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
运动生理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分析运动对人体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影响,为今后从事运动生理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功能变化规律的科学。
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免疫力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运动对人体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影响,分析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的男性志愿者,平均体重60kg,身高170cm。
2. 实验分组: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为运动组和对照组。
3. 实验方法:(1)运动组: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0%-70%。
(2)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进行静坐休息。
4. 实验指标:(1)心率:使用电子心率表测定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心率。
(2)血压:使用电子血压计测定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血压。
(3)呼吸频率:使用秒表测定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呼吸频率。
(4)血氧饱和度:使用血氧饱和度仪测定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血氧饱和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率变化运动组在运动过程中心率逐渐上升,运动结束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心率逐渐下降,但仍高于运动前心率。
对照组心率变化不明显。
2. 血压变化运动组在运动过程中血压逐渐上升,运动结束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血压逐渐下降,但仍高于运动前血压。
对照组血压变化不明显。
3. 呼吸频率变化运动组在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逐渐上升,运动结束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呼吸频率逐渐下降,但仍高于运动前呼吸频率。
对照组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
4. 血氧饱和度变化运动组在运动过程中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运动结束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但仍低于运动前血氧饱和度。
运动生理学体重测量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学体重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身体成分分析法测量体重,了解体脂率和肌肉率等身体成分参数。
实验器材:体脂秤、尺子。
实验步骤:
1. 编制测量表格。
2. 教练员对实验者进行身体简单检查,包括身高、体重、髋围和腰围等基本信息,记录在测量表格上。
3. 实验者进行放松10分钟,膀胱排空,站在体脂秤上,肩膀放松,双脚分开,双手自然下垂,体重数据记录在测量表格上,并按体脂秤上的提示进行操作,测量肌肉率、体脂率等数据。
4. 测量体重三次,取最接近的两次加以平均,获取最终的身体成分参数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
1. 计算BMI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2. 计算腰臀比。
腰臀比=腰围/臀围
3. 计算体脂率。
体脂率=(1.20×BMI)+(0.23×年龄)-10.8×性别-5.4
4. 计算肌肉率。
肌肉率=体重×(1-体脂率)
实验结论:
该实验通过分析身体成分参数,可以了解实验者的身体状态,包括体重、BMI指数、腰臀比、体脂率和肌肉率等,为运动员在科学合理制定健身运动计划提供依据。
运动生理学身体素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学身体素质的测定实验报告运动生理学身体素质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变化的学科,通过对身体素质的测定可以了解个体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身体素质指标,评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的身体素质测定方法;2. 了解不同指标对于评估个体运动能力的意义;3. 分析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身体素质变化。
三、实验方法1. 身高和体重测量:使用身高尺和称重器分别测量被试者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BMI指数;2. 心率测量:使用心率表或心率仪记录被试者安静状态下及运动后的心率;3. 肺活量测定:使用肺活量计或呼吸频率仪,记录被试者最大呼气容积;4. 握力测试:使用握力计测试被试者两手握力,并记录最大握力值。
四、实验结果1. 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 被试者A:身高170cm,体重60kg,BMI指数为20.8;- 被试者B:身高165cm,体重55kg,BMI指数为20.2;- 被试者C:身高175cm,体重70kg,BMI指数为22.9。
2. 心率测量结果:- 被试者A:安静状态下心率为70次/分钟,运动后心率为150次/分钟;- 被试者B:安静状态下心率为75次/分钟,运动后心率为160次/分钟;- 被试者C:安静状态下心率为80次/分钟,运动后心率为170次/分钟。
3. 肺活量测定结果:- 被试者A:最大呼气容积为3.5L;- 被试者B:最大呼气容积为3.0L;- 被试者C:最大呼气容积为4.0L。
4. 握力测试结果:- 被试者A:左手握力30kg,右手握力32kg;- 被试者B:左手握力28kg,右手握力30kg;- 被试者C:左手握力35kg,右手握力36kg。
五、实验讨论1. 根据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及计算的BMI指数可以初步评估被试者的体型和肥胖程度,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被试者的身体素质较好;2. 心率测量结果显示被试者在运动后心率明显增加,说明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适应能力良好;3. 肺活量测定结果反映了被试者的呼吸系统功能,最大呼气容积越大,说明肺活动力越强;4. 握力测试可以评估被试者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握力越大则说明肌肉力量越强。
运动生理学研究实习总结

运动生理学研究实习总结尊敬的导师:您好!经过一学期的运动生理学研究实习,我深感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技能,现将实习总结如下。
