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发展史
《我的家乡石家庄》课件

石家庄剪纸则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其细腻的线条、丰富的图案和独特 的风格而闻名。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
石家庄的传统艺术
石家庄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其中以皮影戏、木雕和泥塑最为著名。
石家庄市也是中国著名的“评剧 之乡”,评剧这一地方剧种在石 家庄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
石家庄市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如著名的“石家庄大饼”、“
石家庄炖菜”等。
02
石家庄的风景名胜
石家庄的公园
01
02
03
石家庄市动物园
拥有各种珍稀动物,是孩 子们认识动物、增长知识 的好去处。
石家庄市植物园
集植物科研、观赏游览、 植物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综 合性公园。
石家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表演形式独特,声腔优美,深受观 众喜爱。
木雕和泥塑则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表现力而著称,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 染力。
石家庄的民间故事
石家庄的民间故事传说丰富多彩,其中 以“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王莽赶刘 秀”等最为著名。这些故事传说反映了 石家庄人民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讲述了三国时期 赵云在长坂坡英勇救主的壮丽故事,被
誉为一曲忠诚与勇气的赞歌。
“王莽赶刘秀”则讲述了东汉初年王莽 篡位后追杀刘秀的历史故事,充满了传 奇色彩。这些民间故事传说不仅富有教 育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
THANKS
感谢观看
驼梁山
仙台山
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是自然爱好者 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石家庄历史变迁

日伪设置石门市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
1947年冬,中国共 产党解放石家庄,这 是建立的第一个城市 政权。
西柏坡--党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 挥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沕沕水发电站――新中国水电事业之源, 人民政权创建的第一座水电站,点亮西 柏坡第一盏电灯。
今天的石家庄
新火车站
河北艺术中心
石家庄电视塔
?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主持铁路修建的法国工程师艾尓巴尼为压缩开支经再次勘查后决定将正太路东端由柳林铺南移至石家庄村东的振头站今石家庄站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主持铁路修建的法国工程师艾尓巴尼为压缩开支经再次勘查后决定将正太路东端由柳林铺南移至石家庄村东的振头站今石家庄站
石家庄变化
百年历史
石家庄市是一座新兴城市,近代由于正太 铁路与京汉铁路在此交汇,因为交通便利 而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 市。”
石家庄鸟瞰图
谢谢大家
谢谢观看! 2020
石家庄的历史
原隶属正定府获鹿县(今鹿泉市)留营乡, 距正定城15公里。19世纪末,占地仅0.1 平方公里,不足200户、600余口人。范围 在今新华区的北大街以西、新开路以南、 新华路以北、北于家胡同以东。
1902年石家庄村地图
1903-1907年,开始修建正太 铁路。开始了石家庄市百年的变迁。
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主持铁路修 建的法国工程师艾尓巴尼为压缩开支,经 再次勘查后,决定将正太路东端由柳林铺 南移至石家庄村东的振头站(今石家庄站)。
1907年建成的正太饭店,是石家庄市近代铁 路与城市兴起的重要标志。
1937年10 月10日,日 本侵略军侵 占石门,把 石门建成侵 华的军事、 交通基地。 大肆掠夺华 北物质。
石家庄筑城史火车怎样拉来一座城?

石家庄筑城史火车怎样拉来一座城?
梁勇;马亮(图);张立波(图);姚彬(图)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石家庄,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村庄来命名的省会城市。
这个名字背后,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史。
因为近代铁路的兴起,一个小村庄延续了北方名城的血脉,并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城市人民政权。
【总页数】6页(P120-125)
【作者】梁勇;马亮(图);张立波(图);姚彬(图)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60.331.1
【相关文献】
1.修城“不积极”--明代筑城史的重要一面 [J], 孙兵
2.石家庄: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走向辉煌 [J],
3.一座城一条河之石家庄与滹沱河大河的召唤 [J], 金凌霞;齐丽梅;任阳媛;苗卫钟;缪济临;冯涛;贾丹;
4.一座城,一座现代音乐史 [J], Jeremy
5.火车拉来的城市哈尔滨百年发展史 [J], 乔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你知道历史上的石家庄吗-040807赵明信

