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合集下载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搜集的资料及野外调查内容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搜集的资料及野外调查内容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搜集的资料及野外调查内容
土地复垦是指对已经荒废了的土地进行再利用,使其重新变为
可耕地或者可用地的技术活动。

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是土地复垦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和进行
野外调查,下面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搜集的资料及野外调查内容。

一、资料搜集
1.土地利用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已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类型、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
清楚地了解到该地区土地的开垦情况,以及对该地区土地进行复垦
的可行性与机会。

2.气象和气候资料:对于适宜耕种或者用于其他用途的土地来说,气象和气候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资料包括降雨量、气温、
气候类型等。

3.地形和地质调查资料:需要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势、河流
分布、地质构造、土质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土地
复垦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活动,比如选择适当的复垦方式、水利工程
建设等。

4.植被和动物调查资料:需要了解该地区的植被和动物群落的
分布情况。

这些资料可以为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提供重要信息,比
如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植被和动物对土地利用和复垦活动的影响程度。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土地复垦是指对废弃、荒芜或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改造,使其能够重新恢复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

下面是一个土地复垦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该项目位于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场地上的土壤贫瘠,植被严重破坏,经过本次复垦,目标是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并实现可持续利用。

二、方案内容: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植物营养元素来改良土壤,提高其肥力。

2. 植被恢复:根据土壤类型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草坪、灌木和乔木等。

3. 水资源管理:在场地内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并修复水体,以解决径流和排水问题。

4. 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需要维护和保护的濒危物种的数量,并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5. 土地治理:规划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并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 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和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三、预期效果和成本:1. 预期效果:经过复垦,该土地将恢复为一个生态功能完善、植被丰富的生态系统,水资源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 预期成本:根据土地面积和复垦工作的复杂程度,初步估计项目的成本约为X万元。

四、实施步骤:1. 进行土壤测试和植被调查,了解土壤质量和当地植物资源。

2. 制定详细的复垦计划和工作安排,包括土壤改良、植被种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3. 开展土壤改良工作,包括添加有机肥料、施用植物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4. 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根据土壤类型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5. 将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纳入复垦计划中,并进行工程建设。

6. 定期监测和评估复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改进。

以上是一个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案细节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编制要点

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编制要点

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编制要点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编制是指对废弃、荒芜、退化等土地进行改造、恢复和利用的一系列工作。

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下面就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编制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规划目标要明确。

在编制土地复垦规划方案时,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包括复垦区域的规模、复垦的方式和目标生态环境的要求等。

例如,规划方案中可以明确要复垦的土地面积、生态修复的目标,以及复垦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方式等。

其次,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

编制规划方案前需要对复垦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资源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便为后续的复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复垦区域的资源利用潜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第三,制定适宜的复垦措施。

根据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荒地、退化地进行合理的复垦措施制定。

例如,在沙质土地上可以采取沙地固定、植被种植等措施;在盐碱地上可以采取排盐、修复土壤等措施。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灾害防范、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制定综合性的复垦措施。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编制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性,确保复垦后的土地能够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

这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在选择植被种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第五,注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复垦规划方案的编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包括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就业机会创造等方面的内容。

要结合复垦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加强监测与评估。

在规划方案实施后,要对复垦工作进行监测与评估,检查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土地复垦施工方案(3篇)

土地复垦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复垦工作。

本项目旨在通过土地复垦施工,将废弃土地、闲置土地及低效利用土地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土地复垦施工目标如下:(1)将废弃土地、闲置土地及低效利用土地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2)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4)降低土地复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 项目范围本项目土地复垦施工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废弃土地复垦;(2)闲置土地复垦;(3)低效利用土地复垦;(4)土地整理与开发。

二、施工准备2.1 组织机构成立土地复垦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财务等部门。

2.2 施工队伍选择具有丰富土地复垦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队伍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土地复垦施工资质;(2)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3)施工设备先进、齐全。

2.3 施工材料根据施工方案,采购所需施工材料,包括土方、砂石、水泥、钢筋、木材等。

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4 施工设备根据施工方案,配置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搅拌机、混凝土泵等。

2.5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项目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编制土地复垦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标准等。

