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运输及其对铁路现有技术设备的要求
铁路重载运输-

!第7篇铁路货物重载运输要点:阐述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组织形式,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单元式、组合式重载运输组织方法以及重载运输对铁路技术装备的要求。
第19章重载运输概述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组织形式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及特点铁路重载运输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轴重大的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
铁路重载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长度,不降低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充分利用运输设施的综合能力,采用大功率内燃或电力机车(一台或多台)牵引达到一定重量标准的运输方式,发挥铁路集中、大宗、长距离、全天候的运输优势,达到增加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着眼点不一样,采用的重载列车运输类型和组织方式也各有特点。
对于重载列车的重量过去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都是开行重载列车的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技术条件和运营需要,按照相对于普通列车的重量和长度进行确定的。
)为了促进各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1986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重载会议上,在综合各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国际重载协会通过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线路年运量在2000万t及其以上,列车牵引重量至少为5000t,列车中车辆轴重达到21t。
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
1994年6月国际重载运输年会上,对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一些修改。
凡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二者,可视为铁路重载运输线路:(1)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总重最少为5000t的单元或组合列车;(2)在长度至少为150km的铁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最少达到2000万t及其以上;(3)经常、定期或准备开行轴重25t及以上的列车。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
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货运方式。
铁路工程机械大件运输方案

铁路工程机械大件运输方案一、引言铁路工程机械大件运输是指将重大的机械设备运输至铁路工程施工现场,这些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推土机等。
这些设备的运输必须考虑到设备的重量、体积以及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以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到达目的地。
本文将从选用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规划、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运输过程中的应急处理等方面,对铁路工程机械大件运输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选用运输工具1.货车铁路货车是将铁路工程机械大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的主要工具。
货车主要分为敞车和封闭车两种。
敞车适用于高大的设备,能够方便地通过车厢的侧和顶部进行装卸。
而封闭车适用于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不受风雨侵袭。
2.铁路平板车铁路平板车适用于较大的机械设备,其承载能力远高于货车。
平板车可以提供更大的装载空间以及更稳固的支撑,能够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运输路线规划1.路线选择在进行机械大件运输时,必须选择避开繁忙区域、陡峭山岭以及桥梁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区域。
施工现场位于偏远地区,有可能需要穿越山区、河流等自然障碍,因此需要提前进行路况的调查和勘测,确保选用的运输路线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
2.路线规划在确定了运输路线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规划。
需要考虑到路况、桥梁承载能力、隧道高度、交通限制等因素,以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等问题。
有可能需要对路线进行临时改造,比如加固桥梁、开辟缓冲区等措施。
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设备固定在将机械设备装载到运输工具上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牢固的固定,以确保设备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和摇晃。