一、实习目的和背景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变化的科学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们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学习了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了解了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影响,并学习了相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我参与了多个实验项目,包括身体成分测试、运动耐力测试、心血管功能测试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各项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独立完成了部分实验操作。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运动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数据采集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熟悉了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的统计软件。
同时,我还学习了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格式,通过实践熟悉了科学论文的组织结构和写作技巧。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具体而言,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和相关书籍的阅读,我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运动对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影响机制有了透彻的认识。
2. 实验技能: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操作,我熟悉了运动生理学实验的一般流程,掌握了常用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学会了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绘制,更好地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和分析结果。
运动生理实验报告课件

实验结果与分析2:
三、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测评 1.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测定结果如下表:
实验结果与分析:
运动后即刻血压上升,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 压变化不大.运动后四分钟血压恢复到安静 时水平. 运动后即刻血压的变化的原因:收缩压的升 高主要是因为心输出量和循环血量的增加. 舒张压的变化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肌肉血管 收缩和内脏血管舒张导致外周阻力的升高 和不变引起的.运动后四分钟,由于神经-体 液的调节,血压基本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2. 反应时测定仪测定
打开电源待仪器所有灯熄灭,LED显示0.000 后,可按键开始测试。按启动键后在0.5-3秒 后反应键1-5号中任一键发光有音响,这时食 指离开启动键,LED显示简单反应时,同时受 测者食指以最快速度按向给出信号的键,一 旦食指按下键,灯光信号随时停止,LED显示 综合反应时,这样连续测试操作5次后,按功能 键,显示简单反应时的平均值,再按一次功能 键显示反应时的平均值,再按一次功能键,结 束本次测试,准备下一次受测者测试。
实验结果与分析:
所测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略 力量的测定可以直接应用于运动训练过程 之中,用以评价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力量 素质及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经测定,本人的背力( ) 实验体会:(可以谈谈你实验的收获)
19-20岁背力评价标准
优 良 中 中下 差
男
>140
125-139 109-124 95-108 <94
对个别关键操作进行提问。要求学生上 台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回答作 为平时成绩。) 学生自己做实验。
特别强调,实验报告的讨论与分析部分 应包括:
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运动生理实验报告视觉(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视觉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2. 探讨视觉功能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3. 分析不同运动项目中视觉功能的需求。
二、实验原理视觉是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尤其在运动过程中,视觉功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运动生理实验,探讨视觉功能在运动中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的志愿者。
2. 实验分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实验器材:视觉测试仪、运动器材(跑步机、篮球、乒乓球等)。
4. 实验步骤:1. 实验组进行视觉功能测试,包括视力、色觉、视野、调节力等。
2. 对照组进行基础体能测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
3. 两组进行相同运动项目的训练,如跑步、篮球、乒乓球等。
4. 训练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5. 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视觉功能测试和体能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觉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视力、色觉、视野、调节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2. 训练过程中,实验组在运动表现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在视觉功能测试和体能测试中均取得明显进步,而对照组进步不明显。
五、讨论与结论1. 视觉功能对运动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视觉功能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降低运动风险。
2. 不同运动项目中,视觉功能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篮球、乒乓球等对空间定位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而跑步、游泳等则对视觉敏锐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3. 通过针对性的视觉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视觉功能,进而提高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六、建议1. 运动员应重视视觉训练,提高视觉功能。
2. 培训机构应加强对视觉功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
3. 运动爱好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视力,避免过度疲劳。
七、实验分工1. 实验员:负责实验设计和实施,数据收集和分析。
