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容易忽视的14个问题
幕墙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寻

幕墙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寻幕墙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影响着建筑外观的美观性,还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性能。
在幕墙设计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幕墙设计常见问题1. 施工难度:幕墙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材料、支撑系统等多个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幕墙与建筑结构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
2. 导热性能:幕墙材料通常是金属或玻璃等导热性较高的材料,这就导致幕墙的热传导问题。
如果没有对幕墙材料进行合理的隔热处理,容易导致能源浪费和室内温度过高。
3. 防水性能:幕墙作为建筑外墙系统的一部分,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
由于幕墙结构复杂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发生漏水等问题。
4. 空气密封性能:幕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是空气密封性能,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性能。
如果幕墙的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容易导致空气渗透,影响到建筑的室内环境。
二、应对措施1. 掌握施工技术: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知识,了解幕墙的施工要求和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要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避免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幕墙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特别是考虑到幕墙的导热性能和防水性能。
对于导热性较高的材料,可以采取隔热措施降低热传导。
对于防水性能,可以加强幕墙的防水层和密封性。
3. 加强防水措施:在幕墙设计中,要重视防水问题,加强幕墙的防水措施。
可以采用防水层、补充防水带等措施,有效预防幕墙漏水问题的发生。
4. 优化空气密封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优化幕墙的空气密封性能。
可以通过增加空气密封层、采用密封胶条等方式,提高幕墙的空气密封性能,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是一个不断探寻和完善的过程。
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结合实际情况,逐步解决幕墙设计中的各类问题,保证幕墙的安全性、性能和美观性。
幕墙设计中的容易忽视的问题

幕墙设计中的容易忽视的问题建筑幕墙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是悬挂于主体结构上而相对主体可活动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其装饰、功能、质量、环保、耐火性能、安全等为人们所关注,现将近年从事幕墙设计审查见到的错误作一归纳整理,并对错误预防发表一些看法,供建筑设计工作者、幕墙设计工作者和幕墙企业借鉴和参考。
一、幕墙设计易遗漏的问题:1.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抗震设防烈度,这是荷载组合重要条件之一。
幕墙顾问|幕墙设计|幕墙咨询k+Z^V\d&P:b2.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在设计说明中只写了钢材的牌号,未写明质量等级。
Kn4m:`s4.在设计说明中未说明焊条型号、焊缝形式和焊缝质量等级。
5.在设计说明中未说明或图示明埋于土中或地下的钢柱脚需用砼包裹。
6.在设计说明中未写在全隐框、半隐框、全玻璃幕墙和点支式玻璃幕墙都必须采用中性硅酮结构胶,而不应采用酸性硅酮结构胶,采用镀膜玻璃时更为重要。
7.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硅酮结构胶和耐候密封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8.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硅酮结构胶相容性试验和复验的内容要求,不合格不得使用。
Vq+kPR;f4bM9.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除全玻幕墙外,不应在现场填注硅酮结构胶。
10.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幕墙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哪些要夹胶?哪些要钢化片?11.在设计说明中未给出立柱、横梁型材截面图重要尺寸及重要部位最小壁厚。
