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pdf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有一镁的合金2.4g ,在合金中加入1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金属与稀盐 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是镁铝合金,则 m >0.2 gB .若是镁铁合金,m=0.16g ,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50%C .若是镁铜合金,则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 .若是镁锌合金,则 m <0.2g【答案】B【解析】镁、铝、锌、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为: Mg+2HCl ═MgCl 2+H 2↑,2Al+6HCl ═2AlCl 3+3H 2↑,Zn+2HCl ═ZnCl 2+H 2↑,24 73 2 54 219 6 65 73 2Fe+2HCl ═FeCl 2+H 2↑,56 73 2A 、2.4g 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2g 氢气,2.4g 铝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 ,因此若是镁铝合金,则m >0.2g ,正确;B 、如果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50%,则铁和镁的质量都是1.2g ,1.2g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1g ,1.2g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1.2g×2÷56=0.04g ,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50%时,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1g+0.04g=0.14g ,错误;C 、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2.4g 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需要氯化氢质量是7.3g ,而混合物中的镁质量小于2.4g ,因此消耗氯化氢的质量小于7.3g ,即若是镁铜合金,则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正确;D 、2.4g 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0.2g 氢气,2.4g 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 ,因此若是镁锌合金,则m <0.2g ,正确。
故选B 。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A .60%B .47.3%C .40%D .33.6%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0g×23%=11.5g 。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Fe—56,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形态变化B、有无发光发热现象C、有无新物质生成D、有无颜色变化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B、石油C、食醋D、胆矾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干冰用作致冷剂D、氧气用于炼钢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分子B 氧原子C 氧离子D 氧元素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A、物质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元素种类没有改变D、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核外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D、核外电子总数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8、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YXB、Y2XC、YX2D、XY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Fe C、Al D Si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N2B O2 C CO2 D 稀有气体11、5月2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B、COC、N2D、CH4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没有颜色和气味B、难溶于水C、具有可燃性D、密度最小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A、沼气(CH4)B、赤铁矿(Fe3O4)C、酒精(C2H5OH)D、石灰石(CaCO3)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He 和H2B、O2和N2C、CO 和CO2D、CH4和空气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A、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B、浸没在植物油中C、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D、浸没在蒸镏水中ntheirbe(hingsint 、有h2n、分子,原子,离子(顺序可以打乱),原子、H三、本题共an dA l l t h i n gs in th ei r be i n g a r e g o o df o r s o ② 化合 (类型1分) ③ 置换 (类型1分)2、① ②(不写等号不得分,②题括号中可填写H 2和H 2O 或C 和CO 2)3、① ② ③ ④四、(每空1分共13分)1、 2、药匙,固体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纯净的生石灰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转化为B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如无浓硫酸,则粉末B中Cao质量测定值偏小C.粉末B中CaCO3的质量为5克D.粉末B中CaO的质量为16.6克【答案】B【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转化为B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由于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增加,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正确;B、如无浓硫酸,气体C中的水分会被烧碱固体一同吸收,固体增重偏大,计算得到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相应吸收水的质量偏小(A到B增加29g-25g=4g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总和),计算所得氢氧化钙的质量会(比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的质量)更小,则粉末B中CaO 质量测定值偏大,故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g10044=x 2.2gx=5g,故正确;D、A到B增加29g-25g=4g,吸水水分质量为4g-2.2g=1.8g设B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CaO+H2 O═Ca(OH)2,18 741.8g y1874=1.8g yy=7.4g粉末B中含有CaO的质量为:29g-5g-7.4g=16.6g,故正确。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3.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地区(SWZ)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模拟试题(一)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CO (NH2)2B.KNO3C.K2CO3D.Ca3 (PO4)22.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3.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加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盐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4.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B.滤渣中一定有Ag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D.蒸发结晶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7.(题文)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钾[K2SO4] B.尿素[ CO(NH2)2]C.硝酸铵( NH4NO3] D.磷酸二氢钾[KH2PO4]8.从下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9.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机器人“变”形10.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合理的是A.区分两种常见氮肥氯化铵和硫酸铵,可以通过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分辨B.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达到目的C.Ca(NO3)2、Na2CO3、NaCl、HNO3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D.在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为②③④①探究酸碱中和②过滤操作③测某浓度浓硫酸的pH ④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HCl、BaCl2、NaCl B.FeCl3、HCl、NaCl、NaOHC.H2SO4、NaOH、BaCl2、CuCl2D.NaOH、Ba(NO3)2、NaCl、MgSO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组内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三种不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放出气体、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组内物质可以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组内物质可以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C、CuCl2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H2SO4,无明显变化的是BaCl2溶液,不用其他试剂,组内物质可以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D、MgSO4溶液与NaOH、Ba(NO3)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D。
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溶液增加质量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故选:C 。