2. 数据记录员:负责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运动生理实验报告血型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型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揭示不同血型人群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差异,为运动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本实验选取了10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志愿者,其中A型血30人,B型血30人,AB型血20人,O型血20人。
2.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按照血型分为四组,每组25人。
3. 实验内容- 心肺功能测试:采用台阶试验法测试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记录台阶试验完成时间。
- 力量测试:通过哑铃卧推测试受试者的上肢力量,记录每组可完成的最大重量。
- 速度测试:使用50米跑测试受试者的速度,记录完成时间。
- 耐力测试:进行1公里跑测试受试者的耐力,记录完成时间。
4. 实验数据收集实验过程中,使用计时器、体重秤、哑铃等仪器收集受试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血型组在各项测试中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心肺功能测试A型血组在台阶试验中的完成时间显著低于B型、AB型和O型血组(P<0.05)。
2. 力量测试A型血组和B型血组在哑铃卧推测试中的最大重量显著高于AB型和O型血组(P<0.05)。
3. 速度测试A型血组在50米跑测试中的完成时间显著低于B型、AB型和O型血组(P<0.05)。
4. 耐力测试O型血组在1公里跑测试中的完成时间显著低于A型、B型、AB型血组(P<0.05)。
四、讨论1. 血型与心肺功能本实验结果显示,A型血组在心肺功能测试中表现最佳,可能与A型血中含有的高浓度一氧化氮有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2. 血型与力量A型血组和B型血组在力量测试中表现较好,可能与这两种血型的人群普遍具有较好的肌肉质量有关。
3. 血型与速度A型血组在速度测试中表现最佳,可能与A型血中含有的高浓度一氧化氮有关,有助于提高肌肉收缩速度。
4. 血型与耐力O型血组在耐力测试中表现较好,可能与O型血中含有的高浓度乳酸酶有关,有助于提高肌肉耐力。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运动是人类活动中最原始、基本的一种。
而运动生理学是运动和人体生理机能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运动生理学实验以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为运动科学提供依据。
二、实验设计1.实验对象:10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
2.实验设备:心率计、血压计、呼吸频率计等。
3.实验过程:实验员详细说明实验过程,为被试身穿轻便运动服装并接受一定的热身运动后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实验员定时测量被试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4.实验方法: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1.心率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心率为66±5bpm、135±3bpm、72±7bpm,说明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
2.血压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血压为120/80±5/5mmHg、165/85±5/5mmHg、110/70±5/5mmHg,说明运动后血压明显升高,并在运动后迅速降至初始水平。
3.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在运动前、中、后分别测得被试的最高呼吸频率为18±2 breaths/min、30±2 breaths/min、20±3 breaths/min,说明运动后呼吸频率明显升高,并在运动后迅速降至初始水平。
四、实验分析1.心率:运动后心率增加是由于运动时需增加心脏排出量,以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同时,运动时肌肉会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刺激心脏,使其加快跳动。
2.血压:运动时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需要心脏增加血液供应。
同时,在运动时,交感神经会被刺激,引起血管的收缩,使得血压升高。
3.呼吸频率:运动时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得呼吸中枢受到刺激,导致呼吸频率增加,以便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
篇一:实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
题目: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体育与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肖国强
提交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实验题目】
跑台实验对心率,血压和体重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跑台实验进行有氧运动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后的心率,血压和体重的数据,并与实验前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跑台实验对心率,血压和体重有无影响。
【实验方法】
⑴研究对象:本小组所有成员
⑵实验器材:跑台机,血压心率计,电子秤⑶实验场地:院楼六楼实验室
⑷观测指标:体重(kg),心率(次/min),血压(mmhg)
【实验步骤】
⑴步骤一:对本组所有成员原始心率,血压和体重进行精准的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登记在笔记本上;
⑵步骤二:将跑台机设定好。
设定的状态为:10km/h(匀速),30min;
⑶步骤三:组员按照顺序分别进行30min的跑台机的匀速跑。
每当一个组员跑完后,即刻利用血压心率计对其进行血压和心率的测量,紧接着进行体重的测量,将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⑷步骤四:运动后20min,对组员进行适当的补液,并再次进行血压,心率和体重的测量,将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1
实验后即刻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2
实验后20min心率,血压,体重数据
表3
分析:
⑴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知道:经过30分钟的有氧匀速运动后,由于运动使(: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24)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血压升高,心率随着人们进入运动状态加快。
在有氧运动中,运动30分钟后,身体开始利用脂肪氧化供能并且体液流失,因此,体重也下降了!⑵通过表3我们可以知道,在运动后20分钟,心率和血压约恢复到实验前的数值,血压虽有个别组员下降或上升,但变化不明显。
但是,心率却基本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有氧运动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促进作用,使安静时心率低于非锻炼人群!