12.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花岗石板材的弯曲强度应经检测机构实测结果其值不应小于8Mpa。
13.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同一幕墙应采用同一品牌的单、双组分硅酮结构胶,并有保质年限的质保书。
用于石材幕墙的胶还应有无污染的试验报告和供方提供试验报告。
\,otX8bJU_T14.在设计说明中未写明同一幕墙应采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胶相容性可配套使用报告。
15.设计节点图中幕墙立柱、芯子与连接件螺栓直径小于M10,有的螺栓不对穿,有的螺栓数量少于2个,要严格审查螺栓强度计算书。
建筑幕墙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要点控制分析

建筑幕墙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要点控制分析建筑幕墙是建筑外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和美观度,更关乎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建筑幕墙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要点控制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安装工艺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幕墙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材料选择1.1 铝合金型材铝合金型材是建筑幕墙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优点是质轻、抗氧化、易加工和装饰性好。
但是在选择铝合金型材时,需要注意其厚度、强度和表面处理,以确保型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铝合金型材的配件选择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幕墙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2 玻璃玻璃是建筑幕墙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常见的有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在选择玻璃时,需要考虑其强度、透光性、隔热性和抗风压等性能,同时还要考虑玻璃的安全性和防碎裂处理。
1.3 密封胶密封胶是建筑幕墙中用于连接和密封玻璃和铝合金型材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幕墙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在选择密封胶时,需要考虑其耐候性、耐久性和粘结性能,以确保幕墙系统的长期使用。
二、结构设计2.1 强度计算建筑幕墙的结构设计需要进行严格的强度计算,考虑到风载、自重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幕墙的影响,确保幕墙系统在各种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
2.2 抗风压设计建筑幕墙需要考虑到所处地区的风压等级,设计相应的抗风压结构和连接方式,确保幕墙系统能够在恶劣天气下保持稳定。
2.3 热工性能建筑幕墙需要考虑到其在保温隔热和通风换气方面的性能,设计相应的隔热层和通风口,确保建筑幕墙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安装工艺3.1 安装质量建筑幕墙的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各个构件的连接和安装位置准确无误,避免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幕墙系统的漏水、开裂等安全隐患。
3.2 施工工艺建筑幕墙的施工工艺需要考虑到安全、效率和环保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单元式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单元式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幕墙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单元式幕墙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分析了单元式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防水设计以及安装的便利性,并且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单元式幕墙;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提高与发展,幕墙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幕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的价值。
在建筑工程中,幕墙是比较关键的,而且对于幕墙的设计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必须注意幕墙设计的细节,并且对于每个设计环节都严格要求,为后续工程建设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单元式幕墙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单元式幕墙设计的研究。