可采用绳索、夹具、支架等辅助工具进行固定,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2.安全警示在进行机械大件运输时,必须在车辆上张贴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其他车辆及行人注意,避开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在前后警车、警示标识牌、警戒线等措施,提前警告周边车辆和行人,确保安全通行。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需要发展的技术装备和现状

、
三 、铁 路 重载 运 输 需 要 发 展 的 技 术 装 备 和 我 国 的 现 状 1 、 重 栽 运 输 对机 车 的 要 求
( 1 )合理的功率 和牵 引力 。由于 内燃 机 车的功 率受 到轴重 和直 流 传动方式 的制 约 , 发 展交 流传动的重载电力机车是必然 的方 向。和谐 系 列货运 电力机 车是 南车集团 、北车集团与 国外企业合作 ,国产化 的新一 代交流 传 动 货 运 机 车 。分 为每 轴 1 2 0 0 K W 的 和谐 1 、2 、3型 ,每 轴 l 6 0 0 K W 的 和谐 1 B、2 B、3 B,9 6 O 0 K W 大 功 率 机 车,以及 六 轴、 7 2 0 0 K W 的和谐 1 C、和谐 2 C、和谐 3 C型 。和谐系列 大功 率机车能 够满 足在 l 2 % o 以下的坡道上 单机牵 引 5 0 0 0 -5 5 0 0吨,双机 1万 吨的重 载列 车牵引功率要求 。大秦线 首次采用两台和谐大功率机车加 可控列尾 的方 式 ,开行 2万 吨重载组合列 车取 得了成功。
铁路 重载 运输的简介 铁路重载货物列 车的 开行 ,是 铁路挖 潜 、提 效 、扩 能的一项 重要 举措 。世界上 发展 重载运输 较早 的国家如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南 非 、巴西 、俄 罗斯 等国的运 营实践 证明 ,铁路重载运输在提 高铁路运输 能力 和效率 ,提高 劳动生产率 、降低运输成本 、增强市场竞 争力等方 面 有 明显 的效果 。美 国 1 9 8 0~ 2 0 0 0年发展重载 2 0 年虽 然路网优化后减少 4 0 % ,货车数量减少 5 0 % ,但 市场 份额 增加 3 5 %~ 4 1 %,利润 达历史 最高水平 8 1 亿美元 。澳 大利亚 纽曼公 司 1 9 8 0年开行重载 列车 ,重 载铁 路平均牵 引重 量 2 6 0 0 0 t ,周转时 间2 8 h ,到 2 0 0 0年油耗下降 4 3 % ,劳动 生产率 6 0 0 0万 t k m / 人 ,居世界之首位 ,机车利用率提高 3 6 %。 二 、我 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 我 国铁路 重载 运输经 历 了三个 阶段 ,采取 了三 种运 输组织 模式 。 第一 阶段 自1 9 8 5 年至 1 9 9 0年为改造旧线 ,开行组 合式重载 列车模式 的 阶段 。它是 由两列 或两列以上首尾相接普通货物列车合并 连挂编组 而成 的组合列车 。 自 1 9 8 4年 以后 ,先 后在北 京 、沈 阳 、郑 州 、济南 等局 开 行了7 4 0 0 t 组合列车。第二 阶段 自 1 9 9 0年 至 1 9 9 2年为新 建大 秦铁路 , 开行单元式重 载列 车模式 的阶段。大秦线是我 国第一条双线 电气化煤 炭 重载运输 专 线 ,主要 承 担 晋北 、 内蒙 西部 和 陕 北 的煤 炭 外 运任 务。 1 9 9 2年开通运营 ,并成功地开行 了 6 0 0 0 t 和1 0 0 0 0 t 的单 元式重 载列 车。 十几年来 ,运 量逐 年增长 ,2 0 0 2年实际运量 达 1 .0 3 4亿 吨 ,2 0 0 4年一 2 0 0 6年经过 2亿吨扩能改造后 ,主要开行 1 0 0 0 0吨和 2 0 0 0 0吨的组合 重 载列车 ,运量进一 步提升。到 2 0 0 8年 ,大 秦线年 运量 达到 3 .4亿 吨, 为世界第一 。第 三阶段为 1 9 9 2年 以后 ,对沿 海繁忙 干线逐 步改造 ,开 行 了整列式 的 5 0 0 0 t 级 重载列 车模 式的阶段。
铁路货运车辆的技术装备与使用

铁路货运车辆的技术装备与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铁路货运在我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铁路货运车辆的技术装备与使用对于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和提高运输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车辆的设计与制造、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分析铁路货运车辆的技术装备与使用。
一、车辆的设计与制造铁路货运车辆的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车辆的结构和材料选择、载重能力以及运输环境适应性等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在车辆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上,应采用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车辆的寿命和使用安全。
同时,车辆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规范,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运输效率。
其次,车辆的载重能力是铁路货运的关键。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根据运输需求和铁路线路的要求,合理确定车辆的载重能力,并在车辆的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以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最后,铁路货运车辆的设计与制造还需要考虑运输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车辆应能保持稳定行驶并保障货物的安全。
因此,在车辆的设计与制造中,应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技术装备和材料,提高车辆的适应能力。
二、运行维护铁路货运车辆的运行维护是确保车辆正常运输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在运行维护方面,主要涉及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修、故障排除和保养等内容。
首先,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修是运行维护的基础。
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可以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输。
