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纺织原材料进出口现状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及发展前景分析一、纺织业发展现状1、纺织业相关政策纺织业在中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纺织业产业链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3、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及纺织业增加值增长情况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2019年中国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一季度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52;二季度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55;三季度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55.2;四季度纺织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51.9。
2019年3月,中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019年4月中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至2019年12月中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
4、纺织业企业及经营情况近年来,中国纺织业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纺织业亏损企业却在增多,2018年中国纺织业企业数量19122个,纺织业亏损企业数量2841个;2019年中国纺织业企业数量18362个,纺织业亏损企业数量3135个。
2019年中国纺织行业因产业链多数环节效益持续承压,盈利压力显著增加。
2018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1265.3亿元,纺织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10.5亿元;2019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1009亿元,纺织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2.1亿元。
浅析福建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战略

浅析福建纺织业的出口现状及发展战略,不少于1000字福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贸易繁荣。
福建省纺织业是该省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出口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但近年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因此,从出口现状以及发展战略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找出福建纺织业的优劣势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福建纺织业出口现状福建纺织业产业链条完整,从纺织原材料到纺织品成品均可完成生产,其中,服装和家居纺织品的出口占据主要地位。
据福建省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2019年出口额约为270.5亿美元,同比下降0.66%。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前5个月,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额为73.17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25.07%。
从出口情况来看,福建纺织业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产品多元化。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产品涵盖成衣、针织、家纺、面料等多个品种;二是市场适应能力强。
福建纺织企业具有敏锐度和灵敏度去把握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其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欧美、港澳、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市场;三是制造工艺高端化。
福建纺织企业不断注重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比如无缝内衣、保暖面料、防蚊布料等新型纺织品即为福建企业的创新之作。
但是,与此同时,福建纺织业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市场压力较大。
随着欧美等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措施日趋繁琐,福建纺织产品向这些市场出口面临着更大的变数;二是生产成本高。
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福建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降低了其国际竞争力;三是行业竞争激烈。
同质化的产品和定价战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压力,福建纺织企业s需要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福建纺织业发展战略为了应对以上困难和挑战,福建纺织业应该采取以下战略:一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加强对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的开拓和拓展,产品主要面对中低端市场和农村市场,满足当地人群的低价、高品质需求。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息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度推行,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1.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涌入纺织服装出口市场。
他们竞争激烈,不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与之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2. 外贸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忧虑,浩繁国家纷纷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进行限制,实行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贸易摩擦、保卫主义、技术壁垒等,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 成本压力增加过去,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然而,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息上升,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也在不息增加,使得我国纺织服装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品牌建设不足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价值和品质保障,而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著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这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能力有限,无法与国际大品牌抗衡。
二、应对挑战的对策1. 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加工、代工方式进行的现状。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3. 多元化市场拓展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加大对内贸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拓展策略,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中国丝绸行业出口情况及进口情况分析

中国丝绸行业出口情况及进口情况分析茧丝绸行业上游种桑养蚕,中游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绢纺丝织、丝绸印染,下游进行服装制造、箱包制造、对外贸易。
中国是全球茧丝绸原料的主产地,蚕茧和生丝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均超过70%,居世界第一位。
2018年我国丝绸行业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全国711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5.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50%。
