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一、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泵原理。
热泵是指利用工作物质吸收、移动和释放热量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产生制冷或供热,实现空调调节的目的。
空调制冷技术中,最常用的工作物质是制冷剂。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当制冷剂从低温区域的蒸发器中蒸发时,它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
然后,制冷剂被压缩,升高了它的温度。
接着,热量从制冷剂中释放出去,流入高温区中的冷凝器。
最后,压缩机减压并放松,制冷剂由高压区域流回到低压区域,开始新的制冷循环。
二、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1. 家庭使用空调制冷技术在家庭使用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家用空调。
家用空调使用制冷剂产生冷气,降低室内温度,使人们感受到凉爽的空气。
同时,家用空调还能通过控制湿度和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并减少过敏原和有害物质的存在,保障人们的健康。
2. 商业使用商业使用的空调包括办公室空调、商场空调、酒店空调等。
商业空调能够为客户创造舒适的环境,在各种环境下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商场空调还可以提高商品的保存时间和质量,为销售和消费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
3. 工业使用工业使用空调包括厂房空调、实验室空调、工业车间空调等。
这些空调需要适应各种生产环境的要求,提供恰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品质。
在某些行业,如制药和食品加工行业,空调还需要满足卫生和洁净的要求。
4. 交通运输应用空调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汽车空调、铁路车辆空调、地铁车辆空调等。
这些空调需要满足稳定性好、运行效率高、制冷效果好的要求,并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
5. 医疗卫生领域使用在医疗卫生领域,空调技术被广泛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满足卫生和病人舒适的要求。
医院的手术室、病房和实验室都需要高品质的空气控制系统,以防止病原体和细菌的传播,保障病人和医生的健康。
总之,空调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健康和安全的室内环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制冷技术将能够更加高效地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空调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电,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冷空调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具有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特点。
本文将就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一、制冷空调的原理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换热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造冷源制冷空调的制造冷源主要是通过压缩制冷循环实现。
首先,通过机械压缩将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等)从低压变为高压,同时也提高了制冷剂的温度。
第二步:制冷剂膨胀制冷剂高压的状态无法被直接送入室内,需要经过减压膨胀阀的作用,使制冷剂从高压变为低压,同时也使制冷剂的温度迅速降低。
第三步:室内换热此时制冷剂的低温低压态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了换热作用,从而将房间内的热量带走,降低空气的温度。
第四步:回收制热器通过空调里的回收制热器,将除去热量的制冷剂重新变为低温低压的状态,并再次进入循环中制备冷源,继续实现温度的调节。
二、制冷空调的基础知识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空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制造制冷循环的过程,在循环中实现热量的排放和吸收。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等。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空调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压缩制冷剂改变制冷剂的物理状态,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3. 蒸发器蒸发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蒸发器的作用,制冷剂的温度将迅速降低,从而实现具有制冷效果的循环作用。
4. 减压阀减压阀是将高压制冷剂调节为低压制冷剂,实现制冷循环中的相态改变。
5.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在制冷循环中排除多余的热量,从而重新生成制冷剂。
其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并将其中的热量散发出去,通过散热的方式完成冷凝剂回流循环的过程。
以上就是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空调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提高和创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等过程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具体的原理如下:
1. 压缩:空调内部有一个压缩机,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一种特殊的工质,如氟利昂)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
通过压缩,制冷剂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从而导致温度升高。
2.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外部的冷凝器(室外机),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金属管道,外部通风条件下,制冷剂会散发热量,温度逐渐下降,变成高压液体。
3. 膨胀: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室内机),压力突然减小,使得制冷剂快速膨胀,温度大幅下降。
制冷剂从高温高压液体转变成低温低压蒸气。
4. 蒸发: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室内机),这里面同样有一系列的金属管道,通过风扇的帮助,室内空气会经过蒸发器,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得室内空气温度下降。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过程,空调可以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形成制冷效果。
