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剧及其表现形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二年级】高二《外国歌剧音乐》教案2

【高二年级】高二《外国歌剧音乐》教案2

高二《外国歌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的基本特点2.使学生从欣赏歌剧的曲目中感受歌剧表达的思想内容,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理解歌剧的概念与内涵;2、培养学生观看歌剧的兴趣,愿意欣赏歌剧。

道具使用:多媒体教室三、课堂类型:欣赏课四、教学过程:1..歌剧起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歌剧叫《达芙妮》。

因为它起源于意大利,所以很多世界著名歌剧都是由意大利语演唱的。

2..简介莫扎特的故事背景,《费加罗的婚礼》——你再不要做情郎——费加罗规劝童仆凯鲁比诺时的一段咏叹调。

凯鲁比诺来找苏珊娜,求她到伯爵夫人那里为他说情,因为伯爵把他辞退了。

凯鲁比诺很想留下,原因是他很钟情于伯爵夫人。

正在他们谈话时,门外传来伯爵的脚步声,凯鲁比诺慌忙藏在大椅子后面。

伯爵进屋,向苏珊娜求爱,这秘密被凯鲁比诺无意中偷听到了,等伯爵发现凯鲁比诺时,他恼羞成怒决定让凯鲁比诺马上离开他的家,到军队里去服役。

伯爵走后,凯鲁比诺很难过,这时,费加罗象大哥哥一样唱了这段选曲规劝他。

视频欣赏《费加罗的婚礼》——你再不要做情郎3.简介威尔第的故事,茶花女故事背景,简介《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

当时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

第二段结尾处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

这首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

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视频欣赏威尔第《茶花女》——“饮酒歌”4.简介普契尼的故事,蝴蝶夫人背景故事,简介描写日本艺妓巧巧桑姑娘的爱情悲剧故事。

巧巧桑纯洁真诚而又天真活泼,姑娘时被称为“小蝴蝶”,婚后便有了“蝴蝶夫人”的美称。

2024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6音乐与戏剧《下篇第六单元欧洲歌剧:第十八节欧洲歌剧及其代表形式》

2024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6音乐与戏剧《下篇第六单元欧洲歌剧:第十八节欧洲歌剧及其代表形式》

教学设计:2024 人音版高中艺术·音乐必修6 音乐与戏剧《下篇第六单元欧洲歌剧:第十八节欧洲歌剧及其代表形式》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欧洲歌剧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理解其美学价值,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分析欧洲歌剧的代表形式及其代表作品,学生能够阐述歌剧中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培养艺术表达能力。

3.文化理解:了解欧洲歌剧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背景及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增进对欧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不同欧洲歌剧作品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二、教学重点•欧洲歌剧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代表形式。

•经典歌剧作品的欣赏与分析,理解其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欧洲歌剧的复杂结构与多层次的艺术表现。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歌剧作品的欣赏、分析与讨论,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含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等)•欧洲歌剧经典片段视频资料(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等)•歌剧剧本片段、音乐乐谱及背景介绍材料•欧洲歌剧历史发展时间线图、著名作曲家与作品介绍图片等辅助材料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欧洲歌剧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形式及经典作品。

•视听结合法:播放歌剧片段,结合视觉与听觉双重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剧的艺术魅力。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歌剧片段中的音乐、剧情、角色等元素,分享个人见解。

•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时期的歌剧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异同。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音乐与故事导入:播放一段充满戏剧张力的歌剧音乐片段,同时简述一个与之相关的简短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欧洲歌剧的话题。

•历史背景介绍:简要回顾欧洲歌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教学1.欧洲歌剧的主要代表形式:•详细介绍歌剧的几种主要类型,如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等,阐述其特点与区别。

初中音乐欧洲风情教案

初中音乐欧洲风情教案

初中音乐欧洲风情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欧洲民间歌曲,培养学生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体验欧洲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2. 欣赏和学唱欧洲民间歌曲3. 欧洲音乐文化的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欧洲音乐的代表作品,如《优雅》、《弗拉门戈》等,引导学生感受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欧洲音乐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介绍欧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如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节奏变化多样等。

2. 学生通过听赏和分析欧洲民间歌曲,了解欧洲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欧洲民间歌曲进行学唱和表演。