三、施工工艺3.1 废弃土地复垦(1)清除地面垃圾、杂草等杂物;(2)对废弃土地进行平整,达到设计要求;(3)根据土壤性质,进行土壤改良;(4)种植适宜的植被,提高土地利用率。

3.2 闲置土地复垦(1)调查闲置土地现状,分析原因;(2)根据闲置土地特点,制定复垦方案;(3)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4)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 低效利用土地复垦(1)调查低效利用土地现状,分析原因;(2)根据低效利用土地特点,制定复垦方案;(3)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4)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 1. 引言土地复垦是指针对废弃或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整治、修复和恢复,使其能够重新投入农业、工业或其他合适的用途。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是指根据特定土地复垦项目的要求和条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以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指导,包括方案的目的、范围、执行步骤、时间计划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通过合理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

## 2. 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废弃或被污染土地的问题,将其恢复为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通过规范的方案编制和实施,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最大程度地恢复土壤质量和营养;- 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防止土地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2 范围本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范围由具体的项目需求决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土壤调查和评估;- 复垦方案的制定和设计;- 实施步骤和工期的制定;- 资金和资源的分配;- 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 3. 执行步骤### 3.1 土壤调查和评估土壤调查和评估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基础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和分析。

具体步骤包括:1. 确定调查区域和样点分布;2. 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全面的化学和物理分析;3. 分析土壤质量和污染程度;4. 确定土壤复垦的潜力和可行性。

### 3.2 复垦方案的制定和设计根据土壤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和设计土地复垦方案。

具体步骤包括:1. 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和要求;2. 确定适应性作物和植被种植方案;3. 设计排水、灌溉和水源保护方案;4. 制定土壤改良和肥料施用方案;5. 制定综合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是指对已经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林地、草地进行复垦改造,使其恢复为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是指对土地复垦项目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的程序和要求。

下面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编制范围和目的1.1编制范围:适用于各类土地复垦项目的编制工作。

1.2编制目的: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科学、合理、可行,并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编制机构和人员组成2.1编制机构:土地复垦项目责任单位,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环保机构等。

2.2编制人员: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师、生态学家、农业专家等。

三、编制程序和要求3.1项目调研:对土地复垦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3.2可行性研究:对土地复垦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3方案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制定土地复垦方案,包括项目的目标、技术措施、实施计划和预算等。

3.4方案评审:对土地复垦方案进行评审,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5方案修改:根据评审意见,对土地复垦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和要求。

3.6方案报批:经过评审和修改后,由责任单位进行审批,取得相应的审批文件,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

四、编制要求和内容4.1编制要求:土地复垦方案要与国家和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政策相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2编制内容:土地复垦方案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目标和任务、技术措施、实施计划、经济效益预测和保障措施等。

五、编制结果的应用与监督5.1应用:土地复垦方案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文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和补充。

5.2监督:相关责任单位对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方案的贯彻落实和效果的达到。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土地复垦是为了解决土地质量恶化、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对土地进行修复和改良,使其具备良好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用地等多种功能。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主要包括调查评估、方案制定、实施监测和总结汇报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评估1.初步调查:了解土地复垦的目的和需求,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土壤质量、地下水状况、植被覆盖、气候条件等方面的数据。

2.实地调查:对复垦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地表状况、植被覆盖、水资源状况等情况的实地考察。

3.评估分析:综合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复垦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第二阶段:方案制定1.目标确定: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明确复垦的目标,包括改善土壤质量、恢复植被覆盖、保护水资源等。

2.技术选择:根据目标确定复垦的技术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技术措施的选择。

3.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复垦方案,包括工程设计、种植方案、水资源管理等具体措施。

4.预算估算:对复垦方案进行经济评估,估算资金需求和投资回报等。

第三阶段:实施监测1.施工实施:按照制定的复垦方案,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植被恢复等具体措施。

2.监测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对复垦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壤改良效果、植被覆盖情况、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3.调整完善: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复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目标的实现。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1.总结分析:根据实施结果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

2.撰写报告:编写复垦方案的实施报告,包括调查评估、方案制定、实施监测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成果。

3.汇报评审: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汇报,接受专家和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

4.改进提升:根据评审和指导意见,进行改进和提升,提高土地复垦方案的效果和水平。

综上所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包括调查评估、方案制定、实施监测和总结汇报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流程一、可行性研究阶段1.确定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明确被破坏土地的类型、面积、现状以及复垦的目标和要求。

