•C、比拟•D、排比•E、反复•A、我是外来的•B、我是喜欢的•C、我昨天到的武汉•D、这是我买的书•A、浪费了三天时间•B、等了三天时间•C、考得不错•D、觉得不错•A、体词性短语•B、谓词性短语•C、加词性短语•D、副词性短语•E、介词短语•A、名词句•B、动词句•C、形容词句•D、省略句•E、独语句•A、拟人•B、对偶•C、夸张•D、排比•A、语素•B、词•C、短语•D、句子语气@小句•A、数量联系•B、文化背景•C、借代关系•D、谐音关系•E、形体相似•A、并列复句•B、连贯复句•C、递进复句•D、选择复句•E、条件复句•A、对偶•B、比拟•C、比喻•D、排比•A、形态•B、结构•C、组合能•D、造句功能•E、语义•A、他的诚实•B、从小学到大学•C、红着眼睛•D、木头的。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题(课程代码 262305)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句有词性误用的毛病的句子是()。

A首长和同志们的关怀,热情了我的心,使我感到了部队的温暖。

B我坐了几天汽车,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C同志们有的帮我练打靶,有的帮我学文化。

D如果我不好好学习,那可对不住大家的一片好心。

2、同“首都北京”结构不一致的短语是()。

A我们自己 B四川重庆 C雷锋同志 D厂长王力3、“着、了、过”是()。

A结构助词 B动态助词 C其他助词 D语气词4、“你的到来”是()A体词性句法结构 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 D主谓短语5、下列短语只有()没有歧义A不适当地表扬 B咬死了农民的狗 C连他都不认识 D从山里来的孩子6、“今年国庆节”是()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7、“这样的结果我一点也不意外,我这学期耽误的课太多了”是()A因果复句 B转折复句 C条件复句 D让步复句8、下列说法()正确。

A借喻就是借代B对比就是对偶C衬托就是对偶D反对就是对比9、“私营、民用、中型”是()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10、“今天国庆节”是()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11、“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A施事宾语 B体词性宾语 C谓词性宾语 D受事宾语12、“老张介绍我去见局长”是()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13、“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A复指短语 B状语 C插入语 D同位语14、“我越学越爱学”是()A倒装句 B紧缩句 C省略句 D复句15、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6、“他极力压着火气,说:‘我是来工作的,不要在我和干部群众当中砌上一堵墙。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A)。

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B)。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C)。

A.电脑、海浪B.研究、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D)。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B)。

A.游行、哭B.示、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D)。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A)。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划分是(B)。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由于他们事情忽略和程度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汗青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解体的趋向。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急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A)。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ABCD)。

A.分布分析B.替换分析C.变换分析D.直接成分分析E.中心词分析12.下列语法属性中,首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BC)。

A.能够做谓语B.能够受数量词修饰C.能够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D.能够做补语E.能够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BCE)。

现代汉语语法之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语法之修辞手法

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比喻与比拟区别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1)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以此拟彼,就是“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2)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

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二、比拟:把某事物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二)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富有幽默感。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第一次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组词语中,用述宾式方式构成的有(D)。

A.电脑 B.学习 C.头痛 D.理事2.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A.山峰 B.清白 C.肉麻 D.中风3.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A.汽 B.书 C.境 D.皓4.“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单位中。

A.语素 B.词 C.短语 D.句子5.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D)。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6.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A.意义 B。

表达作用 C.构造方式 D.组合能力7.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A).A.动词、形容词B.名词、介词 C。

形容词、名词 D.动词、区别词8.“王小明在吃饭”中的“在”是(A)。

A。

介词 B.副词 C.动词 D.连词9.下列四组词中与其他三组词性不同的一组是(B)。

A.富有、美好 B。

彩色、国营 C。

漆黑、火红 D。

好、大10.“她和我是同学”与“他确实和我说过。

"中的“和",词性分别是(C)。

A。

连词、动词 B。

动词、连词 C.连词、介词 D。

介词、连词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单位中只能作为语素存在而不能独立成词的是(BC).A.学 B.习 C.锻 D.炼 E.梯12.下列单位是短语的有(ABCDE)。

A.缝纫机 B.有人缘 C.方便面 D.能人 E.心灵美13.名词的语法特点有(ABE)。

A.能受数量词修饰 B.能做主语、宾语 C.有些能重叠 D.能受“不”修饰 E.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14.动词的语法特点是(ABCE)。

