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

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还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1)【活动一:说雨】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人眼中的雨是丰收而喜悦的,灾民眼中的雨是充满无助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雨一变化无穷下面请说说你眼中的雨。

(2)【活动二:赏雨】雨,因为她的多姿、她的风情使太多的文人墨客将之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

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雨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分析】本题考查综合读写。

材料主要讲述春夏秋冬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同时还阐述了“雨”带给人清凉,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阐述对“雨”的认识,回忆所学关于“雨”的诗句。

【解答】(1)本题考查发表观点及表达能力。

“雨”在诗人、农人、灾民眼中各不相同,这里首先要表明自己眼中的雨的特点。

最好简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一特点。

然后阐述自己是从哪些现象得出雨的这个特点的,注意把有关的“雨”的景象描绘出来,做到语言优美,典雅可读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积累运用。

这里要求写两句与“雨”有关的诗句,只要符合这个要求即可。

古代写雨的诗歌很多,例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等。

只要涉及“雨”这一意象即可。

答案:(1)示例:我眼中的春雨是温柔的。

一滴,两滴,三滴……从天上慢慢地落下来。

她仿佛带着一种魔法,把大地从沉睡中唤醒。

你看,小草醒了,开始披上它嫩绿的衣裳;你看,大树醒了,它那枯黄的头发又染成了绿色。

(2)示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点评】第一小题,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力,平日有意识地进行有关优美语句的积累。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含答案

(专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2020春晚开场舞《春潮颂》“五彩缤纷人欢腾,扭起秧歌迎新春”拉开了新年的序曲;一声春雷,唤醒了万物:草儿绿了,杏花开了,燕子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1)【春之别称】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两个。

(2)【春之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段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3)【春之诗词】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诗词大会上,命题老师出示了两幅图片,请你为其配上恰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4)【春之赞歌】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野花:“(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该句的句式描写一种春天的事物。

【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古人对于春的称呼有很多,比如三春、芳春、阳春等。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第一问:要在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明确哪一个节气是传统节日,得出答案为“清明”。

第二问:结合自己对清明节的认识,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的景物、意境选配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如图一,墙里的一棵杏花树伸出了墙外,可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配图;图二中有柳树、鸟儿,还有排成一行飞行的鸟,可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配图。

(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要注意根据例句的特点,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这是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花的美丽。

注意采用拟人的修辞,展开联想即可。

【解答】答案:(1)示例: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清明;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

七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狭隘(ài)迸溅(bèng)执拗(niù)B. 恣意(zì)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叱咤风云(zhà)C. 箴言(zhēn)踌躇(chóu)蹑手蹑脚(niè)踌躇满志(chóu)D. 缄默(jiān)瞠目(táng)踌躇(chú)箴言(zhě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那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使我感到有些不自在。

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4. 请根据题目要求,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并解释其含义。

(1)名言:__________________。

(2)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描述了他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请简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情。

6. 请简述《草房子》中主人公桑桑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这一中心思想?五、作文题8.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家乡的特点和你对家乡的感情。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二、填空题3. (1)天涯若比邻(2)一览众山小(3)千里共婵娟4.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含义:学习了知识之后,能够不断地复习和实践,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及答案

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及答案

第一,;第二,〔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葛天民?迎燕?
雁:
燕:
参考答案:
9、〔2分〕活动一:无统一答案。

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

例如:气象物候你我齐学;气象物候流行风等。

活动二:〔2分,每点一分〕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活动三〔4分。

每问2分〕:“雁〞,秋天降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说明季节是秋天。

〔2分〕“燕〞是春的使者,说明季节是春天或答:“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2分〕。

三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一、词语填空1. 春天到了,小草从地里()了出来。

2. 他()地跑向终点,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3. 老师()地望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

4. 妈妈()地看着窗外,好像在想些什么。

二、句子改错1.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很多书,有《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2.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好。

()3. 我们班级的同学们都非常热爱运动,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还有的喜欢打乒乓球。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公园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都开了。

有红的、黄的、粉的,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小鸟在树上唱歌,小溪在轻轻地流淌。

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追逐嬉戏。

春天的公园真美啊!1. 公园里的花有哪些颜色?2. 小朋友们在公园里做了哪些活动?3.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公园的什么感受?四、写作练习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可以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等。

三年级语文实践试题答案一、词语填空1. 春天到了,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

2. 他(飞快)地跑向终点,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3. 老师(慈祥)地望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

4. 妈妈(沉思)地看着窗外,好像在想些什么。

二、句子改错1.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很多书,有《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借”改为“借阅”)2.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好。

(句子正确,无需修改)3. 我们班级的同学们都非常热爱运动,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还有的喜欢打乒乓球。

