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微专题五 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练习 苏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的遗传学规律的解题方法

高考生物的遗传学规律的解题方法

高考生物的遗传学规律的解题方法高考的遗传学规律的解题方法一、细心审题:明白题中的和隐含的条件,不同的条件、现象适用不同规律:1.基因的分别规律:A.只触及一对相对性状;B.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别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分别比为1∶1。

2.基因,写遗传图解:P①RR×RR②RR×Rr③RR×rr④Rr× Rr⑤Rr×rr⑥rr×rr★留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在▲一个理想必需记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3.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集体只发生一种类型的配子B.一对杂合基因的集体发生两种配子(DdD、d)且发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C.n对杂合基因发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

例:AaBBCc发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4.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区分独立构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首先要知道:一对基因杂交,后代有几种子代基因型?必需熟练掌握二、1)例:AaCc×aaCc其子代基因型数目?∵Aa×aaF是Aa和aa共2种[参二、1⑤]Cc×CcF是CC、Cc、cc共3种[参二、1④]∴答案=2×3=6种(请写图解验证)5.计算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的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区分独立构成子代表现型数目的乘积[只问一对基因,如二1①②③⑥类的杂交,任何条件下子代只要一种表现型;那么子代有多少基因型就有多少表现型]例:bbDd×BBDd,子代表现型=1×2=2种,bbDdCc×BbDdCc,子代表现型=2×2×2=8种。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学案

丰富丰富纷纷第 17 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伴性遗传(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凭据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达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照: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如表所示:种类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满性和独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立性态结构相对牢固体细胞成对成对存在配子成单成单续表种类基因染色体项目体细胞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中本源个来自母方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由组合[ 助学巧记 ] 萨顿假说,类比推理,结论正误,实验考据。

果蝇杂交,假说演绎,基因染( 色 ) 体,线性排列。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考凭据(1)证明者:摩尔根。

(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研究过程①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丰富丰富纷纷②实验解析a. F1全为红眼 ( 红眼为显性 ) 。

b. F2中红眼∶白眼= 3∶1( 吻合基因的分别定律) 。

c. F2中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系。

③假设与讲解——提出假设a.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b.用遗传图解进行讲解( 以下列图 )④演绎推理,实验考据:进行测交实验。

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 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 1∶1∶1∶1。

⑤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必修 2 P30 图 2— 11 改编 ) 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的结果,以下相关该图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依照基因的分别定律C.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差别是碱基的种类不相同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用然都能表达答案: D考向 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2018 ·昆明模拟)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地址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好多个基因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等人首次经过实考据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 A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获取成功的重点,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研究基因奇特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以下研究:① 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 基因 ) 控制② 1903 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考凭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 C考向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3.(2018 ·河北唐山模拟)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非选择题五大命题点规范答题指导2课件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非选择题五大命题点规范答题指导2课件