2. 教师对学生的学唱和表演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欧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上一课时学唱的欧洲民间歌曲,引导学生回忆欧洲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欧洲音乐的进一步理解和感受。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介绍欧洲音乐的另一种风格——船歌,引导学生了解船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生通过听赏和学唱船歌《桑塔·露琪亚》,体验欧洲音乐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船歌在欧洲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船歌进行学唱和表演。

2. 教师对学生的学唱和表演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欧洲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欧洲音乐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歌剧探幽——图兰朵教案

歌剧探幽——图兰朵教案

歌剧探幽——图兰朵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剧、意大利歌剧和威尔第的生平经历,培养音乐艺术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了解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理解歌剧与剧场艺术、文学、音乐、舞台等多种艺术门类的交叉融合。

3.让学生感受歌剧中的情感、思想和人物性格,培养审美情感,加深感受力和想象力。

4.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到歌剧制作中,体验歌剧制作的全过程,增强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歌剧歌剧是一种起源于欧洲、以歌唱、配乐和舞台表演为主要手段的音乐剧。

它融合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情感、思想、情景和情节,并通过歌唱、配乐等形式展示其中的音乐元素。

2. 意大利歌剧和威尔第意大利歌剧是指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剧风格,其特点是唱腔优美流畅、语调优美,并注重声乐和乐器的表现力。

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茶花姑娘》、《弄臣》、《那不勒斯的婚礼》和《图兰朵》等。

3. 歌剧中的基本构成要素1.剧本:即歌剧的故事情节。

剧本通常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但在剧作家的改编和修改下,成为适合歌剧舞台表演的形式。

2.音乐:音乐是歌剧的核心要素,它通过人物唱腔、合唱、乐队演奏等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同时引导观众的情感。

3.表演:表演是歌剧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通过舞台形式、演员表演和舞美设计等方面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4.舞美:舞美是歌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它通过舞台布景、服饰设计、灯光效果等方面来为观众呈现一个逼真的故事舞台。

4. 歌剧《图兰朵》《图兰朵》是威尔第的一部代表作品,它讲述的是法国史上有名的“第二帝国时期”的爱情故事。

剧中的女主角图兰朵是一个美丽而聪慧的女子,她与两个男子阿尔弗雷多和杰拉尔德之间的纠葛使得自己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整个故事以柏林的舞蹈会为主要场景,通过人物之间的音乐碰撞,描绘了一幅充满诱惑、欲望、爱与死的情感画卷。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向学生简述歌剧、意大利歌剧和威尔第的生平经历,并介绍《图兰朵》的故事内容。

歌剧探幽外国歌剧教案[001]

歌剧探幽外国歌剧教案[001]

歌剧探幽外国歌剧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国家的歌剧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学习欣赏外国歌剧,提高音乐鉴赏和文化素养。

3.运用视听课教学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形象、情感等要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进行文化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外国歌剧发展历程及特点1.意大利歌剧的发展:–17世纪末期,意大利人创立了歌剧,且从此成为欧洲歌剧的中心。

–19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进入了一个较庞大的成就时期,其特点是以德古拉(巨著小说《德古拉》)为首的’风行主义’活动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例如:【1】《魔笛》、《图兰朵》、《弄臣》等。

2.德国歌剧的发展:–主要受巴赫、亨德尔、北德意志的民歌、大中部及奥地利地区的传统音乐影响。

–常采用宗教题材、传说或史诗作为故事背景。

例如:【2】《齐梅林与帕帕根堡》、《莫扎特与城市冠军》、《维特格斯坦》等。

3.俄罗斯歌剧的发展:–以俄式音乐为基础,继承了民间音乐的韵律,特别是地方音乐。

–确立了以俄国民歌、亚洲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风格,强调声音和型式的文化本质。

例如:【3】《费加罗的婚礼》、《伊戈尔王子》、《白雪公主》等。

2. 外国歌剧欣赏及教学案例1.阿尔派尼斯《图兰朵》–故事背景:在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的不列颠,因为君臣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女性地位低下,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音乐特点:曲调优美婉转,富有感情。