2.土地评估:对被破坏的土地进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复垦的可行性和需求。

3.可行性研究的编制:根据土地评估的结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4.可行性论证: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方案编制阶段1.方案目标的确定: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和要求,明确复垦的目标,包括土地类型、面积、质量恢复等方面的目标。

2.方案设计:根据复垦目标,制定复垦方案,包括工程设计、资源配置、生态恢复措施等方面的设计。

3.技术路线的选择:根据复垦目标和方案设计,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包括土壤改良、水资源利用、植被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路线。

4.方案编制:根据方案设计和技术路线的选择,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包括方案的概述、目标、设计、技术路线、资源配置、工期计划、投资估算等内容。

三、方案审批阶段1.方案评审:提交土地复垦方案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包括土地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财政部门等。

2.问题整改:根据评审结果,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修改方案内容。

3.方案再评审:修改后的方案重新提交评审,确保方案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四、方案实施阶段1.项目招标:根据方案,进行项目的招标工作,选择合适的承建单位。

2.工程施工:根据方案和招标结果,开展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包括土壤改良、栽植植被、建设水源等。

3.工程监督: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和工程质量。

4.完工验收: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确认复垦工程的质量和成果。

以上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主要流程,可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

方案的编制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恢复等方面的问题,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1 前言l。

1编制背景及过程说明方案的编制背景及过程。

1。

2复垦方案摘要内容应包括:(1)生产建设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方案涉及的各类土地面积,含项目区面积、复垦区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征(租)地面积;(3)土地损毁情况,含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4)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5)复垦的投资情况,含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

2 编制总则2。

1 编制目的从落实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土地复垦义务落实、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2.2编制原则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2.3编制依据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及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料。

3项目概况3.1项目简介生产项目说明项目名称、地理位置、隶属关系、企业性质、项目类型、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项目范围等.建设项目应说明项目名称、工程类型、项目位置、项目组成、投资规模、建设期限、用地规模及用地性质等。

应提供有关部门批复的项目范围拐点坐标及相应的投影参数,.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及规模,提供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2项目区自然概况3.2.1地理位置项目区的地理坐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位置及交通状况。

附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3.2.2地貌说明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

附项目区典型地形地貌图片.3.2.3气候说明项目所在地的降水、蒸发、日照、温度、积温、最大冻土深度、无霜期、风向与风速等气象特征。

3.2.4土壤说明项目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3.2.5生物说明项目区所在地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附不同植被类型图片.天然植被包括地带性植物群落类型、组成、结构、分布、覆盖度(郁闭度)和高度。

人工植被包括当地栽植的乔木林、灌木林、人工草地及农作物类型。

3。

2。

6水文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及地下水赋存情况。

地表水系包括径流量和水质特征;地下水赋存情况包括主要含水层(浅部)、隔水层、赋存条件、潜水埋深。

附地表水系图。

3.2。

7地质说明项目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附地层综合柱状图。

3.3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说明项目区近3年的乡(镇)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纯收人、农业生产状况,并注明资料来源。

3。

4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质量。

结合典型土壤剖面图说明耕地、林地、草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等主要理化性质。

4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4.1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4。

1.1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损毁的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

附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施工工艺流程图。

结合生产建设工艺及流程,列表或图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土地损毁的形式、环节及时序。

4。

1。

2已损毁土地现状明确项目区已损毁土地的损毁类型、范围、面积及损毁程度。

分析已损毁土地被重复损毁的可能性。

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情况,包括复垦面积、范围、复垦方向及复垦效果。

附损毁土地及复垦情况图片。

4。

1。

3拟损毁土地预测依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特征等,确定拟损毁土地的预测方法,预测拟损毁土地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

生产服务年限较长的生产项目需分时段和区段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并结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级。

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也可结合类比确定。

4.1.4 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依据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结果,合理确定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闱,应提供西安80系拐点坐标。

4.2复垦区土地利用状况4.2.1土地利用类型列表说明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质量、损毁类型与程度,应说明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情况、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应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明确至二级地类。

土地利用现状的统计数据应与所附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信息一致。

4.2.2土地权属状况.说明复垦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状况。

集体所有土地权属应具体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

需要征(租)收土地的项目应说明征(租)收前权属状况。

4.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分析土地损毁对复垦区及周围环境土壤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4.4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根据对损毁土地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复垦后的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划分土地复垦单元。

