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福建省撤销龙海县设立龙海市的批复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https://img.taocdn.com/s3/m/0d2c272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d.png)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民政部关于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0〕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近来,有些地方在启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个别地方负责同志在讲话中提到,将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镇级小城市”等。
这些不规范的提法,经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避免在行政区划建制上产生混乱和越权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我国行政区划建制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在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要认真遵循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严格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统一宣传口径,确保宣传内容准确、规范,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不规范的行政区划建制表述。
二、要及时纠正违规表述和行为。
“镇级市”、“镇级小城市”等提法是不规范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各地要对前一阶段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存在不规范行政区划建制表述的,要明确指出并责令改正;对媒体报道中出现不规范提法的,要及时予以说明和澄清,避免引发混乱和歧义。
三、要严格执行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程序。
《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对行政区划调整的审批权限等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在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如涉及到行政区划调整,要严格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不得超越权限擅自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请将本通知精神及时报告同级党委和政府。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结束——。
福建建制沿革

福建建制沿革福建,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
秦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
汉初为闽越国疆域,闽越北迁之后,自汉始元二年(前85年)汉承认冶县、置东部都尉开始,中经东部都尉从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县,到设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军事管制之下。
三国时属吴国,设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将乐、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以及候官、东安(南安、同安)共9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南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
自晋宋至齐梁,福建初属于扬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属下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又归东扬州管辖。
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
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下领建、晋、南三郡。
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还属东扬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原设置的15个县裁并为四(即闽县、建安、南安、龙溪)。
郡治由建安(建瓯)移至闽县。
唐武德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
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
唐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
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福建经略使开始时专管军事,后来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统管福建全省军事、民政、财政,取代道一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都督府虽然尚存,实际已无权力。
唐末,由节度使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属江南东道。
5州计24县,其中,望县1个,紧县3个,上县7个,中县2个,下县11个。
福建省情

