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要求

合集下载

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

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

地质勘察要求及审查地质资料注意事项一、初步勘察1、目的: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为确定建筑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要求:2.1根据拟建建筑的高度,结合当地情况确定控制孔深,初步查明该深度范围地层、构造、岩石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土的冰冻深度。

2.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与发展趋势。

2.3对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应判断场地类别与岩土地震稳定性。

2.4初步查明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应调查地下水的类型、补给与排泄条件,实测地下水位,初步判定其变化幅度及对基础的侵蚀性。

2.5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此项工作由勘察人收集,费用另计。

也可由甲方收集,并入初勘资料,以利布置建筑物时回避。

2.6锁定初勘孔位坐标,如详勘时能利用可节省钻探。

二、详细勘察:1、目的: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2、给勘察人提供的资料:2.1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2.2各个建筑物的地面整平标高、上部结构特点及地下设施情况等。

2.3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尺寸、埋置深度、总荷载或基础底面应力,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方案。

2.4勘探点的布置(注意数量多少、孔深影响勘探费用)。

以上4条,应由设计单位结构专业设计人与公司共同协商提供,有些地方设计院要求又是必备条件。

3、详勘要求:3.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岩石与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

3.2对地基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

3.3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所需要的指标及资料。

3.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侵蚀性。

必要时,尚应查明地层的渗透性、地下水的变化幅度及规律。

3.5实际完成的勘探点(钻孔)位要按比例画在“坐标图”上,以防建筑物位置时无法对应。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进行的重要工作,旨在从地质角度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以便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下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要求内容。

一、全面收集资料地质勘察的第一步是收集地质资料。

这包括陆地和水域两个方面。

陆地方面,需要考察天然地形、地质地貌、地层划分、岩性、构造、断层、节理、地下水情况等地质情况;水域方面,需要考察水体底质、水流状况、水域地貌等情况。

还需要考察一些重要资料如历史地震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地质灾害记录等。

二、精确测量勘察除了收集资料,还需要进行地理测量工作。

这包括地面地形测量、地层揭露、测量工程的历史变迁记录等。

需要使用一些常用地质勘察技术,如钻探、地震勘探、电测、地热测量、地球物理等。

三、勘区划分地质勘察还需要对勘区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情况,把工程区域合理划分为几个部分,不同部分的特点和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措施。

四、地质灾害评估地质勘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塌方、崩塌、地陷、泥石流等。

需要评估这些灾害的潜在发生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确定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五、工程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

设计应充分考虑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避免设计上的缺陷,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地质监测地质勘察工作并不止于该阶段,还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地质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七、报告撰写地质勘察最后的工作是将勘察结果整理成报告。

这些报告应包括地质勘察的所有内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撰写,以方便相关人员对勘察结果进行了解和使用。

总结来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包括全面收集资料、精确测量勘察、勘区划分、地质灾害评估、工程设计、地质监测和报告撰写等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才能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规划,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地质勘察工程师岗位规范要求详解

地质勘察工程师岗位规范要求详解

地质勘察工程师岗位规范要求详解地质勘察工程师岗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岗位,具有关键的职责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解析地质勘察工程师岗位的规范要求,从学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职责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历要求地质勘察工程师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学历要求较高。

通常要求地质勘察工程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修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或相关专业。

此外,还需要具备承担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任务的综合能力。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1.地质勘察知识: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掌握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预测方法等内容。

2.调查与勘察技能: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独立完成地质调查与勘察任务的能力。

包括地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现场勘探设计与安排、样品采集、地质测量、地质勘探仪器的使用等技能。

3.数据分析与处理: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掌握地质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勘察结果。

4.工程设计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地质参数的计算与评价,合理设计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案。

5.沟通与表达能力:地质勘察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专家及项目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传递勘察结果和意见。

三、工作职责1.地质调查与勘察:根据工程需要制定勘察方案,负责现场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

包括地质地貌的观察与描述、取样分析、物探、地层钻探、地下水动态观测等。

并根据调查与勘察结果提供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建议。

2.地质风险评估与预测:基于勘察结果进行地质风险评估与预测,为工程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3.工程设计参与与监督:根据勘察结果参与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提供地质参数和建议。

