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的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 国际资本的流动C. 国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 国际信息的交流答案:C2. 以下哪个组织不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D. 世界银行答案:C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技术进步C. 就业机会增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政治多极化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拥有相对平等的权力和影响力。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当前国际政治多极化的主要力量?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巴西答案:D5.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表现?A. 古巴导弹危机B. 越南战争C. 朝鲜战争D. 伊拉克战争答案:D6. 当代世界政治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用来描述国家间合作的?A. 多边主义B. 单边主义C. 集体安全D. 经济制裁答案:D7.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不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宗旨?A. 联合国B. 欧盟C. 非洲联盟D. 东盟答案:B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墨西哥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意大利D. 澳大利亚答案:D10. 当代世界政治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用来描述国际关系的?A. 软实力B. 硬实力C. 地缘政治D. 国际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A. 技术进步B. 国际分工的深化C. 国际政治的稳定D. 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A、B、D2. 以下哪些因素是导致国际政治多极化的主要原因?A. 经济力量的分散B. 军事力量的分散C.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D. 国际组织的增加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合作形式?A. 双边合作B. 多边合作C. 单边主义D. 集体安全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影响国际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A. 经济全球化B. 国际恐怖主义C. 核武器扩散D. 民族冲突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冲突类型?A. 贸易冲突B. 宗教冲突C. 领土争端D. 意识形态对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国家利益是判定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2、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4、联合国的“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 月5日。
5、第三世界的崛起以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为三个重要里程碑。
6、阿以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解决。
阿以冲突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二是阿拉伯国家恢复失地的问题。
7、人们往往习惯地把《罗马条约》的生效日1958年1月1日当作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日期。
8、日本政治倾向右倾与保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9、1991年12月,苏联原有15个共和国中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10、朝鲜半岛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的问题11、国家是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通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其活动遍及国际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过程,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1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统一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1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14、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5、将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的经济被称为“新经济”,其核心是信息产业。
16、《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
1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8、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5,共有160多个国家的地区,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着重要角色。
19、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
20、目前,中国参加了400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C、德国的统一D、美苏争霸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B、"布雷顿森林协定"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B、反对"帝修反"C、"联美反苏"D、"一条线、一大片"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B、肯尼迪总统时期C、卡特总统时期D、里根总统时期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D、一项基本国策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B、苏联C、阿尔巴尼亚D、朝鲜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B、同西欧、日本结盟C、同中国结盟D、不结盟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A、1999年11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1月D、2001年12月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A、伊朗B、伊拉克C、朝鲜D、叙利亚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一.题型。
单选、多选20分;名词解释20分;解答题30分,多题选择;论述题30分;材料题。
二.复习知识点。
1.第一二章都是重点2.第三章:(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A 战后长期国际环境和平B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构建的国际经济机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与重要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压力与动力(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调整的内容: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的收入进行再分配: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建立在四大支柱上: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国民经济再分配、社会保障(福利国家的核心:社会保险、社会扶助或社会救济、社会福利)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现代化5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瑞典模式,日本模式。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变化:(只背黑体字部分)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3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相互交融的趋势,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5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6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问题:1民族的危机与讽刺2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3精神和信仰危机(五)发达国家政治的几种基本制度:议会、行政、政党、司法、选举(六)发达国家的三大政体:英国的议会君主制、美国的总统制并贯彻分权制衡原则、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七)美国的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1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2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实力统一起来3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日本80年代以来的对外战略:80年代,日本“大国意识”强烈抬头,各届政府都把改变“经济一流政治三流”的现状、争做政治大国当做主要目标,其基本战略框架是:1以日美同盟为轴心,加强美欧日的关系,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2立足于亚太,积极确立日本在亚太的主导作用3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积极扩大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变“贸易立国”为“科技立国”4在综合安全保障的原则框架内,适度库充军事力量,由“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守”5在外交关系上,从政治大国目标出发构筑日本对外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 治》习题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A 经济全球化B 区域经济一体化C 经济多极化D 以上都是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C 跨国公司的发展D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3、以下哪个国际组织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 世界贸易组织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银行D 以上都是4、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 多极化B 单极化C 两极化D 不确定5、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A “一超多强”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 两极格局依然存在D 单极化趋势加强6、美国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着()的角色。