歌唱旋律流畅,韵律和谐。

特别是葬礼进行曲,使人们悲痛不已;舞曲则轻松愉快,营造出欢乐而节奏感强的氛围。

2.莫扎特《唐璜》–故事背景:叙述了贞洁的婚姻生活及勇敢地面对阴谋的唐璜,反映了将道德观念提到完美的地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特点: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风格,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引人入胜。

音乐情感完美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特征,尤其是最后的《我的手》一曲,令人久久难忘;“绿色田野”一曲更是充满了童趣,轻松活泼。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述各国歌剧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歌剧特点,掌握欣赏外国歌剧的基础知识。

意大利歌剧音乐鉴赏教案

意大利歌剧音乐鉴赏教案

意大利歌剧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意大利歌剧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探索意大利歌剧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唱腔特色。

培养学生对意大利歌剧的音乐欣赏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歌剧演唱家和歌剧舞台制作的认识。

二、教学步骤:引入与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意大利歌剧的概念和意义,激发他们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兴趣。

意大利歌剧的背景与发展(10分钟)分享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重要的作曲家,如威尔第、普契尼和罗西尼等。

介绍不同类型的意大利歌剧,如喜剧、悲剧和历史剧等,以及它们在歌剧艺术中的地位。

意大利歌剧音乐的特点(15分钟)解释意大利歌剧音乐的特征,如美妙的旋律、情感丰富的表达和典雅的唱腔。

通过播放意大利歌剧音乐的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唱腔特色。

意大利歌剧与剧情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意大利歌剧音乐如何与剧情紧密结合,如音乐如何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通过具体的意大利歌剧例子,让学生理解音乐在塑造角色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方面的作用。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和歌剧演唱家(15分钟)介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和歌剧演唱家的重要性和贡献,如威尔第和卡拉布里亚等。

分享他们的作品和演唱风格,让学生了解他们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影响。

欣赏与讨论(20分钟)播放不同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的经典作品片段,如威尔第的《弄臣》、普契尼的《图兰朵》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等。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音乐元素、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就作品的意境、表达方式和个人感受展开讨论,培养他们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审美和批判能力。

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意大利歌剧音乐鉴赏的要点和学习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更多意大利歌剧作品,并了解更多关于意大利歌剧的知识。

评估方式: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意大利歌剧音乐的能力。

学生对意大利歌剧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表现。

学生通过书面作业、展示或小组项目表达对意大利歌剧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歌剧探幽外国歌剧教案

歌剧探幽外国歌剧教案

歌剧探幽: 外国歌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歌剧的历史背景和表演形式;2.理解外国歌剧的基本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3.完成对几部外国著名歌剧的剧情、音乐、角色以及主题的分析和理解;4.练习从声乐、音乐、舞台美术等多个角度对歌剧进行解读和评价;5.培养学生鉴赏、欣赏和表演外国歌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外国歌剧的历史发展;2.外国歌剧的基本表演形式;3.外国歌剧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4.外国著名歌剧《茶花女》、《图兰朵》、《唐璜》等的分析和理解;5.从声乐、音乐、舞台美术等角度对歌剧进行解读和评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外国歌剧的历史发展1.介绍意大利歌剧在17-19世纪的盛行及其特点;2.介绍德国歌剧、法国歌剧等的发展及其特点;3.探讨为何外国歌剧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第二步:外国歌剧的基本表演形式1.介绍歌剧的分场和唱段;2.介绍歌剧的人物刻画和角色分类;3.介绍歌剧中的情节发展和冲突处理;4.谈论观众应该如何欣赏歌剧表演。

第三步:外国歌剧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1.介绍歌剧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歌唱、器乐和合唱;2.分析常见的歌唱技巧、器乐乐段以及合唱部分的作用;3.利用音乐和听觉手段体验歌剧的音乐特点。

第四步:外国著名歌剧的分析和理解1.分析意大利著名歌剧《茶花女》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2.介绍法国著名歌剧《图兰朵》中的音乐和角色刻画;3.分析德国著名歌剧《唐璜》中的总体构思和主题。

第五步:从声乐、音乐、舞台美术等角度对歌剧进行解读和评价1.介绍歌唱与表演的关系;2.分析音乐和舞台美术对歌剧表演的作用;3.利用自己的爱好和知识对歌剧进行评价和创作。