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质监督,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地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作中的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地质勘察是确定地下地质情况和资源分布的重要手段,它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采用规范的地质勘探技术是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中的一些规范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一、现场勘探技术要求1. 勘探设备准备在进行地质勘察的现场工作前,必须确保所有勘探设备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包括测量仪器、钻机、地质勘探工具以及其他必要的设备。

勘探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必要时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操作地质勘探工作通常需要进行钻探或挖掘等操作,因此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所有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范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在勘探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3. 现场勘探数据记录现场勘探数据的记录是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统一的数据记录表格,准确记录勘探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对于需要取样分析的地质层或岩石,必须按照要求正确采集样品,并标明采样点的坐标、深度等信息。

二、地质勘察测量技术要求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地质勘察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如全站仪、GNSS等,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

勘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钻孔测量钻孔是地质勘察中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

在进行钻孔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钻探工具和技术,并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和准确深度。

测量人员应根据规范要求,在每个钻孔位置处进行钻孔测量,记录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岩石结构等信息。

三、地质勘察分析技术要求1. 岩石和土壤样品分析对于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必须进行相应的分析试验以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特征。

分析应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进行,并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地震勘探技术要求地震勘探是勘察地下地质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勘查详勘阶段要求

地质勘查详勘阶段要求

地质勘查详勘阶段要求地质勘查的详勘阶段是地质勘查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对已完成的前期阶段工作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详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目标区域进行精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地质信息,为工程决策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地质勘查详勘阶段的要求。

1.编制详细的勘查方案:详细勘查阶段需要制定勘查方案,明确勘查的目标、范围、方法和程序,并安排好勘查人员和装备。

勘查方案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实施详细勘查工作:根据勘查方案,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查,获取详尽的地质信息。

详细勘查工作包括采样、测量、钻探、地质剖面绘制等环节,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3.进行地质分析与评价:将获得的详细勘查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解释地质现象和规律,揭示地质内部结构、构造演化、岩性、地质过程等信息。

评价地质工程的风险与潜力,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4.编制勘察报告:根据详细勘查工作的结果,编制详细勘察报告,包括目标区地质背景、勘察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地质调查的主要发现和分析、勘查的局限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要准确全面,内容丰富,论述逻辑清晰。

5.结果验证与修正:对勘察工作的结果进行验证,与已有的地质知识和勘测成果进行对比,发现勘查结果中的问题和矛盾之处,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保证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交流与验收:将编制完成的勘察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专家进行交流和验收,接受审查和评价。

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解答问题,接受指导,提高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8.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在勘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采取恰当的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总之,地质勘查详勘阶段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勘查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只有通过详细勘查,我们才能全面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工程设计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1)工作布置参照《工程地质调查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地区性技术规范,工程地质测绘不采用平均布点的方法,主要对不良地质及重要工程构造物部位加密,次要部位、露头好、地质条件简单清楚地段观测点适当放稀。

(2)主要地质技术要求①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2000地形图作为底图,范围为线路轴线两侧300米。

并对隧道洞口作1:500工程地质测绘,范围为洞口前后左右200m。

②各种填图误差应W2mm,具有特殊意义的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地面裂缝等可夸大表示。

③基岩应划分到岩性组、段,第四系划分至成因类型,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岩性综合体或岩性类型。

地貌单元以台、谷、洼地、陡崖等微地貌为主要研究对象。

④考虑到该项目勘察比例尺较小,线路较长,观测点密,重复内容较多的特点,在具体调查时用专门性地质卡片或表格填写。

(3)主要调查内容①调查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征,对边坡应查明岩层层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以及组合关系与形势。

②查明各类构造的类型、产状、几何要素,岩层破碎风化的成因、规模及影响范围。

③查明土的类型、成因、地层年代、结构特征、物质成分、粒径大小、密实程度等。

④调查冲沟汇水面积和发育状况,如各部位切割深度、纵坡、横断面类型、沟壁稳定坡度、坡高、溯源侵蚀状况。

⑤除收集一般气象资料外,还应调查最大降雨连续时间、强度、出现年份。

⑥查明沿线井泉分布、含水层、隔水层性质等水文地质条件。

确定地下水的类型、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⑦对煤线和煤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访问和实地调查,详细查明须家河组含煤地层各煤层(线)厚度、煤质、瓦斯含量、地下水及煤层顶底板特征。

