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小池-部编版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写诗中的生字,正确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小池》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描写的意境。

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3、背诵古诗《小池》。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的意境,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背诵《池上》。

2、(课件出示一组大自然风景图)学生欣赏。

师:孩子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地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美丽。

从古道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

3、板书课题,介绍诗人杨万里。

二、指导看图,初读古诗。

1、学生初读古诗,圈出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指名读古诗,正音。

4、师:孩子们,古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瞧,老师画好了节奏线,谁还会读?(个别读,齐读。

)三、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师:跟着同学们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

1、引导学习前两句。

(1)(出示小池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池?师:孩子们,杨万里的诗每一句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

每个画面里都给咱们展示了不同的事物,我们先看看第一句诗。

(2)(随机出示第一句诗)学生自由读这句诗,想想这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师: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出示泉眼图)泉水就是从里边流出来的,诗中把这细细的流水叫——(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4)指名朗读第一句诗。

师:诗中还有一个词能让我们感觉到泉水慢流。

(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很轻很轻,大家一起读——(生齐读第一句诗)师: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不舍)诗中哪个词写出了泉眼妈妈的不舍?(惜)谁会用“惜”组词?谁能读出这种不舍?(指名读)(5)泉水就是这样慢慢地流着,再看,池畔的绿树在太阳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学设计第【1】篇〗池上早秋唐代·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赏析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在苏州时作。

诗的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感慨。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诗开始的“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首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画面:秋水满池,碧波荡漾,有荷花点点,菱芰片片点缀其中,秋风徐来,清凉送爽,一扫夏日的炎热,这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事。

但是,一幅画仅仅有水、有荷,尚嫌单调,还必须有外围景物。

下文“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正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

其实栏干本身不会生凉,“早凉生北槛”云云,是写早秋的天气已产生了凉意;同时,满池秋水,参差荷芰,本身就使人产生暑意顿消之感。

池水,绿色荷叶、菱角,配上护池栏干、篱笆,加之颈联所写远处隐约掩映之柳树,每当夕阳返照,色彩鲜明,风景宜人,一幅构思巧妙的画面展现出来了。

诗中有画堪称好诗,但诗毕竟不是画,它还要传递一些画所无法表达的东西。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沧桑之感,实中有虚,亦实亦虚。

诗人以蝉自托,自己虽然做了多年的官吏,但屡屡直言招祸,渐渐噤若寒蝉,不再忠言直谏了。

“风干”句则以柳树经秋叶落,暗指自己的年迈体衰。

《世说新语·言词》:“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白居易三十有余而发白,这年春天又害痰喘,眼病,不幸坠马,因此这“风干柳意衰”中暗寓着诗人无限的悲愁在内。

这一联中,两个动词,“饱”、“干”出语新颖、奇警。

末句“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看似解脱旷达之词,实际是有苦说不出,有泪不能流,已如寒蝉、秋叶,虽是“夕阳无限好”,但“黄昏”即将到来,未来的命运如何,是难以预测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12 古诗二首 小池 》 (51)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12 古诗二首 小池 》 (51)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óu
树 荫 照 水/爱 晴 柔。 /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 shànɡ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小池
[宋]杨万里
小池
[宋]杨万里

quán
liú
ài
无声 大树 泉水 流动 爱惜
róu


jiǎo
柔软 荷花 露出 状元成才路 尖尖角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xiǎo chí
小池
sònɡ yánɡ wàn lǐ
[宋] 杨 万Biblioteka 里/ quán yǎn wú shēnɡ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 情景,诗人通过对小池美丽的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比一比,再组词。 首( 首先 ) 自( 自己 ) 无( 无法 ) 天( 天地 )
采( 采花 ) 菜( 白菜 ) 角( 角落 ) 用( 用处 )
2.根据课文填空。
小池 泉眼_无__声惜细流, _树__荫照水_爱__晴柔。 小荷才露__尖__尖__角__,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给父 母听。
2. 默写生字词。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状元成才路 小荷才露尖状元成尖才路 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流出泉水的 小洞或裂缝。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
(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全班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五、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悟想像诗境
1、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各组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结: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的细流、浓密的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常见的景物的描绘,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初夏小小荷花池风景画,给人以清新、宁静、美丽的感觉,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得古诗更加充满了灵动和生机。小池只是夏日大自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去描写。当然,大自然更期待小朋友去爱护、保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爱、柔、荷、露、角”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无、树、爱、尖、角”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叙述古诗的意思,会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名作,为七言绝句,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夏日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对大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与赞美之情。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初夏荷花池风景图。特别是“惜、爱、露、立”这几个动词的运用,使这美丽的画面更加充满了灵动生机。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不断感悟,使学生充分体味古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引导学生想像理解诗句,一年级的小孩子在学前有一定的古诗方面的积累,并且本课配图画面生动、形象,能很大程度帮助孩子理解和感悟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池》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池》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池》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课文原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初夏小池塘的生动画面。