4.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应结合复垦区表土情况、复垦方向、标准和措施,进行表土量供求平衡分析。

需外购土源的,应说明外购土源的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无土源情况下,可综合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良措施。

复垦工程中涉及灌溉工程的,应进行用水资源分析,明确用水水源地和水量供需及水质情况。

4.6复垦的目标任务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包括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编制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5.1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复垦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复垦方向提出不同土地复垦单元的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土地复垦质量制定不宜低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水平。

复垦为耕地的应符合当地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复垦为其他方向的建设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执行标准。

5.2预防控制措施根据项目开采(建没)工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土地损毁拟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5.3 复垦措施5.3.工程技术措施按照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方向要求,说明不同土地复垦单元拟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充填工程、土壤剥覆工程、平整工程、坡面工程、清理工程、灌排工程、疏排水工程、集雨工程、道路工程等。

5.3.2生物和化学措施说明不同土地复垦单元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等生物或化学措施。

生物措施中应明确植物种植的立地条件,以及所选取植物的生态学特性。

5.4监测措施针对不同复垦单元制定合理的土地损毁和复垦效果的监测措施。

5.5管护措施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提出复垦土地以及主要复垦工程的针对性管护措施。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6.1工程设计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方向和质量要求,针对不同土地复垦单元不同措施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1)工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各种措施的主要工程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工程措施的设计可根据项目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地形地貌、区域特点等有所侧重,主要工程设计应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典型工程设计图.(2)生物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筛选、苗木(种籽)规格、配置模式、密度(播种量)、土壤生物与土壤种子库的利用、整地规格等.(3)化学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复垦土地改良以及污染土地修复等.(4)监测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及监测内容(土地损毁情况与土地复垦效果)。

(5)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

6.2工程量测算根据不同土地复垦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监测和管护措施的设计内容,分别测算复垦工程量并列表汇总。

7土地复垦投资估算土地复垦费用估算应综合考虑损毁前的土地类型、实际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复垦标准、复垦用途和完成复垦任务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

7.1估算说明说明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依据和方法。

主要包括采用的定额标准、价格水平、人工预算单价、基础单价计算依据和费用计算标准。

说明土地复垦费用构成。

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监测与管护费以及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风险金)。

说明土地复垦总投资、单位面积投资等技术经济指标。

7.2估算成果根据土地复垦工程量,测算土地复垦静、动态投资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

附测算总表、各分项单表和工程单价表.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8.1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应说明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及确定依据。

8.2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中,应根据土地损毁预测情况,结合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合理划分复垦工作的阶段,原则上以5年为一阶段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安排。

应明确每一阶段的复垦目标、任务、位置、单项工程量和费用安排。

生产建设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除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内的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外,还应分年度详细编制第一个5年内的阶段土地复垦计划;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应明确阶段土地复垦目标、任务、位置、主要措施和分部工程量、投资概算及组成。

生产建设服务年限不超过5年的,应分年度细化土地复垦任务及费用安排,并制定第l个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年度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应明确年度土地复垦目标、任务、位置、各种措施的主要结构形式、技术参数和分项工程量、投资预算及组成。

8.3土地复垦费用安排土地复垦费用安排应明确土地复垦费用来源。

土地复垦费用来源指生产成本与建设项目总投资。

应根据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明确土地复垦任务所需费用安排的具体方案。

费用安排应遵循提前预存、分阶段足额预存原则,在项目生产建设服务年限结束前l年预存完毕所有费用,并根据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提供土地复垦动态费用阶段安排表。

对于土地复垦义务人已缴纳的矿山环境治理等费用中涉及土地复垦工程内容的,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可在土地复垦费用安排方案中做相应说明。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根据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和标准,综合分析复垦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选取指标可有所侧重。

10保障措施10.1 组织保障措施明确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土地复垦实施方式,包括复垦义务人自行复垦、委托中介机构复垦、缴纳复垦费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复垦等方式。

10.2费用保障措施明确建立土地复垦费用专用账户存储、土地复垦费用专项使用的具体财务管理制度。

明确接受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费用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的方式方法等措施,包括分阶段签订“土地复垦费用监管协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