(2)由题意知,子叶呈红色的植株的基因型是 A_B_C_D_ee,让该植株自交, 如 果 是 纯 合 子 , 基 因 型 是 AABBCCDDee , 自 交 后 代 的 基 因 型 都 是 AABBCCDDee,表现为红色;如果是杂合子,则自交后代四对控制色素合成 的基因至少有一对隐性纯合,表现为无色,所以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无色,则 为杂合子。
(2)果蝇控制卷翅和直翅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请用纯合正常身 卷翅果蝇与纯合毛身直翅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控制正常身和 毛身的这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则表明该对等位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则表明该对等位基因不在Ⅱ号染色体上。
[ 名师指导] 1.提取关键信息,防止推理错误。 (1)由题意知, 5 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因此控制色素合成的四对等位基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分别位于 4 对同源染色体上,4 对等位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 假如 5 对等位基因分别用 A、a、B、b、C、c,D、d,E、e 表示,E、e 表示 控制紫色和红色,隐性基因纯合பைடு நூலகம்为红色,其他情况为紫色,因此子叶呈紫 色的植株基因型是 A_B_C_D_E_,共有 2×2×2×2×2=32 种基因型。
[ 答案]
(1)因为当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表现型为正常身和毛身,无法
判断显隐性 (2)实验方案:用纯合正常身卷翅果蝇与纯合毛身直翅果蝇个体杂交得到 F1, 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 F2,观察 F2 的表现型 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F2 出现 3 种或 2 种表现型 ②F2 出现 4 种表现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微专题五 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微专题五 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课件
12/9/2021
3.定型:根据表现型及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大致确定基因 型,再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准确确定基因型。 4.定量:确定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根据已知个体的基 因型及其概率,推理或计算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 概率。在计算两种以上遗传病的概率时,可先分别计算每种 遗传病的概率,再根据要求将不同遗传病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组合即可轻松解答相关问题。
12/9/2021
(1)青色壳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青色壳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壳蟹和青色壳 蟹 , 且 比 例 为 1∶6 , 则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组 合 为 AaBb×________。 (3)AaBb×AaBb 杂 交 , 后 代 的 成 体 表 现 型 及 其 比 例 为 ________。
12/9/2021
(1)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图甲中的Ⅱ 2 片段,Y 染色体上无相应片段。(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相应部分才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是Ⅰ片段(因为 X 和 Y 的Ⅰ片段 是同源的)。(3)从图乙中看出,该病的患者全部为男性,则可以推 出该致病基因位于 Y 染色体的Ⅱ 1 片段上。
(1)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F1 均为灰体有眼果蝇, 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有眼对无眼为显性。Ⅲ号染色体上有 黑檀体基因,若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说明两对基 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 表现型应为四种, 比例为 9∶3∶3∶1,根据显隐性关系推知,四种表现型应是灰体 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若控制无眼的基因 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说明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也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与前者的遗传结果应 类似。(2)一翅型正常的群体中(设 A、a 表示显隐性基因),偶然出 现一只卷翅的雄性个体,如果是由于卷翅基因的“携带者”偶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05 孟德尔两大定律的比较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05 孟德尔两大定律的比较课件 新人教版

因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E_ff E_Ff E_FF或ee__或ee__
豚鼠毛颜色 黑色 灰色
白色
某课题小组用一只基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探究两对等位基因(E和e, F和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并作出相应预测。
(1)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以下三种类型。 (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其子代豚鼠毛的颜色和比例。
1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 同源染色体上
2对等位基因位 于2对同源染色
体上
n对等位基因位于n 对同源染色体上
遗传实质 实践应用
联系
减数分裂时,等位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的分离而进入不同 配子中
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 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进行自由组合,从而进入同一配子 中
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 纯合
➢2. 典例剖析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解析
甲(YyRr)与乙(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错 误;乙(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为2种,表 现型的种类为1种,B错误;甲(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性 状分离比为1∶1,C错误;甲(YyRr)与丁(Yyrr)杂交,其后代的 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为2×2=4(种),D正确。 答案:D
解析 (2)判断豚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需用测交法,故让该只基 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与多只隐性纯合雌性白毛豚鼠进行杂交。 答案 (2)让该只基因型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与多只隐性纯合雌性白 毛豚鼠进行测交
1.豚鼠毛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

高考生物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物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物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技巧有哪些高考生物遗传学基本规律解题技巧伴性遗传:(也分正推、逆推两大类型)有以下一些规律性现象要熟悉:常染色体遗传: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相等。

伴性遗传: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不等(男女平等);女性不患病——可能是伴y遗传(男子王国);非上述——可能是伴x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重女轻男);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重男轻女);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综合题: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主要是自由组合。

所有的遗传学应用题在解题之后都可以把结果代如原题中验证,合则对,不合则误。

若是选择题且较难,可用提供的a—d等选项代入题中,即试探法;分析填空类题,可适当进行猜测,但要验证!测交原理及应用:①隐性纯合体只产生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与杂合体产生的配子受精,能够让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所携带的基因表达出来(表达为性状),所以,测交能反映出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从而推知被测杂合体的基因型。

即:测交后代的类型和数量比=未知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数量比。

②鉴定某一物种(在某个性状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方法: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两种及以上表现型),则它是杂合体;后代只有一个性状,则它是纯合体。