1单元式幕墙的特点单元式幕墙先将一整个幕墙分为一个个的单元,而加工过程是对这些独立单元部件的加工,加工过后将这些独立单元的部件先进行组装,等到组装完后将这些组装后的独立单元运到工地,专业的施工人员就会将这些组装单元进行安装。
单元式幕墙相比于构件式幕墙减少了工程现场加工及安装的工作量,而且单元式幕墙的部件生产与安装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工作的进行可以更加方便,可以让设计师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更好进行。
但是,单元式幕墙安装方式也有一些问题,对于部件的生产与安装工作都在工厂内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占用很大的工厂空间。
而且成品的保护工作并不完善,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较于传统的构件式幕墙,幕墙表面的平整度越高,实现了更好的装饰效果,并且在单元式幕墙的应用中还体现了绿色发展的观念,幕墙表面缝采用胶条密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幕墙设计节点中的一些错误及反思

幕墙设计节点中的一些错误及反思在幕墙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错误点,我们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反思,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忽略结构的承载能力。
幕墙作为整个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荷载、温差荷载等外部荷载。
但有些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只注重美观性,而忽略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幕墙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幕墙结构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承受外部荷载的影响。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忽略隔热性能。
幕墙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室温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异,以及光照引起的热量传递。
但有些设计者在注重幕墙外观和采光性能的同时,忽略了隔热性能的重要性。
这样将会导致幕墙在夏季易受到太阳照射而局部过热,或者在冬季隔热效果不佳,影响整个建筑的能耗。
因此,在幕墙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隔热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细节,保证幕墙的隔热性能。
此外,还有一些设计者在幕墙设计中忽视了防水问题。
幕墙作为建筑外墙的一部分,经常会暴露在风雨中。
如果幕墙的防水性能不达标,就容易导致水渗透到建筑内部,引起霉菌的生长、腐蚀金属结构等问题。
因此,在幕墙设计中,设计者应该特别关注幕墙与其他建筑部分的接缝处,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确保幕墙的防水性能。
此外,对于一些高层建筑的幕墙设计,还存在着忽略抗震性能的问题。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幕墙应该能够承受地震的冲击力,确保建筑的安全。
然而,一些设计者在幕墙设计中往往忽视了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导致幕墙在地震中出现严重损坏,甚至倒塌。
因此,在幕墙设计中,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特点,增加幕墙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幕墙设计中的一些错误包括忽略结构的承载能力、忽略隔热性能、忽视防水问题,以及忽略抗震性能。
这些错误给建筑的安全性、能耗和使用寿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幕墙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解决,以提高幕墙的质量和可靠性。
探讨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

探讨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单元式幕墙系统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直接关系到幕墙的经济性、安全性、工艺性、功能性、施工及可维护性。
然而系统设计非常复杂,它涉及到许多专业方面的知识。
从大多数幕墙测试的过程来看,单元式幕墙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中水密性、气密性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说明幕墙在防水系统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
