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communists)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social democrats)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democracy)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圣才出品】

第7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1.你认为一国政府在给予他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时,应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吗?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答:一国政府在给予他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时,是否应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这个话题可展开讨论。

(1)赞成者的理由随着战略贸易政策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为政府干预有一定的好处。

其中,政府干预的政治理由就包括保护人权。

在中美最惠国待遇中,对于是否应该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这一问题,赞成者认为美国应该拒绝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直至中国确实显示了人权状况的改善。

他们认为贸易政策应该被用来作为一件政治武器,迫使中国改变它的国内人权政策。

而且,与美国的贸易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因为美国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生产一些重要产品的资源也来自美国。

这样,美国对中国人权政策的制定就有了话语权,能够影响中国改善它的人权。

(2)反对者的理由反对者认为,限制与中国这样的国家进行贸易通常会使事情更糟,而不是更好。

他们认为,改变一个国家国内人权状况最好的方式是使它从事国际贸易。

理由很简单:增长的双边贸易会提高两国的收入水平,当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国民会开始要求(通常也会得到)更好的人权待遇。

而且,由于政策影响深远,若其他对于中国重要的国家未采取相似的政策,中国将仅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那么这将对美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消极的影响。

2.政府贸易政策应该首先关心谁的利益——生产者(企业及其雇员)还是消费者?答: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应当成为政府最基本的考虑因素。

可是,相对于生产者,消费者游说政府的可能性较少,能够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世界一流的国内生产者被培育,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第一优势,国内消费者也将更富裕。

如果有更多十分有力的外国竞争者,一些雇佣者可能会丢掉工作,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帮助这些雇佣者在更有效率的工作岗位工作,而不是继续在已经没有效率的岗位上。

3.倘若给出有关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政策的理由,企业应采取哪种贸易政策对政府施加压力?答:(1)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 复习笔记⼀、贸易理论综述16~17世纪盛⾏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励出⼝,同时限制进⼝。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第⼀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由贸易(⼀国政府不打算通过配额或关税来影响它的公民从别国进⼝什么商品或⽣产什么产品出⼝给别国)对⼀个国家是有利的。

斯密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来决定⼀国进⼝和出⼝什么商品。

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由放任态度符合⼀国的最⼤利益。

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卫李嘉图提出相对优势学说,这是现代不受限制的⾃由贸易论点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艾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改进了李嘉图的理论,创⽴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贸易利益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

⼀国⽣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

另外,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可以⽣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

如果⼀国公民购买某些别国⽣产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本国能⽣产,该国经济仍可获得利益。

这种利益产⽣的原因是国际贸易允许⼀国在制造业中实⾏专业化,专门出⼝该国能最有效率⽣产的产品,⽽进⼝在别国能更有效率⽣产的产品。

限制进⼝经常对国内⽣产者有利,⽽对国内消费者不利。

2.国际贸易模式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也解释了在世界经济中观察到的国际贸易模式。

对于不能⽤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解释的国际贸易模式的⼀种早期反应是产品⽣命周期论。

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这⼀理论认为,在产品⽣命周期的初期,⼤多数新产品由发明国⽣产和出⼝,当新产品在国际上被⼴泛接受后,就开始转到其他国家⽣产,该产品甚⾄最终可能被出⼝到原发明国。

沿着类似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些经济学家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种新贸易理论。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6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6.1 复习笔记一、贸易政策措施贸易政策有七种主要措施: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关税关税(tariff)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从量税(specific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

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总而言之,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关税无疑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2)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补贴补贴(subsidy)是由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

补贴有很多形式,包括现金补贴、低利率贷款、减税和政府参股国内企业。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补贴有助于生产商与国外进口品竞争,也有助于生产商赢得出口市场。

补贴的主要好处是帮助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战略贸易政策的倡导者主张用补贴帮助国内企业在某些产业内获取优势地位,在这些产业中规模经济十分重要,世界市场的规模只允许少数企业从中获利。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

第4章国际商务伦理4.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ethical strategy)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1.概述(1)伦理的定义“伦理”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判断评估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2)商业伦理与伦理策略的定义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3)国际商务中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4)国际商务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道德义务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标准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标准时,会发生伦理问题,跨国公司应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3.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因为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等。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4.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严格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每个人都可以破坏环境,并且没有人对环境负有明确责任,因此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

