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合集下载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1926年7月,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全面爆发。

这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斗争,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更是中国共产党对武装革命的一次探索。

面对以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首的军阀,中国共产党更是独立武装了一支精锐部队。

在北伐战争期间,这支勇猛善战、连战皆捷的革命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势力,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的胜利,同时也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这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铁军”是如何诞生的?是谁领导了这支革命队伍?
北伐战争的初战胜利,燃起了国民革命军的斗志,也打响了北伐战争的第一枪。

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场战役中,号称“铁军”的共产党部队,却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那么这场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北伐战争时期,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发生了哪些曲折的故事?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徐焰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党史故事100讲》——《北伐洪流铁军扬名》。

《黑手高悬国共破裂》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了全国。

从1926年7月起,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北伐,连克长沙、武汉等地,然而就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一件突发事件却彻底打乱了胜利的步伐,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开始排斥和对抗共产党,也为后来的十年内战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共大革命的失败?国共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为什么会破裂呢?。

百年党史宣讲稿100年沧桑巨变

百年党史宣讲稿100年沧桑巨变

百年党史宣讲稿100年沧桑巨变百年党史宣讲稿100年沧桑巨变大家好!中国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xx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

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

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我们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

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员。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

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

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

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

党的历史虽然只有100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

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学党史故事100讲

学党史故事100讲

学党史故事100讲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缘起与背景1921年7月1日,在上海茶楼“峨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发起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倡议。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动荡,经济落后,外部压力与内部分裂并存。

因此,成立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自由、民主平等、国家繁荣富强的政党,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革命的先锋——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一个光荣的历程。

从小组会议、乡村组织到城市工会、工农兵运动等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线。

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广大劳动人民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3.艰苦卓绝——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临的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为了实现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了超越常人的斗争。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苦,才创造了伟大的历史。

4.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实践为特点的。

他们始终秉持信念,勇于承担责任,一次又一次的把困难转化为动力,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5.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

他们始终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站在百姓角度,积极的寻找问题之根源,破解难题,真正做到群众利益至上,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中。

6.共产党人的信仰——崇尚民族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有着高度的爱国精神。

他们不断提高民族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保护国家文化传承,并且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独立自主的路线,巩固和壮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7.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的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牺牲了无数的生命。

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新中国建立的目标,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树立了人类解放的光辉榜样。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

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题目: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些感动人心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们的精神照耀着今天的我们,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

第一篇:《南粤救亡纪实》1940年,广东北流县因地势险要,成为了华南最后的崩堤口,也是国共两党在华南唯一的交战地区。

当时,国共双方都集结了大批军队,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持久战,期间武装斗争和民众生活遭受巨大破坏,百姓们苦不堪言。

在这个时候,党的地下组织派遣了一批党员干部来到了北流,他们深入农村、工厂和机关,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抗战,发动人民,组织反侵略救亡运动。

同时,他们还积极帮助人民度过难关,发展生产,挖掘矿藏,筹集资金,组织救济和医疗工作。

他们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抵御了日寇及其走狗的侵略,维护了家园和民族的尊严。

这些党员干部,做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党员,什么是共产党人,他们的精神,永载史册。

第二篇:《新四军战士皮日休传人口述》新四军上将谭震林的司机皮日休是一位普通的战士,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1945年春节,皮日休与几名战友奉命执行任务,潜入了敌区。

在返回时,他们被日军包围,同伴们被打死了一半,皮日休幸存了下来。

面对困境,他毫不退缩,连续翻越数个不足一米宽的陡壁,背着受伤的战友顽强前进,最终于次日凌晨回到了新四军驻地。

皮日休被评为优秀战士,并被授予银星勋章,他的事迹被翻译成英文,被发布在新华社、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上,传遍世界各地。

皮日休的英勇事迹,激励了一个时代的人们,他的精神,成为国家精神的象征。

第三篇:《挺进长征的林彪同志》林彪同志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袖之一,他在革命事业中的艰辛和牺牲,堪称一代人的楷模。