2019年1-10月全国666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93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4.40%。
但我国丝绸终端产品品牌化不足,附加值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丝绸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与意大利、法国等存在较大差距。
欧盟和印度的丝绸制成品在出口额中占比最高,而我国丝绸制成品出口额占比非常小,且同比下降。
近年来,中国正逐步由生丝、坯绸原料的最大出口国,向丝绸终端商品生产和出口国转变。
2019年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结构中,丝绸制成品占比54%,为出口额占比最高的丝绸商品。
欧盟和美国仍是我国真丝绸商品最主要出口市场,但与2018年相比,市场份额占比均有小幅下降,且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
列三、四位的印度和香港市场份额占比较上年均有所增长。
2018年列出口市场第三位的尼日利亚2019年未进入前十位。
2019年前五大出口市场中仍有一非洲国家上榜,为埃塞俄比亚。
排名前五位的市场依次为:欧盟(占比23.73%)、美国(占比14.69%)、印度(占比7.45%)、香港(占比6.46%)、埃塞俄比亚(占比6.32%)。
进口方面,我国虽然不是进口大国,但近年来的进口额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从2016年的1.99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39亿美元。
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丝类进口占比提升、真丝绸缎进口占比下降,丝绸制成品占比稳定。
丝类进口同比增长24.32%,占比10.27%,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9.68%,进口单价同比增长3.87%;真丝绸缎进口同比下降9.17%,占比12.82%,进口单价同比增长10.77%;丝绸制成品进口同比增长6.36%,占比76.23%,进口单价同比增长12.06%。
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一直以来,纺织业都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工业部门。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纺织品贸易中最大的供应国。
我国加入WTO 后,纺织品出口面临很多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促进我国的纺织业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纺织业;出口;贸易纺织业是我国的主要的传统产业,纺织业的出口对我国出口贸易有重要的影响。
一直以来,纺织业都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工业部门。
目前来讲,我国纺织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纺织品的出口大国,有调查显示,我国的棉纺、丝绸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位的是我国的毛纺生产能力,化纤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纺织品贸易中最大的供应国。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经济中收益较多的就是纺织业。
然而,加入世贸也给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很多的问题,许多的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环保等技术标准加大保护他们本国的利益,从而限制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问题。
当前,国内棉花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再下调,这在客观上就增加了纺织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给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非常严峻的外部环境,所以我国纺织行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深度分析我国纺织业的出口形势,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化解难题,积极促进我国的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就经济学理论分析,一个国家出口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的纺织业进出口的影响因素来讲,影响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因素可以归结为汇率变动、进口国的经济、出口退税等几种情况。
1.我国纺织业出口的不利因素。
我国纺织业出口的不利因素首先就是人民币升值问题。
我们知道,汇率是影响出口重要的因素之一,汇率通过相对价格来对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3.出口形势评估三、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贸易壁垒问题2.质量安全隐患问题3.价格竞争力问题4.品牌建设问题5.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四、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1.个案12.个案23.个案34.个案45.个案5一、背景介绍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贸易额一直以来占据很高的比例。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已形成多个品类、多个系列、多个层次的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市场压力的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围绕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旨在为纺织品出口商提供参考。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占到了中国的总出口贸易额的很大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开放,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1%。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
其中,美国仍然是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市场。
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品多样性、系列性、层次性强,涵盖面广。
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面料、针织品、鞋帽等。
面料和服装占据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
3.出口形势评估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纺织品贸易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贸易摩擦呈现多点、多层面的态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其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形势造成了不良作用。
但从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出口有逐年下降趋势,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和整体出口贸易相比,纺织品出口的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疾速开展,纺织品出口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开展的期间,并逐步建立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和国局势的双重挑战,因此本文运用绝对优势和比拟优势等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展分析,以期得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以保障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安康开展。