本文就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也探讨了节点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单元式幕墙的概述随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增多,几乎哪里有高层建筑哪里就有各种幕墙。
国外发达国家幕墙业经历百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即迎头赶上。
而单元式幕墙(见图1),是指由各种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
幕墙按其材料可分为铝合金玻璃幕墙,铝板幕墙,钢板幕墙、石板幕墙、陶瓷板幕墙以及用上述材料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幕墙。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有框幕墙、隐框幕墙和半隐框幕墙。
而单元式幕墙主要可分为:单元式幕墙和半单元式幕墙又称坚挺单元式幕墙,半单元式幕墙详分又可分为:立挺分片单元组合式幕墙,窗间墙单元式幕墙。
近几年尤以隐框铝合金玻璃幕墙发展为最快。
由于上述各种幕墙使建筑物路面建筑造型新颖多变,虚实对比强烈,环境色彩鲜艳明快,给人们以喜闻乐见的建筑艺术形象,使城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
单元式幕墙的优势及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幕墙市场对于高水准、高质量和高等级的幕墙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各种新的幕墙结构形式不断涌现。
而国内近几年新建造的幕墙从制作安装上均属于框架式幕墙,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十几年历史。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幕墙为“单元式”幕墙,而这种幕墙的主要特点为:在幕墙加工厂制作好幕墙的单元板块,设计制作要求很严,属于高科技技术,在我国属新技术。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容易忽视的14个问题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容易忽视的14个问题▎单元式幕墙系统未设计好排水系统单元式幕墙利用等压原理,通过幕墙主、横梁的对插,形成内、外两个空腔,内、外腔通过幕墙横梁的泄水孔达到等压,在没有压力差作用下,雨水不会进入内腔,但在室外风压变化瞬时,内、外腔存在压力差。
传统的单元幕墙系统(图1)中单元上横梁的内、外腔直接通过泄水孔连通且基本在同一标高,雨水在压力差作用下从外腔沿泄水孔进入内腔,当较多雨水进到内腔时,有可能从内层密封胶条处渗进室内;有组织排水单元幕墙系统(图2)中,内、外腔不直接连通,而是在上单元横梁处设置横向排水管,进入内腔的渗漏水通过泄水孔排到横向排水管,再经过排水孔并沿着主梁外竖腔排放到下层单元上横梁外腔处向外排出,通过有组织排水,能提高幕墙系统的防水性能。
▎单元立柱的设计未考虑系统的整体排水功能有组织排水幕墙系统(图2),在渗漏水进入横向排水管后通过排水孔下泄到单元立柱的外腔。
而目前较多设计人员随意设计单元立柱的内外腔,并未考虑好渗漏水的排放功能,渗漏水依然可能排放至单元立柱的内腔(图3),这样雨水一直从最高层排到最底层,直至单元横梁内腔的水满了之后通过最内层的缝隙渗进室内。
因此,在设计单元立柱的时候必须考虑上述因素。
如图4所示,进入内腔的水,经过横向排水管及相应的排水孔后排至单元立柱的外腔,实现水向外排出。
▎单元上横梁未设置排水坡度由于每个单元板块的单元上横梁在上单元板块的下部,进入内腔的水都经过并通过该横梁向外排出(图5),如该横梁不设置排水坡度,在水进入横梁内腔后则不易向外排出,水长时间滞留在横梁内腔后,不仅对铝合金型材的防腐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在风荷载及雨水都很大的情况下,进入内腔的水易于倒灌进室内(特别是传统的单元式幕墙系统,更应设置排水坡度)。
▎最底部的单元板块未设置排水系统单元式幕墙系统中,进入内腔的水在经过单元板块下泄后,均通过下部的单元横梁向外排出,最底部单元板块的下部应增设通长的单元上横梁(图6),以满足排水功能。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中的问题探析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中的问题探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逐渐增多,推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大范围发展,而单元式幕墙是建筑工程的必须构造,符合城市发展的计划,同时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多项需求,因此,做好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的工作十分重要。
基于建筑幕墙的发展,本文对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问题一、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单元式幕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有时建筑人员对设计不够熟悉,对幕墙施工不够了解,因此会常常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二、单元式幕墙的构造设计特点单元式幕墙是指面板和框架在工厂组装成幕墙单元,以幕墙单元形式在现场完成安装施工的框支承幕墙。