5.腐败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可能会促进福利。

因为一些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采用该方法会“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6.道德义务(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指商人在作商务决策时应考虑其经济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应该尽力做到经济和社会双赢。

希尔《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2章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1.自由市场经济激发更大的经济增长,而国家计划经济则抑制增长。

请讨论之。

答:创新和创业活动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自由化的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更倾向于鼓励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个人都能自由地对其某一个新的创意尝试商业性运作(即进行创业活动)。

同样,现有企业也可自主地通过创新改善其经营。

一旦成功,个人创业者和现有企业都将获得高额回报。

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蕴涵着对发展创新的巨大刺激力。

在计划经济中,由于国家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因此个人几乎没有经济动力进行有价值的创新,计划经济的目标是人人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工作。

缺乏经济自由和创新激励可能是许多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许多混合经济国家的垄断部门,如英国的医疗保健和电子通信部门。

2.民主政治体制是经济持续进步的基本条件。

请讨论之。

答: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西方国家,人们往往倾向于将民主制度与保护产权和促进经济进步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认为民主有利于经济增长。

然而,一些极权主义的政府也一直在鼓励市场经济和强有力的产权保护,并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近几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几个国家,例如韩国、新加坡,在经济增长开始时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非民主政权。

另外,也有一些长期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如印度)多年来一直经历着缓慢的经济增长。

因此,鼓励创新,鼓励市场经济和实行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民主政治体制虽不是经济持续进步的基本条件,但持续的经济增长往往能导致民主政体的诞生。

3.在一个国家中,腐败(即政府官员受贿)与该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腐败一定是坏事吗?答:(1)经济现实显示,高度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一个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致使该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由于挪用利润贿赂政治家和官员,因而减少了企业投资的收益,从而降低了国内外企业在该国投资的积极性,投资减少则对该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希尔《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是一种没落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市场。

请讨论之。

答:重商主义是欧洲国家中世纪向现代过渡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是史书上一个传统的提法。

经济学说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

但即使处于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过去的经济思想体系仍然有效,不会完全过时,它会在被扬弃和吸纳综合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环节。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也可以看到,重商主义并未在国际竞争中过时。

当时的重商主义,其目的是富国强兵,但君主们的主要目标还是黄金——通过出口,赚取国外的黄金,有了黄金,就可以招募和雇佣士兵来进行战争,便能赚取更多的黄金。

在十六、十七世纪,西欧重商主义主要在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实行并发展,重商主义在这三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对一些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启发性。

就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可以看到,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并建立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正是我国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所追求的目标。

国家发展工业化,建立本国强大的国防体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重商主义——保护主义的政策至今仍然有意义。

另外,重商主义所奉行的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的政策,为了货币积累而实行的“少买”政策,为了“富国”而“强兵”的政策取向,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讲也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在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的今天,只有充分重视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重视贸易平衡的问题,从国情出发、从需要出发、从目标出发,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是长远之计。

因此,认为重商主义理论已经没落,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市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自由贸易是公平的吗?请讨论之。

答:贸易理论认为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使所有国家都受益。

然而,使所有国家都受益并不等同于对所有国家都是公平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在自由贸易时,尽管一个国家产品的生产更有效率,但会限制另一个国家发展生产的能力。

因此某些情况下,贸易壁垒可能会使贸易更趋于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1.你认为一国政府在给予他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时,应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吗?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Do you think the ernment should consider human rights when granting preferential trading rights to countries?What are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aking such a position?
答:一国政府在给予他国贸易最惠国待遇时,是否应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这个话题可展开讨论。

(1)赞成者的理由
随着战略贸易政策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为政府干预有一定的好处。

其中,政府干预的政治理由就包括保护人权。

在中美最惠国待遇中,对于是否应该将人权状况考虑进去这一问题,赞成者认为美国应该拒绝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直至中国确实显示了人权状况的改善。

他们认为贸易政策应该被用来作为一件政治武器,迫使中国改变它的国内人权政策。

而且,与美国的贸易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因为美国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生产一些重要产品的资源也来自美国。