(“热爱运动”改为“热爱体育运动”)三、阅读理解1. 公园里的花有红的、黄的、粉的。

2. 小朋友们在公园里放风筝、追逐嬉戏。

3.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公园的喜爱和赞美。

四、写作练习[答案略,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挥]。

语文实践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实践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文实践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古诗文:《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问题:a.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b. 诗中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c.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现代文:《春》朱自清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问题:a. 作者通过春天比喻了什么?b. 春天在文中被赋予了哪些特征?c.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二、文言文翻译(共20分)- 原文:《岳阳楼记》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写作(共40分)1. 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语文实践性考试答案一、阅读理解1. 古诗文《静夜思》a. 李白b. 诗中描述了夜晚床前明亮的月光,以及地上像霜一样的景象。

c.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 现代文《春》a. 作者通过春天比喻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b. 春天被赋予了新生、美丽、活力等特征。

c.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文言文翻译- 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峦,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云密布,气象变化万千。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三、写作(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小学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实践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霎时(shà shí)B. 徜徉(cháng yáng)C.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D. 咫尺(zhǐ chǐ)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不持之以恒。

B. 他做事总是持之以恒,从不半途而废。

C.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不半途而废。

D. 他做事总是持之以恒,从不半途而废。

3.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词性是()A. 动词B. 名词C. 形容词D. 副词4.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字,意思是()A. 别的B. 奇怪的C. 相同的D. 相同的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D. 我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提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______·大学》。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题西林壁》。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10题。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头。

花儿们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把校园装扮得格外美丽。

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

6.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4分)7. 短文中提到的“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4分)8. 短文中“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表现了什么?(4分)9.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0. 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春天的校园有哪些特点?(4分)四、作文(共30分)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考试试题及答案

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考试试题及答案

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是指什么?(2) 作者认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绿色发展措施?(4) 作者对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是什么?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古诗文内容略](1) 请解释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请分析这首诗的韵律特点。

(4)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语言知识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3分,共15分)[语境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每题3分,共15分)[句子略]三、写作(共30分)1.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30分)[材料略]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四、综合实践(共30分)1. 设计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15分)要求: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目的、形式、步骤等。

2. 根据设计的活动方案,写一篇活动总结报告。

(15分)要求:报告应包括活动过程、效果评估、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答案示例1. 阅读理解(1) “绿色发展”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作者认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

(3) 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绿色交通等。

(4) 作者对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

2. 语言知识运用[答案略,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进行填空和语病修改]3. 写作[写作内容略,考生应根据材料和要求进行写作]4.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和总结报告内容略,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和撰写]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试题和答案应根据具体考试要求和材料进行设计和编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实践活动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语文实践活动专题1 请参加“我来说生肖”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亮生肖】请写出你的生肖或你喜欢的一种生肖,并在下列诗句中找出与其对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十二生肖诗(胡俨)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

生肖:诗句:【活动二:连接生肖】请你写出你亮出生肖有关的以个成语、俗语或歇后语。

【活动三:妙解生肖】十二生肖在传统的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并有固定的搭配,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认识。

请你选择你的生肖所在一组搭配,并仿照示例阐述。

要求(1)句式与事例基本一致;(2)字数可适当增减;(3)选“龙和蛇”的,不得照例抄袭。

【示例】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

刚猛柔韧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只有刚,不柔韧,那就变成了暴戾;而只是柔韧而不刚猛,那就变成了软弱。

备选组:(1)鼠和牛(2)虎和兔(3)龙和蛇(4)马和羊(6)猴和鸡(7)狗和猪【活动四:推荐生肖】请写一段话借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的动物形象推荐你亮出的生肖。

要求(1)语言流畅、生动。

(2)35字左右。

2.语文实践活动一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顾炎武,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的名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应是我们莘莘学子的座右铭。

身在学堂,心装天下,才配称“现代”的读书人。

【体贴家人】经济潮流的冲击,时尚思潮的盲从,文明观念的淡化……现在的孩子与父母间的体贴少啦,冲突多啦!现在学校要组织一次“体贴家人,留住温馨”的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设想一段开场白。

【心系环境】绿化、防污、节能、减排、低碳……这些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追求生活质量和安全的人们不断地寻求环保之法,环保应从身边做起,从生活做起,现在请你立足实际,贴近生活,想出一条生活环保小妙招吧。

(切记不要再弹“植树、不乱扔……”之类的老调。

)【关注名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引用了中外名家的诗词名句来说明自己是怎样的人。

仔细揣摩这几句话,请你用自己的话把温总理是怎样一个人概括出来。

(至少写出三点)材料一:晚清名臣左宗棠结婚时新房门口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材料二: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三:屈原《离骚》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四: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材料五: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着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放眼世界】当今世界崇尚和平,营造和谐,致力发展,这是人类共同的心声。

回顾历史,日本曾经在中华大地上肆虐半个世纪之久,如今又在钓鱼岛的主权上肆意挑衅,引起中国广大民众的愤慨,不少人主张如今已强大的中国应以武力一雪前耻,泄心头之恨。

面对战争这一敏感的话题,你是主战还是反对战争?请说说你的想法。

3.语文实践活动二“第十六届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隆重开幕。

亚运会是亚洲体坛的最大盛会。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广州亚运会,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走进亚运会”的主题班会。

作为筹备会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广州举办这届亚运会的有利条件及好处,请你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作为南国名都,广州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城市的第三位:连续多年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十大城市前茅;2009年工业总产值跃过10000亿元大关。

这表明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举办城市的广州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