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展示,我们脚下这块宝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独具特色、占有重要位置的历史文化区域。
从井陉盆地旧石器文化开始,现在发展到石家庄现代文化,大致经历了八个历史文化时期。
它们一脉相承,在每个历史时期都铸造了灿烂辉煌。
由这一带特殊的地理形势所决定,它相对独立于其它历史文化区域,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
一、自5万年以前开始,八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石家庄一带特殊的地理形势,一是西有4亿多年前从大海之中抬升出来的太行山,并且有一个在200多万年前形成的井陉盆地;二是东有流水冲积加冰川冰碛沉积而成的广阔平坦的平原;三是井陉盆地狭窄的东西出口沟通河北、山西,如同冀晋咽喉,而滹沱河拦腰系在南通中原、北至幽燕的要道之间,居要冲之地;四是山川盆地形复杂,东部平原土地肥沃,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出发点和方式方法互不相同,造成中心居住区和中心城市的数度变迁。
考古发现,5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家庄一带有了人类祖先。
当时,井陉盆地气候温暖便于人类生存,山坎岩洞可供栖蔽,浅山丘陵便于狩猎,川涧河流可以捕鱼,因此,成为这一带祖先较为集中的居住区。
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井陉盆地旧石器文化时期。
第二个时期,到了一万年之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农业生产。
利于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利把祖先们请出山来,开始了滹沱河两岸的新石器文化时期。
这是这一带开发利用资源的第一次革命性的大突破,大拓展。
从此之后,太行山东麓的肥沃平原对人类的经济、文化、政治等,越来越发挥出它的基础资源作用。
第三,是殷商历史文化时期。
这一带是殷商的发祥地,商汤建立商朝之后,成为殷商贵族居住区。
从发掘的遗址看,台西可能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殷商贵族还在井陉鹿泉一带建立了曼国。
他们的活动区域和现在的石家庄市相比,范围基本一样。
这个区域的山川、盆地、平原都得到利用。
西周推翻商朝统治,接着周公平息邶国叛乱,殷商贵族被解到洛阳管制改造,这一带成了西周鞭长莫及的飞地。
石家庄历史

石家庄历史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关注和探究。
古代历史石家庄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商代时期这里已有部落居住,东周时期这里建有宜阳国,属于晋国的领地。
春秋战国时期,石家庄所在地区已是冀州地界,属于赵国。
传说中的赵武灵王曾下令将“周斗”(古代的量器)立于赵境南部的“石头桥”(今石家庄桥西区),以区分南北。
秦汉时期,石家庄所在地区属于上党郡,唐代时期是同州的所在地。
元、明、清三代,都是石家庄城池建设的重要时期。
元代末年,石家庄建有定都州、宁武军,城内有建州府和青团寨等农村部落。
明代中期,为了防御胡锦洪的军队,河北总兵史可法在石家庄增设了石家庄营,并在盐山山头修建了“保道楼”,这些军事装备成为了守卫京畿的重要壁垒。
清朝年间,石家庄成为了军事重镇,是京畿边防的重要防线之一,而为了加强石家庄的防御力,清政府在城内新建了大名府、正定府和白洋淀等地的防御设施和驻地。
现代历史然而,石家庄城市的真正发展需要到20世纪才会开始。
民国时期,石家庄被划归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
1949年10月,石家庄被解放,成为了河北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1957年至1976年,石家庄市的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促进和严格管理。
建立了100多座水库,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的防洪能力,同时也保障了农业灌溉的需要。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石家庄的产业和城市建设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石家庄市的经济和人口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成为河北省的经济中心。
1980年代,石家庄市开始开发新区,扩大城市规模,1992 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1世纪以来,石家庄市加强了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文化历史石家庄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地区的文化中心。
古代文化的遗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石家庄简介介绍