其次,对于车辆出现的故障,需要进行及时排除。
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运营方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证故障车辆能够迅速修复,并尽快恢复运输。
同时,运营方还应根据故障情况的统计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和频率,从而进一步改进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车辆的保养也是运行维护的重要环节。
运营方应根据车辆制造商提供的保养手册和技术指导,进行定期的保养工作。
保养内容包括车辆的润滑、清洁和检查等,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运输标准版中的运输工具与设备要求

运输标准版中的运输工具与设备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运输行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为保障运输的顺利进行,运输标准版中对于运输工具与设备的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就运输标准版中的运输工具与设备要求展开论述。
一、运输工具要求1.载重能力在运输标准版中,对每种运输工具的载重能力都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在陆路运输中,货运车辆的载重能力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货物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输。
2.安全性能安全性是运输工具的重要指标之一。
无论是航空、铁路还是海运,运输工具的安全性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例如,在航空运输中,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过程必须要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要求,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3.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运输工具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例如,在道路运输中,柴油货车必须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故障率运输工具的故障率直接影响到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
因此,运输标准版对运输工具的故障率也有相应的要求。
运输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良好的维护,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运输的连续性。
二、运输设备要求1.装卸设备货物的装卸过程对于运输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运输标准版对于装卸设备也有一系列的要求。
例如,在港口运输中,起重机必须具备足够的吨位和安全性能,以保证货物的安全装卸。
2.保鲜设备在冷链运输中,保鲜设备是保证货物新鲜度的关键因素。
运输标准版对于保鲜设备的温度控制、保温效果、运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
3.安全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设备可以提供保护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例如,在汽车运输中,安全带、防撞装置等都是必备的安全设备。
4.追踪设备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追踪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运输标准版要求运输设备应配备追踪装置,以便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过程。
在整个运输行业中,运输工具与设备的要求是确保货物安全、高效运输的基础。
只有符合运输标准版中的要求,运输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运输中的运输工具和设备要求

运输中的运输工具和设备要求运输工具和设备是现代物流和运输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效率和顺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运输模式的角度,介绍运输中对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
一、陆路运输在陆路运输中,主要涉及到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对于这两种运输模式,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如下:1.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在公路运输中,对于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如下:(1)车辆:运输车辆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包括车辆的速度、载重量、运输距离等。
车辆需要经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货车设备:货车需要配备稳定可靠的货物固定装置,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或丢失。
同时,还需要装备车载通讯设备,以保持与调度中心的沟通,及时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2.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大规模运输方式。