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必考):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的显性还是隐性遗传:①只要有一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②只要有一双亲都有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2、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①在已经确定的隐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正常,有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②在已经确定的显性遗传病中:双亲都有病,有女儿表现正常者,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单元综合理精选教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单元综合理精选教案

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一) 以细胞产生、生长、衰老和凋亡为线索,理清细胞的生命历程1.关于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的三点提示(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3)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三点提示(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只有间期才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前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后期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造成的。

(3)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3.关注细胞生命现象的五个失分点(1)实质各不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衰老的实质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造成的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凋亡的实质是遗传机制调控的程序性死亡,其过程中也会出现基因选择性表达;癌变的实质是在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2)特点各不同:分化、衰老、癌变细胞的特点各不相同,可依据教材强化记忆。

其中特别注意:衰老细胞中“酶活性低”并非是所有酶的活性低,而是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遗传物质变化情况不同: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会复制均分;分化、衰老和凋亡不会发生遗传物质改变;癌变会发生遗传物质改变。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正常细胞中,调控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而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经发生突变。

另外,细胞癌变是多次(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而不是一次(个)基因突变的结果。

(5)细胞分化和全能性表达的结果不同:前者分子水平是合成某种细胞特有的蛋白质,细胞水平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而后者是形成新的生物个体。

(二) 以基因的传递特点和规律为线索,理清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再剖析(1)基因分离定律实质:①发生分离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与d)。

人教版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教版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4. (2016·泰州模拟)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
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 说 — 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 — 作出假设 — 检验假设 — 得出结 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 行的实验是( D ) A. 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 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 F1的自交
测方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是复习的重点。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课 前 热 身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 考情分析 —— 考查内容 孟德尔遗传实 验的科学方法 基因的分离定 律 等级要求 五年考情分析 2015 年 T4(2 分) C 2013 年 T2(2 分) 2014 年 T4(2 分) C 2015 年 T30(2 分) 2014 年 T33(2 分)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 课前自测 —— 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或错误(用“√”、“×”回答)。 (1) (2012·江苏卷·11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 状表现也不同。( × ) (2) (2012·江苏卷·11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 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解析] 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 (3) (2013·江苏卷·2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 结果证明孟德尔规律不具有普遍性。( × ) [ 解析 ] 许多实验的结果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示其 具有普遍性,有的实验不符合说明孟德尔遗传规律有适用范 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微专题五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练习苏教版1.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的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刁柏(纯合体)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

分析回答:(1)阔叶型的出现可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在实验田中,选用阔叶石刁柏雌、雄株杂交,若杂交后代全部为________,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若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则可能是可遗传的变异。

(2)如果通过某种方法证明了该性状出现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选取多组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全部子代叶片形状进行统计。

若阔叶个体数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窄叶个体数量,则阔叶突变型为显性性状,反之则窄叶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3)经实验证明窄叶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Ⅱ­2区段)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Ⅰ区段)上。

现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石刁柏:A.窄叶野生型雌株B.窄叶野生型雄株C.阔叶突变型雌株D.阔叶突变型雄株应选取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杂交得F1,让F1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F2:①若F1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②若F2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③若F2中雌株为________性状、雄株为________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解析:(1)若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则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突变型性状,即全部为窄叶野生型;若是可遗传的变异,则杂交后代会出现突变型性状,即出现阔叶突变型。

(2)由于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有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显性杂合子,故将多组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进行杂交,子代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数量要大于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数量。

故当窄叶个体数量大于阔叶个体数量时,窄叶为显性性状;当窄叶个体数量小于阔叶个体数量时,阔叶为显性性状。

(3)假设该性状由E、e基因控制。

如果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A和B的基因型为EE,C和D的基因型为ee;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则A的基因型为X E X E,B的基因型为X E Y,C的基因型为X e X e,D的基因型为X e Y;如果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A的基因型为X E X E,B的基因型为X E Y E,C的基因型为X e X e,D的基因型为X e Y e。

A和B组合后代只含有显性基因,C和D组合后代只含有隐性基因,故无法通过后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的位置。

