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一)贵州印象❖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富集的资源勤劳的人民(一)丰富的生物资源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

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

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

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贵州省情教案模板

贵州省情教案模板

贵州省情教案模板I. 教案概述- 教案名称:贵州省情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 目标年级:适用于中小学各年级- 教学时长: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II. 教学内容1. 贵州省的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贵州省的位置,并了解其周边省份。

- 介绍贵州省的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地形等。

2. 贵州省的人口和经济状况- 介绍贵州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比例。

- 简要介绍贵州省的经济状况,如主要产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等。

3. 贵州省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描述贵州省的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湿润等。

- 介绍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包括山川、水库和自然资源等。

4. 贵州省的特色文化- 介绍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侗族、苗族、布依族等。

- 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省的传统手工艺品、民俗节日和民间音乐舞蹈等。

III.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引导- 利用地图或幻灯片展示贵州省的位置,并简要介绍贵州省。

- 引导学生讨论对贵州省的了解和认识。

2. 重点知识讲解与示范- 分别进行贵州省的地理、人口、经济、气候、自然环境和特色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

- 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辅助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3. 小组合作与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贵州省的某个方面(如气候、特色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 每个小组根据研究成果,设计展示形式(如海报、PPT等),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 拓展与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贵州省的更多方面。

- 可与其他地理或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 总结与评价- 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贵州省情了解的程度。

IV. 教学资源- 地图、幻灯片或投影仪- 图片、视频和实物- 书籍、网络资源等V. 教学评估- 小组展示与讨论的表现和质量-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学生讨论、思考和提问的情况- 课后练习、作业或问答的结果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人口、经济、气候、自然环境和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增强对贵州省的认识和了解。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教案标题:贵州省情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2. 了解贵州省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

3. 培养学生对贵州省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呈现一张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大致位置。

2. 播放一段介绍贵州省地理特点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活动: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贵州省的城市或景点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了解该城市或景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方面的信息。

4.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海报或PPT,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城市或景点的特色。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5. 小组展示结束后,全班共同讨论并整理出贵州省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总结。

拓展活动:6.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贵州省的一个民族风情展览。

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贵州省的民族,展示该民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特色文化元素。

7.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对贵州省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口头报告,表达自己对贵州省的独特感受和体会。

评估活动:8. 教师提供一份关于贵州省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填写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贵州省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贵州省地理位置地图2. 贵州省地理特点的视频3.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4. 海报或PPT制作工具5. 角色扮演服饰和道具6. 问卷调查表格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贵州省的历史、经济、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贵州省的一些重要景点或民族村寨,深入体验贵州省的风土人情。

3. 学生可以进行贵州省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手工艺品、服饰等,展示贵州省的独特文化魅力。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贵州省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对贵州省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贵州省情教程》课件

《贵州省情教程》课件
民族风情
贵州的民族风情独特,如镇远古镇、黄果树古镇等。
非遗文化
贵州的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如侗族大歌、苗族银饰等。
交通运输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贵州的高速铁路发达,方便快捷, 连接全国各地。
贵州的高速公路网密集,便于出 行和物流运输。
地铁。
产业发展
1
新兴产业
人口
贵州拥有多个少数民族,绚丽多 样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
经济
贵州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索。
传统节日
贵州的传统节日充满独特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
文化瑰宝
贵州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贵州省情教程》PPT课 件
通过《贵州省情教程》课件,深入了解贵州的概况、历史文化、自然地理、 人文风情、民族团结、富民兴省、旅游资源、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现代化 建设、乡村旅游、旅游新业态、革命历史、政治生态、社会保障、文化教育、 医疗保健、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
贵州省概况
位置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 的腹地、内陆省份之一。
贵州发展新兴产业,如大数据、新能源等,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2
传统产业
贵州仍保持着传统产业的优势,如农业、矿产资源等。
3
产业互联网
贵州积极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数字经济的转型和创新。
3
民俗表演
贵州的民俗表演充满民族特色,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富民兴省
农业
贵州的农业发展迅速,农民的收 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
贵州的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为经 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省情教育课件1、2、3章