1935年12月,林彪率领临时军委部队完成了泸定桥前的最后阻拦,在命令下达后,他和傅秋实同志率先冲进敌人阵地,浑身都是枪伤,而他却仍在高声呼喊:“挺进!挺进!向前冲!”1936年,林彪奉旨领导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条奔赴新疆北进长征路,是一条英勇前进的路,也是一条艰苦曲折的路。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党史故事100讲》内容简要《党史故事100讲》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策划,以党的90多年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建档篇: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要从五四运动讲起五四游行中唯一的印刷品游行路上的故事第一位牺牲的烈士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次政治大罢工五四运动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陈望道?《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周恩来“伍豪”化名的由来?马克思主义在全国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自己的工会?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秘密离京?陈独秀在上海?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各地共产党组织相继建立?齐聚上海一大召开?一大会议讨论的焦点与分歧?被迫中断的最后一晚会议?党的生日的由来?一大召开后党务工作的新气象二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确定革命纲领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前所未有的工人运动高潮十年内战篇第1集:南昌起义八七定向第2集:秋收暴动开辟井冈第3集:广州起义群雄四起第4集:朱毛会师组建劲旅第5集:中共六大低潮奋起第6集:古田丰碑奠定军魂第7集:红色割据星火燎原第8集:以弱抗强打破“围剿”第9集:血战湘江遵义转折第10集:雄关漫道三军会师抗战篇第一集瓦窑决策联合抗日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八一宣言》的诞生瓦窑堡会议召开探访瓦窑堡会议旧址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统战张学良西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集西安事变石破天惊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把兄弟扣押西安事变的起因从西安事变看各方反应各方调集力量,处理西安事变问题民族危机当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三集红军改编首战平型全面抗战的起点:“卢沟桥事变”八路军第129师改编的一幕红军改编的过程备战平型关平型关大捷雁门关战斗和奇袭阳明堡机场第四集敌进我进敌后抗战毛泽东的三封电报指导开展游击战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为何选在离延安100多公里外召开会议聂荣臻开辟根据地的四项工作法晋察冀的成功推动全国根据地纷纷建立八路军反扫荡击毙日军中将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第五集百团大战破袭歼敌聂荣臻元帅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打破囚笼,发动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最艰难战役——狮脑山之战巩固发展破袭战成果打破日军的扫荡百团大战的丰硕成果第六集抗联苦斗华南坚守东北抗联杨靖宇的故事东北抗联走上抗日第一线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敌人鼻子底下活动的抗日武装:东江纵队“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琼崖纵队第七集延安整风鼎力自强王明到延安王明和博古的故事延安整风的具体内容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延安整风的评价第八集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南泥湾》的由来359旅艰难的开荒路大生产运动的起因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第九集会聚七大确立指针九次延期的中共七大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中共七大正式召开枣园后沟的水草湾中共七大突出贡献的三大议题解放战争篇第1集:重庆谈判谈打结合第2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第3集:中原突围奋起自卫第4集:两条战线内外夹攻第5集:土地改革保家保田第6集:千里跃进全线反攻第7集:运筹帷幄战略决战第8集:两个务必进京赶考。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课讲稿范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课讲稿范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党课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党的辉煌历程,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诞生。

从此,党走过了一段崎岖而充满坎坷的道路,经历了多次风雨洗礼,但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断奋斗和前进。

中国共产党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成功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反腐败斗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永远在路上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回首党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正是在一代代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在一些伟大领袖的卓越领导、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中取得的。

举国上下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而团结一心,把我们党带领全体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勇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这里,我想对所有英勇的党员干部和无数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奉献的人民群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你们拼搏、奉献、忠诚和坚毅的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保障了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顺利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面对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清醒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争取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珍惜党的宝贵财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继续努力。

让我们携手前进,共同努力,让中国共产党岁月静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红色故事讲解稿

红色故事讲解稿

红色故事讲解稿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讲解红色故事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一则红色故事,以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国共合作破裂,革命队伍在国民党的镇压下四分五裂。

然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一支由革命者组成的游击队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支队伍就是红军。

红军的创建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他带领几十名革命志士于1927年秋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这成为了红军的发源地。

在井冈山这个艰苦的地方,红军面临了巨大的困难和敌人的严密围剿,但他们依然坚持斗争,坚持贫下中农的政策,有效地团结了广大农民群众。

红军的创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重建力量的一个重要节点,更将成为红军后来在中国革命中光辉的一页。

在井冈山,红军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斗争,成功地击退了国民党的进攻,推翻了封建地主的统治。

红军的胜利源于他们对农民群众的深入调查研究,对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群众力量的巧妙运用。

红军将军事斗争与土地改革相结合,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树立了农民群众对红军的信任和支持,为红军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军的成立不仅给中国革命注入了坚定的信心,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红军的崛起,无疑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颗明亮的星。

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寓意着我们应该以红军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红军不畏艰险,坚决执行党的决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从红军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军的故事告诉我们,新中国的诞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

感谢毛主席和伟大的红军将士,他们为我们树立了革命的楷模。

正是因为他们的奋斗,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铭记红军的奋斗历程,传承红军的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故事演讲稿(26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26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26篇)红色故事演讲稿(26篇)红色故事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

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

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

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

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

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

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

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

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

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

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

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 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

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

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 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

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

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

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第二十九讲)——运筹帷幄战略决战
解放战争也被称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此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这次战争的时间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历时四年多,而在这段时间内,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众多决战,而其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有三个,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的意义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 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 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

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平津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平津会战。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
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 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