A 领导者B 霸权主义者C 维护和平者D 以上都不对7、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A 逐渐被边缘化B 越来越重要C 没有任何影响力D 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态度8、以下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为迅速?()A 欧洲B 北美C 亚太D 非洲9、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A 非歧视原则B 自由贸易原则C 公平竞争原则D 以上都是10、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行为主体是()A 国际组织B 跨国公司C 主权国家D 非政府组织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A 贸易全球化B 生产全球化C 金融全球化D 信息全球化2、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有()A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B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C 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D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3、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 科学技术B 资源环境C 国际政治格局D 人口因素4、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包括()A 贫困B 债务C 贸易条件恶化D 生态环境恶化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A 自由贸易区B 关税同盟C 共同市场D 经济联盟6、以下哪些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巴西7、当代世界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包括()A 中东问题B 朝鲜半岛问题C 气候变化问题D 恐怖主义问题8、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包括()A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B 大国实力的相对均衡C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D 国际社会对多极化的认同9、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有()A 贸易保护主义B 贫富差距扩大C 金融危机D 能源短缺10、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原因有()A 现有治理体系不能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B 新兴国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C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D 发达国家主导的治理体系存在缺陷三、简答题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贸易的扩大B. 跨国公司的增加C. 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D. 各国经济的完全一体化答案:D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A. 科技革命B. 冷战结束C. 市场经济的普遍化D. 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B3.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A. 环境污染B. 经济结构调整C. 国际竞争压力D. 文化冲突答案:C4.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制定国际贸易规则B. 解决贸易争端C. 提供技术援助D. 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答案:C5.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二十国集团(G20)的成员国?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新西兰答案:D6.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A. 美国B. 俄罗斯C. 德国D. 法国答案:C7.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实力的分布B. 军事力量的对比C. 文化影响力的差异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促进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B. 世界卫生组织(WHO)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答案:D9.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技术进步C.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当代世界政治中,恐怖主义的主要威胁是什么?A. 国家安全B. 经济发展C. 社会稳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资本输出增加B. 国内市场扩大C. 就业机会减少D. 技术优势的发挥答案:A, B, D1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中,多极化的特点包括哪些?A. 经济区域集团化B. 国际关系民主化C. 军事同盟的强化D. 文化交流的频繁答案:A, B, D13. 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包括哪些?A.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C. 协调各国行动D.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答案:A, B, C14. 下列哪些因素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A. 科技进步B. 跨国公司C. 国际政治动荡D. 贸易自由化答案:A, B, D15. 当代世界经济中,主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哪些?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 世界银行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欧洲中央银行(ECB)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期末复习题

单选:1.在国际社会的早期阶段,国家是惟一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
2.“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3.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
4.2004年欧盟成员扩大至25国。
5.1992年10月,三国首脑签署了北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经三国国会批准后已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6.1993年6月,亚太各国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并开始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晤。
7.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
8.新经济的兴起,从根源上讲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9.信息技术革命是新经济的核心。
10.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11.当前,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的比重最大。
1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威斯敏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即“铁幕”演说。
1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象。
14.欧洲是东西方冷战、对抗的重要战略地区:1德国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2两大经济体系形成并对立。
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
4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15.1949年4月,美国纠集西欧国家和加拿大建立了针对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1955年5月,西德被重新武装,苏联与东欧5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在波兰华沙建立了“华沙条约”集团。
17.1947年9月,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为。
18.1989年8月,波兰出现了战后东欧首个资产阶级政权。
19.1996年俄罗斯同中国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998年夏天,美国总统回访中国,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将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2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大问题。
22.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23.当代战争的根源主要表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是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本质特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期末必考试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复习题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1、战后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世界总体和平这一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
新科技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加快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产力发展的回旋余地,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优越性,从而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在世界的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对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起了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
战后,世界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协调机构、合作机构大量涌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一直是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答: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经济状态。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分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2、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日趋完善;3、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4、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5、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6、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积极作用:1、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2、促进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3、有利于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4、为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新的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存利益B.发展利益C.国际联系利益的D.经济利益3. 二战以后,在西欧、北美、亚太形成三大区域组织:( BCD )A.阿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 东南亚联盟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 AC )。
A.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 B.南北贫富差距C.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D.先进国家发展迟缓5.( ABC )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A.经济发展不平衡B.霸权主义C.强权政治D.南北差距四.名词解释:1.全球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指是世界各国由国别差异所带来的制度障碍逐步被消除的过程,表现在经济领域,是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它依据各国间的协定而建立,以集团的形式而存在,并拥有一套超国家的机构。
2.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一般由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组成,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各种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3.“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在新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因为如此,“新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