贵州省情教育课件1、2、3章
三、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能源资源
黔金丝猴
白 头 鹤
华南虎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四、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的自然旅游资源
能源资源
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河湖、泉水景观多,水好,景色美。 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森林美景多。
贵州环境独 特,地貌类型 多样,其自然 风光资源的特 点是:
煤水结合、 水火电互济, 能源资源 优势突出
矿产资源
组合态势良好、 开发前景广阔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
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水能资源方面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 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 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 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 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 总量的4.4%。按单位面积占 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 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 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 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 优。
煤炭资源方面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 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 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 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 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 “江南煤海”著称。煤炭资 源分布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 和毕节地区,在煤种上又构 成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 供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 炭生产基地。
生物能、天然气、铀矿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贵州省情课程设计

贵州省情课程设计

贵州省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传统。

2. 使学生掌握贵州省的发展历程、主要经济产业及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3. 帮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民族构成、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贵州省资料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能针对贵州省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贵州省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和责任感,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贵州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民族认同感。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贵州省地理概况:介绍贵州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分布。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一章第一节2. 贵州省历史发展:讲解贵州省的发展历程、重要历史事件及名人典故。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二章3. 贵州省经济产业:分析贵州省的主要经济产业,如农业、旅游业、工业等,以及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三章4. 贵州省民族文化:探讨贵州省的民族构成、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及风土人情。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四章5. 贵州省社会进步:展示贵州省在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五章6. 贵州省发展展望:分析贵州省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教材章节:《贵州省情》第六章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一)贵州印象❖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富集的资源勤劳的人民(一)丰富的生物资源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

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

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

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贵州省情教程共105页

贵州省情教程共105页

遵义工业区,是以航天、 黑色和有色冶金、化工、 医药、烟草、饮料、纺织 等工业为主,工业产值占全省17.3%。 安顺工业区,以航空、机械、化 工、纺织等工业为主,工业产值占全省 5%。 六盘水工业区,以煤炭、电力、
钢铁、建筑材料等工业为主,是南方 重要的能源基地,工业产值占全省 11.4%。
都匀工业区,是国家三线 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
从生产技术来看:在技术
开发上,2019年全省工业 技术开发体系初具规模,
仅企业技术中心就有国家级省级5个, 从业人员万余人。2019年围绕磷化工、 机电一体化、企业信息化、新型材料、
现代生物萃取及中药制造等高新技术 开发项目有71个,其中南方汇通公司 1.0英寸微型硬盘生产线已投产,填补 了我国的空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行业结构方面,2019年 贵州工业有3个门类、37 个大类、若干中类和小类。
其中优势产业是以卷烟白酒为重点的 轻工业;以水火电结合的电力工业、 采选矿结合的煤炭工业、以铝为主体 的有色冶金工业、以磷为代表的化学 工业等重工业;以航空航天器制造、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和办 公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为主的高新技 术产业;以特色食品、废弃资源和废 旧材料回收加工的新兴产业。
在主要产品方面,2019年 有五千种以上,其中原煤
产量9756.62万吨;发电量 713.04亿千瓦小时;磷矿石801.98万吨; 白酒9 .22万千升;卷烟194.74万箱;化 肥213.8万吨;水泥1428.8万吨;轮胎 355.96万条;钢材203.2万吨;铝42.29万 吨;汽车500辆;程控电话1.31万线;彩 电62.22万台。
基地,除电子外还有机械、化工、建 筑材料和轻纺工业,2019年工业产值 占全省的7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情》课程教案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贵州省情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程编号:学时数:学时学分数:课程归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时间:年月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

《贵州省情》课程目的是贯彻中央、贵州省政府及其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把省情知识教育作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使大学生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激发贵州大学生热爱贵州、宣传贵州和建设贵州的积极性和热情。

本课校级为公共必修课,通识课。

、教案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省情基本理论知识,对贵州省情特征、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适用专业、学时数及学分数:本教案大纲适用于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学时时数。

学分。

二、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卷)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占。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贵州省情教程》,贵州省教育厅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参考资料:、《贵州读本》,钱理群等主编,贵州教育出版社,、《龙行贵州》张晓松等著,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贵州秘境》杨正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网络教案平台资源()。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视频教案资源。

四、各章教案内容和要求《贵州省情》教案的基本内容: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贵州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贵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贵州省情”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开展教案。