纺织品贸易的开展对整个市场经济也有推动作用,要加大纺织品贸易的开展,融入到经济革命中去,在市场贸易中顺应时代的开展,要科学持续的前进,要把握方向,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法,经营方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市场的需求,加快企业安康成长。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对策AbstractSinceChina joining the WTO, our foreign trade developed rapidly and te*tile e*port trade has also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market position.At the same time, China's te*tile e*ports also face the dual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sit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 by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uch as absolute superiority theorie and 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It is e*pected to draw the petitive advantage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Keywords: Te*tile; E*port Trade;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I前言1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根底1〔一〕纺织品类别和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界定1〔二〕理论根底1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现状分析2〔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进程2〔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现状3〔三〕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优势4〔四〕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挑战6三、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6 〔一〕通过"走出去〞,努力开拓新国际市场6 〔二〕重视科研,加快推进品牌建立7〔三〕创新观念、技术创新7〔四〕机制创新7结语8参考文献8前言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的开展开场遇到瓶颈,同时国家原料、劳动力本钱提高,国外新兴经济体的冲击等因素使得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形势。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面临国际间的激烈竞争。
全球化进程导致国际间的纺织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纺织大国对外市场的争夺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纺织品的外贸压力日益增大。
2.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创新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中国纺织品产业大多数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科技含量较低,往往只能制造出低价值的商品。
4. 环保和社会责任压力增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在满足这些要求方面的能力较低,这也成为了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一大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发展对策:
1.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加强技术研发与装备更新改造。
提升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使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3. 加强环保理念的培育和实践。
积极应对全球环保挑战,提高环保生产能力,打造绿色的纺织品生产体系。
4. 加大法规规定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滥用社会责任行为的约束和惩罚,以实现公平竞争。
5. 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扩大对外市场,消除贸易壁垒。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纺织品产业的规则制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对话,提高我国在全球纺织品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近年纺织原材料进出口现状——纱线进出口现状中国纺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新石器晚期,迄今已有六、七千年之久。
纺织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服装出口多年来也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之一。
同时,纺织产业也是中国入世后的强势出口产业。
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仍将继续保持在6.3以上。
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年均增长将超过3,这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纺织类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2009年将会达到44,2010年将达到71。
到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将比2008年提高6~7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亿~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左右。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发起或酝酿对我国采取新的限制措施,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也进一步加剧,纺织行业扩大出口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文主要介绍纱线的进出口现状。
但近几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消费萎缩,我国出口贸易遭遇打击,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不断抬头、成本上升压力等也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重重阻力,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2009 年我国纺织纱线出口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8.4%,为2000 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 年我国纺织纱线出口止跌回升,且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2011 年我国纺织纱线出口延续涨势,出口946.7 亿美元,增长22.9%(图1)。
1.我国纺织纱线出口主要特点据海关统计,2011 年我国出口纺织纱线946.7 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2.9%其中,2 月份仅出口40.3 亿美元,下降11.8%,为2010 年以来的月度最低点,随后出口额止跌回升并趋于平稳,12 月当月出口额83 亿美元,增长12.6%(图2)。
1.1东盟、欧盟、美国为主要市场2011 年,我国纺织纱线对东盟出口141.8 亿美元,增长34.5%,其中分别对越南和孟加拉出口49.7 亿美元和35.6 亿美元,分别增长34.3%和33.5%;对欧盟出口115.2 亿美元,增长18%;对美国出口94.8 亿美元,增长11.4%;对香港出口80.9 亿美元,增长2.8%,对上述4 个市场出口占45.7%(图3)。
12 月份当月我纺织纱线对东盟、欧盟和美国出口均呈增长态势,但对香港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阿拉伯联盟超越香港成为我纺织纱线出口的第四大出口市场;12 月我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阿拉伯联盟出口合计占48.6%。
图31.2私营企业出口为主,且大幅增长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在纺织业的领先地位逐步确立,灵活的经营方式使其成为推动纺织纱线出口增长的生力军。
2011 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纺织纱线508 亿美元,增长31.5%,占53.7%。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61.5 亿美元,增长14.8%,占27.6%;国有企业出口131.4 亿美元,增长18.1%,占13.9%(图4)。
12 月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纺织纱线47 亿美元,增长21.8%,占56.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 亿美元,增长7.4%,占26.5%;国有企业出口10.7 亿美元,下降1.2%,占12.9%。
