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转载)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精品模板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方案目录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 (1)1.1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 (2)1。
2各类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层 (2)1.3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定制共性应用层 (3)1。
4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层 (4)1.4.1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4)1.4.2 智慧产业与经济 (8)1.4。
3 智慧建设与宜居 (5)1.4。
4 智慧城市支撑现代化农业 (8)1.4。
5 城市智能管理与服务 (6)1。
5标准与规范体系 (9)1.5。
1 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 (9)1.5。
2 建立电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10)1.5.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 (10)2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0)2。
1总体架构设计背景 (11)2。
2总体架构的基本原则 (12)2.2.1 先做设计后实施 (12)2.2。
2 一体化整合原则 (12)2.2。
3 有所为有所不为 (12)2。
2.4 先共性后个性用 (12)2。
2.5 主客体分开建设 (12)2.3总体架构设计技术要求 (13)2。
3.1 创新性 (13)2.3.2 实用性 (13)2.3。
3 智能化 (14)2。
3.4 扩展性 (14)2.3.5 兼容性 (15)2。
3。
6 安全性 (15)2.3。
7 规范性 (16)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从信息化现状来看,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或多或少已分散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需要按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整合、升级,逐步迈向智慧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如下:1.1 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整合,基础硬件主要有机房、有线与无线网络、服务器(计算/存贮)、终端、各类手持与外设、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源空调;基础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备份系统等。
智慧城市时代,要对城市传统的、分散的各类对网络、机房、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基础数据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与集约建设.同时应兼容国产化,即兼容国产CPU/OS装机环境。
(完整版)智慧城整体架构

(完整版)智慧城整体架构[标题][目录]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关键概念解释2.1智慧城2.2 架构3.智慧城整体架构概述3.1 基础设施层3.2 数据层3.3 应用层3.4 用户层4.基础设施层4.1 硬件设备4.2 网络设施5.数据层5.1 数据采集与传输5.2 数据存储与管理6.应用层6.1 城市管理应用6.2 公共服务应用7.用户层7.1 市民用户7.2 部门用户7.3 企业用户8.安全与隐私保护8.1 安全架构8.2 隐私保护措施9.法律及法规要求9.1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9.2 《个人信息保护法》10.附件10.1 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图10.2数据采集与传输流程图10.3 应用层架构图10.4 用户层界面设计图11.术语解释11.1智慧城市11.2 架构11.3数据采集11.4数据存储12.结束语[正文]1.引言1.1背景:介绍智慧城市建设背景和需求。
1.2 目的:说明本文档的编写目的及期望达到的效果。
2.关键概念解释2.1 智慧城市:定义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2 架构:详细解释智慧城整体架构的概念和作用。
3.智慧城整体架构概述3.1 基础设施层:介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层的组成和作用。
3.2 数据层:阐述智慧城市数据层的功能和重要性。
3.3应用层:说明智慧城市应用层的主要应用和服务。
3.4 用户层:介绍智慧城市用户层的不同类型用户及其需求。
4.基础设施层4.1硬件设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层所需的硬件设备。
4.2 网络设施:描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层所需的网络设施要求。
5.数据层5.1 数据采集与传输:阐述智慧城市数据层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
5.2 数据存储与管理:介绍智慧城市数据层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机制。
6.应用层6.1 城市管理应用:智慧城市应用层的城市管理应用。
6.2 公共服务应用:描述智慧城市应用层的公共服务应用。
7.用户层7.1 市民用户:介绍智慧城市用户层中市民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概述2.1 智慧城市定义2.2 智慧城市目标2.3 智慧城市特点3.架构总览3.1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3.2 架构组成4.基础设施4.1 网络基础设施①通信网络②数据中心③云计算平台4.2 物联网基础设施①传感器网络②物联网平台5.数据管理与安全5.1 数据采集与存储 5.2 数据分析与挖掘 5.3 数据共享与开放5.4 数据隐私与安全6.应用与服务6.1 政务服务应用 6.2 公共服务应用 6.3 交通运输应用 6.4 环境保护应用6.5 社区服务应用7.智慧城市管理7.1 基础设施管理7.2 数据管理与治理7.3 应用与服务管理7.4 安全与风险管理8.监测与评估8.1 数据监测与分析8.2 效果评估与优化8.3 智慧城市指标9.法律与政策9.1 相关法律法规9.2 数据保护与隐私9.3 权益保障10.附件附件:附件A:智慧城市整体架构图附件B: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案例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智慧城市: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人为中心,综合利用城市资源,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的城市。
2.数据隐私:指个人信息等个人隐私的保护和管理。
3.通信网络:指城市内的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等。
4.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物体、实现物与物之间的智能互动的网络。
5.数据挖掘:指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关系、异常或其他有用信息的过程。
6.云计算平台:指基于云技术构建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平台。
7.数据共享与开放:指将城市数据开放给公众和第三方机构,以促进创新和共享经济的发展。
