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1-2016年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全套考研资料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南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大。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南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和《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全套资料一、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1、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3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3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2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业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说明:以上试题均为原版真题,每套题真题答案详细,且每道题都指出了这题是出自哪本参考书和导师的哪篇论文。
2014年考研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真题(回忆版)

一、334 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5'*4)
1、整合营销传播
2、组合报道
3、体验式报道
4、真人秀
二、论述题(20‘*3)
1、请简要论述在社交化媒体背景下互联网舆情多体现出的新的特点。
2、请论述为什么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能得到受众如此多的关注和好评。
3、请用伯格那教养理论分析电视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三、操作题
1、假设有一家工厂存在污染环境的偷排现象,而你是一家报纸的记者。
在正面采访遭到拒绝后,编辑要求你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采访,请列出你的采访计划。
2、“双十一”期间,我国网民网购总金额突破350亿,网购极大的改变了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
请据此写一篇800字的评论。
二、440专业基础
一、简答题(10’*4)
1、请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演变
2、
3、请简述世界新闻新秩序及其提出的原因
4、请简述消息、通讯、言论之间的异同
二、论述题(20‘*3)
1、
2、请列举现在广播电视机构存在哪些管理体制,以及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3、今年雾霾问题出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环保报道也成为一个报道热点。
请你论述环境报道所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环境报道记者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三、操作题(25’*2)
1、根据自己的体会,评价2013年雅安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灾难报道的表现,并列举出灾难报道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请为一个处于拓展期的西北菜肴风格的餐饮企业做一个在微信平台上运作的广告策划,注意运用品牌形象论(brand image)。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51e96700b4c2e3f57276342.png)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一: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IP电视2.深度报道3.搜索引擎优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数字化技术对新闻生产的作用。
2.观察式采访适用于哪些采访,需要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3.简述制播分离的三种模式。
三、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45分)1.从媒介融合的角度谈《赫芬顿邮报》的盈利模式。
2.从电视产业化的角度谈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的节目特征和成功路径。
3.从营销推广、信息传播角度谈南京苏宁电器双十一O2O体验式营销推广。
四、操作题(每题20分,共60分)1.根据北京地铁五号线夹死一女性的材料,写一份调查性采访提纲。
2.为某省级电视台将推出的APP写份策划。
3.世界卫生组织制作了关于防止溺水身亡的公益广告,试撰写推广方案。
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南京大学2015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一: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IP电视答:IP电视(IPTV)又称网络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是指用宽带网络作为介质传送电视信息的一种系统,将广播节目透过宽带上的网际协议向订户传递数码电视服务。
它是由广电或者通信运营商建立IP专网(有别于传统的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网络)用于承载IP化的数字视频内容,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的数字电视业务模式。
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交互功能。
用户在家中可以三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①计算机;②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③移动终端(如手机、IPad等)。
网络电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电视观看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https://img.taocdn.com/s3/m/d0b55c55195f312b3069a528.png)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2.潜网3.组织理论的古典主义4.宪法的特征5.库勒二、论述题1.传播三大学派的理论渊源与主要取向2.传媒司法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区别三、材料分析1.央视星巴克报道2.女大学生喂饭给乞丐事件3.李天一案件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简答题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答: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如此。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所谓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与坏。
因此,提高编码水平是传播者永恒的话题。
编码并非完全个人的活动,一方面它要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也受编码者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编码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还有其更为深层的领域。
所谓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编码、译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
对传而求通有重要意义。
图1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传播双方(例如在对话中)执行着相同的职能施拉姆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该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
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潜网答:布里德的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
其含义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种控制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
如刚踏入编辑部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到那张潜网。
2014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4fe84dd168884868662d689.png)
2014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选答4小题,共20分,多选不计分)1.新闻鼻答:新闻鼻又称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事实所包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一种新闻素养,又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
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