石家庄市的产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医药 、纺织、化工、机械等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二是以电子信息 、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以商贸、 金融、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
02
自然环境与资源
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
地形地貌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为河北省的政治、经济、金融、文 化和信息中心。
重点领域与产业布局调整
重点领域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建设。
VS
产业布局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 有石家庄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用深 度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教育科技
石家庄市的教育科技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科 技创新做出了贡献。
04
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
城市规划理念与实践
生态优先
石家庄市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 保护,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加强 绿地建设等措施,实现城市发展
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宜居宜业
石家庄市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目 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 功能品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信息网络
石家庄市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 城市信息化水平。
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
01
02
03
精细化管理
石家庄市推行城市精细化 管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 、市容市貌等方面的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社会治理创新
石家庄市积极推进社会治 理创新,加强社区建设、 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工 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关于石家庄历史的ppt

回望历史(清末民初)
20世纪初期,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
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 集散地,素有“பைடு நூலகம்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
随着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 (今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在此交汇,日
进斗金的旱码头逐渐东移,石家庄的商业、服务 业日渐繁荣,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石家庄就
槐安大桥
三年大变样
根据“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建设规划, 三年内,石家庄将通过总投资一千四百亿元人民币 的“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 精细管理、市民素质”六大工程的六百个项目建设, 基本建成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趋向合理、 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山水特色 初步凸显、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现代化生态型区域 性中心城市。 据了解,三年后,石家庄市二环路内 主街主路沿线城中村、老旧小区、危旧住宅区基本 改造完毕,拆除总面积七百六十万平方米,其中城 中村改造拆迁面积拆除三百三十四万平方米,仅今 年就对二十三个城中村实施沿主干道全部或部分拆 迁改造。并且以拆促建,基本形成沿主街主路特色 建筑群、特色街道区和层级分明的文化体育设施, 实现城市容貌整洁有序,社区环境和谐舒适。
是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1925年,这座城 市始称石门市(后曾改名为石家庄市)。 铁路修建成为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 要因素。
解放初期石家庄火车站
回望历史( 回望历史(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市解放,成为全国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市解放,成为全国 解放最早的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 解放最早的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 更名为石家庄市。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 更名为石家庄市。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 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1948年 月-1949年 1948年5月-1949年3月间,西柏坡是中共中 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 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 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68 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68 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93 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93 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 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 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 府。
石家庄发展与变化的故事

