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整理资料1

合集下载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复习_百度文库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复习_百度文库

一、要求了解的学习内容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特殊儿童 (p1 :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残疾儿童 (p1: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p2: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个别差异 (p3: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教育场所 (教育安置方式 (p6:在家或住院——寄宿制学校——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特殊班——资源教室——普通学校普通班级 +额外的教学服务——普通班级普通班级我国学前教育的安置方式 (p12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全纳教育 (p26 :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学区内所有的儿童, 并为这些儿童的发展所需的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全纳教育涵盖了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 使得社会中所有的资源可以融合起来。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 忠实地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

及其支持模式 (p28-30:巡回指导、资源中心、资源教室方案、合作学习模式随班就读 :概念 (p31: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

原则 (p32:就近入学、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改选适合的安置。

学生的安置形式 (p32-33:完全的随班就读;辅以咨询辅导服务的随班就读;配有资源教室的随班就读;提供特殊专业服务的随班就读。

教学策略 (p33-35 :合作学习;同伴辅导;个别教育;差异教学我国与学前特殊教育直接相关的法规与政策:名称、颁布时间、基本内容等(p36-40 个别化教育计划 :定义 (p59 :是指一份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的针对学生个别需要的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

意义 (p60-61:教育平等、因材施教、教育绩效责任、家长参与、融合教育、多学科参与。

特殊教育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特殊教育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特殊教育导论 --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参考答案:错误2、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 )参考答案:错误3、既然自闭症学生有很多是智力低下,那么在普通学校中就读意义不大。

( )参考答案:错误4、若要鉴定一个学生为单纯的情绪障碍,还必须要排除智力因素,个体必须是智力正常。

( )参考答案:正确5、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

( )参考答案:正确二、填空题1、听觉障碍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____) )参考答案:障碍发生的年龄2、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____))参考答案:智力结构不平衡3、智力障碍的儿童的盛行率,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应该为( (____)%)参考答案: 2.274、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包括有((____) )参考答案:社会因素5、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单一技术干预到((____) )干预。

参考答案:综合三、名词解释题1、特殊教育评估:参考答案:是通过观察、访谈和测验工具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有关信息鉴别教育对象,确定教育目标和检验教育效果的综合过程。

2、特殊教育学:参考答案: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3、视觉障碍:参考答案:也称视觉缺陷,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障碍和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4、特殊教育对象:参考答案:是由于不同方面的原因而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或者称为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5、听觉障碍:参考答案:指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障碍,造成言语交往困难。

四、简答题1、听力测验的方法:参考答案:(1)纯音听力测验 (2)言语听力测验 (3)行为观察测听法 (4)游戏测听法 (5)其他听力测验法2、如何保护低视力的残余视力:参考答案:(1)提供适当的照明 (2)配备合适的助听器 (3)提供大字课本及阅读材料 (4)教室的墙壁、黑板等对比鲜明,桌椅颜色柔和。

___】[1101]《特殊教育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___】[1101]《特殊教育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___】[1101]《特殊教育概论》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特殊教育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支持。

在该课程的第一批次中,包括单选题和论述题。

单选题中,考生需要回答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哪一年。

正确答案是1874年。

论述题则包括以下问题:在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残疾人被分为哪些类别?特殊教育学校为什么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专业人员可以为绝望而内疚的特殊儿童母亲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特殊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什么?考生需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回答。

此外,文章还提供了两个案例,旨在探讨为什么要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案例1中,___因为先天性耳聋而错过了语言教育的关键期,智力水平和交往能力也远远低于同龄儿童。

案例2中,家长通过研究了解了听力语言学的知识,让儿子在学前就接受双语研究,并且研究手语。

现在,孩子在聋校研究,成绩优异。

最后,文章要求考生结合实际经验,谈谈自己对特殊教育中的“特殊”一词的理解。

考生需要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中出发,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2.___的校园环境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学校应该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包括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方面,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不仅是学生研究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职工工作生活的场所。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

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建筑、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后者则是指校训、校风、校纪、校园文化、师生心理环境等因素。

3.专业人员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帮助特殊儿童的家长度过心理上的危机期,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

此外,专业人员还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掌握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交流平台,增进与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合作,获得社会及机构相关资源。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1、下列哪一原因不应是儿童产生多动症的原因?()(2.0)A、遗传B、生化C、低锌高铅D、器质性病变正确答案: D2、下列关于听力障碍儿童情绪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A、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B、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C、听障儿童的情绪认知能力较健听儿童强D、听障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较健听儿童差答案: C3、下列关于听力障碍儿童人格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稳重B、脾气倔强C、好冲动D、自我中心答案: A4、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 )的回归主流。