⑧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是滑坡、泥石流、陡崖下的危岩的分布、规模、特征。

评价其稳定性与危害性。

提出可行的工程治理方案。

⑨对场地岩溶发育进行调查,查明岩溶发育形态、特征、规模,评价其危害性。

⑩对线位通过区河流的水位、洪水位、流速、流量、汇水区域资料进行收集和调查,尤其重视隧道洞身以上的冲沟和溪沟的调查。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技术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规范技术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工程建设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针对地质勘察工程,存在一系列的规范技术要求,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一、地质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地质调查是地质勘察工程的基础工作,其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地质勘探:通过使用钻探、地震、重力、电磁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获取地下或潜在岩土体的特征,例如地层、构造等。

2. 地质测试:通过对原位岩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获取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数据。

3. 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地下水分布、岩溶、泉水等水文地质特征,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二、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为确保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成果的可靠性,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1. 调查设计:地质调查前应制定详细的调查设计方案,包括调查的区域范围、勘探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确保调查工作有序进行。

2. 采样方法: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样品获取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采样点应具有合理的密度,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取不同的采样工艺。

3. 仪器设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校准和验收。

使用前要对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数据记录与管理:调查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整理所获得的地质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数据应按照标准格式存档,并做好数据的密封、保管和备份。

5. 鉴定与编码:对采集的样品和数据进行标识和编码,确保各个地质要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地质调查成果的规范要求地质调查成果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产物,其规范要求对于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1. 报告撰写:地质调查成果应以规范的报告形式呈现,包括项目概况、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分析、评价与结论等。

报告应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文字表达准确。

2. 地质图件:地质调查成果应包括地质图件,包括区域地质图、剖面图、地震剖面图等,通过图形形式直观地展示地质情况。

地质勘查详勘阶段要求

地质勘查详勘阶段要求

详细勘察要求地质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规范执行。

勘察范围详总平面图,设计高程详总平面图。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二、详勘技术要求1.工程地质勘察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坡度、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构筑物和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倾斜;5.查明埋藏的河道、河浜、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和规律,补给及排泄条件,土层的渗透性以及对建筑材料(混凝土和钢材)的腐蚀性。

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7.查明拟建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抗震的影响,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划分在地震作用下场地和地基对建筑物抗震有利、不利及危险地段;8.提供深基坑开挖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的方案建议,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构(建)筑物的影响;9.若需采用采用桩基础时,应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并确定单桩承载力;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10.对可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地质勘察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应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20等。

勘察中,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确保地下管线、管道不因勘察而遭到损坏,避开架空电缆;保持勘探点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护绿化;确保行人、车辆以及勘察者自身、勘察机具的安全。

一、勘察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以及基础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并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主要勘察任务为:
1.查明拟建场地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构成、土层的分布规律
及工程地质特征。

2.提供各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指标、地基承载力及桩基承载力设
计参数,提供基础沉降计算所需岩土参数,并提供基坑设计相关参数。

3.明确场地类别与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及设计地震分组;
查明场地埋深20米以浅存在的饱和粉性土及砂土的分布情况,并判定其液化可能性及其液化等级。

4.查明各拟建物场地的暗浜(塘)及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
况,评价其对本工程的影响,并提出整治措施。

5.了解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水位及其变化,评价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并评价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应提出地下水的抗浮设计水位及枯水位。

6.对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地基均匀性作出评价。

7.评述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根据拟建物特点,对拟建物的基础形式做出评
价及建议:若建议采用桩基础,应建议合理的桩型、桩径、桩端持力层、桩端入土深度,并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并进行沉(成)桩可能性评价。

8.控制性钻探孔深度建议不小于40m。

9.标高应采用以黄海高程或1985国家高程的绝对高程系。

二、本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苏大文正学院综合楼。

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

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
建筑物名称
层数
结构类型
基础设计资料柱底最大
荷载(轴
力)
备注地下地上拟采用基础形式
综合楼 1 4 混凝土框架桩基6500KN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3.05.21 附件二:总平面图
注:CAD版总平面图请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与李老师联系并获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