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及其均衡90485
合集下载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课件

吸收分析法
总结词
吸收分析法主要关注国内总吸收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活动 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详细描述
吸收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货币问题。通过增加国 内投资和消费,提高国民收入和总吸收,可以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进而改善国 际收支。
货币分析法
总结词
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供求关系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主张通过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来维持国际收支平 衡。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课 件
•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概述 •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
01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是研究一个国家在 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 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性记录和 总结的理论。
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一国居民与外 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性报表,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等。
产生与发展
产生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产生于18世纪,随 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 学者们开始关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 和相互影响。
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经历了多个发展阶 段,包括重商主义、古典学派、金本 位制、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 币分析法等。
理论框架与特点
理论框架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框架,涉及国家经济政策、汇率 制度、国际市场等多个方面。
财政政策的优点在于其针对性强,可以直接 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进行调节。然而,财政政 策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其对政府财政状况的
影响以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干预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等手 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例如,政府可以限制某些商 品的进口或出口,或者限制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介绍PPT课件

国际收支差额>0 →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差额<0 → 国际收支逆差
不平衡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
(一)贸易收支差额
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 原因:
(二)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 无形收支; 经常转移收支。
原因: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 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货币政 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提供有益的借鉴。
(2)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关税改变进口商品的相对 价格来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
(3)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直接干预对外经济往来, 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本币贬 值、提 高关税
本币升 值、降 低关税
进口商 品和劳 务的价 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外国 商品、 劳务和 金融资 产的 需求↓
国际收 支改善
不同的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关心的问题有所不同作用类型分类政策措施名称政策操作需求管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供给管理科技产业创新政策国际储备国际借贷国际货币合作资金融通管理国际收支状态顺差逆差加强管制提高关税减少财政补贴降低汇率放松管制降低关税增加财政补贴提高汇率促进进口业促进出口业积累贷出加强支出借入加强政策操作方向财务分析的一般目的是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 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一)货币—价格机制 1.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货币存量↓→国内一
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3
(五)国际储备作用是什么,如何进行管理?
●国际储备的作用: ◎可以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 ◎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的汇率。 ◎国际储备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 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
对外债务及其管理
国际支付
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
与结算
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
欢迎下载 可修改
2
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在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 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一国经 济主体因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国际交易.
◎自主性交易主要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 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收支上.
◎自主性交易的多少与国际收支其他项目大小无关. ◎判断国际收支是否真正平衡主要看自主性交易是否
◎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 际货币基金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其他债务组成。
欢迎下载 可修改
7
二、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外债(foreign debts)是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 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 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我国《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债是指境内 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国际经济学》第十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3. 官方储备
官方储备是一国官方(一般指中央银行)
拥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资产。官方
储备主要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IMF的
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以及其他债权。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记
账单位。成员国可以使用自己的特别提款权
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也可用它兑
换外汇进行国际支付。
➢ 金融账户反应金融资产在一国与他国之间
的转移,即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① 按资本的偿还期限分,可分为长期资本和
短期资本两类。长期资本是借贷期限在一
年以上的资本,短期资本是借贷期限在一
年以内的资本,涉及短期信贷、短期证券
和票据交易等。
② 按投资类型分,又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
投资。直接投资 是指以有效控制企业为目
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出口(X)表示外部
需求的国内生产,而进口(M)表示内部需
求的外部生产。因此,开放条件下的国内生
产总值的等式必须在A上加上X,再减去M,
即:
Y=C+I+G+X-M
国民收入账户
符号
私人消费
C
5428
总投资
I
1587
政府支出
G
1336
国内总支出
额的长期趋势。
官方储备结算差额或者综合差额是基本差
额与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之和。它与基本
差额的主要区别在于考虑到短期资本流动,
从而全面反映出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自主
交易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
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称为自
主性交易差额。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
是指一国居民处于切身利益最大化考虑而自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7课件