五.简答题: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主体有哪些特征?答:(1)独立性(2)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拥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的物质手段。
⑶是一个实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⑷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活动,发生跨国行为2.根据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判断国家利益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标准和尺度应该有哪些?答:(1)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和发展主权的国家利益是正当的与合理的。
(2)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同意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增进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同意的国家利益是正当与合理的。
(3)符合人类社会共同利益、进步利用的标准,即国家维护、发展国家利益时不呢不管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进步利益,防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互利标准。
3.综合国力是什么?,它对国家有哪些重要的战略价值?答: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
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综合国力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
它对国家的战略价值有:(1)它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
(2)综合国力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
(3)综合国力也是国家指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4.20世纪70年代后导致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1)国际金融体系在20实际70年代初受到巨大冲击。
(2)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廉价而稳定的能源和原料来源受到了冲击。
(3)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环境急剧恶化的同时,它们的国内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5.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答:(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
(2)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3)日益严重的全球化问题制约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6.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1)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拉大;(2)环境恶化;(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4)能源短缺。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5.1991年12月9日、10日,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进行,会议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统称《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6.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最早是由英国政治家洛克提出的,后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加以完善,但真正把它物化成一种制度并典型化的却是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7.美国的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二、单项选择题:1.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冷战和遏制政策的是:( B)A.尼克松主义B.杜鲁门主义C.里根的“重振国威”D.布什的“超越遏制”2.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待第三世界的立场与政策最为开明积极的西方国家是:( C )A.美国B.德国C.西欧D.英国3.提出超越遏制的是以下哪一位总统:(B)A.里根B.布什C.尼克松D.肯尼迪.约翰逊4.标志着美苏军备竞赛出现质的升级的是( A )。
A.杜鲁门主义B.关岛主义C.超越遏制D.星球大战计划5.( B )年9月11日,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1999年三、多项选择:1.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BCD )A.联邦制B.普选制C.三权分立制D.两党制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其主要原因有:(ABCD )A.“新经济”的推动B.政府的有效干预C.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益处D.充分利用大量外部资源3.美国的普选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D)A.选民资格B.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候选人资格C.直接选举D.选举程序4.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有(ABCD)A.杜鲁门主义B.尼克松主义C.里根的“重振国威”D.布什的“超越遏制”5.冷战后美国加紧构件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表现为( AB)。
A.“参与和扩展”战略B.小布什的单边主义C.新干涉主义D.布什的“超越遏制”四、名词解释:1新大西洋主义:美国布什政府提出的关于建立欧洲新秩序的构想。
1989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北约总部发表演说时首次提出。
80年代末,由于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德国统一提上日程已经欧共体影响日增,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为防止具有地缘优势的苏联在影响欧洲未来的进程中取得主动权,美提出新大西洋主义,以图建立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其主要构想是:(1)、北约仍将是大西洋两岸共同的军事组织,并将进一步扩大其职能,使之成为肩负欧洲防务、政治和经济事务的超级机构;(2)、要求欧共体向其他国家开放,用条约的形式把美国同欧共体连结起来,使欧共体在促进苏联和东欧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3)、主张更多地发挥安全的作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的管理机构和东西欧的桥梁,从而促进苏联和东欧更快地实行市场经济和自由选举。
新大西洋表明了美国90年代对西欧政策的基本点,即政治上维持盟主地位、适当“卸除军事包袱”、与欧共体在经济上共同分享。
2.小布什的单边主义:2001年1月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政府依仗它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为了谋求美国的私利,在所有事务上都要以美国利益为重,从美国的实力地位与国家利益出发来决定美国的政策走向,而不是通过同国际社会保持密切的合作来实现美国的利益。
具体来说,美国要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判断,而不是根据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意见来做有关全人类利益与安全的政策决定。
在国际社会中我行我素,不理会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考虑及国际舆论的批评与谴责。
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3.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地区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从市场一体化到经济一体化,再到政治一体化,是欧洲推进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其中以欧盟经济领域中各种超国家性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体化措施为标志,欧盟成为战后最有成效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而且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国家走上联合的道路,并向世人提出了继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五、简答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答:主要应涉及以下一些演变的步骤:第一、冷战时期美国推行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及美国的全球扩张(1945-1969年)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全球战略调整(1969-1981年)里根的“重振国威”(1981-1989年)布什的“超越遏制”(1989-1993年)第二、冷战后美国加紧建构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克林顿的“参与和扩展”战略(1993-2001)小布什的单边主义(2001年至今)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答:经济发展不平衡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在战后突出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是又一重要表现;还反映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
3.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表现出哪些特点?答:(1)实用主义主导了大国关系的调整。
(2)大国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协调又相互摩擦,既相互合作又彼此争夺,是当今大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
(3)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其他大国关系的调整深受美国的影响。
(40不存在其他大国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前景。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答:第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第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5.恐怖主义有哪些特征?答:(1)带有政治目的;(2)使用与战争不同的特殊暴力手段;(3)针对无辜平民、公共设施等非军事目标。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坝走向关系缓和。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7.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第二、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
第三、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第四、美国无力缉拿里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
六.论述题:1.如何认识和评价小布什的全球战略?析:2001年1月20日,乔治。
沃克。
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本土遭受“9.11”事件的打击,小布什政府对其全球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第一、小布什的全球战略根本目标是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
第二、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改变了对威胁来源的看法,认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就在于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
二是根据对威胁的看法,确定美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有时亦称“无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