循环往复,室内温度持续降低,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制冷原理及空调基础

制冷原理与空调基础一、理论制冷循环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理论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如图1-1所示,循环路线是由两条等压线、一条等熵线和一条等焓线组成。
这说明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内流动没有阻力;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为可逆等熵过程;制冷剂离开蒸发器的状态和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均为饱和蒸气,制冷剂离开冷凝器和节流前的状态均为饱和液体。
图1-1上1点表示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它位于蒸发温度te对应的蒸发压力Pe的等压线和饱和蒸发的交点上。
过程线1-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点2可由通过点1的等熵线和冷凝温度T C对应的冷凝压力P C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
点2处于过蒸气状态。
点3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时的状态,也是进节流阀时的状态。
它是冷凝压力Pe对应的饱和液体,位于等压线P C与饱和液体线的交点。
过程线2-2’-3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内冷却(2-2’)和冷凝(2’-3)过程。
点4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的状态。
过程线3-4表示制冷剂通过节流阀的节流过程。
由于节流前后制冷剂的比焓不变。
点4是过点3的等焓线和等压线Pe的交点。
由于节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所以过程3-4往往用虚线表示。
过程线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制冷剂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不断气化,制冷剂的状态沿等压线Pe向干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直到全部变成饱和蒸气为止。
这样,制冷剂的状态又重新回到进入压缩机前的状态,从而完成了一个理论制冷循环。
图1-1图1-2二、实际制冷循环事实上,家用中央空调的实际制冷循环不可避免与理论制冷循环之间存在许多差别,如流动阻力、换热温差、压缩机偏离等熵压缩、冷凝器中有制冷剂过冷、蒸发器中有制冷剂过热、制热剂液体管和气体管间有回热等情况。
这些差别将对制冷循环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1、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循环中,饱和液体在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的管路流动时,会因流动阻力引起的压力降低使制冷剂部分气化,这种现象将影响节流阀工作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液态制冷剂进入节流阀前有一定的过冷。
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空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产品,它能够给我们带来舒适的室内环境。
而空调的制冷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
首先,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往复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的。
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相变过程,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过程,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是压缩过程,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气体,这样可以提高其温度。
接下来是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是膨胀过程,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阀减压,变成低压低温的混合物。
最后是蒸发过程,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完成一个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变为高温高压状态,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冷凝器和蒸发器也是空调制冷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分别用来放热和吸热,完成制冷过程中的热量交换。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空调制冷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制冷剂的选择、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等。
制冷剂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空调的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不同的制冷剂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则需要考虑到空调的使用环境和需求,以及能耗和成本的平衡。
总的来说,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各个部件协调配合才能实现。
通过对空调制冷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空调,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常见家电产品背后的科学原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空调制冷的工作原理,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智能地使用空调,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制冷空调原理

制冷空调原理
制冷空调是利用物质的相变原理进行工作的。
其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
1. 制冷剂循环:制冷空调中的制冷剂在循环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首先,制冷剂以低温低压气体的形式进入制冷机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的热量,将室内空气的温度降低,自身则被加热并转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2. 压缩: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压缩机。
在压缩机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使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