8.效果评估与优化:指对智慧城市应用和服务进行评估,以优化城市运行和提高服务质量。
9.数据保护与隐私:指对数据进行保护和隐私处理的法律规定和措施,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2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智慧城市总体框架设计分为硬件层、大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展现层。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硬件层硬件层包括传感设备、定位设备、终端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计算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
大数据层大数据层主要包括支撑城市管理、服务的全部数据,包括市民卡数据、城市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视频数据、分析数据、电子政务相关数据等。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以云计算的方式进行存储和计算,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为城市管理及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包括J2EE、ESB等给予SOA的基础中间件,数据交换、统一认证、门户、系统管理、资源管理等组件,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平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数据存储分析展现平台、可视化管理系统等。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城市综合管理、城市市民卡、城市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公共卫生、城市公共设备监控管理、应急指挥、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等服务政府及便民的应用。
表现层表现层通过人性化界面、单点登录、门户管理、门户信息发布、信息检索等以门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使用界面。
根据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需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政府、城市管理、社会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的全面信息化方面。
政府信息化包括加强政府云计算数据资源中心、协同办公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网上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包括城市大城管、城市应急指挥、城市公共安全、城市智能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社会民生信息化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实现城市一卡通、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智慧旅游、智慧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安监、智慧社区等智慧服务;产业经济的信息化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强企业服务平台、企业资源管理平台、企业流程再造、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物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智慧城市县域架构图

大屏观全域中屏万事通小屏随身行城市驾驶舱主舱我的城市APP城市体征一屏统览总体态势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惠民便民创业兴业基础设施部门场景分舱县(市区)分舱一分舱一界面政务通APP移动办公政务办公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惠民便民一网智达产业发展一网赋能N 个县、市区分舱城区分舱城区分舱城区分舱县域分舱县域分舱其它分舱N 个部门、场景分舱城管分舱应急分舱工信分舱环保分舱交通分舱其它分舱智慧应用层信息资源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物联感知平台融合通信平台时空地理信息平台区块链管理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归集库(部门)基础库(人口、法人、经济、信用、空间)主题库(医疗、环保、交通、安全、治理)专题库(城市治理、卫生分享…)城市数字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印章、移动引擎、可视化引擎)城市政务云(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大屏观全域中屏万事通小屏随身行县域IOC政务通APP 县域移动应用驾驶舱开发我的县域APP 县域信息发布窗口总体态势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惠民便民创业兴业便民利企应急指挥智慧乡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营“一网统管”惠民便民“一网智达”产业发展“一网赋能”风险防控“一体联动”智慧应用层N 个乡镇园区N 个部门分舱根据“城市体征体系”,加强数据治理,加快数据归集,建设“共享交换平台”,与市级数据平台对接城市政务云城市数字平台大屏观全域数据与平台基础层城市管理驾驶舱县域管理驾驶舱。
【全文】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建设总体架构
集中展现
数据整合
万物互联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智能分析
数据分析
数据应用
智能预警
虚拟现实
大数据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中枢-城市大脑
夯实城市数据资源基础建设集中汇聚、高度融合、及时更新、切实可用的数据资源中心完善数据资源“三清单一目录”推动数据资源汇聚,提高数据质量,提升城市数据综合治理能力
加快基础数据归集治理
集数据采集、交换传输、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应用支撑、全景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可看、可用、会思考”的城市大脑中枢体系
构建城市大脑中枢体系
建立城市运行指标体系、运行态势感知体系和指挥调度体系形成深度认知、决策科学迅速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搭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有温度、会思考、善感知
物联感知汇聚
区块链
安全保障
智慧大交通体系
卫生健康服务模式
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
其他行业领域
谢谢你的观看
城市大脑范 体 系
城市运营体系
重点应用
云网
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建设重点任务 – 数据中枢
智慧应用层
基础支撑层
数据采集层
数据标准层
数据融合层
数据运营层
数据应用层
1、数据中枢基于政务云资源构建,主要使用虚拟机、物理机、存储和网络资源2、数据中枢定位向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涵盖基础支撑、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融合、数据应用和数据运营能力3、上层智慧应用按需向数据中枢提出数据需求,同时数据中台以数据服务的方式支撑应用建设
城市大脑建设重点任务 – 应用中枢