这样,美国对中国人权政策的制定就有了话语权,能够影响中国改善它的人权。

(2)反对者的理由
反对者认为,限制与中国这样的国家进行贸易通常会使事情更糟,而不是更好。

他们认为,改变一个国家国内人权状况最好的方式是使它从事国际贸易。

理由很简单:增长的双边贸易会提高两国的收入水平,当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国民会开始要求(通常也会得到)更
好的人权待遇。

而且,由于政策影响深远,若其他对于中国重要的国家未采取相似的政策,中国将仅选择与其他国家合作,那么这将对美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消极的影响。

2.政府贸易政策应该首先关心谁的利益——生产者(企业及其雇员)还是消费者?
Whose interests should be the paramount concern of government trade policy -the interests of producers(businesses and their employees)or those of consumers?
答: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应当成为政府最基本的考虑因素。

可是,相对于生产者,消费者游说政府的可能性较少,能够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世界一流的国内生产者被培育,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第一优势,国内消费者也将更富裕。

如果有更多十分有力的外国竞争者,一些雇佣者可能会丢掉工作,政府的作用应当是帮助这些雇佣者在更有效率的工作岗位工作,而不是继续在已经没有效率的岗位上。

3.倘若给出有关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政策的理由,企业应采取哪种贸易政策对政府施加压力?
Given the arguments relating to the new trade theory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what kind of trade policy should business be pressuring government to adopt?
答:(1)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
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2)新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①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②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了。

(3)因此,在这些理由下,企业应该游说和督促政府关注于未来重要的技术并采用补贴来支持那些使技术商业化的发展工作,直到国内公司达到规模经济或者在世界市场上建立了第一进入者优势。

政府如果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克服外国竞争者获得第一进入者优势,并在世界市场上成为有力的竞争者,那么本国的福利将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保护与鼓励出口补贴要相结合。

4.假设你是设在泰国生产个人电脑的一家美国公司的雇员,公司出口电脑到美国和其他国家销售。

个人电脑原先在泰国生产,这样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一支熟练的劳动力大军。

同时考虑的其他可能地点是马来西亚与中国香港。

美国政府决定对从泰国进口的电脑征收100%的惩罚性从价关税,以惩罚该国采取行政性贸易壁垒限制美国对泰国的出口。

你认为你所在的企业应该做何反应?有针对性的贸易壁垒的运用告诉了你什么?
You are an employee of an U.S.firm that produces personal computers in Thailand and then exports them to the U.S.and other countries for sale.The personal computers were originally produced in Thail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relatively low labor costs and a skilled workforce.Other possible locations considered at that time were Malaysia and Hong Kong.The ernment decides to impose punitive100percent ad valorem tariffs on imports of computers
from Thailand to punish the country for administrative trade barriers that restrict U.S.exports to Thailand.How should your firm respond?What does this tell you about the use of targeted trade barriers?
答:(1)只要美国对该公司的产品需求没有显著下降,那么公司会将生产转移到马来西亚或香港,将生产的个人电脑从马来西亚或香港出口到美国销售。

(2)当特定国家受到有针对性的贸易壁垒时,即当贸易壁垒目标是一个特定国家的出口产品时,该特定国家企业相对其他国家企业则处于竞争劣势,企业对付有针对性的贸易壁垒的战略往往是将生产转移到实行该壁垒的国家,另一种战略是将生产转移到其他不受特定贸易壁垒影响的国家。

由于美国政府对从泰国进口的电脑征收惩罚性关税,企业可以将生产转移到马来西亚或香港,它们不受贸易壁垒影响且相对美国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而不需要将生产安放在像美国这样生产成本高的国家。

5.重读“管理聚焦”专栏“美国镁业寻求保护”一文,美国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口镁征收反倾销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是最大的受损者?这些税收对美国的利益最有益吗?
答:美国的镁生产商和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的镁消费者是最大的受损者。

如果这些税收能够帮助美国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对美国的利益是有益的;如果这些税收只是倾向于保护美国镁生产商的低效率和促进过量生产,那么对美国的利益是无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