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4)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动物不是生活在土壤的是( ) A .蚯蚓 B .屎壳郎 C .蚂蚁 D .金鱼 2 .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3 .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幔B .地壳C .地核4 . 洗沙游戏中主要洗去了( )。

A .沙B .黏土 5 . 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A .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B .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6 . 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A .汶川地震B .岩石变成泥沙 C .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7 . 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A .沙B .黏土C .粉沙 8 .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B .少C .一样9 . 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B.我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我国东部多高山,西部多平原10 . 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二、填空题11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2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和活火山。

13 . 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14 .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内。

火山活动与(_____)和(____)运动有关。

15 . 土壤中的腐殖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_____)%~(______)%以上。

A、75B、85C、9016 . 降雨量比较大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降雨量比较小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4)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土壤中的小动物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中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腐殖质。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

【解答】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

故此题是错误的。

2.【答题】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布满了()。

A. 细沙B. 大石头C. 鹅卵石【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侵蚀。

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解答】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布满了细沙。

选A。

3.【答题】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风化B. 沉积C. 侵蚀【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侵蚀和沉积现象。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解答】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选C。

4.【答题】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 板块的碰撞B. 板块的漂移C. 风的侵蚀D. 板块的张裂【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地球表面地貌多样性的原因。

由于印度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下方插入,抬高了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那一部分,海水退去,形成了高原。

目前印度洋板块还在不断深入,所以逐渐形成了珠穆朗玛峰。

【解答】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板块的碰撞。

选A。

5.【答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的是()。

A. 腐殖质B. 小小的沙粒C. 多种无机盐D. 一小块碎玻璃【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土壤的成分。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4、土壤中有什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4、土壤中有什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4、土壤中有什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

A、给植物提供盐分B、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C、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是( )。

A、沙砾B、沙C、粉沙【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土壤的成分中,( )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A、空气B、腐殖质C、.水【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如图所示,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土壤B、腐殖质C、水【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把一整块的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

【答案】:【解析】:土壤中最小的颗粒是黏土。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腐殖质多的土壤,小动物也会比较少。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对人类没有多大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保护。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请你说一说土壤和生物的关系。

【答案】:【解析】:第13题【实验探究题】雨过天晴,最先干的土壤是______;最不容易干的土壤是______。

种植水稻的底层上壤是______。

砂土类土壤小适宜耕种植物,你认为主要是因为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实验探究题】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写出实验材料和实验结论。

1)实验材料:______。

2)实验步骤:把土壤放入试管中;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把玻璃片盖在试管口。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

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练习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有_____、高原、山地、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我国的地形_____高_____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______状分布3、地球上_____多,_____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_____表示,用绿颜色表示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沧海桑田表明地球表面是变化的。

()2、地球上海洋少,陆地多。

()3、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复杂多样。

()4、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5、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蓝色代表陆地。

()6、沙洲可能是水土流失形成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地势的高低,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下列符合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2、小鹿同学在和外地笔友通信的过程中知道了笔友的家乡“山峦起伏,崎岖不平,山峰高耸”。

这天他收到了笔友寄来的明信片,是当地风景俯瞰图,推测笔友家乡地形主要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3、地形图上,填充浅蓝和深蓝色的地方,通常表示是()A.湖流、湖泊和海洋B.草原和平原C.丘陵和山地4、覆盖地球表面最多的是()A.水B.裸露的岩石C.衣田D.沙漠5、在世界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 )A.不同的国家和省份B.不同的生物分布C.不同的地形地貌6、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雨水冲刷B.淤泥沉积C.风的吹蚀四、连线题把各种颜色及其代表的地形进行连线。

海洋黄色平原棕褐色高山绿色丘陵蓝色雪峰白色五、综合题1、填一填平原丘陵盆地高原高山2、读图题我国地形图沿着北纬32°自西向东的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呈_____高_____低的特点。