四、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了外国歌剧的基本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音乐语言;2.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几部著名歌剧进行深入探究,并对其角色、主题和意义进行分析;3.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歌剧的解读和评价,发展出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欧洲歌剧及其艺术形式课件

欧洲歌剧及其艺术形式课件
阿尔弗莱德 薇奥列塔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一场
第二幕 第二场
第三幕
唱法
声乐部分
演唱形式
歌剧的艺术 形式
器乐部分 (管弦乐队)
曲调种类 歌唱的伴奏
器乐曲
结构

美声唱法 独唱 重唱 合唱
宣叙调 咏叹调
序曲 幕间曲 (间奏曲)

二重唱 三重唱 四重唱 五重唱 六重唱
•什么是歌剧?
一种将音乐与戏剧及文学、舞蹈和美术融 为一体,主要以歌唱表现戏剧故事及人物 的综合性艺术。
如果没有歌剧,人们将无法了解该世纪一半的 艺术思维。正是透过歌剧,我们才真正把握了那个 时代感官美所达到的高度。
——[法]罗曼·罗兰
拓展欣赏
❖ 世界著名歌剧序曲:
•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 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 世界著名歌剧咏叹调:
•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普契尼的《图兰朵》 • 《爱情是只自由鸟》选自比才的《卡门》Fra bibliotek欧洲歌剧
•歌剧的发源地
• 16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之后流行于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俄 国等欧洲国家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18世纪的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19世纪初的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 19世纪中后期的比才《卡门》、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威尔 第《茶花女》等
歌剧《茶花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歌剧及其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知道欧洲歌剧中的常识。

2.知道歌剧中的演唱形式与特征。

3.知道歌剧管弦乐队及器乐曲与歌剧的音乐结构。

【教学过程】
一、作品鉴赏
1.你们可知道——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曲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受欢迎的歌剧作品之一。

《你们可知道》是伯爵的少年男仆凯鲁比诺(由女中音扮演)所唱,跳动的旋律、疏密的节奏,表现出青年人在恋爱时的忐忑与懵懂。

全剧从伯爵的男仆费加罗与女仆苏珊娜筹备婚礼展开,两人机智应对伯爵的种种图谋,最终顺利成婚。

请学生说说观后感。

【教师小结】
《费加罗的婚礼》以幽默谐谑的笔调对当时贵族制度下一些荒谬的社会习俗和现象进行了有力讽刺,也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处于“第三等级”的平民百姓地位的上升,歌颂了平民百姓与虚伪贵族斗争的胜利。

整体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虽然是反对封建的严肃主题,却具有强烈且极富张力的喜剧效果。

2.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歌剧《茶花女》取材于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是威尔第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饮酒歌》是剧中著名的二人咏叹调,旋律充满活力,是广为流传的著名唱段。

茶花女薇奥列塔与青年阿尔弗莱德相爱,却因门第的悬殊和种种误解而以悲剧告终。

请学生了解小仲马同名小说的故事内容,说说歌剧对茶花女人物的塑造是如何实现的。

【知识拓展】
《茶花女》1853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因男女主角表现不佳,惨遭失败,面对
这样的结果,威尔第只说了一句话:“时间会证明这次的失败究竟是主演的错还是我的错。

”2年后,歌剧茶花女换了主角再次上演,立即造成轰动!至今已经是全世界最常被演出的歌剧。

3.今夜无人入睡——歌剧《图兰朵》选曲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歌剧《图兰朵》的故事取材于意大利剧作家戈齐的同名戏剧,1926年首演。

《今夜无人入睡》是剧中著名的男高音咏叹调,是卡拉夫在猜出图兰朵公主的谜题后,要求图兰朵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全曲旋律细腻抒情,在高昂与激情中结束,展现出男高音音色的辉煌与飘逸。

请学生说说《图兰朵》表现了早期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

《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4.《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选曲
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由瓦格纳作曲并撰写剧本,剧情轻松幽默。

此剧序曲包含五个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作曲家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整个歌剧的音乐梗概。