主要内容包括:①迅速判断某一事实对当前社会的重大意义;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③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④在很多事实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⑤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2.比较性导语答:比较性导语是指把新闻事实同一个与之既有联系又相反的内容放在一起叙述,通过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实意义的导语。
由于同时叙述了对比的两面,更需要作者在叙述中力求简练。
比较式导语对比现在的情形与过去的情形,对比此地的情形与另一处的情形,在衬托和对比中凸现现实情况的新闻价值。
其比较的方向有:纵向对比,即把现在的情景和过去的情景相比较,以过去来衬托现在;横向对比,即把发生在此时此地的新闻事实同另一情景相对比。
3.版面要素答:版面要素是指填充版面空间的各种材料,包括标题、图片、色彩、线条、字体。
它们都有各自的实际功能,可以通过缩小、放大、变形和不同的搭配方法,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情感。
因此,它们都是版面语言中的重要词汇。
版面要素包括:①标题是版面元素的第一阅读要素,是扮演信息内容的“橱窗”角色,标题的制作就非常的重要。
②图片无法言及的魅力冲击读者视觉。
报纸中的图片包括照片、图表和视觉化的标题等。
图片通过对读者直接的视觉冲击引起读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014年云南大学人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4年云南大学人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7159fbf6bd97f192279e9c4.png)
2014年云南大学人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简答题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答: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如此。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所谓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与坏。
因此,提高编码水平是传播者永恒的话题。
编码并非完全个人的活动,一方面它要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也受编码者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编码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还有其更为深层的领域。
所谓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编码、译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
对传而求通有重要意义。
图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传播双方(例如在对话中)执行着相同的职能施拉姆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该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
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潜网答:布里德的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
其含义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种控制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
如刚踏入编辑部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到那张潜网。
这张潜网就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里的社会控制。
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
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1.深入人心的花——“百消丹”母亲节免费送鲜花活动长甲集团生产的“百消丹”是一种专治妇科病的中成药,作为一个专门致力于女性健康事业的公司,长甲集团深知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妇女的支持。
为了回报杭州市妇女的厚爱,长甲集团杭州分公司于5月12日母亲节那天,举办了免费为母亲送鲜花活动,为杭州1000余位母亲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打个电话,我们就会把您最想和妈妈说的话与一束鲜花,在母亲节这天送到您的母亲手中。
”在母亲节这天,长甲集团“百消丹”组织的送鲜花活动别出心裁,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赏和踊跃参加。
短短三天,打电话参加活动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并留下了一声声对母亲的深情告白:“妈妈,您是儿子永远的港湾,不论走多远,最后都要回到您的怀抱。
”“妈妈,真的感谢您,您是女儿永远的爱。
”“妈妈,我们爱您到永远。
”……当儿女们饱含深情的话语随着鲜花一起送到母亲手中,当看到每位母亲捧着鲜花,脸上绽放出比鲜花还灿烂的笑容时,浓浓的母亲节气氛在杭州城中洋溢着。
一时间,长甲集团“百消丹”举办的母亲节活动成为市民们关注的热点。
案例思考:请分析长甲集团这次活动的性质和技巧(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
正确答案:长甲集团组织的为母亲送鲜花活动,是一种公益性的公关活动,属于社会性公关。
其特点是以各种社会性、赞助性或公益性的活动为主,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为自己的信誉进行投资。
企业开展任何形式的公益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进行广告宣传。
但是与其他形式的广告活动相比,“百消丹”送鲜花活动,很好地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利益,提醒人们关爱母亲、珍惜亲情,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公关技巧方面看,至少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注意或借鉴:(1)大打亲情牌。
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最能打动人们心弦的。
2019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2019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七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南京大学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共七册)》编写根据以下参考书目:(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3)《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著,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网络传播概论》杜俊飞著,第四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5)《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著,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6)《广告策划与创意》蒋俊峰/杜俊飞著,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这六本是重中之重,你要反复看,反复背诵笔记。
除了这六本,南大还给出了其它参考书目,大致了解一下几本:(1)《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 Emery)、埃温·埃默里,2009;(2)《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丁俊杰,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Albarran.A.B.)、崔保国,2010该书通过提供院系专业相关考研内部信息,总结近年考试内容与考录情况,系统梳理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解析,令考生不再为信息匮乏而烦恼,同时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适用院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硕】适用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内容详情Part 1 内部信息必读:网罗南大该专业的考研各类内外部信息,有助于考生高屋建瓴,深入了解南大对应专业的考研知识及概况,做到纵观全局、备考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2014年南京大学334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考研
试题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5'*45'*4))
1、整合营销传播
2、组合报道
3、体验式报道
4、真人秀
二、论述题论述题((20‘*320‘*3))
1、请简要论述在社交化媒体背景下互联网舆情多体现出的新的特点。
2、请论述为什么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能得到受众如此多的关注和好评。
3、请用伯格那教养理论分析电视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三、操作题
操作题 1、假设有一家工厂存在污染环境的偷排现象,而你是一家报纸的记者。
在正面采访遭到拒绝后,编辑要求你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采访,请列出你的采访计划。
2、“双十一”期间,我国网民网购总金额突破350亿,网购极大的改变了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
请据此写一篇800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