从近几届亚运会举办情况看,举办亚运会不仅标志着举办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而且还能为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十三届曼谷亚运会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泰国经济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泰国在国际上的声誉;釜山举办的第十四届亚运会,初步投入了6.6万亿韩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则达10.4万亿韩元。

与曼谷、釜山相比,广州城市人口数量更大,消费潜力更强,并且拥有成熟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其经济带动作用必将更加明显。

主要信息一:主要信息二:(2)在班会的第二个环节中,宣传委员准备向大家介绍广州人民迎亚运的情况,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帮助他们补全发言的标题。

2据悉,广州已经启动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

公园里、广场上,增添了亚运会的主题;街头巷尾、邻里之间的言谈话语多了亚运的信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大小公共场所全民学礼仪、全民学英语蔚然成风。

而无论是“无车日”的绿色出行、出租车内的全民禁烟,还是自觉“排队日”、“让座日”的设立,无不洋溢着浓浓的亚运氛围。

在这场盛会与城市相约的日子,羊城人民除了积极传递亚运精神,打造和谐社会,还不失时机地向世界选产广州。

波罗诞和赛龙舟是广州人民的传统民俗活动,在黄浦区,从政府到商家、百姓,都积极地参与与创新,将民俗活动与亚运元素相融,这样的情景和感受,别有一番风情和感动。

要求:与后一句句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融入羊城民俗成就别样亚运。

(3)在班会的第三个环节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写出你对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理解(不超过25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分别取名为“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五只运动时尚的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洋洋”,你会读出:(4)在班会的第四个环节中,喜欢运动的同学都想为亚运欢呼、呐喊,请你也为亚运拟一条自己创作的并能体现“激情亚运、和谐盛会”理念的标语。

4.语文实践活动三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3 ·15”,学校学生会举办了“3 ·15进校园”的宣传活动。

作为参与者,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两则材料是从某网站的“3 ·15专题”中提取的,请你综合两则材料,得出结论。

材料二:消费者不是不想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迫于无奈。

试问,为了一件价值很小的商品,数十次的往返于商家和质量鉴定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谁愿意为了维权,让消费者不得不垫付数千元的质量鉴定费,这样的维权谁不犹豫而且,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还面临取证难、投诉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

可以说,几乎有多少消费者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就有多少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选择沉默。

【2】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推断:2010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

2008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2009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消费与发展”。

今年,消协是这样阐述本年度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含义的: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重点做好维权服务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扩大消费与服务消费的关系,强调政府执法部门要依法为消费者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由此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发展。

主题是:【3】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消费者自身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请你分析下面的材料,概括说出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意义。

(要求:用“既……又……”的句式表达)2009年,郝劲松因火车上销售货品不开发票,在4个月内连续三次把“铁老大”告上法庭,并最终由北京铁路法院判决郝劲松胜诉,郝劲松通过实际行动维护了自身权益,又迫使铁道部向全国铁路局发出《关于在铁路站车向旅客供餐及销售商品必须开具发票的通知》,结束了中国火车不开发票的历史。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漫步,你的收获一定不少。

现在,请你来参加“语文伴我成长”的实践活动,尽情地展示你的语文能力吧!(1)【倾听·表达】在视听活动中,小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下面两各语段,并提出了两个问题。

请你任选一个问题回答。

语段一:鲁提辖又问道:“你怕甚么在那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选自《水浒传》)语段二: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

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

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好似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瓜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

问题一:听了语段一,请结合原著,说说鲁提辖准备去做哪两件事。

问题二:听了语段二,文中的“他”指谁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选问题()答:34(2)【搜集·发现】在网络阅读活动中,小诗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10年下半年,伴随着绿豆、大蒜、食糖、生姜等生活用品的猛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幽默的热词,如生姜——将(姜)你军;食糖——唐(糖)高宗。

你知道大蒜、绿豆的幽默热词吗? 大蒜—— 绿豆—— 这样的热词好有:被自愿,给力,范跑跑……这些网络新词大量涌现充分表明: A B (3)【理解·感悟】 材料一:黄冈麻城农夫魏霞于2005年被查处患有恶性脊髓瘤,丈夫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带着女儿离她而去,70岁的妈妈照顾着她。

坚强的她,用微笑回报关心她的人。

2010年8月4日,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魏霞被送到武汉长航总医院治疗。

期间,她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主动将心脏、肝、肺、胰腺、眼角膜、骨骼、皮肤等器官连同遗体一起捐献,成为全省首位多器官综合遗体捐献者。

材料二:1987年,汪金权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在那个大学生稀缺的年代,他弃名校黄冈中学教师岗位,淡然回到落后的家乡——位于大别山一隅的蕲春四中。

22年扎根山乡执教,资助学生累计不下10万元,身后有年迈的双亲、病重的妻子,自己的儿子差一点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上大学,而经他教过的,有一千多名学生上大学,被誉为“大别山师魂”。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你谈谈你对“奉献”的理解与感悟。

(4)【读句·仿写】上文中的汪金权老师是一代师模,有人说:选对老师,学生会智慧一生。

请仿照下文中的画线句式,完成这组排比句。

老师,是我们智慧的开启者,是我们 ,是我们 。

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2011-6-1315.下列运用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