3. 散热: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冷凝器。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并逐渐冷却,转变为高压液体。
4. 膨胀: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制冷机的膨胀阀组件。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的压力降低,而温度却基本保持不变,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5. 降温: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室内温度持续降低。
而制冷剂本身则被加热,重新进入循环。
通过以上循环过程,制冷空调能够以持续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从室内移至室外,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
此外,制冷空调还通过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以及调节空气流动的方式,使
得室内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达到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什么

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什么
空调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循环利用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将室内的
热量转移至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的过程。
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空调制冷的原理中的蒸发过程是指制冷剂吸收室内热量
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室内热空气与制冷剂进
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吸收热量,并从液态变为气态。
这一过程使
得室内空气温度下降。
接着是压缩过程,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成高压气体,这个过程需
要通过压缩机完成。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使其内能增加,为后续的冷凝过程提供条件。
然后是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变成高压液态制冷剂。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与室外空气进行热
交换,散发热量,使得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
这一过程使得室内
热量被带到了室外,从而降低了室内温度。
最后是膨胀过程,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减压,变成低压
液态制冷剂。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高压制冷剂液体变成低压液体,
此时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为下一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做
准备。
综上所述,空调制冷的原理是通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
个过程循环进行,不断地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这一过程是通过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变化来实现的,是一种高效
的制冷方式。
总的来说,空调制冷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的原理,通过不同状
态下制冷剂的变化,实现了室内温度的调节。
了解空调制冷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同时也有利于节能环保。
空调制冷的原理

空调制冷的原理
空调制冷是利用制冷循环原理,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的一种技术。
空调制冷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是压缩。
空调中的压缩机会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吸入,经过压缩后将其温度和压力提高,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一步骤使得蒸汽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
接下来是冷凝。
高温高压的蒸汽会通过冷凝器,在这里蒸汽会散发热量并且冷却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是一组金属管,外面包裹着散热片,通过外界的风或者其他冷却介质来冷却蒸汽,使其凝结成液体。
然后是膨胀。
冷凝后的液体会通过膨胀阀进入到蒸发器中,蒸发器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液体在这里会迅速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这一步骤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得室内温度降低。
最后是蒸发。
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蒸汽会被压缩机再次吸入,整个循环过程重新开始。
通过这样的循环,室内的热量会不断被吸收并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空调制冷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循环的过程,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这种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总的来说,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步骤,实现了室内温度的降低。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季享受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8 .8
2 8 .6
70
7 0 .2
1 2 1 .5
7 1 .1
34
3 1 .8
6 0 .2
2 9 .5
75
7 7 .0
1 3 2 .2
7 8 .6
35
3 2 .6
6 1 .5
3 0 .4
80
8 4 .2
1 4 3 .7
8 6 .7
36
3 3 .5
6 2 .9
3 1 .3
末端
❖ 蒸发器:
冷水机组7.:22℃
水 12.78℃
冷水机组蒸发器
冷凝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 根据冷却介质
❖ 冷凝器:
风冷式:
蒸发器
冷凝器
空气
风冷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 根据冷却介质
冷凝器:蒸发器
冷却塔
水冷式:
35℃
冷凝器 水冷式
29.44℃
水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冷却盘管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冷却塔
❖ 熔化潜热 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