(2.0)A、物理空间B、社会交往活动C、全部课程D、教学正确答案: C5、人本主义游戏治疗理论()。

(2.0)A、不相信儿童有自我导向能力B、不相信儿童有自我治疗的能力C、不相信儿童能“玩”出自身存在的问题D、改变了治疗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的做法正确答案: D6、下列哪项违背整合教育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趋向?()(2.0)A、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向整合教育B、从开放式教育转向封闭式教育C、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儿童为学习主体D、从课堂教学转向活动教学正确答案: B7、陈帼眉主持编制的一套幼儿非智力个性特征测验中,“找星星”和“走迷津”是有关( )的两项实验。

(2.0)A、坚持性B、主动性C、自制力D、自信心正确答案: A8、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2.0)A、分组教学活动B、在集体中重点关注的形式C、集体教学活动D、个别辅导的形式正确答案: D9、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2.0)A、对口活动应每周定期安排,并且不能少于两次B、注意使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养成对口活动的习惯C、对口活动需要双方教师共同备课D、对口活动由幼儿园园长统一管理和指导正确答案: D10、运用模仿疗法进行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试卷课程名称:_特殊教育概论___ 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适应行为2、自闭症3、多重障碍4、情绪行为障碍(我国)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短期的就业训练从支持程度上说属于。

A、间歇的B、有限的C、广泛的D、全面的2、弱智学校(班)的班级人数以每班不超过人为宜。

A、10人B、12人C、14人D、16人3、癫痫小发作时间持续为。

A、5—10秒B、10—20秒C、5—15秒D、5—20秒4、对儿童某项不合适的行为,附加一个令他嫌恶的刺激或减弱、消除其正在享用的增强物,从而减少该行为的发生频率的是。

A、厌恶疗法B、惩罚法C、负强化法D、消退法5、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年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将智力落后分为类。

A、2B、4C、6D、86、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是一种疾病A、遗传性B、染色体异常C、多基因遗传D、先天获得性异常7、多重障碍儿童按一对一式的变式,按次序一个接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同样的技能,这种组织形式是。

A、团体式B、一对一式C、序列式D、累加式8、自闭症儿童通常在以前就会表现出某种发展性迟缓或功能性障碍。

A、3岁B、4岁C、5岁D、6岁9、以下哪一类障碍不属于学习障碍分类中的“发展性障碍”?A、语言障碍B、注意障碍C、阅读障碍D、思维障碍10、从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程度上来说,“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属于。

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重度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1、简述弱智儿童的思维特征2、简述发展高等特殊教育的目的3、简述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估和鉴定标准4、简述多重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环境模式及课程设置四、论述题(28分,每题14分)1、试述特殊儿童与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2、试述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范围华师大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范围华师大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范围华师大
1.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考生需要具备对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则的理解。

比如,什么
是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特殊教育的适应性原则是什么?
2.特殊教育的类型和特点: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特殊教育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比如,智力障碍、听
力障碍、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学习困难等。

要求考生能够辨别不同类型
的特殊教育学生并了解他们的教育需求和特点。

3.特殊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4.特殊教育的评估与教育干预:
考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评估方法和教育干预策略。

要求考生能
够描述常见的评估工具和教育干预方法,并能够分析其适用性和优势劣势。

5.特殊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支持:
考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学生所需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如何提供特殊教
育学生需要的教材、设备、人力支持等资源给考生最重要。

考生需要了解
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校支持的实施。

总结来说,本次期末考试的范围包括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特
殊教育的类型和特点、特殊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特殊教育的评估与教
育干预以及特殊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支持等内容。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并掌握
这些内容,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支持和服务特殊教育学生。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范围华师大---精品管理资料

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范围华师大---精品管理资料

融合教育笔记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1. 特殊儿童广义: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2。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又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3. 个体间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4.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一)教育对象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二)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三)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方式、过程、时间;调整评价方法(四)教育场所:瀑布式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安置的改变调整,以适应儿童的教育需求。

5. 我国特殊教育义务体系学前教育安置方式: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2残疾儿童福利机构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义务教育1。

教育体系:我国大陆已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

2.安置方式: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随班就读7.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一)重视生态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认为,个体的特殊性源于其内部的生理条件或疾病。

生态学模式则认为,个体是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个体的发展要收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因此,应将特殊儿童置于现实的环境中,从他们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考察。

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对环境的双向适应性.因此,生态学的方法不仅应致力于改善儿童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而且要强调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

可能涉及的问题有(1)儿童的日常照料,比如脑瘫、多重障碍儿童的日常照料,会给家长增加许多额外的负担,家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儿童社会适应技能习得;(3)儿童的教育安置与教育过程等等。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