3、观察下面地貌特点,推测它们的成因。

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平原盆地2、西东阶梯3、海洋陆地蓝色平原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A3、A4、A5、C6、C四、连线题五、综合题1、2、高原盆地平原西东3、图片编号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①岩层弯曲、断裂地震破坏②湖泊被群山环抱火山喷发风的吹蚀③呈现一个个形态多姿的石柱、平台形高地④地面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水的冲刷碎⑤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泥沙沉积。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试卷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等第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 分)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和(土壤)。

3、由于受(大气)、(水)、(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5、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6、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岩石可能会(风化)。

7、风化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9、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

10、(黏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是因为它们比较轻。

11、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12、在进行沉积实验时,我们发现了(重)的物体先沉积。

13、(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4、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侵蚀)。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新疆的吐鲁番是个( C )。

A、高山 B、平原 C、盆地2、地势低平而宽广是( B )地形特点。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 A ),压力越来越(C)。

A、高B、低C、大4、地壳主要是由(A )构成的。

A、岩石B、水C、空气D、二氧化碳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B )。

A、侵蚀B、风化C、沉积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从小到大分为( C )。

A、沙粉沙沙砾黏土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7、( C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土壤中的大颗粒为()。

A.沙粒B.粉粒C.黏粒2 .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B.石头C.风3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砂岩B.花岗岩C.石灰岩4 . 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A.沙B.小石子C.黏土D.腐殖质E.水F.空气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6 . 食盐、白糖等固态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

A.固体B.晶体C.形体7 .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8 . 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地球内部的构造,科学家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的时候产生的来推测的。

()A.热量B.地震波C.空气变化D.天气变化二、填空题9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______)和(______)。

10 . 地震发生前会有井水____,动物____,___的微波,大地___,瓦斯___等征兆出现。

11 . 过去流行一种——天花,很多人被天花夺去了生命。

一个叫爱德华琴纳的医生发现,挤牛奶的女工没有一个得天花的,她们手上的小痘痘引起了他的注意。

琴纳发明治疗天花的方法——(_______)。

12 .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______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

13 . 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__________。

岩石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14 . 河沙是石块在自然状态下,长期经河水反复冲涮、摩擦形成的。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共16张ppt)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科版(共16张ppt)

• • 三A、、简土答壤题 B、 腐殖质
C、岩石
• 1、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一、填空题
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 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 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侵蚀。雨点降落到地 面便是土壤被侵蚀 的开始。 2、 雨量 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二、判断题
1、火山喷发只会带来危害,不会带来好处。 (× )
2、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 )
3、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 (√ )
4、从火山和地震带给人们的信息可知,地球内部是
运动的。
(√ )
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填空题
• 1、由于受 水、 大、气 气或温 动植的物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
一、填空题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 •
1(2、、沉河 黄积流 河)对 中。土 的地 流的 水作中用含主沙要量表极现大(,这些沙)侵主和蚀要是

)作用。
流水的侵蚀
二、判断题
• 1、上流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
• 2、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
• 3、侵蚀使突起地方的土地流失,沉积填平了低洼 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 貌。
海洋
陆地
2、地球上
高面积山比
面积平大原;
我国西部多
,东部 多
B
3、我们家乡杭州的主要地形(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一、填空题
1、地球内部分为、 地壳 、 地幔、 地核三 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 地壳 内,火 山活动与 地幔 和 地核 的运动有关。 2、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 挤压 后隆起 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 拉伸 后形成 的断裂谷。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教科版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练习题一、填空题。

1.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造成的。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压力越来越()。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

4.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说来,()的颗粒先沉积,()的颗粒后沉积。

5.()和()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6.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7.岩石在()()()()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

8.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

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

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9.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小石子),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10.土壤中还有()和()。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二、判断题。

1.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相同的地形地貌。

()3.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4.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5.在各种力量塑造和改变着地表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害。

()6.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是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
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2、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土壤是()、()、()、()、()和()等物质的混合物。

4、土壤的成分中,()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二、判断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
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6、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
8、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三、选择
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多高山,()多平原。

A、东部
B、西部
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4、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
B、腐殖质
5、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A、重的颗粒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6、(),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四、实验探究
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请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五、回答问题
1、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

2、请你制定一份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注意写明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