❖ 汽化潜热 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所需的热量。 ❖ 液态潜热 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的热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剂
n 手感到凉
酒精
n 酒精蒸发,从手上吸收热量,因而手 感到凉。
n 酒精 = 制冷剂
制冷剂 =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很容易蒸发的物质
212
192
161
50
40
制冷
Psia
65.606 19.696 14.606 9.747 4.856 0.178 0.122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蒸发 冷空气 : 12.8℃
❖ 蒸发:
从其它高温媒体中吸收热量
液体
房间空气温度
=
24℃,
经过蒸发器后温度为124.8.4℃4℃/
482kPa
R-22 蒸发温度 = 4.44 ℃
远距离分体式: 蒸发器
冷凝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 蒸发器中被冷却的媒体:
空气: “直冷式” 水 : “冷水机组”
❖ 冷凝器中冷却的媒体:
空气: “风冷式” 水 : “水冷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根据被冷却的介质
❖ 蒸发器 :பைடு நூலகம்
直冷式:
空气
蒸发器
直接冷却
冷凝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 根据被冷却的介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循环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
❖ 制冷: 用人工的方法将某一物体或空间的热量 带走,使该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 的温度。
蒸发 冷凝 恒定温度下的蒸发和冷凝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循环
冷却塔
电机
压缩机
冷凝器 蒸发器
膨胀阀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设备
❖ 蒸气压缩循环
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制冷剂表 R 22
R 134
F
R 12
5 4 .9
2 6 .1
55
5 2 .1
R 22 9 2 .6
R 134 5 1 .2
31
2 9 .3
5 6 .2
2 6 .9
60
5 7 .8
1 0 1 .6
5 7 .4
32
3 0 .1
5 7 .5
2 7 .8
65
6 3 .8
1 1 1 .3
6 4 .0
33
3 0 .9
蒸气时才会出现过冷。 ❖ 过热:蒸气的温度超过沸点。过热时制冷剂完全为气态。 ❖ 压力温度对应表:饱和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一对
应关系。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膨胀阀
制冷循环
482.3kPa
蒸发器
低压
高压
液体
冷凝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1812kPa 蒸气
压缩机
水:
沸点 (F)
❖ 低压下易于2蒸9发8
227 ❖ 高压下易于冷凝
热量的增加或减少不 会导致状态的变化, 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0℃
潜热
u 状态发生改变而温度或压力没有变化 时的热量。潜热不能用温度计测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术语释义
❖ 显热 是能够被感测到的热量。它能导致物质的温度发生变化,
但不改变其状态。
❖ 潜热 是指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只改变物质的状态,而不改变其温
度。
❖ 蒸发器
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蒸发为气体。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设备类型
❖ 根据整体性 :
机组 分体式 远距离分体式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机组:
类型:
蒸发器
冷凝器
所有制冷循环的四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
分体式: 蒸发器
室内单元
冷凝器
室外单元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类型:
汽车工程系
2015制冷 基本制冷循环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空调
热量增加
房间温度 = 24℃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建筑负荷 :
- 太阳 - 室外空气温度 - 人员
- 灯光 - 设备
❖ AC = 冷却过程 从室内吸收热量 将热量转到室外 将热量释放到室外
空调
房间温度 = 24℃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两个概念
显热
蒸发器水压降 = 0.78 kg/cm2 冷凝器水压降 = 0.87空调kg制/冷c原m2理基础
离心式压缩机(剖视图)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压力
P-H 图
温度线
P
T1 T2 T3 T4
液体
气液混合
蒸气
冷却 温度下降
冷凝
定温定压
蒸发
定温定压
加热 温度上升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焓H
F 30
R 12 2 8 .5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剂
l 制冷剂 = 在较低温度下很容易蒸发的物质
Rl -1制1 冷剂 R-12 R-22 R-500
23标.8准2 沸点 (℃) -29.79 - 40.76 - 33.5
R-123
27.87
R-134a
- 26.16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基本概念
❖ 饱和蒸气:气态和液态共存。 ❖ 过冷:冷凝后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冷凝温度。液态制冷剂中无
冷却水 (35℃)
室外空气
冷却水 (29.44℃)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室外空气
风冷式冷水机组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剂 134a 润滑油 美孚EAL46
系统设计参数
LO A D
100% RLA
冷却塔
7℃ 36.8℃
蒸发器 243.2kPa 冷凝器 854.4kPa
12.6℃ 32℃
蒸发
R-22 在 40oF 时的压房力间=空4气82: k24P℃a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冷凝
室外空气 :35℃
❖ 冷凝4:9℃ / 1812kPa
将热液量体释放到其它温度较低的媒体中
室外空气温度 = 35℃
R-22 冷凝温度 = 49 ℃
蒸气
R-22 在 49 ℃ 时的压力 = 1812kPa
❖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膨胀)装置 ❖蒸发器
空调制冷原理基础
制冷设备
❖ 压缩机
提升压力 低压(低温)气体被吸入压缩机并被压缩成高 压(高温)气体 活塞式、双 / 单螺杆、回转式 离心
❖ 冷凝器
从压缩机出来的空高调制温冷原制理基冷础 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制冷设备
❖ 节流装置 (膨胀阀) :
液体经过节流装置使压力下降。 孔板、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