由于Y染色体上有e基因,与Y染色体上没有e基因时表现型相同(如X e Y e和X e Y的表现型相同),故父本要选取显性纯合子(B),母本则要选取隐性纯合子(C)。

①如果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 e X e×X E Y,则子代雌性个体全部为窄叶野生型性状(X E X e),雄性个体全部为阔叶突变型性状(X e Y)。

②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ee×EE,子一代全部为Ee,子二代无论雌、雄都存在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性状。

③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 e X e×X E Y E,则子一代均为窄叶野生型性状,基因型为X E X e和X e Y E,子二代雌株中既有窄叶野生型性状(X E X e)又有阔叶突变型性状(X e X e),雌株全部为窄叶野生型性状(X E Y E、X e Y E)。

答案:(1)窄叶野生型阔叶突变型(2)大于(3)B C ①窄叶野生型阔叶突变型②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③阔叶突变型和窄叶野生型窄叶野生型2.某植物种子圆形对扁形为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可用A、a;B、b;C、c……表示。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植株,其中丁为种子扁形,其余均为种子圆形。

其杂交情况如下:①甲×丁→F1(全部圆形)自交→F2圆形∶扁形=27∶37;②乙×丁→F1圆形∶扁形=1∶3;③丙自交→F1圆形∶扁形=3∶1。

(1)该性状至少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依杂交结果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植株的基因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解析:(1)由①组F2圆形∶扁形=27∶37可知,圆形占27/64,为(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知该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可推知每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圆形,其余情况均为扁形。

(2)由①组F2圆形∶扁形=27∶37可知,F1(圆形)基因型为AaBbCc,已知丁为种子扁形、甲为种子圆形,故甲、丁分别为显性纯合个体(即AABBCC)和隐性纯合个体(即aabbcc)。

②组F1圆形占1/4,为(1/2)×(1/2),乙应有两对等位基因为杂合,乙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③组丙自交后代中圆形占3/4,则丙应有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丙的基因型为AABBCc 或AaBBCC或AABbCC。

答案:(1)3 (2)AABBCC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aabbcc3.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基因B基因↓ ↓前体物质(白色)――→酶A 中间产物(白色)――→酶B紫色物质A 和a 、B 和b 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对a 、B 对b 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 1中紫花∶白花=1∶3。

若F 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 2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根据F 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 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自交所得F 2中,白花植株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2)根据F 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 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由于其自交所得F 2中紫花∶白花=9∶7,所以F 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共五种。

(3)依题干F 1中紫花∶白花=1∶3,紫花(基因型A_B_)占1/4[即(1/2)×(1/2)],可以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Aabb×aaBb。

(4)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则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9A_B_)∶红花(3A_bb)∶白花(3aaB_、1aabb)=9∶3∶4。

(5)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可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两 (2)AaBb 5 (3)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刚毛变短,称“截毛”)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A 、a 和D 、d 控制。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是灰身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 1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1)________定律。

(2)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F1表现型为________的个体中有致死现象发生,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1)亲代果蝇为灰身刚毛,子代中有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所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F1中雌性个体只有刚毛,而雄性个体有刚毛也有截毛,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果蝇中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由于雌、雄个体中都有灰身和黑身,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果蝇中控制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因此,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以减少因数目较少而产生的误差。

(3)解答本小题的关键首先应判断有无致死现象。

F1表现型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8∶3∶3∶1,分离比对应数值相加之和为15,所以判断有致死现象发生。

其次应判断致死个体的类型及其基因型。

由题干及题表可判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 D X d、AaX D Y。

从分离比中可以看出,致死个体的类型应为雌性灰身刚毛,且致死个体在整个F1中所占的比例为1/16。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D X D、AAX D X d、AaX D X D、AaX D X d,其中AAX D X D、AAX D X d两种类型在F1中所占的比例均为1/16,所以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D X D或AAX D X d。

答案:(1)X 基因的自由组合(2)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3)灰身刚毛AAX D X D或AAX D X d 5.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当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基因型为mm的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________,待雌蕊成熟时,______________。

(2)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