在铁路运输中,对于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如下:(1)货车:货车应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行驶稳定性,确保货物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货车和车厢需要接受严格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平稳和顺畅。
(2)铁路信号设备:铁路运输依赖于信号设备的准确和稳定性。
信号设备的要求包括信号灯、信号控制装置等,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传统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对于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如下:1. 船只:船只应具备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以及适应不同水域条件的能力。
在货物运输中,船只需要配备合适的货舱和货物固定装置,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港口设备:港口设备包括装卸设备、堆场设备、仓储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快速、安全的操作能力,以确保货物在港口的流转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延误或损坏。
三、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一种快速和高效的运输方式,对于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如下:1. 飞机:飞机应具备高度可靠性、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航行稳定性。
运输中的运输工具与设备要求

运输中的运输工具与设备要求在现代物流运输中,运输工具和设备是实现物流运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设施。
合理选择和配置适合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货物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针对运输工具和设备的要求和选择建议。
一、货车运输货车是物流运输中常见的一种运输工具,适用于中短途货物运输。
在选择货车时,要考虑货物的种类、体积、重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
1. 载重能力:根据货物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货车类型,例如小型货车适合运输轻型货物,而大型货车适合运输重量较大的货物。
2. 载货空间:根据货物的体积选择合适的货车尺寸,确保能够容纳货物并保持货物的完整性。
3. 车辆状况:选择车辆时,要检查车辆的状况和维护记录,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 路况适应性:考虑运输路线的路况和环境,选择具备较好适应性的货车,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和交货时间的准确性。
二、铁路货运铁路货运是一种高效和环保的运输方式,在大宗货物运输中具有广泛应用。
选择适合的铁路运输工具和设备,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1. 铁路车型:根据货物特点和数量,选择适合的铁路车型,如平板车、棚式车、罐车等,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和稳定地运输。
2. 载重能力:根据货物的重量选择适当的铁路车型和数量,确保能够满足货物的运输需求。
3. 运输速度:考虑货物的交货时间,选择具备较快运输速度的铁路线路和车辆,以保证货物能够及时到达目的地。
4. 货物保护:在选择铁路运输工具时,要考虑货物的保护措施,如选择装有防撞装置的车辆,以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三、航空货运航空货运是一种快速和安全的运输方式,适用于远程高价值货物的运输。
选择适合的飞机和设备,对于保障货物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1. 货机类型:根据货物的性质和数量选择适当的货机类型,如货机、客机改装货机等,确保货物能够得到适当的空间和装载设施。
2. 货物体积和重量限制:了解不同航空公司对货物体积和重量的限制要求,确保货物符合航空运输的要求。
铁路货物装载技术条件

货物重心落在车辆中央时,一定货物重量需要横垫木中心线间距K1或一定横垫木中心线间距K1最大容许装载的货物重量Q的计算 在货物下对称加两根横垫木时,需要的横垫木中心线间距只等于直接装在车地板上时,需要的车辆负重面长度的一半,即K1=K/2。 在货物下加横垫木或纵横垫木是避免集重装载的方法。
20ft及其以上集装箱办理站;
国铁和地方铁路(合资铁路)接轨站;
干线与支线接轨站。
(二)计量安全检测、监控设备的配置标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1.轨道衡的种类 轨道衡是称量铁路货车载重的衡器。分静态轨道衡、动态轨道衡和轻型轨道衡3种。 2. 站场用轨道衡的设置位置 (1)应设在站场货车集中出入的线路上。 (2)设在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施工检修方便及便于维护的位置,并考虑经济合理性。 (3)设在平直线路地段中部,称量区两端引轨区应不小于25 m,称量区两端引轨区外的直线段不小于50m。在此区段内无道岔。 (4)应避开不利的地理位置,如桥梁、道口、立交处等。 (5)避开电气化区段分相点。
例4
H垫=0.031a+h车差+f+80 =0.031×2975+80 =172mm,取180mm。
二、出端间距不得小于500mm。 游车上装载货物时,与货物突出端的间距不得小于350mm,超长货物突出部分的两侧不得装载货物。 游车与负重车连挂车钩的提钩杆应用铁线捆绑固定,以防分摘。
例5