A.能做谓语 B.有些能带宾语 C.一般能受“不"的修饰D.能用“很”修饰 E.有些可以重叠15.在下列短语中“没”作副词的有(ABC)。

A.没钱借给你 B.没买衣服 C.她没把你怎么样吧?D.一个学生也没了 E.没关系三、判断题16.汉语词语双音节化对语法组合有一定的影响. (对)17.语序和虚词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两个主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属性中,应看作语法的根本属性的是( A )。

A.抽象性B.稳定性C.层次性D.递归性2.词的语法功能是指(D)。

A.意义B.表达作用C.构造方式D.组合能力3.“倒杯酒喝”是( A )。

A.连动词组 B.兼语词组 C.紧缩句D.述宾词组4.“有人找你”是( B )。

A.主谓词组 B.兼语词组 C.述宾词组 D.连动词组5.下列句子中应看作单句的是( B )。

A.上车请买票B.我认为只要认真就可以完成C.下雨了,带把伞吧D.刮了一夜的北风,竟然下起了雪。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C )。

A.她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她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经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

7.“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

”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 C )。

A.述宾搭配不当 B.音节节奏不协调 C.感情色彩不妥 D.语体色彩不合8.“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

”应用了( C )辞格。

A.比喻 B.拟物C.移就D.借代9.“泥鳅有需又无鳞,小妹有口又无心。

花言巧语来哄我,云遮日头是假晴。

”应用了(A )辞格。

A.双关B.拟人C.借代D.移就10.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 C )。

A.公文B.科技C.文学D.新闻3.下列四组词语中,用述宾式方式构成的有()。

A 电脑B 学习C 头痛D 理事【D】4.下列多义短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仍有歧义的是()。

A 她想起来了B 他连我都不认识C 我喜欢炒鸡蛋D 学生家长都来了【C】5.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

A 文学B 科技C 公文D 新闻【A】6.“我认识她,前面那位高个子姑娘。

”中“前面那位高个子姑娘”应看作()。

A 复指成分B 插说语C 宾语D 分句【A】7.“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

”用了()。

A 夸张B 借代C 比拟D 借喻【D】8.下列短语中属于述宾结构的是()。

A 独立思考B 开汽车的C 同意你去D 上街看电影【C】9.“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片明净的灯光热情而温柔地抚着我。

”运用的辞格是()。

A 比喻B 拟人C 拟物D 借代【B】10.“王小明在吃饭”中的“在”是()。

A 介词B 副词C 动词D 连词【B】11.下列四组句子的上下位句型相同的一组是()。

A 多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多合适!B 对这种人不要客气-这种人不会客气。

C 你的自行车?-自行车是哪个的?D 她哭了。

-昨天晚上她哭了。

【D】1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 动词、形容词B 名词、介词C 形容词、名词D 动词、区别词【A】13.“人与自我的异化”的体现不包括()。

A 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B 机械主义和分工制下现代人自我的丧失和个性的丧失;C 现代社会需要人扮演更多的角色,套上人格面具,人与面具的冲突导致自我的丧失;D “反英雄”的出现。

【A】15.“她和我是同学”与“他确实和我说过。

”中的“和”,词性分别是()。

A 连词、动词B 动词、连词C 连词、介词D 介词、连词【C】16.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A 现在、已经B 红、绿化C 的、着D 突然、忽然【C】19.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

A 看了一眼B 说了一次C 踢了一脚D 写了一句【D】21.下列短语中不是偏正短语的是()。

A 生活幸福B 幸福生活C 幸福的生活D 生活中的幸福【A】22.“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

”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引起的。

A 成分多余B 词类误用C 成分残缺D 结构杂糅【C】23.“买一瓶水喝”是()。

A 连动词组B 兼语词组C 紧缩句D 述宾词组【A】24.语体是()。

A 语词在使用过程所形成的类型B 话语构成的风格特征C 语言自身就有的风格特征体系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D】25.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A】26.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语境中。

A 文学作品B 曲艺作品C 日常交际D 公文公告【D】27.“该国报纸认为,西方援俄是‘糖果加鞭子’。

”运用了()修辞格。

A 暗喻B 比拟C 借代D 借喻【A】28.下列特点中()是口语语体所没有的。

A 辅助手段B 语音C 固定的程式D 话题转化灵活【C】29.“要改变社会不良风气,首先要改变干部的作风;要改变干部的作风,首先要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改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首先要从高级干部做起。