应用中枢作为应用构建的统一支撑平台,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功能完整、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应用支撑服务。助力应用进行快速的标准化构建。应用中枢具有组件共性的特征,同时具备开放聚合的运行机制。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整合城市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为了构建一个有机、高效的智慧城市,需要一个精心设计的整体架构。
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并指出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基础设施网络: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众多智能设备和系统的核心,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传感器网络等。
这些设施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实现了各个智能设备之间的高效连接和数据传输。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数据,包括气象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环境污染数据等。
这些数据经过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城市决策。
3. 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这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部分,用于管理和协调各类城市资源,提供包括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各类城市服务。
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需要与其他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以实现全面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4. 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智慧城市不仅需要高效的城市管理,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因此,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是智慧城市整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平台提供了市民与政府、企业之间进行互动和信息交流的渠道,为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和公共参与机会。
二、智慧城市关键要素要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可靠的智慧城市,需要以下关键要素的支持:1.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各项功能提供了支撑,如实时监测、预测分析等,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引入最新的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2.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智慧城市需要各类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同时,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确保市民的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包含1个平台、4个层次,2个保障。
一个平台为应用支撑平台,4个层次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2个保障为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机制。
感知层:
智慧城市的感知范围从公共事务管理、公众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建设3大应用领域入手,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和难点,分别采用移动终端、RFID、智能卡、GPS定位等不同技术进行基础数据采集。
传输层:
随着各种通信技术逐步走向融合,如移动通信技术与IP网络的融合,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卫星通信网走向融合,智慧城市传输层形成天地一体化的基础网络、服务化的信息系统、聚合化的运营平台和多样化的业务应用。
数据层:
数据层由2体系、3库、1渠道构成。
2体系是指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3库是指数仓库、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知识库;1渠道是指信息资源访问渠道。
在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和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文件库为日常的业务管理与查询提供支撑,数据仓库体系为决策支持应用
提供支撑,信息资源访问渠道为各种信息资源应该提供访问接口。
应用层
应用层暴扣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智慧的环境和资源体系、智慧的城市运行体系、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智能的民生保障体系以及智慧的幸福生活体系。
支撑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强调两大平台,一是公共应用支撑平台,二是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
安全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建设需准确建立在业务流程整合和业务数据规范交互基础之上,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角度提出安全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安全防护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争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在
“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和“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 项目中作为主要推进部门,在“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和“市 民服务综合热线”项目中作为配合部门。为今后上海民政事 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
1 2 3 4 5
录
建设背景 建设目标
总体框架 流程举例 投资估算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进入“我要预约”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填写预约基本信息,提 供身份证号,系统自动 和人口库进行人口基础 信息验证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系统将根据老年人填写的信息 进行自动就近匹配,显示周边 养老机构,如果申请人对系统 自动匹配的结果不满意,还可 以进行“自定义查询”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流程演示
业务部门 工作人员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登录 “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 信息管理系统”
流程演示
业务部门 工作人员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查看本机构预约情况