【点睛】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3.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18.6g ,能与7.3%的稀盐酸200g 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 ) A .3:2 B .2:3C .1:2D .1:1【答案】C 【解析】 【详解】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设此样品中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m2322Na CO +2HCl =2NaCl +CO +H O10673xm↑ 106x=73mx=106m/73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2NaOH +HCl =NaCl +H O 4036.5y 200mg 7.3%-⨯40y=y=40(14.6g-m)/36.536.5200g7.3%-mx+y=(106m/73)+40(14.6g-m)/36.5=18.6g,m=7.3gx=10.6g y=8g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2NaOH+CO=Na CO+H O223280106z10.6g80z=z=8g10610.6g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8g:(8g+8g)=1:2。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31、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uOCuSO4 B . CuSO4ZnSO4
C. FeFe3O4 D . CuOCu(OH)2
3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 pH 值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H2SO4、 KOH、 NaCl B . NaOH、 NaCl 、 H2O
C. HNO3、 KCl 、 Na2CO3 D . CaCl2、 Ba(OH)2 、 H2O
42、下列各组物质,只借助于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A. CuSO4、 KOH、 NaOH B. BaSO4、 CuSO4 、 NaCl
C. CaCO3、 BaCO3、 Na2CO3 D . AgNO3、 KNO3 、 NaCl
4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属于-
3 价的是
A. NH4 Cl B . N2 C . N2O3 D . HNO3
A.2∶3 B.65∶56 C.56∶65 D.1∶1
2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 CuO B. Ca(OH)2 C . CaO D. Na2CO3
29、2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那么,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A. 5.7% B . 4.6% C . 9.1% D . 10%
中考模拟考试题 一、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a A.蔗糖 B .酒精 C . KNO3 晶体 D .食盐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KNO3 B . NaOH C. H2SO4 D . NaCl 3、下列物质中,属于正盐的是 A. NaHCO3 B . Na2SO4 C . Ba(OH) 2 D . H2S 4、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MgO B. Fe2O3 C . CO2 D . H2 O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
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选B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2.已知: 32322Fe(OH)Fe O+3HΔO,现将CO气体与21.4g Fe(OH)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 x O y混合物12.8g,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CO2和H2O共8.6gB.混合物中含5.6g铁元素C.Fe x O y为Fe2O3D.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答案】D【解析】【详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2442Fe+H SO=FeSO+H56982x y0.2g56x=20.2g,98y=20.2gx=5.6g,y=9.8g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21.4g 100%11.2g 56+173⨯⨯=⨯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2442FeO +H SO =FeSO +H O72987.2g z727.2g =98z,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100%=19.6%100g⨯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2CO+2Fe(OH)Fe+FeO+3H O+2CO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322Δ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 56m =21421.4g,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质子,它属
学海无涯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
该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为
。
,电子形成
离子(填阴或阳),
,它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7、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水的混合物制取甲烷。现有(1)制 H2(2)制 O2(3)
制 CO2 的气体发生装置,制甲烷应采用的装置是
,收集甲烷可用
,
法或
法,但最好用
A、30 克 B、43 克
C、23 克 D、无法确定
18、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学海无涯
A、试管 B、烧杯 C、烧瓶 D、集气瓶
19、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以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空
调和冰箱中的致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氟氯烃(以 M 代替),它可以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
法。
8、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CO2,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除去 CO 中混有少量
9、在空气中燃烧 1.6 克某化合物,生成 4.4 克 CO2 和 3.6 克水,则该化合物是由
元
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
。
10、左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在 t2℃时,A 的溶解度为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核外电子层数 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核外电子总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6 分)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2、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 的最小微粒。
、、
,其中
是化学反应中
3、电解水时,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
二者的体积比为
,若负极气体的密度为 P1,正极气体的密度为 P2,则求组成水的两
程为:M+ O3 →MO+ O2
MO+O→M+ O2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0、将含氧元素 64%的 5 克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CuO 后,再使气体通入足 量澄清石灰水中,可生成白色的沉淀的质量为( )
A、5 克
B、10 克 C、15 克 D、20 克
2)
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3)
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常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
4)
在煤炉的煤层上方常常会看到蓝色火焰。
四、实验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Fe C、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CO2
D 稀有气体
11、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 气体是( )
A、CO2
B、CO C、N2
D、CH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有无形态变化 B、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化
C、有无新物质生成
D、有无颜色变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食醋
D、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干冰用作致冷剂
D、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浸没在植物油中
C、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来自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17、25℃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学海无涯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 10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Fe—56,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 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学海无涯
8、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X、Y 元素化 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YX B、Y2X
C、YX2 D、XY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加热氯酸钾
属于 反应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 反应
③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属于 反应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学海无涯
(1)Na2CO3+HCL—NaCl+H2O+( )
(2)Fe2O3+( )
Fe+( )
3、写出能解释下列问题或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
铁制容器不能用于盛放硫酸铜溶液。
)
A、没有颜色和气味 B、难溶于水 C、具有可燃性 D、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沼气(CH4) B、赤铁矿(Fe3O4) C、酒精(C2H5OH) D、石灰石(CaCO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He 和 H2
B、O2 和 N2 C、CO 和 CO2 D、CH4 和空气
。
②在 t1℃时,B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在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④当温度低于 t1℃时,A 的溶解度
B 的溶解度(>、=、<)
⑤t1℃ 时,20 克水中最多可溶解
克 B 物质
⑥t2℃ 时,255 克 A 物质饱和溶液中含 A 的质量为
克。
三、简答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12 分)
种元素的原子数比的计算式为
。
4、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5、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五种气体中,能使灼热氧化铜还原为铜 的是
星木条复燃的是 是
,点燃烧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能使带火 ,属于有机物的
。( 以上各空均填化学式)
6、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81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