1.3浙江领军,苏粤跟随2011 年,浙江省企业纺织纱线出口仍占据全国各省(市、区)首位,以311.1 亿美元的出口额遥遥领先,占32.9%;同期,江苏和广东以177.8 亿美元和96.5 亿美元紧随其后,分别增长23.9%和12.5%,分别占18.8%和10.2%12 月份当月浙江出口27.3 亿美元,增长18.1%;江苏出口14.4 亿美元,增长7.3%;广东出口7.5 亿美元,下降1.3%;上述3 者合计占59.2%(图5)。
2.我国纺织纱线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中国纱线出口面对的最大障碍——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当局以掩护生态环境、富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掩护贸易为底子目的,通过颁布庞大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在成长中国家,纱线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财产,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因此可以解决大批的廉价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它对于社会形态稳定、资本的原始堆集是其它行业所替代不了的,相反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则需要进口。
因为他们国家科技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就难于生存。
以是这些国家以种种措施,有设立了一系列安全、卫生要求来限制成长中国家的纱线出口,以达到政治经济的平衡。
中国的纱线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主要有:2. 1.1甲醛为了使纺织品有较好的实用性,又要美不雅,以是一般的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织物织物都会通过树脂整以改善其折皱性,同时增加弹性,可以起到防缩防皱的效果。
但有些树脂整理剂是含有甲醛的,更有些是直接有甲醛合成的。
另外,为了加强染色的牢度,染色剂也通常含有甲醛的阳离子型树脂。
这一类织物在热、湿的作用下就会释放出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备刺激皮肤的气体,易溶于水,会造成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
跟皮肤接触与蛋白质结合会造成皮肤硬化,有叫较强的毒性。
甲醛是气喘患者的“天敌”,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而且甲醛已被列入鼻咽症的致癌物。
因此,标定纺织品释放甲醛量是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
2. 1.2PH值纱线在加工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各类染材料和化学助剂,因而必然会有酸、碱、盐的存在。
这些酸碱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H值。
只有在微酸和中性的PH值下才有利于人的身体,因为人的身体的皮肤一般呈弱酸性,防止球菌的入侵。
若所穿的纺织物酸碱中性甚至偏碱性,将会破坏皮肤,给球菌以侵入的机会,从而使人的身体造成风险。
因此,PH值的检测也是一项重要的内部实质意义。
2. 1.3重金属说起重金属,有些重金属是维持人的身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重金属的累积和毒性对人的身体是相当有害的。
特别是儿童,他们对于重金属的消化吸收能力往往比成人要高。
一旦被人的身体吸收则会累积在人的身体的肝、肾、心及脑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造成无法逆转的风险,紧张损害了人的神精系统。
因此,一些纱线环保法规定纱线中重金属必须限量,有些则规定禁绝含有,被禁用。
以是,重金属也是纱线出口的一项重要检测内部实质意义。
2.2国内生产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纱线出口虽然具备很大的优势,但仍属于低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发生价格竞争。
目前,纺织企业大多数还是设计单调、创新能力很低的加工型贸易企业。
因此,依靠数量、低价竞争是现阶段主要竞争手眼。
但是这样的方式无法真正获得持久利润。
而且国内纺织企业各方面的技术领域还有待开发,纱线的质量档次与国际也有差距,诸多因素造成中国纱线出口的困难。
2.3外贸机制与营销手眼的不完善目前,具备纱线经营权的企业已将近达3万家,但是遍及规模较小,内部却竞争激烈,与外商的联系也比较分散。
因为盲目追求利润对外贸政策也不够清晰了解,纺织企业缺乏进出口经营自主权,外贸与工业存在紧张的脱落现象,外贸体制与国际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缺乏网络营销的知识,网络营销不够健全,外贸抬价削价现象有很遍及存在。
以是,建立一个不错的外贸机制和杰出的营销秩序才能增加纱线的出口。
2. 4发达国家掩护国内市场,中国国内压力大反推销,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如今已不陌生。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面对的反推销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从日本对中国的毛巾到欧洲对中国的彩电、打火机,从土耳其对中国的床上用品到美洲各国对中国的服装产品,当前,我国已取代了韩国、日本,成为受到反推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加入WTO后,中国纱线的出口贸易快速成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掩护其国内的纺织行业而抵制中国纱线的进口;也是因为加入WTO后,我国作为纱线的进口国,关税从原来的22%降落至17%,这样一来外国的品牌服装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来抢占中国市场,进而导致国内服装的市场压力一下子加大。
在国内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讲求品牌的情况下,国内的品牌销售日渐衰弱,那些产品质量不硬、经营欠佳的纺织企业也就面对着倒闭、破产。
2. 5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国纱线不仅面对着发达国家的重重障碍,而且还面对着成长中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因为纺织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以是在经济成长初期的成长中国家都比较喜欢投资纺织业。
因而主要纱线进口国都可以从其他成长中国家进口,对中国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出口竞争的压力不得不使我们要好好构思一下我国的纺织业,应该从深一条理去调解战略,培植一些具备最近兴起生命力的纱线出口企业。
2. 6出口配额的问题中国是纱线出口大国,虽然说入世后取消配额制,但并非真正取消。
目前,中国的纱线出口还是受到主要进口国的配额限制,许多类别的配额度量甚至低于中国的港台地区。
3促进中国纱线出口的措施纵然中国是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但在面对重重压力的情况下,也要当真总结经验教训。
入世必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永保青春”,是每个纺织企业都应注重的问题。
要在竞争中抖擞,在竞争中成为强者,只有真正参与竞争,才能提高竞争力。
3.1依靠科技,起劲创新中国的纱线出口虽然具备比较优势,但我国大部分的纺织企业都属于低科技的制造业,遍及规模较小、技术装备不先进、企业信息化资金不肯投入、相关政策不配套、缺乏信息人才和适合企业应用的软件,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
以是我国的纺织企业要改变传统不雅念,依靠科技与网络联系在一路,真正做到创新。
当前,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成长快速。
电子商务与纺织业的结合是入世后做好纺织业的必然趋势。
在现今信息社会形态的时代,时间就是财富,电子商务就能很好地缩短时间,创造财富和利润。
以是我国的纱线行业要认清社会形态趋势,加强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在政策上加以引导,把信息化建设列入重点,利用现存的典型例子来学习参考。
固然要舍得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提居高不下业员工的知识水平。
一支好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得以持久生存的重要保障。
最重要的就是支持虚拟网络的安全需要,安全性才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过程中,要更深的懂得外贸轨制及相关法律。
3.2要加强对纺织行业的管理、规范与调解自2001年11月入世,中国纱线面对更大的市场。
市场虽大,压力也大。
不仅面对发达国家进口限制的压力,还面对着成长中国家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唯独是出口,国内纱线市场也压力重重。
以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面对国内纺织行业的大量涌现,国家也要规范市场,调解秩序,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当局也要不错加以引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效手眼了解市场,反映快速,要通过研究培养适合所需的人才,要有丰富的社会形态知识,超前意识,善于找到成长的道路,在成长自身的同时也要做好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