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划分区域
归纳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课件

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社会参与 等多方面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5
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与 法规
水资源管理政策
水资源节约政策
倡导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
水资源配置政策
合理配置水资源,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的水资源需求。
水资源保护政策
利用率不高
由于技术和管理原因,我 国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 低,存在浪费现象。
农业用水为主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比较大 ,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加速,工业和城市用 水需求不断增加。
02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特点
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
东南沿海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每年 夏季受台风影响,带来大量降水。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但总体上供需矛 盾不大。
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长 江流域,而华北、西北等地区水 资源相对匮乏。
人均水资源量
人均不足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100立方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增长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人均水资源量将进一步减少,水资源压力加 大。
水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情况
01
02
03
水质问题
部分地区水资源存在污染 和富营养化问题,影响水 质。
该地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 丰富。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匮乏
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 陆,远离海洋,受大 陆性气候影响,降水 稀少。
西北内陆地区以农业 为主,对水资源需求 量大,供需矛盾突出 。
该地区河流稀疏,湖 泊萎缩,水资源十分 匮乏。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
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陡峭,河流落差大。
中国的水资源

水污染的现象严重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是 不知流传了多少代古老的歌谣!而 有着大小支流近500条的淮河!1亿 5000万人民的母亲河——淮河!她 的风韵渐渐远去……
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得病致癌。 ……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北少
西少
东多
南多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 不均衡,具体表现为
“ 东 多 西临 朐少县,沂南山 风多景 区北大 关少”初 的级 特中点学。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东 部、南 部距 海近; 西部、北 部距 海远。
距海远近的不同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必要兴建水库,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三峡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工程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 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污染
水浪费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水浪费现象严重
黄河径流量年际变化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 际变化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 影响?
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明显波动,不仅容 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3338
C.节约用水
D.防止水污染
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
7. 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
第二讲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二 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1 农田水利设施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排水基础设施是农 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目前灌排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旱涝保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 效,均有赖于良好的灌排基础设施和强有力 的水利保障措施。
二 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2 加快灌区建设与改造的必要性
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农业比较效益低、巨 大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中国新增耕 地的速度尚不足以抵消耕地减少的速度,增加粮食生 产能力主要靠提高作物单产和复种指数,而灌区建设 与改造是基本途经。
二 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2.1 现有灌排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二 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
1.1 灌溉排水发展状况
中国灌区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全国灌溉用水占 总用水量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同时,有效灌溉面积 不断增长。
a.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农田灌溉发展以外延为主, 灌溉面积年均增加1500万亩以上,至1980年,全国灌溉 面积达7.33亿亩。中国灌溉排水骨干工程的基础正是在 这一时期打下的,但只形成了一定的控制灌溉面积。由 于田间工程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健全,灌溉保证率很低, 次生盐碱化严重。
水体自净
水中的污染物在无人工净化措施情况下, 水质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 的特性。
物理自净:扩散、稀释、吸附和沉降 化学自净:衰减变化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洪涝灾害频繁 地下水位下降 水土流失
我国水资源特点

我国水资源特点1.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 水利水电部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6×1012m3,平均降水深648 mm,小于世界平均降水深798 mm和亚洲平均降水深741 mm。
有45%的降水转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量, 其余55 % 的水量为植物蒸腾或地表水分蒸发所消耗。
以河川径流量为代表的地表水资源约为2.7 ×1012m3,折合径流深284 mm,地下水资源量约0.83 × 1012m3,扣除地表和地下水重复计算的0.73 × 1012m3,水资源总量为 2.8124 ×1012m3,与河川径流量相似。
我国湖泊的储水总量为0.76 ×1012m3,其中淡水储量约占28 %,为0.217 × 1012m3[1]。
我国河川年径流量位居世界第六位, 按国土面积计算, 平均每1 km2 的产水量为世界陆地平均每1km2产水量的90 %左右, 但由于人口众多, 我国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有 2 300 m3, 不足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10 位;我国耕地每公顷平均水量约26 250 m3, 只占世界平均值的二分之一。
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接近16×108的高峰时,人均水资源仅有 1 760 m3,即使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为7 000×108~8 000×108m3,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108~2 300 × 108m3。
扣除必须的生态环境需水后, 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 000 × 108~9 000 × 108m3,预计的用水量已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
不仅如此,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 %, 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南方地区 耕地面积
北方地区 径流量
水资源
你 怎 样 理 解 这 组 图 片 ?
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方式:跨流域调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看下图:说出西江、长江、黄河 水径资源 流量的季节分布特点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特点及解决措施
广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上册55~57页
水资源
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水资源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水资源
北少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方 多 , 北方 少 ,东部 多 ,西部 少 。
东多
西少
南多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水资源 南北方径流量和耕地面积比较
长江
黄河
西江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中水资源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夏秋 多 、 冬春 少 。
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水资源
小浪底
三峡水库
水资源
小结
中
国 的
空间分 布不均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水
资
时间分
夏秋多、
源
配不均
冬春少
兴修水库
区域地理:中国的水资源(共37张PPT)