货物一件,重35t,支重面长度为4m,拟采用N16型平车(其车底架的最大容许弯曲力矩为60.1414·9.8kN·m)一辆装载。试确定装载方案。 解:若装车后使货物重心落在车辆中央,从表10-6查得,这件货物直接装在N16平车地板上,需要负重面长5m,因货物支重面仅有4m,则属于集重装载。 采用货物重心纵向偏离的方法避免集重装载,则货物重心纵向需要偏离的距离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载运输及其对铁路现有技术设备的要求吕佰铨(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摘 要:为了解决重载运输问题,要研究重载运输的意义和开行条件,明确对现有铁路设备的要求和影响,特别是对编组站调车作业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编组站调速技术及设备的改进、创新和提高,从而满足高速重载对编组站现代化的要求和需要。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重载运输;调速技术;减速顶1 重载运输是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调整生产力布局,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确保运输安全与稳定。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提高铁路在国内运输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在铁路旅客运输方面进行了旅客列车5次大提速,开行了大量的夕发朝至、朝发夕至等特快旅客列车,春运、暑运及两个长假增开了大量的临时旅客列车;在铁路货物运输方面,开行了大量的行包快运列车、鲜活货物直达快车等。
从上述客货运输的新变化可以看出,铁路运输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在列车区间通过能力方面日益紧张。
在编组站方面表现为原有的均衡运输格局被打破,不均衡到达的车流,造成编组站阶段性能力紧张。
为了缓解紧张的区间通过能力,应对不均衡到达的车流,一是要强化编组站的功能,通过对编组站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加强编组站驼峰单位时间内的解体能力和车辆存储能力,避免车流集中到达时造成到达场"堵塞",打乱区间的正常运营秩序;二是要借鉴国外铁路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重载运输,提高运输能力。
从美国和欧洲铁路运输的发展经验看,重载运输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
美国最重的单辆货车总重为143短吨(约合130吨),货运列车的编组辆数达到100辆以上。
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最重的单辆货车总重也在90吨以上。
因此根据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线路设备和货物运输等情况,通过相应地改革运输组织方法,在一些运输能力紧张的线路上实行了重载运输(即提高机车的牵引定数或增加编组列车的长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2 重载运输及其开行条件2.1 重载运输的定义铁路重载运输代表了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是除高速铁路以外,铁路现代化的又一个标志,能极大地提高铁路劳动生产率。
铁路重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具有战略意义,无可取代地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
重载运输是指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重量的运输方式。
那么,拉多少才称得上重载呢?国际重载协会认为,重载铁路必须满足以下三条标准中的至少两条:经常、定期开行或准备开行总重至少为5000吨的单元列车或组合列车;在长度至少为150公里的线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至少达2000万吨;经常、正常开行或准备开行轴重25吨以上(含25吨)的列车。
2.2 重载运输的应用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
正因为如此,重载运输才算得上未来铁路发展的方向之一。
澳大利亚的重载铁路运输世界闻名,拥有目前世界上运输效率最高、运输环境最恶劣的重载运输网络,重载铁路线上运行着世界上最重、最长的货运列车,昆士兰铁路以一趟列车牵引10万吨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目前澳大利亚的铁路货运收入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澳大利亚重载铁路轴重普遍达到35吨至37吨,并进一步提高到40t。
澳大利亚的重载单元列车牵引质量已超过2万吨。
2001年澳大利亚BHP铁矿公司组织开行了8.2万吨铁矿石,总重达99734吨,由682辆货车和8台机车组成的重载列车,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长、最重的重载列车。
2.3 重载运输的作业组织模式按重载列车的作业组织方法区分,铁路重载运输有以下三种模式:单元式重载列车——是把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与一定编成辆数的同类专用货车固定组成一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
机车操纵采用无线遥控同步运转系统,运送的货物品种单一,在装、卸站间往返循环运行,中途列车不拆散,不进行改编作业,机车车辆固定编挂位置,车底固定回空,两端车站装卸设备配套,是装、运、卸“一条龙”的运输组织形式。
在路网规模大、行车密度小、货运比重大、运能较富裕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组织开行从装车地到卸车地之间的重载单元列车,通过货物集中发送、快速装卸、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较大的效益,提高了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
美国的重载单元列车,牵引总重在10000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万吨列车,并曾创造总重达44066吨的世界最高纪录。
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
机车分别挂于各自的货物列车首部,由最前方货物列车的机车担任本务机车,运行至前方某一技术站或终到站后,分解为普通货物列车。
它实质上是在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区段,利用一条运行线行驶两列及以上的普通货物列车的一种扩大运输能力的方式。