建筑幕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有多种结构、多种型式。
用于建筑幕墙的材料也日益多样化,功能日渐完善和先进,各种幕墙结构和构造则各有其特点,同时其技术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也各不相同。
随着幕墙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近几年单元式幕墙以其技术先进、造价合理、性价比高、工期短等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单元式幕墙设计中采用等压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用铝支撑玻璃板。
铝合金幕墙板的使用是固定在嵌入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体系中的。
单元幕墙主要优越性在于前期制作工作是在工厂完成的,这样它可以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待建筑物封顶或完成一定高度后即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安装,使建筑物完成外围护结构封闭,因而能大大缩短工期。
幕墙单元板块以平面分格尺寸为板块宽度尺寸、以一个楼层高度为板块高度尺寸。
板块的左右和上下各有一对配合插接型材,和玻璃等面材组成单元板块。
单元横梁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单元立柱上,玻璃板块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或铝合金附框连接固定在由单元立柱和单元横梁组成的铝合金框架上。
三、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根据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的实际情况,规划比较典型的问题,对其做如下分析,避免节点设计问题对单元式幕墙建设造成干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容易忽视的14个问题
单元式幕墙为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含量高、工期相对短的幕墙系统,其使用量越来越大。
但目前从事幕墙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设计人员刚毕业未接触过幕墙,有的只是设计过构件式幕墙,有的是刚接触单元式幕墙,有的也只是按照别人的图纸修改过单元式系统等等。
单元式幕墙是在工厂加工程度相对最高的一种幕墙类型,加工好的单元板块运至现场后直接安装在支座系统上即可实现闭合状态。
如果单元式幕墙的节点设计出现问题,施工后现场基本无法处理,所以,单元式幕墙施工图的设计是整个幕墙工程的重中之重。
本文在总结多年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单元式幕墙在节点设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是防水、排水、节约造价等)及解决方法,供参考。
单元式幕墙节点设计中常存在的问题
▎单元式幕墙系统未设计好排水系统
单元式幕墙利用等压原理,通过幕墙主、横梁的对插,形成内、外两个空腔,内、外腔通过幕墙横梁的泄水孔达到等压,在没有压力差作用下,雨水不会进入内腔,但在室外风压变化瞬时,内、外腔存在压力差。
传统的单元幕墙系统(图1)中单元上横梁的内、外腔直接通过泄水孔连通且基本在同一标高,雨水在压力差作用下从外腔沿泄水孔进入内腔,当较多雨水进到内腔时,有可能从内层
密封胶条处渗进室内;有组织排水单元幕墙系统(图2)中,内、外腔不直接连通,而是在上单元横梁处设置横向排水管,进入内腔的渗漏水通过泄水孔排到横向排水管,再经过排水孔并沿着主梁外竖腔排放到下层单元上横梁外腔处向外排出,通过有组织排水,能提高幕墙系统的防水性能。
▎单元立柱的设计未考虑系统的整体排水功能
有组织排水幕墙系统,在渗漏水进入横向排水管后通过排水孔下泄到单元立柱的外腔。
而目前较多设计人员随意设计单元立柱的内外腔,并未考虑好渗漏水的排放功能,渗漏水依然可能排放至单元立柱的内腔,这样雨水一直从最高层排到最底层,直至单元横梁内腔的水满了之后通过最内层的缝隙渗进室内。
因此,在设计单元立柱的时候必须考虑上述因素。
进入内腔的水,经过横向排水管及相应的排水孔后排至单元立柱的外腔,实现水向外排出。
▎单元上横梁未设置排水坡度
由于每个单元板块的单元上横梁在上单元板块的下部,进入内腔的水都经过并通过该横梁向外排出,如该横梁不设置排水坡度,在水进入横梁内腔后则不易向外排出,水长时间滞留在横梁内腔后,不仅对铝合金型材的防腐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在风荷载及雨水都很大的情况下,进入内腔的水易于倒灌进室内(特别是传统的单元式幕墙系统,更应设置排水坡度)。
▎最底部的单元板块未设置排水系统
单元式幕墙系统中,进入内腔的水在经过单元板块下泄后,均通过下部的单元横梁向外排出,最底部单元板块的下部应增设通长的单元上横梁,以满足排水功能。
如未设置下部的排水构造,单元立柱会一直延伸至下部,则不满足系统的排水功能,雨水直接从单元立柱向下渗漏到结构内部。
▎结构梁下部的中横梁未设置集水及排水构造
一般情况下,结构梁前面会增加内衬板作为外观装饰或辅助防水、隔热材料。
内衬板与外立面的面板之间在室内外存在温差或外立面面板未注胶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有水滴下或滴入的情况。
因此,单元式幕墙系统应在结构梁下部的横梁上部设置集水及排水功能。