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诗人通过对泉眼的描绘,展现出泉水悄无声息地流淌的情景,表达了泉水对生命的珍视和呵护。

接着,“树阴照水爱晴柔”,诗人通过描绘树阴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展现了夏日阳光的柔和与温暖,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以小荷和蜻蜓为切入点,生动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生命活力。

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立在上面,这既表现了生命的快速生长和变化,也寓含了生命的互动和和谐。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和哲理。

诗人通过对小池塘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自然,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课件

赏 析
*
诗中通过描写一组细小柔美静且人性化的景物,运用平易通俗、清新自然的语言及拟人修辞,表现出明快活泼的诗风,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作者犹如一个摄影家,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精彩一瞬。
拓 展 作 业
*
课后搜集杨万里的其他古诗背诵。
01
请根据古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幅画。
左右
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
爱惜 珍惜 可惜 惜别


lòu
上下
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
露水 露珠
露脸 露面
qīng
*
01

02
左右
03
结构:
04
造字法:
05
形声字
06
组词:
07
蜻蜓
tíng
*

左右
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
蜻蜓
泉眼 惜 细流 照水 晴柔 小荷 尖尖角
译文
这首诗描写了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的荷花池风景。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
赏 析
*
《小池》是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01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02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03
chí
*

01
组词:
02
结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PPT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PPT课件
【练习说话】
( )是( )留下的踪迹。
诗中的踪迹是什么呢?
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 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意:(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 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面留下一道清 晰的水路。
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薏米,加冰糖,清炖成色白味甘的莲子汤。
知识备查
浮萍
叶子扁平,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两面绿色,果实近陀螺状,种子有深纵
脉纹。花期6-7月。是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全草可作猪和家禽的饲料。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的方法
看插图
问老师
查字典 查工具书
白莲
指的是白莲子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解诗题
池上 :荷花池塘里
我会认
(zōng) (jì) 踪迹


行走动作
(fú)(píng) 浮萍
浮萍一道开
字理识字
会意字

甲骨文像一只手正在采摘树上的果实 的形状。表示摘取、选取的意思。
采蘑菇
采茶叶
采摘葡萄
采花粉
蔬菜
采摘
踩踏
理睬
我会读
两首 撑小艇 偷采 白莲 不解 浮萍 踪 迹
巩固生字
12 古诗两首
池上 小池
池上
甲骨文
1.头、脑袋
2.领导人 像一个披着长头发的人头 3.第出面告发 6.量词
荷花 莲花
荷塘 荷叶
莲藕 莲蓬 莲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 诗最多的诗人,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有什么景物?
这首诗描写了涓涓细流、浓密 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 荷、停落的蜻蜓的荷花池风景。
19


《小池》是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 篇,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 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 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 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
小池
3
4
5
6
小池
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阴照水爱晴柔。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 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 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 者回味无穷。
9
chí 结构: 左右 池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 蜻蜓
新词
泉眼 惜 细流 照水 晴柔 小荷 尖尖角
新词理解
珍惜,爱惜
小池
映照在水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水的出口处
细小的流水
晴天柔和美 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长出的 嫩荷叶
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 嫩荷叶的尖端
全诗翻译
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 译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 文 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组词:池水 池塘
quán
泉 结构: 上下 造字法:会意字
组词: 泉水 泉眼 源泉 清泉

惜 结构:左右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 爱惜 珍惜 可惜 惜别


lòu
结构:上下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 露水 露珠
露脸 露面
qīng
蜻 结构:左右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蜻蜓
tíng

结构: 左右 造字法:声字


诗中通过描写一组细小柔美静且人性
化的景物,运用平易通俗、清新自然的语
言及拟人修辞,表现出明快活泼的诗风,
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作者
犹如一个摄影家,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稍纵
即逝的精彩一瞬。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