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人物、事件等能够清楚;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对一些基本特点和知识要点能够识记并适当分析;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对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特定的地理条件对贵州发展的特殊影响一、贵州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掌握其有利和不利影响二、贵州的地貌特点及其影响。

掌握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贵州的发展应遵循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掌握。

第二节各族人民共同为贵州的开发做出了历史的贡献主要掌握贵州人民在农业、纺织业、制陶业、矿冶业、酿造业及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三节美好发展前景一、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了解这部分内容。

二、“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掌握基本简况。

三、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学会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四、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初步了解贵州发展潜力。

第二章特殊的地理环境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重点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掌握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优势。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掌握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特征。

四、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掌握贵州的主要土壤类型和耕作条件的特点。

五、种类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

了解贵州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第二节自然资源这一节中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属于本章重点掌握内容,需要全面掌握。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三、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四、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的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行政区划一、建省前的区划沿革。

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建省至解放时的行政区划。

了解本阶段行政区划的演变。

三、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掌握贵州的行政区划现状及各市州地的区域特点。

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

掌握“观音洞文化”的特点和地位。

二、古夜郎的兴起。

了解该部分内容。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

了解该部分内容。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发展。

掌握隋唐时期的“土流并治”,以及经制州、羁縻州和藩国的概念。

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

了解该部分内容,要求知道贵州名称的由来。

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贵州行省的建立、屯田与贵州的开发。

重点掌握贵州行省建立的意义,屯田与贵州开发的关系。

二、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掌握改土归流对贵州所产生的影响。

三、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

掌握“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

四、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

掌握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五、国民党对贵州的统治和贵州解放。

了解该部分内容。

第三节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一、人民政权的建立、土地改革运动、“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掌握“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工作重点和成绩。

三、“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掌握“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四、“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

了解该部分内容。

五、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六、走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与实施“三大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掌握贵州符合省情发展的路子是什么。

重点掌握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四章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人口发展与多民族共同繁荣一、历史上多次人口迁徙活动与多民族社会环境的形成。

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当代人口发展与民族构成。

掌握解放后贵州人口的增长情况;重点掌握当前贵州的民族构成。

第二节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一、贵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

掌握贵州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分布特点。

二、贵州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

掌握贵州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状况,以及彝族、水族的文字特色。

三、贵州民族的文化及宗教信仰情况。

了解该部分内容。

第三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民族工作。

了解该部分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推行。

掌握目前贵州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简况。

重点掌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第五章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掌握贵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协调。

掌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协调状况。

三、主要特点。

重点掌握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农业和农村经不断发展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重点掌握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

掌握贵州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简况。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掌握贵州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稳步推进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

重点掌握贵州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工业结构的特点。

掌握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及医药制造业的主要特色。

掌握贵州拓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成效。

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掌握贵州城市建设简况及城镇化步伐。

三、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

掌握贵州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第四节服务业不断发展一、服务业稳步发展。

掌握贵州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二、现代服务业继续拓展。

重点掌握贵州旅游特色和线路。

掌握贵州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了解贵州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三、传统服务业适应能力更强。

了解贵州商业和对外贸易业简况。

第六章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教育一、教育发展简况。

掌握贵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物。

掌握当代贵州教育发展阶段和特点。

二、基础教育。

掌握贵州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

三、高等教育。

掌握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四、职业教育。

掌握贵州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科学技术一、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简况。

了解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二、社会科学发展简况。

了解贵州社会科学发展状况。

第三节文化一、文化发展简况。

重点掌握贵州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突出文化现象。

二、文化发展成就。

掌握当代贵州文化发展的成就。

第四节卫生体育事业一、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掌握贵州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体育事业成绩显著。

掌握贵州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第七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教案内容和要求第一节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建设分别了解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的基本情况:一、思想建设。

二、组织建设。

三、作风建设。

四、廉政建设。

第二节贵州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和政权建设掌握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在以下几方面建设的工作简况。

一、地方立法工作。

二、人大监督工作。

三、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和重大事项决定及重要人事任免工作。

四、地方政权建设。

第三节构建和谐贵州这是本章教案重点。

要求结合实际重点掌握构建和谐贵州的主要工作体现。

一、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