通常,该单元中横梁是在内衬板前面设置弧形集水孔,而两端的单元立柱在该横梁集水孔范围内也应设置排水孔,以将集水孔的水排到单元立柱外腔,从而实现水外泄。
▎单元立柱与各横梁连接后未打胶密封防水
所有的横梁(包括上下单元横梁及中横梁)与单元立柱连接后,连接固定横梁的螺丝头与立柱之间应注耐候密封胶防水。
单元板块之间是通过对插连接的,相互之间存在缝隙,在雨水进入外腔或内腔后,极易通过连接横梁的螺丝孔周边进入横梁内部并渗透到室内,所以连接横梁的螺丝头与单元立柱之间应注胶密封,以满足系统的防水要求。
▎金属护边与立柱之间未打胶密封防水
由于金属护边处于室外,即使护边有披水胶条,雨水还是容易进入板块的外腔。
如金属护边与单元立柱之间的缝隙未注耐候密封胶,则进入内腔的雨水就会通过该缝隙进入内部的空隙,以至进入室内。
因此,单元板块组装完成后,应在板块侧边的金属护边与立柱之间的缝隙注密封胶,以满足防水功能,且也考虑结构胶的耐候性。
▎单元立柱的胶条未考虑系统的气密性及水密性
单元板块之间通过对插形成密封,其气密性与水密性主要还是通过密封胶条与单元立柱之间的相互连接产生作用。
由于胶条的加工、安装及单元板块现场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等原因,最外层的胶条相互之间的密封性能会减弱,同时影响了整个幕墙系统的气密性及水密性能。
因此,第一层的披水胶条应采用圆形,且其截面应加大,以能满足连接功能,在单元板块对插后,胶条相互之间挤压形成第一层而且很重要的密封层。
▎未考虑单元板块对插后的防渗漏措施
单元式幕墙,单元间采用对插式组合构件时,纵横缝相交处应采取防渗漏封口构造措施。
为了适应单元间的伸缩位移和便于拆卸,目前单元式幕墙的单元间多采用对插式组合杆件,相邻单元板块纵横接缝处的十字形部位,容易出现内外直通的情况,所以应采用防渗漏封口构造措施。
通常,对插构件的截
面可设计成多腔形式,单元间的拼接缝隙采用橡胶密封条等封堵措施和必要的导排水措施。
▎对插后未采取措施连接两单元板块
目前,由于建筑上的要求,单元板块的高度并非与结构层处于同一标高(虽然板块的实际高度一般与建筑层高一致,但有的板块会上升突出结构,下部与下单元板块对插固定),在单元板块对插完成后,板块之间未采用相应内插件(普遍称之为集水槽)连接两个单元板块(即板块对插后虽然有内插件,但内插件不连通两单元板块,板块之间只注密封胶防水)的做法不利于板块承受风荷载及地震作用。
这样设计出的单元系统存在防排水问题及不利于承受风荷载作用,建议在单元板块对插后相互之间采用集水槽(内插件)连接固定。
▎支座系统未考虑三维可调节性
由于现场结构系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水平或垂直布置,一般会出现凸凹不平现象,幕墙的支座系统也只能跟随结构发生变化,为此支座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其三维可调节性能。
如设计出的支座系统未考虑好其三维可调性,则无法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
▎横梁外的金属护边未考虑隔热及玻璃面板与立柱注结构胶等情况
通常,隐框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与龙骨之间采用结构胶连接固定,在玻璃面板与各横梁间注结构胶时一般都是在板块的室外部分,且注结构胶时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如果横梁的金属护边与横梁为一整体构件,则不利于注结构胶,且也未考虑型材的隔热问题。
因此,金属护边(或装饰线条)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问题:满足加工车间对玻璃结构胶的加工;
满足幕墙系统的隔热性能。
▎幕墙立柱设计未考虑节约造价
现阶段,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建筑高楼林立,如何节约幕墙的造价因人而异。
幕墙立柱的设计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很多设计出来的图纸采用的立柱全部都一样,如果工程量大,工程造价会大大增加。
为节约工程造价,立柱可按以下建议设计:
在满足幕墙立柱外观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立柱的壁厚可增大或减小,但其壁厚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根据受力要求,不同的建筑范围内采用不同截面的立柱,下单元板块的上横梁增加深度尺寸以满足上单元板块的固定。
▎单元板块的设计未考虑好幕墙防火系统的现场施工
现场的结构剪力墙、后砌砖墙或内装的施工是在幕墙施工之前进行的。
由于单元板块在室外施工的技术很成熟,这种情况是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但还是要考虑好防火系统的现场施工。
在单元板块、室内装修都完成的情况下,现场无法满足防火系统的安装。
为此,应在设计单元系统的过程中将结构梁前面的面板设计成后装系统,具体如下:将后装的面板设计成小单元系统,当工厂加工完整个框架并组装其他面板后,连同后装的小单元板块运至现场,然后吊装单元板块固定在结构上,之后安装防火系统,最后将小单元板块固定到单元板块的相应位置并打胶密封,整套工作完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幕墙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不管是单元式幕墙还是构件式幕墙,也不管是双层幕墙还是单层幕墙,幕墙的设计,特别是防水设计是其重中之重。
一旦在幕墙施工完成后,由于设计的原因造成质量问题或雨水进入室内等情况,基本难以解决,除非拆卸重新设计并施工,故施工前的幕墙设计是日后幕墙使用非常重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