流程演示
老年人
--- 居家养老服务
门户网站 居家养老服务社 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
962200 热线电话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居家养 老服务社的初审意见,对申请
受理窗口
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向 申请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
流程演示
老年人
--- 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申请
门户网站 居家养老服务社 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
4 核 对 结 果 3 经 济 状 况
亲爱的申请人: 您在社区一门式 受理中心提交的经 适房申请已经通过 审核。 您也可以到社 区服务网 () 查询详细信息,谢 谢!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6+N服务渠道 2大专业服务平台 10个支撑系统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受理窗口 ……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申请人可以根据预约编 号,随时在网上查询排 队情况。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业务部门 工作人员
上海市养老服务机 构信息管理系统
流程演示
前端渠道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建设目标
为合力推进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紧紧围绕“以人为本、
以人和为目标”的现代民政理念,加快推动信息化带动政府职
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全市通办、全
年无休、全程公开”和村居委延伸代理,加强社区自治共治能
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统筹利用社区服务资源,尤其是面向 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扩展多元化服务渠道为目标,构建一个多 渠道、多层次直接面向各类社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社 区事务和生活服务的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
流程演示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紧急救助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流程演示
市民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门户网站
962200 热线电话
市民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热线
受理窗口
电话、受理窗口等服务渠道, 提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流程演示
市民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受理窗口
社区事务服务平台
市民提交相关材料
受理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基本信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老年人填写查询条件, 也可以直接通过地图进 行定位查询。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在查询结果中,可以直 接查看养老机构的详细 信息,地图定位。
流程演示
网上预约 老年人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选中查询结果中,可以
直接预约。
流程演示
居家养老服务
962200 热线电话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居家养 老服务社的初审意见,对申请
受理窗口
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向 申请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
流程演示
老年人
--- 居家养老服务
门户网站
962200 热线电话
老年人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热
受理窗口
线电话、受理窗口等服务渠道, 提出居家养老申请。
流程演示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息录入
基本信息 申请家庭 成员基本 情况
申请家庭 住房情况
申请材料 证明材料
流程演示
市民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业务人员通过经适房
系统在5个工作日内作
受理窗口 房管局 工作人员
出是否受理的书面决 ,并把决定以及家
社区事务服务平台
1 申 请 信 息 2 受 理 信 息
庭信息的变更等结果
和状态反馈给社区事 务服务平台。
生活服务
火警匪警
生命体征
迷失信息
962200热线 呼叫中心
110/120
社区医疗机构
亲属
服务人员 上门服务
110、119出警 家属上门探望
亲属
区镇老龄办 亲属
社区医疗机构上门探望 家属上门探望 亲属寻找 卫星定位
流程演示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紧急救助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流程演示
老年人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信息系统
流程演示
市民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受理窗口 房管局 工作人员
社区事务服务平台
1 申 请 信 息 2 受 理 信 息
街镇受理中心将需要
开展经济状况核对的 家庭继续录入“申请
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工作人员
家庭经济状况”等相
关信息,并把数据上 传到核对系统。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信息系统
3 经 济 状 况
一期
目
1 2 3 4 5
录
建设背景 建设目标
总体框架 流程举例 投资估算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
计生业务系统
目
1 2 3 4 5
录
建设背景 建设目标
总体框架 流程举例 投资估算
流程演示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紧急救助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
流程演示
前端渠道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 养老机构排队预约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老年人 服务部门 门户网站 支撑系统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区县老龄办审核街道乡镇初审 意见后,将符合条件的《申请
受理窗口
表》,根据申请人的选择,及 时送交相关服务单位落实安装。
流程演示
老年人
--- 紧急救助服务
紧急救助装置申请
门户网站 乡镇老龄办 区县老龄办
紧急救助服务
962200 热线电话
受理窗口
流程演示
老年人
--- 紧急救助服务
紧急救助装置申请 紧急救助服务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统一数据接口平台
民政业务系统
残联业务系统
劳动业务系统
……
计生业务系统
总体框架
前端渠道层 中间服务层 后台支撑层
社会公众
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 触摸屏 短信平台
服务部门
支撑系统
手机移动网站
小区LED屏 受理窗口 ……
老年人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