骑士瓦尔特与金饰匠的女儿埃娃相爱,但是他必须获得歌手比赛的优胜才能娶她为妻。

最终他们冲破重重阻碍,瓦尔特以梦中所得歌曲获胜,有情人终成眷属。

【知识拓展】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浪漫派作家霍夫曼所著小说《桶匠老大马丁及其弟子们》和剧作家丹哈特斯坦所写戏剧《汉斯·萨克斯》以及根据这部戏剧、由劳而静在朋友雷格协助下亲自写作剧本与作曲的轻歌剧《汉斯·萨克斯》(1840)而编剧并谱曲。

1868年6月21日在慕尼黑宫廷国家剧院首次公演。

二、知识讲解
1.欧洲歌剧常识
教师介绍欧洲歌剧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

歌剧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种将音乐与戏剧及文学、舞蹈和美术融为一体,但主要以音乐表现戏剧故事及人物的综合性艺术。

它于16世纪末形成于意大利,并流行于德、奥、法、英、俄等地,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产物。

一般认为,由意大利人佩里作曲,1598年演出于佛罗伦萨的歌剧《达芙妮》
是第一部歌剧。

歌剧形成后很快流传到欧洲各地。

18世纪的德国作曲家格鲁克进行歌剧改革,强调歌剧音乐必须与戏剧相结合。

以莫扎特、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瓦格纳、比才、柴科夫斯基、普契尼为代表的作曲家为欧洲歌剧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歌剧中的演唱
请学生总结歌剧中的演唱类型。

歌剧中的音乐以演员的演唱为主。

歌剧演员的演唱分为不同的声部:女声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三类,男声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三类。

一般来说,高音声部常扮演歌剧中的年轻人,中音声部扮演中年人,低音声部扮演老年人。

歌剧演唱有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独唱是歌剧中最重要的演唱形式,它不但在歌剧中运用得最多,而且在剧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独唱形式的咏叹调,最能体现歌剧的艺术魅力,它是歌剧中最有感染力的独唱形式,一般用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其旋律优美华丽、婉转动听,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宣叙调是歌剧中语言性较强的歌唱,是以歌唱形式表现人物的对话。

其曲调接近于朗诵,故又称“朗诵调”。

重唱和合唱是歌剧不可缺少的演唱形式。

重唱是一种不同声部的多名演员以不同的旋律同时演唱的形式,因演唱人数的不同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等,一般用于剧中人物感情交融或戏剧冲突比较尖锐的时刻。

多声部合唱的大量使用,也是歌剧音乐的一个特点。

渲染戏剧气氛是歌剧合唱的一个重要作用,许多气势磅礴的合唱既起到营造戏剧的气氛,又在音乐上极具感染力。

3.歌剧管弦乐队及器乐曲
教师介绍歌剧管弦乐队的演奏种类和特点。

歌剧演唱由管弦乐队伴奏。

歌剧管弦乐队一般由近百名演奏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演奏员组成,其中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弦乐器的演奏员人数最多(占一半以上)。

乐队指挥是歌剧演出及排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统帅,是歌剧作品的重要阐释者。

演奏器乐曲也是歌剧乐队的重要任务。

从结构上看,序曲、幕间曲之类的器乐曲都是歌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序曲是指歌剧正式开演前演奏的乐曲,它既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

从总体上看,序曲一般具有预示歌剧主题、提示人物形象等作用。

幕间曲是指乐队在每一幕之间演奏的器乐曲,它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用音乐将前后两幕连接起来,内容以描绘环境和烘托气氛为主。

4.歌剧的音乐结构
师生总结歌剧的音乐结构。

歌剧以分幕为其戏剧结构,一部歌剧一般分为三至五幕。

一幕之中,又可分为若干场(通常以主要人物的上下场为标志)。

如果从音乐角度看,歌剧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分曲体结构和通连体结构。

所谓分曲体,一般是以咏叹调为一个场景的中心,由咏叹调与宣叙调的交替使用而形成一组唱段。

这是自莫扎特以来大部分歌剧所使用的结构。

通连体是一种后起的结构,以瓦格纳的歌剧为代表。

瓦格纳极力打破咏叹调与宜叙调的区别,以及人物唱段的独立性及段落感,将众多的唱段连在一起,形成所谓“无终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