《特殊教育概论》试卷《特殊教育概论》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教育诊断中,可作为筛选工具使用的是()A、画人测验B、麦卡锡儿童智力量表C、中国比内智力量表D、韦氏量表2.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A、1986年B、1988年C、1992年D、1994年3.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B、大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C、时间相等D、由资源教师确定4.“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

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A、支持性B、个别性C、统合性D、暂时性5.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A、2-3名B、2-4名C、2-5名D、2-6名6.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A、合作学习B、伙伴教学C、体验性学习D、个别化教学7.学习困难学生与弱智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A、年龄B、智力水平C、体力D、个性特点8.先天愚型最普遍的情形是()A、第21对染色体异常C、第23对染色体异常B、第22对染色体异常D、第20对染色体异常9.按照我国弱智分级标准,“二级智力残疾”属于()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重度10.智力残疾定义中所说的“智力发育期”指的是()A、3岁以前B、6岁以前C、12岁前D、18岁以前11.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原因是()A、基因突变B、缺氧C、德国风疹D、有害物质的影响12.弱智儿童记忆缺陷主要表现在()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以上都是13.日常交谈最常用的声音频率是()A、500-1000HzC、500-3000HzB、500-2000HzD、500-4000Hz14.将“五(wu)”读成“胡(hu),是构音障碍中的”()A、替代现象B、省略现象C、扭曲现象D、添加现象15.使用假声说话是属于()A、构音问题B、音调问题(声音高低失常、假声、破裂声)C、音量问题(声音强弱不当))D、音质问题(声音特征奇特,气息声、嘶哑声、鼻音过多、缺乏鼻音)E、音变异常(声音高低强弱变化异乎寻常)16.“失去知觉、虚脱、全身惊厥”意味着癫痫的()A、小发作B、大发作C、精神运动性发作D、以上都不对17.在下列各种运动项目中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的运动是()A、长跑B、短跑C、体操D、体操18.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秒-30秒的是()A、小发作B、大发作C、精神运动性发作D、以上都不是19.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必须经由()A、由班主任老师决定B、由学校决定C、须经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D、由学生本人决定20.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A、0-1人,最多不超过2个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C、2-3人,最多不超过4个D、3-4人,最多不超过5个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论与法规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已由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进而成为积极的接纳与协助。

2、我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C瞽叟通文馆(1874年)即现在的盲人学校启音学校(1887年)即现在的市聋哑中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聋校。

市盲童学校始建于(C、1912年)3、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C 《残疾人教育条例》4、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职责是:(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2)特殊儿童的鉴定;(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4)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5、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 A、“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6、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随班就读对象为(C 八类)p537、贯彻“正常化”原则中的“正常化”的涵义是(B 教育环境正常化)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造成儿童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是 A、生理条件9、下列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A、《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10、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A、全纳性教育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是(B、1966)12、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3、简述我国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

答:我国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这就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的公立教育机构以及集体和个人开办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

教育部主管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特殊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工作。

14、如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教育的可能性?答:《世界人权宣言》(1984年)15、何谓生态学观点?答: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在残疾或特殊性的归因上强调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认识,还应从儿童生长和学习的环境中去找原因,如:不良的教学方式、经验剥夺、经济条件差等。

16、全纳性学校:是指学校必须接纳服务区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17、教师的培训如何适应新的要求?p2218、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1. 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的定义。

P2-P4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8-113. 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174.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怎样?P18-P235. 何为零拒绝?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目标的?P81. 你了解市有关随班就读的法规、文件吗?P50-532. 当你面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你知道应当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去进行教育诊断吗?P61-633. 对特殊教育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P47-494. 教育诊断中应注意哪些问题?P66-685. 什么是资源教师方案?它有哪些性质和功能?P73-76二、随班就读1、市教委有关文件强调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必须坚持普特渗透和相互合作的原则。

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体化教育”教学原则基础上的。

3、具体指导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机构是D、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4、随班就读: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队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

5、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需要应作哪些考虑?答: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

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3、残余能力。

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5、交往能力。

6、社会成熟性。

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况等。

6、我国目前实施特殊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

7、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D、1994年8、形体式随班就读:p35溶入式随班就读9、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又称倒三角形体系)的特点:(1)相匹配问题(2)弹性问题。

具体为:学校分层次,从学习环境受限制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与儿童的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

10、随班就读的安置原则:(1)就近入学。

(2)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

(3)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

(4)撤除随班就读的资格。

(5)改选合适的安置。

11、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 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1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非分类原则基础上的一种跨类教学模式。