前苏联铁路是客货混用,列车数量多、行车密度大,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扩大运输能力、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即组织开行超重、超长列车或组合式列车,并成功地试验开行了总重43047吨的重载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由大功率单机或多机重联牵引,列车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物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重载标准(牵引重量达到5000吨及其以上)的列车。
目前,中国繁忙干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这种模式,由单机或多机牵引,机车挂在列车头部,按站线有效长1050m确定牵引重量的货物列车。
这种列车采用普通货物列车的组织方法,其到、解、编、发、取、送、装、卸和机车换挂作业与普通列车完全一样,只不过牵引重量达到5000吨或5000吨以上。
2.4 我国重载运输的发展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大体上可归纳为:通过两种途径,经历了三个阶段和采用三种不同的运输组织模式。
所谓两种途径就是新建大能力、高标准的重载列车运输专线和有计划地对既有线进行配套改造同时并举。
经历三个阶段和采取三种运输组织模式,即第一阶段自1984年至1990年,主要为改造旧线,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
选择了晋煤外运通道的丰台—沙城—大同线和北京—秦皇岛线为试点,开行固定式组合式重载列车。
采用内燃机车双机牵引7400吨,使用缩短型敞车和装有配套技术的新型车辆。
根据货流的特点,采取了固定车底、固定机车、固定发到站、固定运行线,从大同西站出发直达秦皇岛东站,卸车后原列空车返回,进行循环拉运。
在山海关至沈阳间试验开行“非固定”的7000吨组合式重载列车、在石家庄至德州和石家庄至济南间开行“非固定”式组合列车,以后又在平顶山至武汉间双机牵引6500吨、在徐州北至南京东间双机牵引7000~8000吨的组合列车。
组合式重载列车对扩大晋煤外运数量,缓解沿海繁忙干线能力紧张,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阶段自1990年至1992年,新建大同至秦皇岛铁路运煤专线,开行单元式重载列车。
大秦铁路是借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经验,在国内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全长653公里。
1988年试验开行了单机牵引6000吨,双机牵引10000吨单元式重载列车。
1992年底正式开行列车重量为6000吨和万吨的单元列车。
第三阶段为1992年以后,对沿海繁忙干线逐步进行改造,开行整列式重载列车。
1992年8月6日在徐州北至南京东间,利用两台内燃机车牵引64辆货车,总重5134吨,8月12日在石家庄至郑州北间由两台北京型机车牵引65辆货车,总重5119吨,两线均试验成功。
实践说明,只有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综合采用不同重量级别,不同组织形式的重载列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列车平均牵引重量,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 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的特殊要求由于重载运输的列车重量往往在5000吨以上,按目前每节车载重60吨计算,大约需要80多节,连接起来有1公里多长。
所以停靠重载列车的车站站线有效长度基本要达到1050米,最好达到1700米。
另外,重载列车拉得多,爬坡自然困难,因此线路的最大坡度不能超过8~9‰,也就是说每1000米的铁路线的上升幅度不得超过8~9米。
因为载重量大,一般的轨道无法承载,必须铺设或更换每米重60公斤以上的高强度钢轨,并配套同等强度的其它轨道构件。
在有条件的线路地段,尽可能地铺设全断面淬火钢轨无缝线路,采用弹性扣件、硬质碎石道床、钢筋混凝土轨枕以及强化路基等。
4 重载运输对机车车辆的要求重载运输的机车车辆最起码要拉得动、装得多、经得住折腾。
拉得动是指牵引机车的功率要足够大,一台不够就用两台甚至三台。
不过,使用的机车越多,协调越难,要求的行车技术越高。
车辆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尽可能减轻车辆本身的自重,增加货物的载重量。
另外在车辆体积不超过一定的轮廓范围之内(即机车车辆限界)的同时,尽可能扩大车辆的容积。
重载列车爬坡难,下坡也难。
在长大下坡区段,只依靠机车的制动力很难将整个列车停住,这是因为数量众多的车辆下滑力大大超过机车的制动力。
如果车辆仍按常规设计,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就会发生颠覆事故。
为此,重载列车中的部分车辆必须安装双管制动系统,使一部分车辆参与机车的制动,才能和其余的车辆下滑力相平衡,确保下坡地段的列车安全。
开行重载列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车辆的运用率。
因此,重载列车一般均是固定编组循环往复运行。
这种固定编组循环运行列车的车辆结构必须牢固可靠,无需经常修理。
5 开行重载列车对编组站的技术改造要求:在开行重载列车的繁忙干线上,为了满足重载列车的接发、解编、和换重作业的需要,必须对既有站(区段站和编组站)进行改建。
我国多数技术站的站线有效长都比较短,不具备1050m的条件,因此既有站的改建主要是延长站线。
为此,技术站的改建应遵循下列一般原则和要求: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不变更站型结构,延长站线时,尽量利用原有站线、机务段和货场等设备,以减少工程费用。
尽量少改动车站咽喉和驼峰线路。
根据既有设备和当地地形、地物情况,在车站的一端咽喉延长站线。
合理确定延长站线的数量和范围。
延长站线的数量应该与该站最大可能开行重载列车的比重相匹配,牵出线及到发线的全部线路尽可能都满足有效长1050m的要求。
调车场则可以部分线路达到1050m有效长,衔接开行非重载列车的支线和到发线可不延长。
保证延长后的站线有良好的纵断面,以利重载列车的起动。
6 不具备1050m条件的车站编组方法及对作业和设备的要求6.1 不具备1050m的条件的车站编组重载列车的方法对于不具备1050m的条件,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暂时又没有改造计划的编组站,要想提高列车的编组数量,达到5000t以上,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选择编组站中股道有效长相对较长(800m-900m)的线路,全部利用其有效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