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1、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2、年际变化大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空间:南丰北缺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19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
同一地区
水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
目录 CONTENTS
水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合理利用和 保护水资源
1 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重要性
人体中有70%是水,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如果 停止喝水,最多能活7天,而一个人不吃饭虽然也 会饿死,但只要有水喝,至少可活30多天。国外 曾有10多个探险者作过空腹旅行的尝试,即只喝 水,不吃饭,身上还要背十几公斤重的东西,每 天步行几十千米,但都活了30多天还没有死亡。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想办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农业节水
1、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 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 滴灌技术 2、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 耗水量少的作物 3、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想办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 一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4.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C )。
A.开发地下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课堂检测
5.下列行为我们倡导的是( D )。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 向河道中排放大量工业污水 C.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涤剂 D.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缺水的主要类型

除昆明市、曲靖市和玉溪市的万元GDP用
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13个市州的万 元GDP用水量都高于全国平均值,是全国平均 值的1.36-3.01倍。
太湖流域水资源分区水质污染比例
2 2
太湖流域137×108m3的地表水资源量中,Ⅲ类以上的适合于饮 用水源和一般工业用水的优质水约占30%;适合于电力冷却用水、
1 6
工程性缺水 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等原因缺乏水利设 施建设,不能储存天然降水,导致水资源供需失衡,需求大于 供给,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 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尤以西南诸省较为严重。
1 7
管理性缺水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人类 需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有 待加强是导致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的根本 原因。
水质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是指有可资利用的水资源,但这些水资源由 于受到各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不能使用而缺水。
云南省各市州水资源综合指数、缺水程度与缺水原因类型
1 8
1 9
昆明市 曲靖市 滇中红层髙原分水岭地带 玉溪市 楚雄州 大理州 云南资源性缺水区域 昭通市 丽江市 喀斯特地貌区 红河州 文山州
云南省水库蓄水总库容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6%,米,全省现状缺水量达41亿 立方米。
开发利用难度大
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不匹配
工程性缺水原因
骨干水源工程缺乏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径流调节能力弱 现有水库配套不全、病险率高、效益低
云南省各市州水资源现状
2 1
待加强。
1 4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 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重 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资源的特点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水资源的特点一、知识梳理1.全球水资源的特点1.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衡2.影响因素:气候是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3.水资源最丰富:三大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诸群岛、刚果盆地)4.径流量严重缺乏:非洲北部南部东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西亚中亚、北美西南部等等。
5.要联系气候分析不同地区水资源分配的特点。
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数量上:总量不少(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空间分配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其中最缺水的是海河、淮河、黄河三大流域3.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二、跟踪训练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 1.D 2.C 3.A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变化。
由图可知,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呈现递增的变化规律。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水处理技术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划分区域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水量丰沛,根据一些特征,基本上可分为四个区,潮湿区、湿润区、过渡区和干旱区。
这是由气候、地形、土壤、地质等各种条件决定的,它们的降水和径流量、浑浊度、含盐量及化学组成等各有不同的特点。
一、潮湿区:潮湿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水量丰富而蒸发量小,
因而径流量大。
土壤层薄,多坚硬花岗岩地层,故河水含沙量低,浑浊度也低,一般在10mg/L左右,土壤经多年淋浴,可溶性盐以消失,所以水的含盐量低,(矿化度低),硬度也低,属软水。
水中主要化学组成为碳酸钙和碳酸氢钠等。
二、湿润区:湿润区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
之间的地区也属湿润区。
该区降水充足,蒸发量不大,故径流量大。
长江上游如金沙江、嘉陵江、汉水等江段含沙量较大,浑浊度可达1000mg/L以上。
由于区内降水充足,径流量大,所以含盐量一般不高,在200mg/L左右。
但在贵州,广西地区有石灰岩溶洞,水的硬度增大。
在长江流域,水中主要化学组成为碳酸氢钙类,在东北地区也有含碳酸氢钠的。
三、过渡区:过渡区为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直到辽河流域。
该
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故径流量不大,水量贫乏。
黄河虽为我国第二大河,但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约1/20。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冲刷大量泥沙,浑浊度极高。
由于径流量小,水的含盐量较高,因而矿化度和硬度都较高。
水中主要组成为碳酸氢钙类,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为碳酸氢钠类,甚至出现硫酸盐或氯化物等。
四、干旱区:干旱区为内蒙和西北大片地区。
该区降水量少而蒸发
强烈,因此形成径流量很低的干旱地带。
由于径流量小,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高,所以水的含盐量和硬度都很高。
水中主要组成是硫酸盐或氯化特类。
水处理工
2017年12月18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