石家庄发展与变化的故事石家庄是中国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成为了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在经济方面,石家庄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过去主要以农业为主的石家庄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新的商业区陆续建成。
石家庄现在拥有各类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现代化市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同时,石家庄还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交通运输的改善也是石家庄发展的重要一环。
多年来,石家庄市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加快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同时,石家庄还修建了地铁交通系统,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这些改善使得石家庄成为了交通枢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文化也在石家庄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石家庄市积极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传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艺术仍然保留并得到传承,同时也引进了更多的现代化文化元素。
石家庄还修建了许多文化设施和博物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尽管经历了发展与变化,石家庄仍然注重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
许多古建筑、庙宇和园林仍然保存完好,并向游客展示了石家庄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石家庄的大街小巷、石洞院落、老城墙等都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感受石家庄的魅力。
总的来说,石家庄的发展与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经济的腾飞、交通的便利、文化的繁荣,都为石家庄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同时,石家庄也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形成了一个和谐、发展、具有活力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近代发展史
作为在石家庄度过童年的学生,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
图示:1901年石家庄周边简图和石家庄村平面图
一农业化时期(村落)(公元十四世纪—1902)
最早聚落记载始于明初,原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真定卫的军屯(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无行政级别。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升格为真定府获鹿县下属行政村,附近有到保定的官道(不久废弃)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到清末,石家庄村的面积约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
二农业向半城镇化过渡时期(村落—县/府级行政中心:1902—1912)
1898年清政府向外国贷款修建北京到汉口的芦汉铁路,该铁路于1902年延伸到正定到石家庄一带,并于石家庄村东头修建了一个小型转运站。
取更大的行政中心“枕头镇”之名命名为“枕头站”。
此时的官道新废弃不久,获鹿仍是该地的行政中心山西商贾最主要的住宿地。
随着同年芦汉铁路的通车,石家庄周围的商店、酒肆、旅馆陆续开业。
外国商人也开始在此地暂停。
次年,石家庄村落开始延伸并兼并了振头镇和邻近数村,原大清邮政振头代办亦升格为邮政分局,地位逐步超越了获鹿。
图示:1905年石家庄周边格局
1903年,正太(正定到太原)铁路开始修建,由于正定府治所在滹沱河北,该河当时流量很大而且水文条件复杂,为了省去高昂的架桥费用,正太铁路起点被就近改在枕头站。
并在村东做了一段转弯副轨(可能为了分流,这一弯恰好成为了以后半个世纪内石家庄市区的东部边界),1907年铁路竣工通车。
图示:上:1911年石家庄周边格局,下:正太饭店和劝业商场
相关配套设施也随着铁路的到来逐步开始兴建:1906年石家庄电报房建成,1907年华北最早的银行——交通银行石家庄支行建成,同年石家庄第一座国际化的豪华饭店——正太饭店建成,这座接待过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法式小洋楼成了石家庄真正崛起的标志,故有“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之说。
到1912年清帝逊位前,石家庄城区已经极大地向东南扩大延伸,形成了以南部大桥街为主的旅馆居住区和村南的商业中心,共有商户106家,并开办了“民生”“劝业”“石门”几大商场。
正太铁路端头的南移,石家庄崛起的真正诱因。
至此石家庄的地位逐步超越了北边的正定县城,成为了京晋冀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客流集散地。
仅次于直隶行政中心保定。
三半城镇化向城镇化过渡时期(县/府级行政中心—市级行政中心,1912—1937)(1)北洋政府时期: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出于稳定华北局势的需要,将石家庄更名为“石门”,并将天津、保定、石门一同作为华北重点发展区域,又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商在华北投资锐减,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里获得了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勃兴。
1914年,井陉煤矿石门焦炼厂在石门落成,这里产出了我国第一批独立生产
的优质焦炭、并出口了日本。
这是石家庄工业化真正的起步。
1916年,石门第一座大型娱乐场所”升平茶园”开业。
1919年,通过当地爱国商人集资,中国内地电灯公司石门分公司、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在此成立。
.
次年投产,这是华北地区建厂年,湖北楚兴实业有限公司开始筹建大兴纱厂,1922 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
年石门自来水公司成立。
1923 图示:大兴纱厂和焦炼厂)国民政府和日本占领时期:(1年北洋奉系军阀势力迫于北伐军压力退出石门,南京政府在此设市。
石门1927石家庄站—电台广播站一-总人口达万人,首任市长周化邦组织划定石黄公路延长线,以京汉车站(枕头站原中正路(中山路)为轴心线为城市轴心,形成了以东西向址)、正太车站(现石家庄老火车站)、正太总机厂为中心,工业、商业、饮食服这是石家庄城市规划的开端。
务业、运输业全面发展的城镇群落,年代城市产业1930随着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到来,石门工业高速发展,到万人。
工人数量超过2年日军突袭占领石门,为了支持对占领区的控制,加大了对井陉矿区和原1937年,为了支持同时向晋中北有工厂的开发,石门的重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42及冀中地区运兵扫荡的需要、日军向此移驻了大量军事工业设施,扩建了石门火车站和城市轨道,增设了石门西环线(成为城市很长时间内的西部边界),石门铁路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保定地位则有所下降。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应对内战加强石门防卫,在石门各道路枢纽增设驻军分
月石门依然成为了解放军攻占的第一座大城市。
并改名为石家年11区,然而1947家。
超越了河北省会保定,成为了未2719庄,石家庄市此时人口万,有大小工厂来华北解放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图示:左图为1946年的石家庄,形成了环轨包夹、中山路为轴心的城市格局。
右图为解放军通过中山路及1980年石家庄地图
解放后,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
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1978年后城市快速发展,城区大大超出了老铁路环线范围(现已拆除),石家庄迈入了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四:小结
石家庄是幸运的。
其本身历史很短且没有政治、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是一个典型的交通驱动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因其铁路节点的作用留住了商旅和投资,又在近半个世纪的战乱中因其军事(交通)价值得到各个政权重视(更重要的是反复易手过程中竟没有被严重破坏)。
由此在不到半个世纪时间内完成了乡村到城市的巨变。
一个火车站的移动,竟然同时改变相互毗邻的石家庄、鹿泉、正定、保定等诸多城市的命运,实在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