福建省情介绍中有特点的知识1、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属南亚热带。
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
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
2、全省土地总面积1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居全国第23位。
福建陆地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6.2居全国第一位;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达342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033万千瓦,占全国的49.2%,居首位。
3、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的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畲族最多;达35万人左右,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4、厦门港已跻身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
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臵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福建为闽中郡辖区的一部分,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6、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台湾从福建析出设立台湾省;清末,全省行政区划为宁福、兴泉永、汀漳龙、延建邵4道,福州、福宁、兴化、泉州、汀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9府,永春、龙岩2州,58县、6厅。
7、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福州为首都,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平、兴泉、龙汀4个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辖64个县;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8、全省拥有2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南靖土楼)、1个国家地质公园(泰宁)、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9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客家民居土楼等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音也正在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的通知-闽政[1988]41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的通知-闽政[1988]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629dfc0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1.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的通知(1988年9月2日闽政〔1988〕41号)现将《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地名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地名管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名包括:(一)行政区划名称:省、市(地)、县(市辖区)、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名称。
(二)居民地名称:自然村、片村和城镇内的居民区、地片、街、路、巷、弄等名称。
(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山、河、峡谷、湖、泉、瀑、海、海峡、海湾、港湾、水道、群岛、岛屿、半岛、群礁、礁、沙、滩、岬角以及地形区、关隘、自然保护区等名称。
(四)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水利、电力设施、企事业单位、主要人工建筑、纪念地、名胜古迹等名称。
第三条地名管理应当从本省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地名的命名、更名必须依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本规定制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
第四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一)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三)全省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市(地)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县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镇内的自然村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泉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997]42号
![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泉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997]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296f167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f.png)
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泉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批复
正文:
---------------------------------------------------------------------------------------------------------------------------------------------------- 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调整泉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批复
(国函[1997]42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泉州市增设市辖区的请示》(闽政[1996]文363号)和有关补充报告收悉。
现批复如下:同意调整泉州市鲁城区的行政区划,增设泉州市丰泽区和洛江区。
鲤城区:辖临江、海滨、鲤中、开元4个街道和江南、浮桥2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打锡街。
丰泽区:辖泉秀、丰泽、东湖、华东4个街道和城东、东海、北峰3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丰泽街道。
洛江区:辖河市、马甲、罗溪3个镇和虹山乡。
区人民政府驻河市镇。
泉州市市辖区的机构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经费自行解决。
国务院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日
——结束——。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闽政文〔2018〕242 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闽政文〔2018〕24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经研究,决定对应取消10项行政许可等事项。
对公布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相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进行审批,同时要根据国家部委制定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进一步健全监管责任清单,明确监管职责,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抓好贯彻落实。
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要在本通知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主动向社会公布,并加强宣传解读,确保落实到位。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抓紧做好相关事项的衔接工作,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要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关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附件:福建省取消的10项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年10月16日附件福建省取消的10项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序号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名称我省对应事项名称涉及的子项名称我省对应事项类别设定依据实施主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备注1企业集团核准登记企业集团核准登记无其他行政权力1.《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号发布,国务院令第666号修改)第五条;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工商企字〔1998〕第59号)第二条、第八条、第十三条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
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1999]105号
![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1999]105号](https://img.taocdn.com/s3/m/394164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5.png)
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1999]105号1999年11月22日)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1999]2号)指出:“要调整地区建制,减少行政层次,避免重复设置。
与地级市并存一地的地区,实行地市合并;与县级市并存一地的地区、所在市(县)达到设立地级市标准的,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地级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其余地区建制也要逐步撤销,原地区所辖县改由附近地级市领导或由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地级市代管。
各自治区调整派出机构一地区的建制,要结合民族自治的特点区别对待。
盟的建制原则上不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积极稳妥地做好地区建制调整工作调整地区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理顺行政关系、精简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地区建制调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各地在工作中即要积极,又要稳妥。
要切实加强领导,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出发,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地区建制调整工作。
二、适当调整地改市的标准我国现行地改市标准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行标准存在着指标体系不够合理、未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原则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地区建制调整工作,需作适当调整。
龙海市情简介

龙海市情简介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1985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县,1993年撤县设市,1996年划出郭坑、步文两镇成立龙文区,现全市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含角美镇),辖16个乡(镇)场、239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户籍总人口81.49万人。
旅居海外华侨13.9人,港澳同胞2.28万人,台胞、台属1.93万人。
综合优势突出。
区位得天独厚。
龙海地处厦门湾南岸、厦漳两市的重要连接地带,东部与厦门共处一个海湾,东北部与厦门海沧毗邻,西与漳州市区接壤,具备“东承西接”的地理特征,形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现代交通网络发达。
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兼备,市区距厦门国际机场仅70公里,鹰厦铁路与国道324线、319线,省道漳云线、郊柏线和厦漳、漳诏、漳龙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厦漳跨海大桥、厦成高速、龙厦铁路、厦深铁路、港尾铁路纵横交错,拥有5个高速公路出口、2个在建火车站,形成立体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闽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
港航体系拓展提升。
拥有江海岸线290多公里,其中海岸线113.3公里,石码、后石、招银三大港区纳入厦门港一体化管理。
招银港区是首批对台直航口岸、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对金马直航货运口岸,20多条集装箱航线覆盖国内外主要港口。
全市已建成中小泊位码头52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座,货物吞吐总量超3000万吨,是漳州乃至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对台优势日益突显。
龙海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王金平等台湾政要的祖籍地,也是我省重要的台商投资密集区。
截止目前,累计引进台资项目349个,合同台资41.1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7.3亿美元。
物产资源丰富。
龙海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历来就是粮食生产高产地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蘑菇生产县,盛产水仙花和杨梅、菠萝等名优花果,是福建省最大的水仙花、仙人球、榕树盆景生产基地;其中水仙花原产地就在龙海,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福建省花,全市水仙花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4000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