1. 什么叫随班就读?P242. 随班就读有哪些性质和作用?.P26-293. 随班就读学生有哪些安置原则?P334.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责是什么?P43四、有效学校管理与教学1、“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是 A 提示目标—分组活动—全班交流—总结评价2、“儿童通过成人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会表现出更强的发展水平”,这是(C、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三是“集体动力”理论。

P1073、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与高水平的伙伴合作,能表现潜在的发展水平。

4、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D、2-6名5、伙伴教学的形式为(A、班学生教学生 B、跨班学生教学生 C、跨年级学生教学生)6、以下不是伙伴教学的形式是( D 跨校学生教学生)7、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C、体验性学习)8、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种做法是(D 体验学习)9、教师的作用是对于异质同班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给予相应的分层教学,这句话体现了课堂教学的(D、个别化原则)10、资源教室教学辅导的重点是(A、基本学科 B、语言沟通机能 C、社会与情绪发展)11、资源教室的方案要求: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时间同在普通班学习的时间相比是(A、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11、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个别化原则。

P8612、简述资源教室方案的功能。

答:主要是四大功能——评量、教学、咨询、与在职培训。

P7513、资源教室所提供的教学与服务应符合哪些性质?答:资源教室所提供的教学与服务应符合以下性质:(1)支持性:即特殊学生在资源教室方案中所学的应有助于其回到普通班级的学习与适应。

(2)个别性:即强调资源教师的辅导以个别需要为主,每位特殊学生都要逐个接受完整的教育诊断。

(3)统合性:指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是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同时在为他们提供服务、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时,需要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关专业人员、甚至校长、家长共同商量决定。

(4)暂时性:到资源教室接受辅导的学生都是暂时性,他们的班籍在普通班。

14、“当特殊学生学习能力或适应能力改善到可以适应普通班教学时,特殊学生到资源教室接受个别辅导的时间可以减少,甚至不再需要”。

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D、暂时性)15、“资源教室方案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时,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而不止考虑学生残障的补偿”。

这句话体现了资源教室的服务应符合(C、统合性)1. 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成功性原则及应用。

P872. 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个别性原则及应用。

P883. 什么是合作教学?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P106-1074. 什么是伙伴教学?并说明具体做法。

P111-1125. 什么是个别化教学?一份完整的个别教育计划应包括哪些容?P102-105五、早期干预1、大多数学者认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年龄 0-6、7 岁比较合适。

2、家庭早期干预中常用的训练计划是波特奇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3、教育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访谈法。

4、大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干预合适的年龄为( A 0~6、7岁)5、早期干预的对象是A可能产生发育迟缓的高危儿童、 B心理或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C 其他有发展缺陷的儿童6、美国1975年通过的PL94-142规定所有国民学校必须对3-21岁所有障碍儿童制定(C 个别化教育方案IEP)7、在进行教育诊断时,对于拘谨、或过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或动机薄弱的儿童应仔细观察,仔细记录,这是为了保证(D、将正式测量与非正式测量相结合)8、让儿童逐渐去接触会引起敏感反应的东西、环境或情况,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叫(D、脱敏法)9、撤除总是在某种不良行为后出现的强化措施,从而减少该不良行为的发生,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D消退法)10、波太奇计划由于训练安排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应用。

11、什么是早期干预?答: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12、何谓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容有哪些?答: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早期干预的容包括:1)运动领域:运动领域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部分。

其中粗大动作指人体的姿势和全身的活动,如俯卧、抬头、挺胸、爬、站、走、跑、跳跃等;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语言领域:语言领域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两部分,具体是指面部表情、发音、听懂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话等。

3)认知领域:认知能力是指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判断及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能力。

但对婴幼儿来讲主要是指适应性行为,是儿童对外界刺激的综合反应能力,具体包括感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摆弄物体手眼协调、使用简单工具解决简单问题等能力。

4)社会行为领域:婴幼儿的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与人交往的能力。

5)生活理解领域:指儿童在基本的生活方面的自我料理,包括自己会吃饭、喝水、穿衣、脱衣、戴帽、脱帽、穿鞋、脱鞋、洗手、洗脸、上厕所等。

6)入学准备:必须重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做好幼儿园的入学准备。

7)其它发展缺陷领域:对于其它有特殊发展缺陷的婴幼儿则有特殊的干预容。

如视觉障碍儿童的定向行走训练、言语训练等。

13、试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举例)。

答: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包括:1.器官用进废退说和功能补偿代替说生物体任何器官频繁地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使之发达;反之则逐渐衰弱,直至最后功能消失。

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或功能的损伤或丧失所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器官或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可以通过早期干预进行训练,以建立或保持相应的能力,否则将逐渐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