”运用了()辞格。

A 回环B 借代C 顶真D 仿拟【C】30.“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

”用了()辞格。

A 拈连B 比拟C 比喻D 移就【A】31.“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

”使用的辞格是()。

A 易色B 反语C 曲解D 双关【B】32.“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

”用的辞格是()。

A 明喻B 借喻C 暗喻D 比拟【C】33.“两个大学的校长”歧义的原因在于()。

A 语义关系B “个”是多义词C 结构关系D “的”是多义的【C】34.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

A 山峰B 清白C 肉麻D 中风【C】3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B 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她都坚持下来了。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查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C】36.“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单位中。

A 语素B 词C 短语D 句子【D】37.“请他来”是()。

A 主谓词组B 兼语词组C 述宾词组D 连动词组【B】38.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

A 去北京玩B 你为什么这样说C 我们要学习文件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C】39.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 结束考试、住了一天B 可以参加、防止中暑C 你们几位、开会以前D 走或留、书本钢笔【D】42.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

A 汽B 书C 境D 皓【B】43.“据报道,近段时间以来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周左右。

”中的“据报道”应看作()。

A 状语B 插说语C 复指成分D 独立成分【D】44.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

A 看起来要下雨了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D 看起来她考得一定很不错。

【C】45.“开汽车的”、“油盐酱醋”从功能上看是()。

A 联合词组B “的”字结构C 体词性的D 谓词性的【C】二、多项选题11.下面每组单位内前后意义可以一样的是( CD )。

A.客人来了-来客人了B.丰富生活-生活丰富C.美国朋友-美国的朋友D.学习文件-学习的文件E.怕不辣-辣不怕12.名词的语法特点有( ABE )。

A.能受数量词修饰B.能做主语、补语C.绝大多数能够重叠D.能受“不”修饰E.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13.下列短语中与“他太好了”的第一层结构关系相同的有(ABD)。

A.他心思很活B.学习很认真C.活得非常艰难D.书的封皮破了E.你快去14.句子的变化现象主要有(ABC)。

A.倒装B.省略C.紧缩D.双主语E.双宾语15.“人生有限,知识无穷。

当你用汗水敬献她的时候,她和你携手前进;当你用懒惰懈怠她的时候,她和你分道扬镳。

”运用了(ABC)辞格。

A.对偶B.比拟C.借代D.回环E.排比46.下列单位是短语的有()。

A 缝纫机B 有人缘C 方便面D 能人E 心灵美【BE】47.“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是()。

A 主谓句B 主谓谓语句C 倒装句D 疑问句E 动词谓语句【ABD】48.下面()都属于口头语体。

A 小说B 散文C 日常谈话D 演讲E 网上聊天【CDE】49.下列短语中没有歧义的是()。

A 妈妈的过去B 玩到杭州C 清晨的微风D 悲惨的矿难E 准备了一个月的粮食【ACD】50.“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运用了()辞格。

A 比喻B 比拟C 排比D 顶真E 借代【AB】51.下列短语中属于述补短语的有()。

A 看明白B 买两张C 住了一个晚上D 走得真快E 站着不动【ACD】52.句子的变化主要有()。

A 倒装B 省略C 紧缩D 双主语E 双宾语【ABC】53.动词的语法特点是()。

A 能做谓语B 有些能带宾语C 一般能受“不”的修饰D 能用“很”修饰E 有些可以重叠【ABCE】54.“人生有限,知识无穷。

当你用汗水敬献她的时候,她和你携手前进;当你用懒惰懈怠她的时候,她和你分道扬镳。

”运用了()辞格。

A 对偶B 比拟C 借代D 回环E 排比【ABC】55.下列单位中只能作为语素存在而不能独立成词的是()。

A 学B 习C 锻D 炼E 梯【BCDE】56.下列短语中与“他太好了”的第一层结构关系相同的有()。

A 他不去了B 学习很认真C 活得非常艰难D 书的封皮破了E 快去【ABD】57.下列句子中属于假设条件关系的有()。

A 宝石不管放在哪里,都晶莹夺目。

B 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C 你要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D 除非大山崩塌,它才会随之毁灭。

E 惟有让年轻的儿子主动出去寻找杨凤高的下落,他才有出路。

【ABCDE】5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高三毕业前夕,李力寄了一张明信片给赵安,并在照片后面写了六个字:“赵安同学惠存。

”B 我们欢迎读者为本报“鸡蛋里头挑骨头”。

C 一购物中心在大门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D 一些外地老师将来校参观学习,学校在门口挂了一个横幅:“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E 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ACD】5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A 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地铁起火事件都在先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C 当上级决定把飞行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D 经过整改,这个单位的人员安排、生产计划以及科室人员的配置,都能达到上级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