16,884,780
9,387,752
494,661
622,836
38,959,100
28,323,961
3,337,062
1,817,414
35,622,038
26,506,547
27,734,856
2,349,387
48,848
225,082
27,686,008
2,124,305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 金融项目 1. 直接投资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国际收支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7)课件
经常账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货物出口
货物进口
运输、旅游、通讯、 金融、保险、 计算机服务、 其它商业服务
支付给非居民的雇员报酬
与投资收入有关的对外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
经常转移
无偿的单向的收入或支付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7)课件
11.电影、音像
15
-20,096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7,497,029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128,175
B.收益
18
10,635,139
1.职工报酬
19
1,519,648
2.投资收益
20
9,115,491
C.经常转移
21
25,385,468
1.各级政府
22
-176,234
2.其它部门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一国的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是所在国的非居民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与平衡

CHAPTER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CHAPTER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广义的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以交易为基 础,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础的。交易包括以下四类:
1)交换,即一个交易者(经济体)向另一个交易者(经济体)提供一种经 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 何补偿。
CHAPTER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
(二)复式记账原则 3. 将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个项目进行汇总后,可能会产生贷方和借方数字不 等的情况。其公式为: 某项目的收支余额=某项目的贷方合计-借方合计。 4. 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两项目的余额或顺差(贷方合计大于借方合计) 反映到储备资产的增加。 5. 如果前三项差额为正,则净误差与遗漏表现为借方项目,如果前三项差 额为负,则净误差与遗漏表现为贷方项目。
CHAPTER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
2.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 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和金融账 户(financial account)。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等。 金融账户是指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根据投资类型,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3)移居,指一个人从一个经济体移居至另一个经济体,该个人移居后,其 原有的资产负债关系的转移会使两个经济体的对外资产、负债关系都发生变化。
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国际金融》第1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非居民。
• 季节性工人:因工作的季节需要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后又回到其家庭的工
人,他们是本国的居民。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居民与非居民
➢ 法人居民: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非盈利团体和企业。 •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是所在国居民 • 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贷:短期资本流入
100 万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收支复式簿记原理及其应用
–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各个科目通常不是按照借方和贷方的发生总额来记 录,而是按借贷方净额来记录;
– 关于无偿的转移(指二次收入所引起的交易),它并没有对应的经济 补偿,因此必 须借助无偿转移账户来创造一个平衡分录;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居民与非居民】
• 居民(resident) – 经济学概念,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 又被翻译为常住机构单位 – 定义: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他从事并打算继续从事(无期限或有期限)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和交易。
国际金融课程
课程篇章
01 国际金融基础
02 国际金融实务 03 国际金融宏观管理 04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1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1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2 国际收支失衡的分析 3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根据 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账户,按 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一季或一个月)各 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余额,它集中体现了该国国 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课件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 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
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2
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 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 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 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3
基本精神: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
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 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 收支。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4
弹性论的前提假定 弹性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基本手段,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之前 做了3个前提假定: 假定其他一切条件(利率,商品价格,国民收入等)不 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由此说明, 此理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这里的供给 弹性有4个,即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出口商品相竞 争的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国外供给弹性与 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供给弹性.这一假定说明, 既然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 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假定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即国 际收支=出口商品值-进口商品值.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乘数论
由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哈罗德提出的.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原是反映国内投资和储 蓄自身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 乘数”的作用,国内投资的增加给国民收入总量 带来的增加要比投资变动本身大得多,而国内储 蓄的增加会以同样的倍数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乘 数论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将乘数理论推广到开放 经济情况下,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进 行研究.
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 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
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2
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 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 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 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3
基本精神: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
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 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 收支。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4
弹性论的前提假定 弹性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基本手段,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之前 做了3个前提假定: 假定其他一切条件(利率,商品价格,国民收入等)不 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由此说明, 此理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这里的供给 弹性有4个,即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出口商品相竞 争的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国外供给弹性与 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供给弹性.这一假定说明, 既然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 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假定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即国 际收支=出口商品值-进口商品值.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乘数论
由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哈罗德提出的.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原是反映国内投资和储 蓄自身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 乘数”的作用,国内投资的增加给国民收入总量 带来的增加要比投资变动本身大得多,而国内储 蓄的增加会以同样的倍数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乘 数论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将乘数理论推广到开放 经济情况下,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进 行研究.