⑶通过表2和表3,我们知道,运动后20分钟体重比即刻运动后有所上升,但是通过表3和表1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运动后我们进行了补液,但是每位组员的体重还是比原始体重有所降低。
【实验结论】
⑴可能由于样本和实验检验方法的原因,在本实验中,有氧运动对血压的变化
没有明显的影响。
⑵有氧运动对心率的降低有显著的作用,可能是由于心脏搏出量的增加引起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心率减慢。
建议大家坚持长期的有氧运动锻炼。
⑶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使身体利用脂肪氧化供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从而消耗脂肪。
因此,长时间有氧运动具有减肥功效。
【小结】:
本次试验,我们小组主要做的是以跑台试验来研究有氧运动对心率、血压和体重这几方面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试验的数据与实际中的情况来分析总结这次试验的情况。
首先,我们得理解有氧运动,根据教材,我们可以了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本实验所用的环境是院楼实验室,仪器是实验室里面的跑台,空气流通,所以硬件条件基本都能符合试验要求,这为后面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本次我们使用的是最基本的有氧运动即跑台跑步,这项运动方便快捷,且较容易测量出相关实验数据,这为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验前后小组成员所得到的血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氧运动对运动前后的血压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是尽量加强数据的准确性,包括实验的时间和强度和前后的准备与测量都尽量保持一致,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有氧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有氧运动
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
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
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
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
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较不易疲劳。
而测定有氧运动效果和强度的最直接指标,心率反映的是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交感神经的兴奋促进了一系列脂解激素的分泌,从而活化脂解酶,使储存在脂肪细胞组织里的脂肪分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而脂酸在氧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为此我们对此实验前后受试者的心率做了检测,通过表上的数据显示得到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心率,有氧运动,能使心脏总体积指数明显大于没有参加的锻炼者,心脏出现增大的趋势,不仅在心脏容量和心室壁厚度上有所增加,而且心室腔也显著扩大。
心室扩大有助于增加心室充盈量,提高
心脏的功能储备,使训练者的心率降低。
因此通过有氧运动能够降低人体的心率;其次,我们还对跑台实验前后人体体重的变化做了对比。
每个人的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脂肪的分解代谢是一系列复杂
的生化反应,而之前的心率反映的是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交感神经的兴奋促进了一系列脂解激素的分泌,从而活化脂解酶,使储存在脂肪细胞组织里的脂肪分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而脂酸在氧供给充足的条件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所以通过跑台实验前后体重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体重有了轻微的下降,说明长时间有氧运动对降低脂肪减轻体重还是有作用的。
篇二:运动生理学实验教案
西安体育学院授课教案
西安体育学院授课教案
篇三: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蟾蜍骨骼肌生理
姓名:
学号:
系别:
组别:同组姓名:实验室温度:20℃
实验日期:20XX年5月8日
【实验题目】
蟾蜍骨骼肌生理
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b蟾蜍骨骼肌单个肌肉收缩分析(潜伏期、收缩期和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